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日本人做的隨身耳擴測試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調適生活)時間16年前 (2010/01/02 21:09),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takase (............)》之銘言: : http://sonove.angry.jp/SHADOW.html : RSA是哪裡來的黑科技........ 來幫忙作一下解釋好了...這樣應該可以讓大多數版友了解, 這份測試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來說明一下測試方式: 1. 訊號來源為TEXIO AG-253E訊號產生器, 使用SDS 200A示波器來觀察時域上的波形, 使用TEXIO VA-2230A訊號分析儀來分析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2. TEXIO AG-253E產生10Hz、1kHz與100kHz,振幅為峰對峰值=1V的方波各一, 所以有三種輸入訊號用來作測試 3. 那些黃色波形從示波器上就可以看得到,最底下那些綠色的波形, 就是從訊號產生器產生出來的,可以看看黃色波形與綠色波形之間有多少差異 4. 至於THD+N / THD的量測方法比較複雜,首先在訊號產生器的輸出到待測物輸入間, 並聯上100kOhm的電阻,這個目的是讓待測物的輸入阻抗夠高, 以避免訊號產生器有負載效應(造成訊號產生器的訊號還沒進電路就失真) 理論上Opamp的輸入阻抗都很高,不過在作成耳擴時輸入端接的電路會有影響, 這算是一種確保的動作(而且小弟覺得100k還不夠,應該要1M以上...) 5. 接著,THD/THD+N的量測都必須先固定輸入訊號的振幅,以1V為基準點, 從0dB到-60dB,每隔-4dB為一組,例如以1Vpp的輸入訊號量測一次,接著用 100mVpp的輸入訊號量測一次,再用10mVpp再量... 然後從分析到的輸出頻譜上,找到基頻的輸出電壓大小,然後量到2~5次諧波的 電壓大小,以及屬於"雜訊"部分的電壓大小 雜訊 + 2~5次諧波的方均根值與基頻的方均根值的比例,就是THD+N,   把雜訊的部分拿掉,就是THD (單位是%) (事實上訊號分析儀可以自動量這個...倒也不用人手動一個一個抓) 6. 所以可以看到THD+N/THD的圖,它的橫軸就是不同的輸入電壓振幅, 縱軸是THD+N/THD,灰色的線是沒有掛輸出負載的情形,其實沒什麼意義 7. 紅色跟綠色的線是加上16ohm負載的THD+N與THD,可看到輸入訊號的振幅愈小, 雜訊成份就愈為明顯 而輸入訊號在1V~10V間不用理它,因為通常耳擴都有輸入電壓限制電路, 那邊量不到是正常的,所以會有找不到基頻的振幅大小造成THD算出來是無限大 8. 這幾隻耳擴的比較結果大約是這樣--- Fiio E5: 在比人耳可聽頻率還低(10Hz)的情形下有較嚴重的衰減,小音量下, 雜訊及失真程度都比較高 audio-technica AT-PHA10: 在比人耳可聽頻率還高(100kHz)的情形下有較嚴重的 訊號衰減,而雜訊大概是這幾台中最差的... RSA SR-71A: 訊號衰減程度低,也反應在它相當好的THD上,輸出雜訊程度也夠低 RSA Mustang P-51: 也很優秀,THD比SR-71A稍差 (不過我認為聽不出來) RSA Shadow: 高頻有所衰減,THD與雜訊算是RSA的耳擴中偏高的 而這些耳擴的輸出阻抗都蠻低的,所以就不比較 (話說回來耳擴的輸出阻抗要是做得很高才是該打屁股的吧...) 儘管Shadow的量測數據沒有特別好,不過以它的體積,已經蠻恐怖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217.117

01/02 21:16, , 1F
感謝幫忙解說 :D
01/02 21:16, 1F

01/02 21:23, , 2F
推專業好文~~ XD
01/02 21:23, 2F

01/02 21:23, , 3F
推專業好文
01/02 21:23, 3F

01/02 21:37, , 4F
推薦這篇文章,學到不少專業用語的日文 ^^
01/02 21:37, 4F

01/02 23:23, , 5F
01/02 23:23, 5F

01/02 23:53, , 6F
感謝解說!
01/02 23:53, 6F
※ 編輯: aztec1234 來自: 61.57.217.117 (01/03 10:40)
文章代碼(AID): #1BFqMWXu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BFqMWXu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