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顯示卡超頻對於遊戲FPS提升是否有幫助?

看板VideoCard (顯卡板)作者 (我得了早見病)時間9年前 (2016/09/27 19:03), 9年前編輯推噓6(6034)
留言4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jademesses (傑德‧梅瑟)》之銘言: : 原來這位發表超頻無用論的板友用的卡是R7 260 : 然後我在想到過去他發表的一些謬論,我就突然頓悟了 : 記得這位板友之前還跟我戰Fast Sync : 甚至還脫口開V-Sync與關V-Sync也根本感受不到差異 : 原來是用R7 260看天下啊,現在想想那這樣發表這些言論真的不意外了 : 我跟你講實際點的,以R7 260的效能不要說FreeSync甚至是G-Sync : 就是神仙Sync來也沒救,好嗎? 你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跟你說戰我用哪張卡沒有意義嗎? 因為只要透過降低畫質設定(當然是要降得相當低啦), R7-260 一樣可以每秒吐出 120fps 以上的水準 而討論輸入延遲,畫質是沒有關聯的,只要fps達到一定程度以上就可以。 所以R7-260 有什麼問題嗎? : 更不用說你根本沒用過Fast Sync了,隨意下定論大言不慚成這樣有夠令人不敢恭維 是啊,所以我用 Sync-off 來測試我的使用者體驗。 輸入延遲上面 Fast-sync 比 Sync-off 大。 如果 Sync-off 跟 V-sync On 我用起來無感, 那 Fast-sync 對我而言是一點用都沒有,你同意嗎? : 在我看來這種類似的行為大概跟太監談雞雞怎麼用有8.7成像 : 順便再打你曾經說過的V-Sync輸入延遲體驗無差異論 : V-Sync(傳統垂直同步)帶來的輸入延遲對於FPS玩家來說是致命的 : 不用說到職業玩家,一般FPS玩多玩久的玩家都再清楚不過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jGaivLaXIY
: 上面的情況輸入延遲起碼超過百毫秒 痾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貼一個慢動作拍攝的影片 然後跳一個結論說輸入延遲起碼超過百毫秒 要測試自己對輸入延遲降低有沒有感, 我不是提供 Sync-off 這一個方法了? 還是你覺得 Fast-sync 的輸入延遲會講得比 Sync-off 更低? : : 喔我差點忘記了 jademesses 可是毫秒大師呢! : : 畢竟他曾經講過「毫秒是個很大的單位」 : : 在他講之前,我都不知道原來ms是很大的單位 : 你也是無聊得很可以 : 你很喜歡被人戰翻就隨便替人冠名,是嗎? : 那我也替你冠個「超頻無用論大濕」、「百毫秒無感論大濕」不曉得你覺得怎麼樣 1. 我講的明明就是 10%超頻幾乎沒有用 有用的情況我在前文章裡面講了,就是你本來fps 就有 55+以上才會有差 而且我超頻的卡也不是 R7-260, 因為這張卡會遇到效能問題的時候超上30% 大概都沒用 哈 但超頻的效果跟fps提升多少比較有關係,不太懂為什麼你要扯絕對的效能? 2. 百毫秒這個更奇怪,因為這是你講的,我完全不覺得你那影片輸入延遲有到100ms (60fps 的情況下輸入延遲有辦法到這麼高嗎?) 至於毫秒是個很大的單位這也是你講的 BTW 我從來不怕被人戰啊 -- 「不會背叛我嗎?」 「背叛了的話,殺了我也沒關係。」 「我真的會殺了妳喔。」 「是麗奈的話,可能真的會這樣做。 我就是知道這個才說的,因為這是...愛的告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7.194.226.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ideoCard/M.1474974202.A.E3B.html

09/27 19:10, , 1F
我只覺得不要把你沒用當作其他人沒用
09/27 19:10, 1F

09/27 19:10, , 2F
這樣 比較適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驗
09/27 19:10, 2F

09/27 19:12, , 3F
你用一堆沒用說你超頻結果,不用帶入他人案例
09/27 19:12, 3F
我有細說我絕得沒用的原因啊 實際上我的例子也講得很清楚,如果本來有 55+ 那確實10%有用啊 為啥我覺得沒用? 這我也講啦 因為效能問題出現的時候多半只有換卡或降低畫質才能解決問題

