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什麼情況下該把task包成function

看板Programming作者 (喲)時間13年前 (2012/02/16 23:18), 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BM0108 (衝)》之銘言: : 在「同一份file」中(不同file間要import,那當然要把task包成function,毫無疑問) : 假如某個task過於龐大或是要被重複使用,那都可以包成一個function以利維護及使用 : 這是我的認知 : 最近聽到一個說法是 : 為了日後maintain方便, : 即便只有3,4行code且只會用到一次的小task也應該被寫成一個function : 乍聽之下頗有道理 : 可是我自己的經驗是 : 過份的把task包成function : 整分file的行數會激增還是小事, : 日後要maintain時,會需要一直回頭查某個function的實做方式 : 就算註解或doc寫得很好,查註解或doc畢竟不如直接看code來得直接 : 更何況,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註解都寫得很簡陋、通常不會有doc這種東西 Orz : 想和版上前輩請益一下,究竟是我沒掌握到精髓 : 還是過小、使用頻率不高的task,確實不需要包成function? "即使只有3,4行code且只會用到一次的小task也應該被寫成一個function" 這句話,我們可以檢查這句話套用到多少種情況中. 有人說,所謂模組化程式設計,就是每隔100行程式劃一條紅線. 事實上是這樣子嗎? 就算這樣劃一劃,也不會幫助你好好整理程式. 有人說低藕合,高內聚,ok,這一點很重要. 有人說物件導向... 分一分各種函數到各種模組及類別中之後, 我們經常可以回頭仔細一想,然後說其實自己並沒有使用物件導向思考. (物件導向並不是先寫一個物件,然後後面加一個點帶出它的方法或屬性,就算數. 或許你寫一堆OOP的程式,但工夫做得最好的是把函數整理得很好.) 那麼,最起碼,好好地整理一些函數呢? 什麼叫作函數,是把共用的程式碼收在一起 就稱為函數嗎? 個人覺得,從英文字面來思考,所謂函數 function, 另一個意思就是功能. 一個函數是充份發揮一個功能的單元,特別是你關心這個函數呼叫之後拿到的傳回值. 可是我們又知道,程式纏在一起的時候,很多函數都會稱為副程式,而且是 在基本的輸入和輸出值之外,還被一大堆前置狀態纏住. 我個人覺得,起碼你可以把函數和副程式二樣東西區分清楚. 如果你要寫一個函數,那就以輸入值和輸出值為重. 如果你要寫副程式,也就是將幾行共用的程式碼收在一個地方,那麼狀態的一致性 就是低藕合的重點. 你最好將每一個副程式的進入狀態分析清楚,比較好掌握. 我覺得劃分各種程式區塊,無論是函數,副程式或任何長段程式的子段落, 你都要給這個程式區塊定義一項明確的定義. 這定義就好像是命名一樣,抓緊意義很重要. 然後要在自己腦中或程式註解中描述這些定義描述清楚; 或者在程式寫法或 程式字面上把故事講得很清楚,或者把故事的結構性描述得清楚. 這會變成像是把程式當作文件來寫,應該可以說是 coding 的藝術. 講到藝術,當你修改一副畫的時候,不會因為一時著急就把修補的區塊亂畫; 同理,如果你有心把程式整理得很好,在改每個程式單元時,都應該會回想到 當初所賦與這段程式的意義,以及這段程式的輸入,輸出,以及週邊狀態的一致性, 然後非常小心動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24.132 ※ 編輯: yauhh 來自: 59.112.224.132 (02/16 23:20)

02/17 18:35, , 1F
好文章 推~ Thanks
02/17 18:35, 1F

02/19 09:44, , 2F
我一行都不想動 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02/19 09:44, 2F

02/19 09:44, , 3F
就算前人的code我也只敢用#if 0
02/19 09:44, 3F

02/19 09:45, , 4F
然後整個code就是亂七八糟的
02/19 09:45, 4F

02/20 11:52, , 5F
#if 0 和動了有什麼分別... orz
02/20 11:52, 5F

02/20 11:53, , 6F
有用任何 SCM 就能找回舊 code 了,
02/20 11:53, 6F

02/20 11:53, , 7F
#if 0 根本於事無補..
02/20 11:53, 7F
文章代碼(AID): #1FFHvD3B (Programm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FHvD3B (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