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M43的未來走向猜想與劣勢分析

看板DSLR (單眼相機)作者 (GROWL)時間13小時前 (2025/02/11 01:11), 1小時前編輯推噓33(33086)
留言119則, 19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M43的未來走向猜想與劣勢分析。 小弟我用過Panasonic G9一段時間, 用過P牌 9mm 1.7、15mm 1.7、 12-60mm 2.8-4、14-140mm ii 、35-100mm 2.8、O牌 12-200mm 等。 單論畫質來說,M43相較於其他大片幅 的確是劣勢,尤其是1:1檢視的數毛黨, ,RAW寬容度方面也輸給其他片幅, 這是物理劣勢。 至於畫質夠不夠用,我認為觀片媒介的 問題比較大,尤其分享照片的平台基本上 就是FB、IG等網路平台,人們也是 用手機小螢幕觀賞,縮圖縮到連手機 跟全幅小光圈基本上都無差別的糊 ,M43跟手機對比自然更沒優勢。 我的體驗是M43畫質與寬容度絕對夠用, 但片幅越大,越適合新手。 尤其入門無反級別的apsc、FF, 大光圈無腦虛化的片幅優勢。 只有自己懂得想要拍什麼的老手, 才適合M43。 單論鏡頭方面,apsc鏡頭小型化其實 跟M43相比,m43優勢也不明顯。 大變焦與長焦相較其他片幅有設計上的 優勢,但純依焦段來看,其實體積與重量 也沒有明顯加強,長焦部分, OM甚至直接拿全幅設計來貼牌。 至於有人說佳能rf長焦能做輕、小, 我認為這是全幅高iso畫質的優勢, 全幅因為高iso可用,能捨棄鏡頭光圈, 從而設計出輕巧鏡頭,拿N牌28-400 跟C牌100-400來比,兩者皆對應 當前無反鏡頭的設計思路,捨棄光圈參數 來將鏡頭小型輕量化。 M43當然能這樣做, 但長焦跟大變焦做小光圈的前提是 機身的高iso畫質,G9的高iso 不僅是畫質劣勢,還有寬容度的問題。 用防抖去降低iso的同時,快門速度自然 也會降低,長焦的使用場景飛羽、運動 、野生動物皆是需要高快門速度與高iso, 至於後期的AI降噪,片幅大的效果只會 更好。 至於平價機,M43目前沒有資源搶市, 尤其新cmos與處理器的成本就在那, 出一台舊cmos的平價機也不會有人 買,新cmos的平價機成本不符外, 還有跟高階相機搶市的疑慮, 你不可能出一台om1感光廉價機, 開2W的價格,這個時間點出舊款 2千萬cmos新機也會少有人買單。 至於M43的未來走向,扣除掉常規 錄影規格的進化外,我認為必須仰賴 電子性能的強化,簡而言之,就是要 走手機拍攝體驗的路。 首先就是機內AI降噪,M43要突破鏡頭 設計的瓶頸就必須仰賴高iso畫質的進步, 正如老黃5系列顯卡的插好禎, M43想比其他片幅是最有可能先達到 機內AI降噪。 試想看看當M43出200-600 F8的長焦, 等效400-1200,會有多爽。 另外,就是錄影防抖加強到不需穩定器, 便可步行錄影無抖動。 M43兩家目前的錄影防抖技術用貓步 已可以達到較為平穩的效果, 但還是達不到手機的平穩感, 當達到這種程度的防抖,基本上也不需 要腳架,便可進行長曝光夜拍, 對微距錄影、長焦錄影也是極大的加分 項。(現階段好像就能做到) 總而言之,M43的未來走向, 我認為就會像手機一樣。 只需要帶一台相機,不需要任何配件, 便能滿足所有需求。 機內ND、GND(本來就有)、甚至CPL? 不需穩定器便能像手機一樣隨便走隨便拍 ,不需帶腳架不需鐵手便能手持長曝15s, 機內AI降噪讓鏡頭設計不再拘泥於光圈, 讓F8系超長焦設計變成可能。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918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49.1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39207496.A.6E1.html

02/11 01:48, 12小時前 , 1F
錄影防抖現在已經很強了吧,要像穩定器一樣無抖動有點
02/11 01:48, 1F

02/11 01:48, 12小時前 , 2F
太誇張,P家走路錄影抖動已經非常輕微了,不知道還有沒
02/11 01:48, 2F
感覺還能有點進步吧,我覺得目前就差一點。

02/11 01:48, 12小時前 , 3F
有辦法進步
02/11 01:48, 3F

02/11 03:18, 11小時前 , 4F
P家用戶,我覺得反而是橫向移動的時候防手震會有點
02/11 03:18, 4F
我覺得再加強一點,就能達到完全體。

