[閒聊] 高階動圈就像日本壓縮機一樣稀少?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栗)時間9小時前 (2025/08/30 15:24), 3小時前編輯推噓17(17024)
留言41則, 22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有個既定印象是在高階耳機領域(暫時定義2000鎂以上)好像都是平面振膜耳機比較多 而動圈耳機很稀少 但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於是就問了一下GPT,大概列出來 以下是2000鎂以上的動圈耳機(一些限量或是停產許久的就不列入了): 1.大烏 純鈹振膜,動圈經典中的經典 2.Focal Stellia 雖然知名度比不上大烏,不過也是使用純鈹振膜,只是這支是封閉式 3.ZMF AC/AO、VC/VO 雖然創立時間偏晚,但憑藉純手工木殼打出了知名度,雖然後來出了新旗艦Caldera, 但這幾支的聲音還是有獨特之處 4.Sennheiser HD820 音場縮小的HD800(? 使用玻璃當外殼的耳機真的很特別 5.Final DX6000 近期新出的耳機,雖然Final家主力是D8K系列,但也不忘出動圈產品 這支好像前端需求很高 6.Grado S950/HP100SE 瓜家新出的耳機,不過我覺得老瓜還是比較好聽(X --- 大概是這些,2000USD以上還是有許多優秀動圈耳機,好像也沒有說到很少, 不過如果價位再往上到3000USD以上可能真的就只剩大烏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03.62.16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56538662.A.521.html

08/30 15:26, 9小時前 , 1F
AWKG L5000 Valkyrie w2022
08/30 15:26, 1F
好多鐵家,個個都是精品等級w

08/30 15:36, 9小時前 , 2F
ED15跟Founders Series不算嗎?
08/30 15:36, 2F
算,但因為台灣已沒有代理,算是跟限量一樣比較難取得,所以就沒有特別列入 主要想統計那些很容易就可以試聽到/好取得的 也感謝補充~

08/30 15:39, 9小時前 , 3F
The Composer, Mysphere
08/30 15:39, 3F
都忘了The Composer了,這支也不錯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64 臺灣), 08/30/2025 15:57:04

08/30 15:56, 8小時前 , 4F
鐵三角的限定四兄弟
08/30 15:56, 4F

08/30 16:04, 8小時前 , 5F
鐵三角那種限量版的通常不該被列入討論啦wwww
08/30 16:04, 5F

08/30 16:07, 8小時前 , 6F
鐵三角有望常態供應的動圈性能上限可能就是音響展那
08/30 16:07, 6F

08/30 16:07, 8小時前 , 7F
隻了?
08/30 16:07, 7F
主要也是這個考量ww 太精品/非常態的就先排除這樣

08/30 16:19, 8小時前 , 8F
DX6000讚
08/30 16:19, 8F

08/30 16:21, 8小時前 , 9F
推The composer,好聽
08/30 16:21, 9F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64 臺灣), 08/30/2025 16:24:10

08/30 16:33, 8小時前 , 10F
鐵三角那隻ADX5000的後繼機,不知道能否到這邊
08/30 16:33, 10F

08/30 16:33, 8小時前 , 11F
回來版上才發現大烏原來這麼推崇呀
08/30 16:33, 11F

08/30 16:33, 8小時前 , 12F
當初只想說擺不下大烏喇叭那就買耳機好了XD
08/30 16:33, 12F
以目前市場來看大烏真的是有這個實力

08/30 16:33, 8小時前 , 13F
L5000來看,我認為鐵三角是有那種能力做出與大烏同級的
08/30 16:33, 13F

08/30 16:33, 8小時前 , 14F
動圈耳機
08/30 16:33, 14F
我也同意,但鐵家都喜歡把這種的塞限量款

08/30 16:34, 8小時前 , 15F
DX6000懸邊用發泡材質,這有點可怕,球鞋的發泡材質
08/30 16:34, 15F

08/30 16:34, 8小時前 , 16F
再怎麼保存10年後都會碎掉
08/30 16:34, 16F

08/30 16:37, 8小時前 , 17F
問了GPT,說發泡矽膠非常耐用,看起來不用擔心
08/30 16:37, 17F
Final應該是可以信任的ww不是隨便的土炮廠