09/27 19:58, , 4F
你卡就是沒人家好 要人家怎麼看得起你
09/27 19:58, 4F

09/27 20:54, , 5F
推樓上這句XDD 直接點出整串重點
09/27 20:54, 5F
原來是卡太弱被人看起,幫R7-260 QQ ※ 編輯: arrenwu (67.194.226.28), 09/27/2016 21:01:01

09/27 23:15, , 6F
換張1080再來戰
09/27 23:15, 6F

09/28 00:19, , 7F
10%不能算大,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居然說沒用,唉
09/28 00:19, 7F

09/28 05:23, , 8F
V-Sync影響input lag是非常明顯的
09/28 05:23, 8F

09/28 05:24, , 9F
會不會是你沒開全螢幕模式去測....?
09/28 05:24, 9F

09/28 10:16, , 10F
其實要看遊戲啦 還有如果都在fps60內跑的確也沒用
09/28 10:16, 10F

09/28 11:31, , 11F
10%其實也蠻少的。不用軟體去測未必能察覺
09/28 11:31, 11F

09/28 11:32, , 12F
就是一種聊勝於無的感覺。
09/28 11:32, 12F

09/28 11:32, , 13F
爽度佔了大部分。
09/28 11:32, 13F

09/28 11:35, , 14F
一張狂超10%的高級中階,CP往往狂輸跳水低價款高階
09/28 11:35, 14F

09/28 12:24, , 15F
是阿,那把效能工程師全部開除吧
09/28 12:24, 15F

09/28 12:29, , 16F
不過,台灣本來就沒什麼PAE就是了
09/28 12:29, 16F

09/28 13:48, , 17F
如果跟公版比的話 要拉到10%以上通常不難 只是非公版都
09/28 13:48, 17F

09/28 13:49, , 18F
普遍有拉時脈 自己超的幅度很有限
09/28 13:49, 18F

09/28 14:43, , 19F
晶片本身沒有預留大量牙膏,工程師也不是神
09/28 14:43, 19F

09/28 14:43, , 20F
真的愛超頻快感,還是玩CPU吧。
09/28 14:43, 20F

09/28 14:44, , 21F
雖然我是把牙膏擠爆到4.7ghz又降回原時脈
09/28 14:44, 21F

09/28 14:45, , 22F
因為目前玩的遊戲還不需要超cpu,使用率低
09/28 14:45, 22F

09/28 14:46, , 23F
估計幾年以後應該用的上。
09/28 14:46, 23F

09/28 18:53, , 24F
CPU超頻讓使用率從50%降到40%可能沒感覺,但100%降到90%
09/28 18:53, 24F

09/28 18:54, , 25F
就很有感
09/28 18:54, 25F

09/28 20:02, , 26F
效能工程師? 真能搞笑能 那廠商不同型號是白癡嗎 XD
09/28 20:02, 26F

09/28 20:02, , 27F
那種東西除非是漏洞(例如以前什麼開核或是商用版本的東西
09/28 20:02, 27F

09/28 20:03, , 28F
賣到一般消費市場) 不然本來就是加減超而已
09/28 20:03, 28F

09/28 21:15, , 29F
廠商同晶片出高低版只是區隔市場而已。
09/28 21:15, 29F

09/28 21:15, , 30F
例如有人追求CP值覺得低階版1070/470最讚。
09/28 21:15, 30F

09/28 21:18, , 31F
有些人覺得掛電競高階超頻版1070/470才爽。
09/28 21:18, 31F

09/28 21:18, , 32F
願意多付15-20%錢買比別人多5-10%的產品
09/28 21:18, 32F

09/28 21:19, , 33F
兩種都出,就兩種市場都賺……但晶片是一樣的
09/28 21:19, 33F

09/28 21:21, , 34F
不過聽過出廠前會篩選高低體質的說法
09/28 21:21, 34F

09/29 00:59, , 35F
本來就會挑過好嗎...
09/29 00:59, 35F

09/29 09:07, , 36F
所有晶片的挑過,不然不能用。
09/29 09:07, 36F

09/29 09:08, , 37F
但同晶片同預設規格是同一批挑選標準。
09/29 09:08, 37F

09/29 09:09, , 38F
真正體質尚好的都挑去給筆電M版用,
09/29 09:09, 38F

09/29 09:11, , 39F
桌機的都同樣體質晶片,多半只靠廠商策略
09/29 09:11, 39F

09/29 09:11, , 40F
以幾相幾根管幾扇長短卡...等做區隔。
09/29 09:11, 40F
文章代碼(AID): #1Nwb7wux (VideoCard)
文章代碼(AID): #1Nwb7wux (Video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