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不知名386主機板開棺文

看板hardware (電腦硬體)作者 (maniaque)時間14年前 (2009/08/20 00:45), 編輯推噓7(7092)
留言99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ation234 (貓離子)》之銘言: : 標題: [閒聊] 不知名386主機板開棺文 : 時間: Wed Aug 19 20:57:18 2009 : : 想必各位對於開箱文已經看到膩了 就來看看古早電腦設備的開棺文吧 : 這是某學校單位出清零件中的其中一樣 被我看到後就馬上一把抓帶回來了 : 要是反應還不錯 可以考慮再追加幾篇文 :p : : 這次的開棺主角是不知名品牌的386主機板 : : 正身: : : http://img40.imageshack.us/i/dsc00699z.jpg/ : : 可以看得出來 當時的的積體電路實在是大得可以 : 特別是右上角那一堆 不知道是甚麼玩意 SRAM ,當時的功能就是現在內建在處理器內的 L2 cache 以前 SRAM 的時脈是 25ns ~ 20ns ,而且延遲低 相較於 DRAM 80ns ~ 70ns 是很快的. : : 386 CPU: : : http://img40.imageshack.us/i/dsc00700bpm.jpg/ : : Intel A80386DX-33 IV CPU 陶瓷封裝 耗功低到連散熱片都不用 : CPU上刻有出廠日期 1985年 相關資料可參考: 更正,不是 1985 出廠, Intel 從不把 CPU 製造日期刻在 CPU 上 這是該 CPU 開發出來上市的年份,跟現在 Intel 的做法完全相同. : http://www.cpu-world.com/CPUs/80386/Intel-A80386DX-33%20IV.html : : 這顆32-bit的CPU在當年已經有辦法支援到4G的記憶體 : 不過這在當時應該只能稱作神話 誰也沒想到現在1G的RAM 500有找 : 不能說"支援",而要說"定址" ,因為一來沒有 4G RAM 可以用 二來也沒有一套晶片組支援 4GB 可以讓 Intel 測試....... 386 時代, 1MB 要 1 千圓台票, 4GB 是 4096MB ,那就是 若要實作 4G RAM , 一張主機板要插滿價值"四百萬"以上的記憶體 四百萬以當時台北市房價,差不多可以買到一棟獨棟透天厝的吧....^_^ 所以呀,若送一台現在市價6000的文書雞到 20 年前, 就可以換到一棟台北市樓房,送一個貨櫃電腦主機回去20年前, 就差不多可以把台北市買1/10 下來了.... : : 387 FPU: : : http://img43.imageshack.us/i/dsc00701b.jpg/ : : Intel A80387DX 16-33 同為陶瓷封裝 : 387正式發表於1987年 但這顆是1988年出廠的 同上,發表歸發表,上市歸上市...(不可能85 賣出的CPU 配88年的FPU) : 當時的的個人電腦CPU尚無浮點運算的能力 必須使用軟體配合才能做浮點運算 早期不內建浮點原因? 因為"只有數值會計工程等運算"才需要浮點處理器 所以 Intel 自然就不想多做東西在 CPU 裡面浪費成本................ 一般使用者要計算浮點,就是跑"浮點運算模擬器"(跟現在超任模擬器相同) : 但這種方式相當慢 類似用CPU暴力解H.264一樣 : 所以需要另一顆浮點運算器協同運作 才能在硬體層面上做浮點運算 : 參考資料: : http://www.cpu-world.com/CPUs/80387/Intel-A80387DX-16-33.html : : 這種FPU在部分的80486架構下依舊需要 直到Pentium以後 [更正] 當時只有 "沒有 FPU "的 486SX ,而無獨立的 487 FPU "而印著 487SX 的,其實就是一顆 486DX特殊版 CPU" 為何會稱之為 486DX ?? 