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kaggle, featured conpetition的可信度

看板DataScience作者 (ANGUS )時間6年前 (2018/05/20 00:29), 編輯推噓0(009)
留言9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原文恕刪 感謝outrunner與f496328mm兩位回文,以下我會我的疑慮再打的清楚一點 久仰outrunner的大名。首先,先說聲抱歉,我對wow完全沒有概念= =,我的年紀還沒 有這麼大,但我想我應該抓的到你要表達的意思。回到正題,我一開始的設想是,接 觸這行的人,基本上來說都會有聽過kaggle,而發這篇文的用意在於,收集一下從事這 行的人的想法,同時也想知道對於一個"面試官"來說,在看到面試者具有良好(top5% 或是in-prize之類的)成績的時候,面試官會認為面試者具有什麼樣的能力/優勢,或是 能為他帶來多少程度的加分。(其中特別想知道申請國外ms的狀況,因為這就是我面臨 的處境= =) 至於kaggle的問題,除了我提到的,其他較為"結構性"的大概還有發生data leakage 或是比賽課題本身根本就是lottery的狀況,參賽者方面來說的還有像是用public kernel提交、多重帳號提交、硬體差異等等所帶來的影響公信力的問題,上述三個基本 狀況每場比賽都有,甚至還有在比賽結束前幾天發一篇超高分的public kernal來摧毀 leaderboard的這種鳥事也有。不難想像如果有人將kaggle成績奉為圭臬,他會受到 多少質疑。 另外,我了解要做從事這行要學的東西很多是kaggle給不了你的,但我在文中其實沒有 提到kaggle不需要自己做data prepocessing,那部份我指的是,官方為了維護比賽本身 所要做出的措施,像是防止data leakage之類的,這種鳥事不勝其數,WSDM2018、 talkingData第一次辦的比賽等等,應該不難想像要是比賽因此被摧毀,參賽者會有多賭 爛,上次我舉的corporacion favorita,那個還只是小事情而已,畢竟top10裡也有很多 人忽略。 而基本上比賽提供的資料雖然都還算友善,也的確是不需要過度的處理,但還是有不少 的特例,像是: Sberbank的NA地獄(https://goo.gl/8wjRg7) Zillow的一堆欄位也是有不少問題需要你一個一個慢慢弄等等(https://goo.gl/VkfUyv) 而為了因應花時間的問題或因應主辦方的要求,也有kernal-competition的出現,像 是Mercari(https://goo.gl/gomuy3)那次,而且近期"frankenstein ensemble"式的優 勝解法也很少出現了。而關於收集資料的部份,有時官方也會允許你使用external data 我很認同"建模只是資料科學的一隅"的這觀點,我有聽說過一個說法是kaggle比賽就 像是做在車裡遊覽非洲大草原,而真實世界的任務,則像是把你一個人肉身放在大草原 上求生存。但其實藉由參與其中,跟著比賽的timeline跑,真的能體會蠻多課堂學不到 的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10.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ataScience/M.1526747366.A.81A.html

05/20 04:00, 6年前 , 1F
像你已經作了幾個10% 5% 再純練kaggle下去意義不大
05/20 04:00, 1F

05/20 04:00, 6年前 , 2F
不如去練soft skills
05/20 04:00, 2F

05/20 04:01, 6年前 , 3F
個人認為現實工作最難的是"要"跟"理解"資料
05/20 04:01, 3F

05/20 04:02, 6年前 , 4F
如果在kaggle上認識些人能討論則不錯
05/20 04:02, 4F

05/20 04:32, 6年前 , 5F
我覺得作kaggle有他的好處在 但所謂"優勢" 其實是
05/20 04:32, 5F

05/20 04:33, 6年前 , 6F
要看你怎麼分配 同樣是100小時 可以拿去練kaggle
05/20 04:33, 6F

05/20 04:33, 6年前 , 7F
可以去network 練表達能力 去練寫production code
05/20 04:33, 7F

05/20 04:34, 6年前 , 8F
都是用法. 要跳脫出分數的思維
05/20 04:34, 8F

05/20 04:35, 6年前 , 9F
當然都比花100小時逛ptt或看電視滑手機好就是
05/20 04:35, 9F
文章代碼(AID): #1R053cWQ (DataScience)
文章代碼(AID): #1R053cWQ (Data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