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採用硬體加密的富士通Fujitsu 2.5" 500 …

看板Storage_Zone (儲存裝置)作者 (abcd)時間15年前 (2010/05/14 07:02), 編輯推噓4(407)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請先看看↓這篇文章(連結請連成一行) http://www.coolpc.com.tw/phpBB2/viewtopic.php? f=68&t=45348&start=0&st=0&sk=t&sd=a&view=print ↑雖然是廣告文,不過還是可以看一下。 從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得知幾個訊息: 裡面的硬碟是: 型號MJA2500BH type:G2 額定:+5V 0.60A 泰國製造 製造日期:2010/01/25 (註:富士通的硬碟部門在2009年的某一天就賣給東芝) ------------------- 裡面用的橋接晶片是: 廠牌:initio (台灣廠商) 型號:INIC-1607E (有不少外接硬碟有使用這款晶片) 說明:Bridge Controller IC SATA to USB with AES ------------------- 以下是開箱(?)照片: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1.jpg/sizes/o/ 原始包裝外觀,你沒看錯,包裝就是如此陽春。 連個像樣的包裝盒都沒有,所以不能叫開「箱」文。 旁邊有放一把尺,可以知道體積實在很小。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2.jpg/sizes/o/ 拆開透明塑膠套的樣子,可以看到外接盒是中國製造, 但裡面的硬碟應該是泰國製造沒錯。 左邊是透明塑裝盒裝著外接硬碟, 外接硬碟下方還壓著一個紙盒,紙盒裡有USB線和一張說明紙。 右邊是原廠皮套,有質感嗎? 注意到外接盒左上角的保固貼紙了嗎? 是在原○屋買的,日期是民國99年5月11日, 在此強調,可以買到該產品的店家很多,不一定要在這一家買! 因為本文不是特定店家的廣告文。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3.jpg/sizes/o/ 上圖說到的紙盒,其背面的說明文字,又看到中國製造。 總經銷:瀚宇杰盟股份有限公司(聽都沒聽過) 客服專線:0800-099-919 公司地址:台北縣五股工業區五工路97巷8號3樓 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此產品的大缺點了,就是保固很弱! 首先,它沒有國內強大通路代理商的背書, 我指的是聯強、展碁、精技、捷元之類的代理商… 也就是說,如果產品壞掉了,沒有辦法找上面的代理商處理。 還有,裡面的硬碟是掛富士通的名字,而富士通硬碟部門又賣給了東芝, 不管是富士通還是東芝,它們都是日本廠商。 它們沒辦法像Seagate還是WD的硬碟,如果硬碟壞了, 可以讓使用者以自己名義用RMA走維修換貨流程。 講明白一點,假設我的外接硬碟壞了, 如果在30天之內(一般商家是7天內)壞了, 可以走原○屋的DOA(新品換貨)流程, 也就是店家當場要換一個「新品」給我。 如果在超過了30天壞掉,我只能把硬碟拿去給原○屋填維修單, 原○屋再把硬碟拿給瀚宇杰盟股份有限公司處理, 瀚宇杰盟股份有限公司要不要和日本原廠連絡又是一回事, 可以想像這中間的過程應該是很漫長的… 這一顆外接硬碟沒有「官方產品網頁」, 是令人不安心的! 不管是Seagate的FreeAgent Go 還是WD的My Passport都有原廠的官方說明網頁。 在Fujitsu HDD Apps下有一個User Guide.pdf說明檔, 看起來年代久遠,說明簡陋,有英文、繁中、簡中語言。 pdf裡面的繁中和簡中有提到一個網頁(英文沒提到任何網頁),就是… 網站: hk.fujitsu.com/pc 這真是見鬼了!這能叫做是一個該有的、合格的產品說明網頁嗎? 請自己實際連過去,就知道會看到什麼鳥東西了 orz... 為什麼我還會買這一顆硬碟呢? 因為我相信富士通、相信東芝、相信日本廠商的品質。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4.jpg/sizes/o/ 左下角是紙盒正面,說明紙壓在下方,就是這一張紙的正面有寫字而已, 所以只能叫說明紙而不是說明「書」。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5.jpg/sizes/o/ USB Y cable展開後的樣子,約有30公分。 可以看到mini B公到A公這一端的線很粗(資料傳輸+供電), 而A公到A公這一端的線很細(輔助供電)。 講到電源,個人強烈建議要把輔助供電的頭也接上去。 因為硬碟剛啟動是最耗電的,而且有了足夠的電, 比較不會發生ultra DMA CRC錯誤計數的問題。 (詳見下面第10張圖) 一個正常USB插孔的供電是 +5V 0.50A 但是上面有提過,該硬碟額定:+5V 0.60A 這還沒有把 INIC-1607E晶片的耗電和 USB傳輸線長度的電源損失給算進去咧。 還有,某家主機板廠商,好像是我很討厭的g嘉, 很喜歡在廣告行銷上動手腳的g嘉, 最近推出了什麼「USB 3倍力」? 因為g嘉喜歡不照USB標準規範走,如果有使用該主機板, 在接上這顆外接硬碟前,一定要三思!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6.jpg/sizes/o/ 30公分的傳輸線很長嗎?從實際的接線圖可以看出,其實很短。 聰明的讀者可以發現,其他廠商要做連接示意圖時, 一定會用筆記型電腦做示範。 因為可以很輕鬆地把外接硬碟和筆電放在同一個平面上, 所以看不出線很短的問題,這是在購買前要注意的事情。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7.jpg/sizes/o/ 內附的備份軟體,英文界面、畫面很醜、功能陽春。 