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agsafe充電器 個人見解與分享

看板iOS (蘋果iOS作業系統)作者 (圓山金城武)時間4年前 (2020/12/20 18:44), 編輯推噓21(23226)
留言51則, 2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僅為主觀分享,不喜請略過,謝謝! 最近用magsafe還算滿意, 原本購買了淘寶貨來用,因為那時原廠還沒開賣, 最近淘寶貨壞了沒辦法充電,應該是線接觸不良, 買了原廠的magsafe充電來用。 原本我是很依賴無線充電, 幾乎無時無刻都是用無線充電, 只有少數幾次因為傳統無線充電板沒充到, 會用PD快充來應急, 因為原本也有ipad,所以有線也是一直插著插頭, 所以要應急時就直接PD快充線充就好, 而magsafe充電我個人是很滿意, 而且滑手機或玩遊戲時要充電, 吸附在後面也可以自己喬線的角度, 根本不會有卡手的問題。 先說說幾個令人詬病的問題: 1.發熱 個人是不在意發熱,手機還沒有熱到系統跳出警示過,真的要快充我還是選擇直接用有線 充應急,發熱是真的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可能我不怕手機爆炸吧...) 2.充電速度慢 我的手機是iPhone 12 pro max,使用到現在還沒遇過睡覺前手機低於30%的狀況(時常打 遊戲),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我應該也是直接有線充插上去充個一二十分鐘就夠了。 3.產品定位不明確 無線充的應用我認為是放上去可以即時充電,不需要用雙手去做插拔的動作,但是以前用 無線充電盤的時候常常早上起床發現根本沒充到電,magsafe可以算是解決了我在這方面 的困擾,而要拿手機時其實單手就可以把充電盤撥掉了(youtube上有教學),我是有買 一個矽膠的magsafe保護套,用意不是保護magsafe,而是降低充電盤與手機之間的摩擦力 ,可以更好的撥掉,如下圖: https://i.imgur.com/auxRry4.jpg
再來說說我個人認為的缺點: 1.線太短 可能我用兩米的線用習慣了, 一米真的不夠用, 所以在蝦皮上買了type c一公一母的延長線, 賣家說實測不影響PD快充, 還沒收到所以無法做測試。 而垃圾淘寶貨用了不到一個月壞掉, 所幸把線剪掉後黏在相機腳架上, 昨天去拍星空時手機直接吸在上面, 還可以自由轉角度,真的超方便的啦! https://i.imgur.com/hs7zhz4.jpg
https://i.imgur.com/OleBHez.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15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08461055.A.153.html