02/11 03:18, 11小時前 , 5F
不自然,shift會大一點,但還是很驚艷
02/11 03:18, 5F

02/11 06:07, 8小時前 , 6F
我用OM-1錄影覺得防手震很有效啊
02/11 06:07, 6F

02/11 06:32, 7小時前 , 7F
市場希望相機學習手機的計算攝影很多年了,但是理論上片幅越
02/11 06:32, 7F

02/11 06:32, 7小時前 , 8F
小越容易學的M43也做不到,因為手機計算攝影需要的SoC跟感光
02/11 06:32, 8F

02/11 06:32, 7小時前 , 9F
元件跟大量的軟體開發OM跟P都沒能力負擔。防手震記得有個物
02/11 06:32, 9F

02/11 06:32, 7小時前 , 10F
理上限,其實M43已經很接近了,重點是其他平台已經急起直追
02/11 06:32, 10F
O家的電子性能跟防抖基本上已經不需要很多配件,ND、GND、防抖,我覺得機內AI降噪只是遲早的事。

02/11 06:32, 7小時前 , 11F
,離開O家我印象最深的是Canon以前只有OIS,在R5 R6開始做IB
02/11 06:32, 11F

02/11 06:32, 7小時前 , 12F
IS一下子就是前端班到現在,SONY也是越來越好,而M43兩家機
02/11 06:32, 12F

02/11 06:32, 7小時前 , 13F
身鏡頭的協同防手震看起來永遠不會互通了,看了快10年心早就
02/11 06:32, 13F

02/11 06:32, 7小時前 , 14F
冷了
02/11 06:32, 14F

02/11 06:57, 7小時前 , 15F
走手機路線 那我用手機就好了啊
02/11 06:57, 15F
手機畫質能看嗎.....根本完全無法在大螢幕檢視。

02/11 06:59, 7小時前 , 16F
只有老手適合用m43 蠻有趣的觀點 本身m43使用者常常覺得
02/11 06:59, 16F

02/11 06:59, 7小時前 , 17F
色深 寬容度不夠想往上跳 但後來都礙於鏡頭包袱沒換了
02/11 06:59, 17F
M43要獲得易用散景的代價比其他片幅高。

02/11 06:59, 7小時前 , 18F
不過拍了6,7年也習慣了XD 只是之後應該會直衝中片幅拍景
02/11 06:59, 18F
新手用M43遲早會想上去, 只有用過其他片幅再回歸M43的,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02/11 06:59, 7小時前 , 19F
跟m43拍生活搭配使用
02/11 06:59, 19F

02/11 07:00, 7小時前 , 20F
現代人拍照就是為了放ig跟fb嗎
02/11 07:00, 20F
畢竟還是大宗分享平台,扣除掉職業,基本上拍照就是自爽。

02/11 07:02, 7小時前 , 21F
離題了 現在即便m43我都很少帶出門(畢竟有手機) 但如
02/11 07:02, 21F

02/11 07:02, 7小時前 , 22F
果換成更重的相機我肯定更不願意帶 所以我認為m43還是有
02/11 07:02, 22F

02/11 07:02, 7小時前 , 23F
其定位在
02/11 07:02, 23F

02/11 07:02, 7小時前 , 24F
P跟O哪來的量能獨立發展...,M43的未來可以看一下松
02/11 07:02, 24F

02/11 07:02, 7小時前 , 25F
下的處境,近期的猛藥來的太慢了...
02/11 07:02, 25F

02/11 07:26, 6小時前 , 26F
幹小事用手機,幹大事用全幅。M43....我會牢牢記得你
02/11 07:26, 26F

02/11 08:05, 6小時前 , 27F
另外EVIL系統的長焦敢做小光圈主要的原因是LV AF比起SLR AF
02/11 08:05, 27F

02/11 08:05, 6小時前 , 28F
對進光量EV的需求小非常多,135 SLR的高ISO已經不差了但是AF
02/11 08:05, 28F

02/11 08:05, 6小時前 , 29F
模組需要的進光量鏡頭光圈就不能太小
02/11 08:05, 29F

02/11 08:09, 6小時前 , 30F
從Canon RF系統來看目前的分水嶺是F8,大於等於F8的鏡頭都可
02/11 08:09, 30F

02/11 08:09, 6小時前 , 31F
以全畫幅AF,但是兩顆F11的600mm 800mm長焦可AF區域就變小了
02/11 08:09, 31F

02/11 08:09, 6小時前 , 32F
,這在SLR時代是不太可能的
02/11 08:09, 32F
還有 53 則推文
還有 9 段內文
02/11 11:12, 3小時前 , 86F
追?大如Canon早就起步了,只是也知道不能做在機身裡
02/11 11:12, 86F

02/11 11:12, 3小時前 , 87F
以前45機的破爛鏡頭 隨便都屌打leica 不為何 片幅大
02/11 11:12, 87F
※ 編輯: growl (49.216.49.129 臺灣), 02/11/2025 11:21:26

02/11 11:21, 3小時前 , 88F
啊對了,EOS R1有做機內降噪,這要在機身解RAW才能用
02/11 11:21, 88F
※ 編輯: growl (49.216.49.129 臺灣), 02/11/2025 11:25:12

