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1測試心得
購買前感謝aloke兄提供許多寶貴有用的資訊,
在此特別致謝。
本文開始
1.測光模式:
ESP、中央重點、點
通常人物、風景照就用中央重點
夜景、煙火、生活照用ESP就可
在「攝影」時再使用點測。
如逆光、補光、夜景之月時。(亮暗面積、光度相差過大時)
測光很準,ESP也不用擔心。
2.NF和NR的差異:
NF是一般濾除雜訊的功能,效果不明顯,同時拖慢連拍速度,
如果是拍raw檔,則根本不要開,於轉raw file時再處理即可,
studio 1.2版還能調整NF的幅度達10級。
若拍jpg檔,則於使用高ISO值時再視情況啟用。
NR則是於夜景長曝時使用,
即使用ISO100,假設拍10s,
啟動NR之後,相機拍完10s的曝光,會關閉快門,
再做10s的空曝,然後將這個空曝後的黑畫面跟原有影像作運算,
可以有效去除長曝時的熱雜訊,
因此曝光時間變成兩倍以上是正確的,
如果長曝時沒開NR,不但會滿天星,畫面左上角還會出現藍紫色熱雜訊。
說明書寫得真不是普通爛。
3.白平衡:
自動白平衡在DSLR中算是數一數二的準,
但就算是這樣的E1,仍舊有不足之處。
如在舞台光等詭異人工光源中,自動白平衡根據計算結果會得出
兩個自認為最接近的值,一個會比像現場看,另一個自然比較不像。
而拍照的時候白平衡選擇就會在這兩個值裡面來回跳,
所以看有些比較色調比較準,有些就不準。
4.原廠提供值
a.電池可拍400張
不過我用第一次充的台製電池就可以拍800多張了.....
當然我省電也有關係。
b.快門同步1/180秒
其實到1/320秒都沒問題(依各家閃燈不同而異)
強迫出力到1/400都還可以接受。
5.連拍測試
a.HQ模式
一秒三張,最大12張連拍。
從按第一下快門開始,到第十三下快門的時間是
「20秒」
優異的速度!
也就是把buffer耗光後,只需要16秒回氣時間。
而且這是把12張上限打光的數據,
保持3~5張連拍的話很夠用了。
b.RAW模式
「37秒」
漂亮的數字!
按網友測試用一般卡的話從37秒跳成107秒,
差了70秒。
看來這塊KINGSTON的「HIGHSPEED」不是豪洨的,
速度和ultra II完全一樣,還好沒多花400買這塊。
6.對焦
a.單點
b.連續
c.手動
a.b.若要手動微調,則需在機身設定中追加「AF+MF」模式,
這和一般在鏡頭調整的方式不同。
以單點對焦+手動最常用。
雖然有三個對焦點可以選擇,不過靠太近是敗筆所在,
開一點會更好。
自動對焦方面是其身為頂級機種較不利的狀況,
其實和一般DSLR相較,也只是一般,不是太壞,但也沒有多好。
修正:其實輸給卡農20D、EOS50等級的自動對焦(連續對焦方面)
不過這是oly的頂級機種,這種程度的話,
實在有損顏面。
而且沒有合焦指示燈,不太習慣,但這也只是習慣問題,
但和對焦不穩加起來麻煩就不小。
不曉得是14-54mm的原因,還是機身設定就是如此,
但每次只要想到這是2003年代的產物,電子性能不及現在,
心情就會好一點,這是時代的悲劇啊....
目標物稍暗或是對比較不明顯之處很容易對不到,
跑動態時也不太好對。
另外,越廣角越容易迷焦。
聽說50-200mm那顆比較不容易迷,不曉得是望遠端目標大比較好對,
還是貴的鏡頭就是比較好~~
現在一想,EOS50明明就是199X的產物,對焦就很準了,
到2003沒有理由輸啊!
果然還是oly的問題。
不過,慢雖慢,
不用拿回相機的第一次快門就奉獻給尺,
這還是值得嘿嘿嘿的事。
7.動態寬容度
dynamic range
或稱動態範圍、動態平衡等,
不過翻譯名詞的差異。
動態範圍就是能「容納」多少明暗的細節,
較窄的動態範圍就是照片中亮的地方呈現一片死白,沒有細節
暗的地方也一片漆黑,看不到東西。
而較寬的動態範圍,亮和暗的地方都還看得到細節。
高動態平衡的好處,就是可以掌握住光和影的對話,
而E1的動態平衡,可說和正片不相上下,
有了本機,技術加以磨練,
相信取回稱號之日不遠矣。
動態寬容度的比較:
防筆戰不提供
8.防水力
雨水、自來水、海水,甚至颱風天都沒什麼問題,
溫度據網友測試在-30度的哈爾濱都可正常運作,
在硫磺池的硫磺、溫度下也是照拍不誤。
E1每個艙蓋在開、關之間就可真切地感受到氣密設計,
「啵」的一聲,紮紮實實的。
這種全天候工作型的機子,
給人無比穩定的「信賴感」。
而這種「信賴感」,是成為專業的必要來源。
但是千萬別忘記,防水機要搭防水鏡身,
如果搭上不防水的鏡頭,千萬不要碰水,
不然水爆掉鏡頭事小,
從鏡頭接環滲進機身,攻破護身氣勁事大。
總覺得哪一天會忘記也有不防水的鏡頭,
然後開開心心的去海灘.....