12/20 18:46, 4年前 , 1F
又一個買拉機產品
12/20 18:46, 1F

12/20 18:56, 4年前 , 2F
補推 最後那個淘寶貨用途真不錯﴿
12/20 18:56, 2F

12/20 18:59, 4年前 , 3F
上次上網找magsafe轉接螺絲的配件沒找到
12/20 18:59, 3F

12/20 19:00, 4年前 , 4F
怪了這麼方便居然會沒廠商做嗎?
12/20 19:00, 4F

12/20 19:00, 4年前 , 5F
有專門賣magsafe的磁貼 一個才幾十塊
12/20 19:00, 5F

12/20 19:18, 4年前 , 6F
最後一張讓我想到這個
12/20 19:18, 6F

12/20 19:19, 4年前 , 7F

12/20 19:27, 4年前 , 8F
我看到都是貼手機的,那種貼牆上能讓12吸上去嗎?
12/20 19:27, 8F

12/20 19:49, 4年前 , 9F
你有用架子嗎?不覺的有個支架比較好嗎?
12/20 19:49, 9F

12/20 19:52, 4年前 , 10F

12/20 19:53, 4年前 , 11F
我知道有賣磁貼啊,但是手邊剛好有個壞掉的就拿來應
12/20 19:53, 11F

12/20 19:53, 4年前 , 12F
12/20 19:53, 12F

12/20 19:53, 4年前 , 13F
沒用架子,我個人覺得不需要
12/20 19:53, 13F

12/20 20:12, 4年前 , 14F
發熱要夏天看才準
12/20 20:12, 14F

12/20 20:44, 4年前 , 15F
看來買磁貼也是不錯的選擇
12/20 20:44, 15F

12/20 21:07, 4年前 , 16F
不沾鍋
12/20 21:07, 16F

12/20 23:23, 4年前 , 17F
最後用途好像不錯XD
12/20 23:23, 17F

12/20 23:32, 4年前 , 18F
一樓有事?
12/20 23:32, 18F

12/20 23:53, 4年前 , 19F
無線充電能到幾W,同樣一二十分鐘你充到多少%呢
12/20 23:53, 19F

12/21 00:04, 4年前 , 20F
淘寶貨不能用是因為更新到14.3被鎖了
12/21 00:04, 20F

12/21 00:11, 4年前 , 21F
沒有認證的Magsafe都是版本升級就會被鎖
12/21 00:11, 21F

12/21 00:43, 4年前 , 22F
有線18W快 無線15W就慢 沒用過的酸酸有事嗎 沒邊充邊拿起
12/21 00:43, 22F

12/21 00:43, 4年前 , 23F
來玩的需求 直接黏土固定住就好 更好拿
12/21 00:43, 23F

12/21 00:54, 4年前 , 24F
我淘寶買的升級到14.3還可以用 代表應該是正版的
12/21 00:54, 24F

12/21 00:54, 4年前 , 25F
只賣7百多台幣 比官網便宜太多了
12/21 00:54, 25F

12/21 01:19, 4年前 , 26F
有說了只有急需才用有線,平常沒事慢慢充就好,用途
12/21 01:19, 26F

12/21 01:19, 4年前 , 27F
不同何須比較?
12/21 01:19, 27F

12/21 01:20, 4年前 , 28F
反正不能用就拿來做別的用途xD
12/21 01:20, 28F

12/21 01:23, 4年前 , 29F
很多人都為了酸而酸,已經習慣台灣的酸民文化了哈哈
12/21 01:23, 29F

12/21 08:00, 4年前 , 30F
怕沒對準選座充不就得了,還能當手機架不用拿起來解鎖
12/21 08:00, 30F

12/21 08:00, 4年前 , 31F
XD
12/21 08:00, 31F

12/21 08:56, 4年前 , 32F
保護套上去積熱可能更嚴重
12/21 08:56, 32F

12/21 09:11, 4年前 , 33F
有閒錢買個新鮮感不行嗎 酸的人是多窮
12/21 09:11, 33F

12/21 09:56, 4年前 , 34F
推一個
12/21 09:56, 34F

12/21 10:55, 4年前 , 35F
到底是多在意充電速度XD要快就接線不急沒事就放充電盤啊
12/21 10:55, 35F

12/21 11:14, 4年前 , 36F
認證失效頂多就沒充電特效而已,qi又不是蘋果專用
12/21 11:14, 36F

12/21 12:35, 4年前 , 37F
非常執著充電20分鐘能充幾%的人,生活真的這麼匆忙緊張嗎?
12/21 12:35, 37F

12/21 12:36, 4年前 , 38F
我辦公室的無線充電也才5%,放下去充就對了,又不是隨時用
12/21 12:36, 38F

12/21 12:36, 4年前 , 39F
充20分鐘就90%,是怎樣要拿起來放旁邊嗎?
12/21 12:36, 39F

12/21 12:37, 4年前 , 40F
真的要出門有急事,再從抽屜拿快充線出來不就好了?
12/21 12:37, 40F

12/21 12:47, 4年前 , 41F
睡覺時一天一充,充電速度不是很care
12/21 12:47, 41F

12/21 12:48, 4年前 , 42F
比較在意反而是無線過熱跟快充影響電池壽命
12/21 12:48, 42F

12/21 12:49, 4年前 , 43F
所以用無線的反而希望不要充太快
12/21 12:49, 43F

12/21 12:49, 4年前 , 44F
就完全搞錯方向啊,無線充電的客群是定點就直接放著
12/21 12:49, 44F

12/21 12:49, 4年前 , 45F
手機離開充電器都在 80%~100%,根本不是沒電才充電。
12/21 12:49, 45F

12/21 12:52, 4年前 , 46F
自己要什麼都不會選擇適用工具 不合我意就開酸的人真多
12/21 12:52, 46F

12/21 12:53, 4年前 , 47F
跟藍芽耳機要求極致音質一樣87%像
12/21 12:53, 47F

12/21 18:01, 4年前 , 48F
用magsafe大部分都跑不到15w喔
12/21 18:01, 48F

12/21 18:04, 4年前 , 49F
你各位覺得充電太快傷電池可以回去用祖傳豆腐頭好好
12/21 18:04, 49F

12/21 18:04, 4年前 , 50F
保養電池
12/21 18:04, 50F

12/22 10:26, 4年前 , 51F
說不想充太快,就叫大家回去用豆腐頭,不知道邏輯是什麼
12/22 10:26, 51F
文章代碼(AID): #1Vtoh_5J (iOS)
文章代碼(AID): #1Vtoh_5J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