因為那 本來就是一顆完整的 486DX 但是有一個腳位,該腳位會停止原本的 486SX 運作 將全部的 CPU /FPU 運算,由這顆 487SX 來作 (所以才叫做"特殊版") 而這 487 只能插在有設計 487 槽的主機板,又墊高很多成本 所以中後期也不出這種鳥主機板,直接一個 socket 搞定,要浮點 就直接改裝上 486DX , 裝 486SX + 487SX 是蠢到爆的做法. : 才被正式整合進CPU 不過初代Pentium的浮點運算器瑕疵災難 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Pentium 時代,還有家 CPU 廠商推出分離 CPU 與 FPU的,叫做 NexGen ,該廠商CPU 指令集相容 x86 ,但是是自己的 CPU 腳位 跟 Intel 的 socket 3/5/7 都不相容, 後來這家被 AMD 吃掉,作為開發 K7 的主力團隊. K5 很爛,性能差些,但溫度卻很高,後來靠 K6,K6-2,K6-3 勉強渡過難關, 但 K7 就真的很強,就是這NexGen CPU 開發團隊的功勞 可以說若 AMD 沒吃下 NexGen ,可能落到只能去賣 Flash 的地步 (AMD 有自己的 Wafer 廠, Cyrix 則沒有...) : Award Bios: : : http://img4.imageshack.us/i/dsc00702whm.jpg/ : : 各位對這個絕對不陌生 就不多言了 錯嘍,現在很多人都不認識 AWARD(因為被 Phoenix 吃下了) 早期三家 BIOS 大廠, AMI , AWARD , Phoenix AMI 跟 AWARD 主攻 clone 市場(組裝雞) Phoenix 則專攻高階跟 SI 廠/NB 廠 的主機板 : :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 : http://img40.imageshack.us/i/dsc00703hfl.jpg/ : : 各位應該有注意到 這張主板上除了有一大堆的jumper : (是jumper 不是jump 再用錯就抓去跪鍵盤) : 以及左上角的power接頭和RAM插槽以外 就沒有其他的接頭了 : 那是個: 不接音效卡就沒有聲音 不接硬碟卡就不能裝硬碟 : 不裝Serial Port與Parallel Port擴充卡就不能連周邊設備 的慘澹年代 : 所以主板子上存在一大票的ISA匯流槽供擴充用 長的是16-bit 短的是8-bit : : 但ISA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 它的工作時脈必須跟CPU同步 : 所以當CPU的速度越來越快時 這就成了ISA的死穴 : 因此才誕生了可定頻在33MHz的PCI : [更正] ISA 時脈是"固定"的,別懷疑,ISA 時脈固定是 8Mhz 這個時脈就是最早的 8088 的時脈. 跟 CPU 同步的不是它,而是由 VESA 協會制定的 Vesa local bus(VL-BUS) 當初為了解決 ISA 頻寬不足的情況,共有三種新規格推出 1.MCA ,由 IBM 主導,封閉規格,只有 IBM 主機有 2.EISA,這是在 ISA 架構上擴充的 32bit 規格, 插槽相容 ISA 卡 由 COMPAQ 等廠商主導,多出現在 Server 上(why ? 因為 搞起來成本很高......但性能只能說好一些些...) 3.VL-BUS,由 VESA 協會制定,開放規格,是新的 BUS ,但必須併同 ISA BUS來運作(由ISA 提供IRQ等傳統中斷) VL-BUS 改善傳統匯流排頻寬不足的情況,提供一個可由 CPU 直通 的運作模式(所以才叫 Local ...),當初也算是無蔭插柳柳成蔭. 因為 VESA 協會是只想到要改善"顯示頻寬",卻沒想到因為 價廉物美便宜又大碗的規格,一堆裝置跟著也設計出 VL-BUS 規格 而 VL-BUS 也不是沒先天不足的情況 1.