簡單一句:很爛!不要用。 在加密打開的情況,按下eject的話,explorer.exe就會死給你看。 因為我用的是Vista 64bit SP2,裡面不管是eject.exe還是eject64.exe 我都試過了,在加密打開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按。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8.jpg/sizes/o/ 買了新硬碟,當然要檢查一下有沒有壞軌, 因為一個正常的新硬碟是不容許有壞軌發生的。 如果有壞軌,它就是不良品,要趕快做新品換貨的流程才行。 檢查要花很多時間…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9.jpg/sizes/o/ 終於檢查完了,因為USB 2.0實在慢到靠北,花了4小時34分。 疑?怎麼只有465GB,這顆不是500GB的硬碟嗎? 「少年人,做生意要誠實,不要做出不實廣告、膨風的行為啊~」 (以上兩行大誤 XD)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10.jpg/sizes/o/ S.M.A.R.T.狀態,沒啥大問題。 其中要注意的是ultra DMA CRC錯誤計數這一項, 雖然我有試過不插輔助供電的USB也可以正常運作, 但會比較容易造成ultra DMA CRC錯誤,這個錯誤一旦發生, 會永遠記錄在該顆硬碟上面,是消不掉的難看記錄。 講一下個人建議的線材接法: 先把USB A公的兩端都接到主機板上之後, 才把mini B公接到外接硬碟上, 這樣才能確保一開始通電啟動的過程中, 外接硬碟立刻有得到足夠的電力。 相反的,在拔除外接硬碟時,要先從右下角正確退出USB裝置後, 先把mini B公的線拔出,才把USB A公的兩端給拔掉。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11.jpg/sizes/o/ 最上面的廣告文提到,他說他打開了加密傳輸1GB的檔案, 效能可說是「一點都沒有損失」,這種屁話笑笑就好。 要測試就要玩真的! 我一次複製161個檔案,總計高達28.2GB的檔案到外接硬碟, 當然加密有打開,看看效能有沒有損失? 當然在測試的過程中,我有把防毒軟體關掉,網路連線拔掉, 目的就是要把測試環境單純化。 上面的廣告文是用FastCopy ver1.99r4來傳輸1GB的檔案, 我則是用Vista 64bit SP2作業系統內建的「複製、貼上」功能, 因為這才是最多人使用的操作方式。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12.jpg/sizes/o/ 在加密打開的情況下,一開始沒過多久, 就產生了紅圈處有15秒的停頓, 過了4分30秒後, 產生了綠圈處有20秒的停頓! 因為HD tune沒辦法把完整的圖片貼出來, 只能觀察其中的6分鐘,所以不管讀者相不相信, 我要說的是在綠圈缺口的後面大約又產生了6處缺口… 如果我不打開 INIC-1607E的AES加密功能, 進行檔案傳輸,使用HD tune觀察的話, 會可以看到「不會產生任何一處大缺口」。 因為沒圖沒真相,所以就請讀者決定要不要相信我說的囉。 http://photo.xuite.net/k8system/4039107/13.jpg/sizes/o/ 加密打開下,檔案終於快傳完了,速度差強人意。 如果不打開加密的話,就不會有上圖的任一處缺口。加密確實會影響效能。 USB 2.0傳輸的極限大約是每秒30MB, 加密打開的情況下,速度最慢會掉到每秒20MB。 可以說 INIC-1607E使用AES加密的效能不彰, 換句話說因為USB 2.0本身傳輸太廢了, 反而掩蓋了INIC-1607E加密效能不彰的事實。 如果我不一次傳輸多個且大容量的檔案, 我可能不會容易感受到 INIC-1607E加密效能不夠力的情況。 所以硬體加密並不完全是那麼差,因為它使用方便, 而且是全碟加密,還是可以當成產品賣點的。 關於加密教學: 雖然上面的廣告文就提到,我自行使用的方式是… 只要知道3個檔案就好。 在Fujitsu HDD Apps下有3個檔案分別是: 1、Password Security.exe 2、PasswordLogin.exe 3、PasswordManager.exe Password Security.exe 第一次設定新密碼時要用而已。 設定完後會請你重新拔插外接硬碟讓設定生效。 插好外接硬碟後,要存取加密磁碟區時,請執行 PasswordLogin.exe 正確輸入密碼後就會掛載加密磁碟區。 當要退出右下角USB裝置前, 還要再執行一次PasswordLogin.exe(此時不用打密碼) 進行上鎖動作, 上鎖後加密磁碟區就會消失看不見。 這時才可以順利退出右下角USB裝置, 並且把USB線拔掉。 如果沒有做上鎖動作就想要退出右下角USB裝置的話, 你會發現退出十次都沒有用! (淦!為什麼說明書沒有寫?) 用小軟體USB Disk Ejector也是一樣的結局。 總之PasswordLogin.exe這隻程式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最後PasswordManager.exe則是用來「修改密碼」 或是「取消加密」的。 當已經取消加密,想要再重新加密時, 請執行Password Security.exe就可以了。 關於複製檔案到外接硬碟: 很高興這產品我用到現在,還沒有發生過任何一次的 「傳輸錯誤」的情況,意思就是沒有發生檔案複製過去了, 檢查hash值時卻發現「檔案和原本的不一樣」。 大家都知道USB 2.0在穩定性上來說真是爛到靠北的東西, 所以在跨硬碟的傳輸時, 請愛用「複製、貼上」,而不是「剪下、貼上」! 因為這是要在不幸事件發生時, 還可以有挽救的機會。 -- 本文同步發表於pczone http://www.pczone.com.tw/vbb3/thread/14/15098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5/14 09:15, , 1F
超實用!!
05/14 09:15, 1F