08/30 16:50, 8小時前 , 18F
K812不算?QQ
08/30 16:50, 18F
時代的眼淚QQ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64 臺灣), 08/30/2025 16:58:58

08/30 17:06, 7小時前 , 19F
成本或定價策略?像Z1R站在5萬價位 但上限可未必低
08/30 17:06, 19F
當然也有相關,不過這個真要討論又是另一篇文的事情了w

08/30 17:35, 7小時前 , 20F
K1000
08/30 17:35, 20F

08/30 18:56, 5小時前 , 21F
就耳機溢價越來越嚴重,打個平面振膜的噱頭什麼東西
08/30 18:56, 21F

08/30 18:56, 5小時前 , 22F
都給你先開個5萬起跳,隔壁耳道更扯,一堆垃圾十幾二
08/30 18:56, 22F

08/30 18:56, 5小時前 , 23F
十萬的在喊,反正騙兩個人買就回本,騙三個就血賺
08/30 18:56, 23F

08/30 19:28, 5小時前 , 24F
最近搞了索尼監聽耳機,我覺得很不錯R便宜又大碗
08/30 19:28, 24F

08/30 19:38, 5小時前 , 25F
會不會是動圈技術門檻高,但平板製作成本高昂才導致
08/30 19:38, 25F

08/30 19:38, 5小時前 , 26F
更多平板耳機都走向高價位?
08/30 19:38, 26F
動圈技術算成熟,所以高價位的基本上拚的都不會重點放在性能上面, 像ZMF整體策略更像是提供可玩性跟變化性 而高階平板真的就是可以很專注比振膜厚度跟磁鐵的處理, 不過要做到極致當然成本就疊高了

08/30 20:15, 4小時前 , 27F
耳道真的笑死 重點是一大堆十萬的多單體IEM還超難聽
08/30 20:15, 27F
看過圈鐵靜電有的沒的很混亂w

08/30 21:09, 3小時前 , 28F
現在的耳機市場就是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08/30 21:09, 28F
基本上就是專攻發燒友了,消費級直接放生

08/30 21:10, 3小時前 , 29F
除非動圈本身占價格的比例都是固定或是相近的,價格才比較
08/30 21:10, 29F

08/30 21:10, 3小時前 , 30F
能代表該單體是否真的是高階?不過這部分應該都是商業機密就
08/30 21:10, 30F

08/30 21:10, 3小時前 , 31F
08/30 21:10, 31F
確實,所以價格也只能評估得大概而已

08/30 21:10, 3小時前 , 32F
人的耳朵根本沒進化但耳機卻能越來越多噱頭
08/30 21:10, 32F
廠商還是需要生活的,總得想出新花樣w

08/30 21:12, 3小時前 , 33F
大鳥那隻是特例 動圈的技術型能天花板有限
08/30 21:12, 33F

08/30 21:13, 3小時前 , 34F
比不上靜電跟平板 我想價格天花板就在2~3千鎂
08/30 21:13, 34F

08/30 21:14, 3小時前 , 35F
zmf還是靠花俏的木頭才能賣更貴
08/30 21:14, 35F
這樣的話,高階動圈應該有些是商業策略上的考量了, 也就是明知道那個價位可以買到性能更好的平板,但還是選擇買這家的動圈耳機這樣

08/30 21:23, 3小時前 , 36F
溢價成分比較大
08/30 21:23, 36F
※ 編輯: n1m5w8tsarp (203.203.62.164 臺灣), 08/30/2025 21:47:55

08/30 21:52, 3小時前 , 37F
畢竟高價耳機用途還是拿來聽音樂..性能好不代表音樂更
08/30 21:52, 37F

08/30 21:52, 3小時前 , 38F
好聽
08/30 21:52, 38F

08/30 22:49, 2小時前 , 39F
你說平板難做嗎?拿he400se與susvara給普通人聽,其實
08/30 22:49, 39F

08/30 22:49, 2小時前 , 40F
聲底是相似的,但那價格與營銷策略,一出新品直接對
08/30 22:49, 40F

08/30 22:49, 2小時前 , 41F
標旗艦,價格跳水又以價論聲,屬實是立體防禦了
08/30 22:49, 41F
文章代碼(AID): #1eigScKX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eigScKX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