跟 CPU BUS CLOCK 同步(因為跟 CPU 直通.....) 2.VL 裝置插太多會影響 CPU 運作(會 hold 住 CPU ) 第一個先天不足的情況,在 486 時代還沒浮出大問題, (因為Intel 486除了486DX-50 是以50mhz 外頻運作,其他幾乎都是33Mhz or 25Mhz 而 486DX-50 超貴又超難做,後來就被DX2-50 跟 DX2-66 取代) 但到了 Pentium 時代就出狀況,因為 Pentium 初代(就是浮點有bug那代) 使用的外頻是 60/66Mhz ,VL-BUS 裝置根本無法運作在此高頻條件. 但在 486 時代, Intel 就已經預知此一情況,推出 PCI BUS (486後期) 亦即 Intel 根本一開始就不屑 VL-BUS 規格,早布局準備推出 PCI BUS ,而當時 Intel 根本不甩 Chipset 市場, Chhipset 幾乎全給台灣廠商吃光光,也就是說若以台灣廠商的想法 一定不想配合 Intel 推 PCI , 八成也會跟 VESA 協會搞免錢便宜 的新匯流排規格. 所以後來 Intel 決定跳下來做晶片組,Intel 晶片組就不支援 VL-BUS 但 Intel 一開始做的 Chipset ,坦白講根本就是練功版. 性能跟台灣晶片組沒的比,價格又高,又一堆 bug 不過Intel 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搞起專利防禦戰, CPU 不以數字命名 推出新的腳位電氣規格,並且"不在第一時間放給晶片組廠商開發晶片組" 也就是除了 Intel 晶片組外,市面上沒有其他晶片組可以支援 Pentium 變成要用高級 Pentium ,消費者就得出錢幫 Intel 練武功(晶片組) 而 AMD/Cyriix 等廠商也因為不能再抄襲 CPU 腳位(也沒電氣規格資料) 只好先暫時在 486 市場打滾 至於前面提到的第2個 VL-BUS 限制,廠商解決方式就是主機板不做 "三條以上:"的 VL-BUS (亦即市面上最常見的就是兩條 VL-BUS, 後面一點的有做到 3 條) : 除了PCI之外 有相當多其他標準是基於ISA制定的 除了 EISA 外,其他都跟 ISA 無關歐...因為 ISA 只是匯流排 而已.... : 包括硬碟常用的ATA 後來的SATA 乃至於更高頻寬的AGP與PCI-E : 所以看到ISA的時候請記得雙手合十 : : 外接接口: : : http://img4.imageshack.us/i/dsc00707oxx.jpg/ : : 除了一個鍵盤接口 就麼也沒有了 : 討厭合板的各位啊 這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 : 這次的開棺文就到告一段落了 看看這張板子 : 再看看我那退役下來的MSI RD480 Neo2 只能說科技的進步時在是太可怕了 :p : 在享受現今高速穩定又便宜的PC的同時 請記得緬懷那曾經充滿血淚的歷史(?)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20.133.139.98 : ※ 編輯: cation234 來自: 220.133.139.98 (08/19 21:06) : 推 egguitar:沒有考古這個分類喔 Orz 08/19 21:14 : 推 alanni66:推合板 08/19 22:05 : ※ 編輯: cation234 來自: 220.133.139.98 (08/19 22:21) : → cation234:改標題 08/19 22:21 : 推 copalee:當年還沒有PS/2接頭,所以滑鼠都是COM1接頭 08/19 22:30 有啦,難道忘了 PS/2 為何叫做 PS/2 ?? 因為 PS/2 就是 IBM 當初推出 的個人電腦主機名稱,所以 PS/2 主機上的鍵盤滑鼠插頭,後來被沿用過來, 直接叫 PS/2 頭啦.... 而鍵盤部份頭是相容的(電氣規格),所以大頭轉小頭很簡單. 但當時滑鼠部份則使用了 RS-232 規格,不是用 IBM 的 PS/2 所用的頭 : → copalee:當年的組裝電腦,可要功力十足,當年在大眾電腦被操的好慘 08/19 22:33 : → copalee:時代的眼淚....現在電腦簡直是躺著裝太輕鬆了 08/19 22: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39.128