日本的專業攝影師,岩合光昭和海野和男把E1從
熱帶雨林帶到撒哈拉,從濕到乾;從冷到熱都沒問題,
耐用度極高。
看岩合的網頁真是KUSO,竟然有
「從5公尺高瀑布上方連機帶鏡落水而沒事」這種事,
衝擊力、灌水加上沈入水底的水壓,
以及G力和撞擊力,
這大概是目前最嚴苛的「極限測試」吧...
我想我應該不會做這種測試,
但話說回來在台灣做記者會受到的危機應該不比跑叢林少,
說不定比較多....
9.畫質
畫質的元素,包括
色彩、反差、階調,銳利度、雜訊、白平衡、周邊畫質等等,
當然還有很多,只裡就只針對常見的元素進行討論,
個人觀感是E1的雜訊處理並不突出,
但色彩、白平衡、階調、周邊畫質卻絕對出眾。
也有論者認為500萬畫素不夠,
但那也只是陷入規格迷思罷了,
我們這樣看吧,
500萬可以做出這麼漂亮的東西,為什麼需要1000萬?
是嫌記憶卡和隨身硬碟太便宜嗎?
500萬檔案+1G+一電,
這樣出門一天綽綽有餘。
談到畫素,換個系統說吧,
卡農的1D的400萬,10D的600萬,
哪一個成像比較優呢?
10.景深
43系統景深經過測試後,
得出大概比35mm多兩格光圈,比APS多一格光圈。
所以就有人自動得出人像不利的結論。
不過以我來看這是很奇怪的說法,
這樣的說法其前提是拍人像就只有中望遠+大光圈,
會有這種想法的人攝影程度在哪裡,我也不加評論。
人像背景需要的是漂亮的光線和漂亮的散景,
只是模糊的話,其實在哪裡拍都無所謂了。
而且,
記者不需要景淺,記者需要的是,
景深。
以下狀況作例:
不怎麼亮的會議室,幾盞似明似滅的日光燈,
遠遠的政客。
所以你需要長焦段+大光圈,
那麼,景淺的話,主編可能會...
43系統的景深就是那樣,沒有什麼好不好的問題,
會用就是好,
不會使用而批評,是遺憾的事。
在動態望遠拍攝時,景深就是深了,
(啦啦隊、熱舞、運動等)
這時可以利用中光圈就前後清楚的性質,
更容易的達成泛焦,不需要用小光圈和光線硬幹,
這也是優勢。
另外,拍舞台的時候,景淺就是明顯的優勢。
(試想整場從頭到尾都只有一兩位女主角清楚,你會不會被配角痛毆?)
禁閃,只好拉ISO和光圈,當然長焦段也是必須的,
以前配EOS+小白,嗯,那個照片,
淺景深和散景都很漂亮。
(所以...)
11.鏡頭
我只用過14~54,2.8~3.5這支,
但是目前最大的認知就是,
最大光圈開始就是可用光圈,
沒有鬆散狀況,這可真是oly的一大突破,
專為數位設計的新鏡頭,果然不能小看。
不過四周有明顯暗角,他媽的鏡頭!
(室內室外,對光缺光都會)
12.問題
今天早上拿出來測試時,
讀不到光圈值,對焦環也不能動,
S、C、MF,通通通不能動。
最後試了好幾次,把鏡頭卸下重新裝回後才OK,
推測是接觸不良。
最好這是偶發事件(我才買三天),
再發生這種蠢事我對這款的評價絕對爆減。
13.防塵
沒什麼機會測試,也不想測試,
不過想到不用拿一張白紙,把光圈縮到22,
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大喊甘霖涼的暢快事。
14.瑕疵
目前僅發現對焦和ISO兩者,
不過,既然定位是專業機,應該是沒啥大問題,
反正專業人士用不到400以上的ISO,
希望沒有其他的重大瑕疵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快門保證15萬次,雖然不知是真是假,
不過10萬次應該沒問題,
像有同業拿300D,1年左右快門就滅了兩次,
1次快門簾爆,一次反光鏡桿子斷掉。
小報社的悲哀就是器材自備,沒$就不能買好貨,
像那個蘋果就一人一台1D,旅遊和影劇還有配到1DS這種貨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9.237
推
61.59.95.203 05/30, , 1F
61.59.95.203 05/30, 1F
推
140.119.164.213 05/30, , 2F
140.119.164.213 05/30, 2F
推
218.166.102.54 05/30, , 3F
218.166.102.54 05/30, 3F
推
140.117.187.57 05/30, , 4F
140.117.187.57 05/30, 4F
推
218.166.101.128 05/30, , 5F
218.166.101.128 05/30, 5F
推
140.117.187.57 05/30, , 6F
140.117.187.57 05/30, 6F
推
218.166.101.128 05/30, , 7F
218.166.101.128 05/30, 7F
D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