05/14 09:49, , 2F
杰盟是二線代理,跟台灣的一線代理捷元/聯強 相比
05/14 09:49, 2F

05/14 09:52, , 3F
但也不是那麼小.....雖然以前(10+n年)是水貨商起家
05/14 09:52, 3F

05/14 09:52, , 4F
但現在的規模也已經跟以往差很多了(也改名了...)
05/14 09:52, 4F

05/14 13:04, , 5F
實用推
05/14 13:04, 5F

05/14 13:45, , 6F
老實說比較喜歡有開關的外接盒 算是對硬碟的一種保護
05/14 13:45, 6F

05/14 13:47, , 7F
如果是先接USB雙A頭 就像原PO說的
05/14 13:47, 7F

05/14 13:47, , 8F
05/14 13:47, 8F

05/14 13:49, , 9F
換成後接 mini B,又有可能在瞬間啟動時 移動到硬碟
05/14 13:49, 9F

05/14 13:50, , 10F
如果說能把開關做在Y型線上 就比較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05/14 13:50, 10F

05/14 15:31, , 11F
技嘉:解除吧!解開束縛 暴走吧!USB 我招喚你回來
05/14 15:31, 11F
※ 編輯: k7system 來自: 112.105.103.118 (05/15 11:36)
文章代碼(AID): #1Bx8KYrT (Storage_Zone)
文章代碼(AID): #1Bx8KYrT (Storage_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