08/20 00:47, , 1F
順道補充,當時有一說是 486SX 是 FPU 做壞的 486DX改的
08/20 00:47, 1F

08/20 01:21, , 2F
想不到拋磚引玉釣出這麼多東西 XD
08/20 01:21, 2F

08/20 06:23, , 3F
好精采,看了很多有趣的歷史 @@
08/20 06:23, 3F

08/20 06:31, , 4F
不過當時的鍵盤接頭叫做AT接頭...XD
08/20 06:31, 4F

08/20 06:34, , 5F
以前還有假的空包彈的SRAM~ 然後將主機板BIOS燒入SRAM的容
08/20 06:34, 5F

08/20 06:36, , 6F
不過以前晶體振盪都是OSC~ 要更換OSC來搭配CPU~
08/20 06:36, 6F

08/20 07:17, , 7F
那個則是因為主機板叫做 AT Form便這樣稱呼
08/20 07:17, 7F

08/20 07:20, , 8F
至於空包彈SRAM ,從 386 到486 時代都有傳聞...
08/20 07:20, 8F

08/20 07:21, , 9F
真正被爆出來的時代則是在 486 時候的明致主機板
08/20 07:21, 9F

08/20 07:21, , 10F
早期電腦很貴,也不流行什麼"性能評比",買得起就偷笑了
08/20 07:21, 10F

08/20 07:23, , 11F
到了386 486 時代,開始有性能評比這種文章出來
08/20 07:23, 11F

08/20 07:24, , 12F
而某家一直賣的其他廠商便宜許多的主機板,再測試當中
08/20 07:24, 12F

08/20 07:25, , 13F
被發現性能怎跟相近規格的主機板一直有落差存在...
08/20 07:25, 13F

08/20 07:26, , 14F
後來作大膽測試(拔掉SRAM 狀態,打爛SRAM 顆粒來看)
08/20 07:26, 14F

08/20 07:27, , 15F
發現在沒插SRAM 情況,BIO開機依然秀出有 SRAM ,且發現顆
08/20 07:27, 15F

08/20 07:27, , 16F
且發現顆粒裡面連金屬導線都沒有,才正式踢爆這種事情
08/20 07:27, 16F

08/20 07:38, , 17F
拔換OSC 的設計,是在286以前的主機板才有,386以後幾沒有
08/20 07:38, 17F

08/20 08:22, , 18F
NexGen是後來的K6不是K7
08/20 08:22, 18F

08/20 11:17, , 19F
198x百科說他有80G記憶體唷~我相信不用23xx年就可以達
08/20 11:17, 19F

08/20 11:17, , 20F
成了...(請見「銀河飛龍」某集...科技進步太快了)
08/20 11:17, 20F

08/20 14:08, , 21F
電腦體積太大了啦 多收購幾條中古的EDO 帶到過去穩賺
08/20 14:08, 21F

08/20 16:49, , 22F
歐....小更正.....NexGen 是 K6 開發團隊(by 湯姆大叔)
08/20 16:49, 22F

08/20 16:53, , 23F
不過,還是很懷念K6/3 ,只可惜一直太貴買不下去....
08/20 16:53, 23F

08/20 16:54, , 24F
只能在K6/2 打滾好久才改用賽楊三百 oc 450
08/20 16:54, 24F

08/20 17:06, , 25F
8088時脈不是8MHz,後來的加速版才有8MHz, 10MHz
08/20 17:06, 25F

08/20 17:06, , 26F
最早的8088的clock是4.77MHz,所以ISA也有那麼慢的版本
08/20 17:06, 26F

08/20 17:14, , 27F
這張板子的IDE.VGA.COM.LPT全部要上控制卡,且不要看RAM插
08/20 17:14, 27F

08/20 17:19, , 28F
槽那麼多,同時裝4槽才有1M..而鍵盤旁的電池是顆不定時C4
08/20 17:19, 28F

08/20 17:20, , 29F
因為鋰面的電池液用久會流出來腐蝕MB XD
08/20 17:20, 29F

08/20 17:22, , 30F
裏 修正
08/20 17:22, 30F

08/20 20:02, , 31F
更換OSC的設計~ 不一定在286才有喔~
08/20 20:02, 31F

08/20 20:03, , 32F
早期Pentium 雙CPU的華碩主機板
08/20 20:03, 32F

08/20 20:04, , 34F
這篇文章的第15樓~ 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08/20 20:04, 34F