02/11 11:27, 2小時前 , 89F
用R5 II也有,不過這跟電腦的AI降噪不太一樣,有就是了
02/11 11:27, 89F

02/11 11:29, 2小時前 , 90F
置於長焦優勢?現在畫素高了,有的直接就機內裁切
02/11 11:29, 90F

02/11 11:30, 2小時前 , 91F
一億畫速去切,四千萬畫素去切,切出來也是能用
02/11 11:30, 91F
這就是天生小底劣勢,畫素沒辦法堆太高,能裁的比不上全幅、中片幅。 不過認真論裁切二次構圖, 中片幅真的很強、很爽。 試過一次就知道。

02/11 11:31, 2小時前 , 92F
除非有特殊用途,不然平常數位裁切一下也能湊合
02/11 11:31, 92F

02/11 11:51, 2小時前 , 93F
以M43最常見的20MP當基準,目前有兩家APS-C有高畫素,富士40
02/11 11:51, 93F

02/11 11:51, 2小時前 , 94F
MP裝70-300跟佳能33MP裝100-400,裁一裁也是蠻遠的
02/11 11:51, 94F

02/11 12:03, 2小時前 , 95F
別的品牌不講,就針對松下自己好了,我認為他們的問題
02/11 12:03, 95F

02/11 12:03, 2小時前 , 96F
是想自己搞一套卻又想跟上其他主流的腳步,變得比較綁
02/11 12:03, 96F

02/11 12:03, 2小時前 , 97F
手綁腳,而疫情的影響可能打亂了他們出機的節奏,看看
02/11 12:03, 97F

02/11 12:03, 2小時前 , 98F
相機部門重組不知多少次了(就目前已知的話是至少兩次)
02/11 12:03, 98F

02/11 12:03, 2小時前 , 99F
,推出的新機不是了無新意就是新的特色不夠有吸引力,
02/11 12:03, 99F

02/11 12:03, 2小時前 , 100F
和過往(2008~2015年)的松下相比,我是覺得落差有變大的
02/11 12:03, 100F
相機市場萎縮,加上p家無反改相位對焦太晚,不過錄影市場松下應該還是蠻強的。

02/11 12:03, 2小時前 , 101F
趨勢
02/11 12:03, 101F
※ 編輯: growl (49.216.49.129 臺灣), 02/11/2025 12:05:11

02/11 12:05, 2小時前 , 102F
松下初期是吸收了KM的人員,算算時間應該也退休的差不多了
02/11 12:05, 102F

02/11 12:05, 2小時前 , 103F
,新人只懂相機大概也不會去松下
02/11 12:05, 103F

02/11 12:06, 2小時前 , 104F
沒有業績就沒有資源,松下就是這種內部競爭激烈的公司,猛
02/11 12:06, 104F

02/11 12:06, 2小時前 , 105F
料要下大概要抓住某些題材另外立案了吧
02/11 12:06, 105F

02/11 12:08, 2小時前 , 106F
松下過往提出的新技術或特有規格:多比例感光、DFD、4K
02/11 12:08, 106F

02/11 12:08, 2小時前 , 107F
照片連拍、先拍照後對焦、電磁快門、機身內散熱風扇、
02/11 12:08, 107F

02/11 12:08, 2小時前 , 108F
短時間防火外殼...這些都是當年讓人覺得眼睛一亮但往往
02/11 12:08, 108F

02/11 12:08, 2小時前 , 109F
容易被忽略的,而現在除了小改款、跟上改相位對焦外,
02/11 12:08, 109F

02/11 12:08, 2小時前 , 110F
我也看不太出來還有什麼猛料能下(有機感光?那大概是不
02/11 12:08, 110F

02/11 12:08, 2小時前 , 111F
可能實現了吧,論文都發表快十年了...)
02/11 12:08, 111F

02/11 12:09, 2小時前 , 112F
至於TOF,我猜應該也和有機感光一樣,能實現的機率極低
02/11 12:09, 112F
※ 編輯: growl (49.216.49.129 臺灣), 02/11/2025 12:27:05

02/11 12:34, 1小時前 , 113F
所以拍照我想放棄P跳O
02/11 12:34, 113F

02/11 13:03, 1小時前 , 114F
一樣都是日本公司,asics2020年還在賠錢,2024已經
02/11 13:03, 114F

02/11 13:03, 1小時前 , 115F
拚到有毛利52%了,怎麼做到的?
02/11 13:03, 115F

02/11 13:04, 1小時前 , 116F
就是靠精簡產品線,再來就是要潮,要對年輕人胃口
02/11 13:04, 116F

02/11 13:05, 1小時前 , 117F
功能面還好,但是要長得好看,有話題性
02/11 13:05, 117F

02/11 13:06, 1小時前 , 118F
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就是碰一鼻子灰,只能另闢蹊徑
02/11 13:06, 118F

02/11 13:07, 1小時前 , 119F
不然就只是餅越做越小,最後就......
02/11 13:07, 119F
文章代碼(AID): #1dgZD8RX (DSLR)
文章代碼(AID): #1dgZD8RX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