08/20 20:05, , 35F
其實還是要看主機板的設計~ OSC的部份我到Pentium的早期都
08/20 20:05, 35F

08/20 20:05, , 36F
都還有看到OSC的存在~~~
08/20 20:05, 36F

08/20 20:06, , 37F
忽然想到 早期的光碟機還有三種介面
08/20 20:06, 37F

08/20 20:07, , 38F
SONY/Panasonic/MITSUMI 這三種介面
08/20 20:07, 38F

08/20 20:07, , 39F
而當時的創巨(創新未來)可算是當時音效卡的霸主~ XD
08/20 20:07, 39F

08/20 20:14, , 41F
印象中好像叫鎳鎘電池會有漏液侵蝕PCB的狀況
08/20 20:14, 41F

08/20 20:16, , 42F
後來就改成RTC的包裝~印象中可內部的電池可以撐5年
08/20 20:16, 42F

08/20 20:16, , 43F
後來才發展成CR-2032的鋰電池~~~
08/20 20:16, 43F

08/21 18:00, , 44F
回應serlontw,RAM 的部份要看 module ,module 有256KB
08/21 18:00, 44F

08/21 18:01, , 45F
1MB , 4MB ,插四條就是 1MB ,4MB ,16MB
08/21 18:01, 45F

08/21 18:01, , 46F
為何強制要插四條,因為 CPU databus 是 32bits
08/21 18:01, 46F

08/21 18:02, , 47F
所以設計上就是32bits 運作,30pin 是 8bits 規格
08/21 18:02, 47F

08/21 18:04, , 48F
至於更換振盪器的部份,確實差不多286 時代才有這種
08/21 18:04, 48F

08/21 18:05, , 49F
需要因為不同的 CPU 而更換 OSC
08/21 18:05, 49F

08/21 18:05, , 50F
386 以後的產品,為了適應處理器的多種時脈
08/21 18:05, 50F

08/21 18:06, , 51F
已經有使用 Clock IC ,也就是由一個基頻 OSC (大概是14Mh
08/21 18:06, 51F

08/21 18:06, , 52F
輸入之後,再做倍頻之類的方式,換頻率只要跳針腳便可
08/21 18:06, 52F

08/21 18:08, , 53F
至於電池的話,最早使用鎳鎘電池(內部串三棵),俗稱汽油桶
08/21 18:08, 53F

08/21 18:08, , 54F
後來在486 跟 Pentium 時代,曾有使用過一陣子的DALLAS
08/21 18:08, 54F

08/21 18:09, , 55F
當時俗稱黑棺材,他裡面包了電池跟 RTC ,,但後來就沒廠商
08/21 18:09, 55F

08/21 18:13, , 56F
用了,至於wst2080所說得OSC ,主機板照片我看到了
08/21 18:13, 56F

08/21 18:14, , 57F
那是"基頻振盪器",並不像以前286換CPU 就要換棵 OSC
08/21 18:14, 57F

08/21 18:17, , 58F
不過這張主機板上面有兩組 OSC ,而這棵 60Mhz 算是基頻
08/21 18:17, 58F

08/21 18:20, , 59F
這就是 intel 練功用的第二款(還是第一款?)晶片組
08/21 18:20, 59F

08/21 18:21, , 60F
晶片組代號是 Neptune....
08/21 18:21, 60F

08/21 18:22, , 61F
剛剛更詳細看一下照片,這張主機板用了"三個OSC"
08/21 18:22, 61F

08/21 18:25, , 62F
至於光碟機,其實早期各家做各家的,所以才有三種介面
08/21 18:25, 62F

08/21 18:25, , 63F
其實算起來是"四種",因為還有 SCSI 介面
08/21 18:25, 63F

08/21 18:25, , 64F
所以後來的音效卡泰半都把三種介面都做上去
08/21 18:25, 64F

08/21 18:26, , 65F
甚至有的還有連SCSI 都做上去
08/21 18:26, 65F

08/21 18:26, , 66F
看過最多大概是四種(上面三種加scsi 或加ide )
08/21 18:26, 66F

08/21 18:27, , 67F
四種介面大致上都處在2X -4X cdrom ....
08/21 18:27, 67F

08/21 18:27, , 68F
4X之後,介面才統一成 IDE 跟高價位的 scsi
08/21 18:27, 68F

08/21 18:28, , 69F
特殊介面(那三家的)最多出到 4X 印象中就不出了
08/21 18:28, 69F

08/21 18:52, , 70F
AMD吃下NexGen不是只開發k6嗎 是後來迪吉多的人加入研發
08/21 18:52, 70F

08/21 18:52, , 71F
k7? 還是我資訊錯誤
08/21 18:52, 71F

08/21 19:33, , 72F
NexGen 的人不會只開發出k6 後就被全部資遣了吧? ^_^
08/21 19:33, 72F

08/21 19:33, , 73F
反正簡單講,AMD 自己開發出的 K5 爆爛就是了....
08/21 19:33, 73F

08/21 19:34, , 74F
K6 是浮點差整數好,K6/2 是高時脈,K6/3 甚至塞 L2 Cache
08/21 19:34, 74F

08/21 19:34, , 75F
進去,但同樣跟 PentiumPro 碰到相同問題,成本太高....
08/21 19:34, 75F

08/21 19:35, , 76F
變成K6/3 從來沒便宜到取代 K6/2....印象中K6/3沒低過$3k
08/21 19:35, 76F

08/21 19:36, , 77F
而等到製程跟技術進一步,k7 上市,k6/3 先退場...
08/21 19:36, 77F

08/21 19:36, , 78F
低價位市場給 K6/2 去打,小Server 則推K6/2+ 跟 K6/3+
08/21 19:36, 78F

08/21 19:37, , 79F
只是想說當初迪吉多的加入才是重點啊 不然k7應該沒這麼威
08/21 19:37, 79F

08/21 19:37, , 80F
K6/2 最高推到550Mhz 吧........
08/21 19:37, 80F

08/21 19:38, , 81F
而 VIA 最後的榮光就是這個時代...因為相對的比I社便宜
08/21 19:38, 81F

08/21 19:38, , 82F
當然是VIA晶片組也很CP
08/21 19:38, 82F

08/21 19:38, , 83F
當時
08/21 19:38, 83F

08/21 19:38, , 84F
而 VIA 最後迴光返照是在 Pentium2/3 時代,搞出PC133
08/21 19:38, 84F

08/21 19:39, , 85F
這個SDRAM 規格,硬生生把更惡霸正想推P4 rambus 踩到爆
08/21 19:39, 85F

08/21 19:40, , 86F
但其實那時候VIA 股價也已經有點力不從心....
08/21 19:40, 86F

08/21 19:40, , 87F
雖然當時I社已經授權給台灣廠商製作晶片組
08/21 19:40, 87F

08/21 19:41, , 88F
但對I社而言,當時的P3 也差不多該下市,換成P4 上場..
08/21 19:41, 88F

08/21 19:42, , 89F
所以I社P3 一開始不支援PC133,同步推出高價位的 P4組合
08/21 19:42, 89F

08/21 19:42, , 90F
等到 VIA 跟 SIS 靠 PC133 反咬I 社市場,Intel 才發現不
08/21 19:42, 90F

08/21 19:43, , 91F
對勁,繼續推P3 CPU 跟 Pc133 支援的晶片組應市..
08/21 19:43, 91F

08/21 19:43, , 92F
不過一開始也不甘願,推個跛腳的i810 ........
08/21 19:43, 92F

08/21 19:44, , 93F
還是被打得亂七八糟,後來才推出 i815 ,才勉強顧住 P3市場
08/21 19:44, 93F

08/21 19:45, , 94F
等 i815step2 (支援土拉丁核心)晶片組推出,就沒新貨了
08/21 19:45, 94F

08/21 19:45, , 95F
反正那時候就開始分兩派,VIA/SIS 力挺 AMD CPU ,但卻同樣
08/21 19:45, 95F

08/21 19:46, , 96F
很擔心 I 社 CPU 市場看不到他們家的主機板.....
08/21 19:46, 96F

08/21 19:47, , 97F
而主機板廠商也是同樣很窘,怕推AMD CPU 主機板後被I社釘
08/21 19:47, 97F

08/21 19:47, , 98F
VIA 當時為了push ,甚至自己跳下來賣主機板.....
08/21 19:47, 98F

08/24 16:54, , 99F
這系列超有趣XD
08/24 16:54, 99F
文章代碼(AID): #1AZ2mjrg (hardware)
文章代碼(AID): #1AZ2mjrg (hard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