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INNO3D RTX5070Ti X3 OC WHITE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AreL1e5)時間3小時前 (2025/08/20 12:17), 3小時前編輯推噓24(24011)
留言35則, 23人參與, 51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在競爭激烈的顯示卡市場中,INNO3D 一直是屬於低調但穩健的品牌代表。相較於幾個擁有 高市場能見度的大廠,INNO3D 雖然在討論熱度與行銷資源上的曝光相對有限,但其產品在 線路選擇與策略配置上,始終維持實用導向與穩定供應為核心,不追求過度包裝,卻也因此 保有一群偏好穩定耐用、不盲目追逐規格堆疊的用戶群。 從過去的產品設計來看,INNO3D 的顯示卡通常不會強調華麗 RGB 燈效或厚重散熱結構,而 是將資源集中在合理散熱、合適尺寸與穩定運作這三個面向上,務實地滿足多數主流玩家的 使用需求。這種路線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吸引追求極致規格或外觀的使用者,但卻也因此在 一些較注重性價比、空間相容性或長期穩定性的族群中建立起一定口碑。 本次開箱的 RTX 5070 Ti X3 OC White,便是這樣思維的延續之作:並非主打高調外觀或激 進超頻,而是試圖在散熱配置、尺寸掌握、效能定位與視覺風格之間找到一個務實的平衡點 。 https://i.imgur.com/m5qc5lH.jpeg
外盒採用亮面彩印設計,主視覺直接展示了顯示卡本體,白色三風扇外觀清楚可見,讓人一 眼即可辨識產品樣貌。 左下角列出幾項重點資訊,包括 16GB GDDR7 記憶體、LOW NOISE(低噪音)標示,以及 SF F Ready,代表其適用於空間較緊湊的小型機殼。 底部則標明支援 DLSS 4、Ray Tracing、NVIDIA Reflex 與 Studio 等技術。 https://i.imgur.com/kJjW8la.jpeg
https://i.imgur.com/8flGS9b.jpeg
https://i.imgur.com/t0H5gZq.jpeg
外觀採用簡潔的三風扇配置,搭配鋁質拉絲紋路的純白外殼,視覺呈現低調清爽,延續品牌 一貫務實的設計語言。 整體外觀偏向保守,不強調視覺特效,也沒有額外搭載 RGB 燈效,反而更適合偏好簡潔風 格或純白主題裝機的使用者。 並搭配金屬背板,提升整體剛性與保護性,也有助於被動散熱。 這張卡採用純雙槽設計,在目前 RTX 5070 Ti 產品線中相對少見。 對於使用中塔機殼甚至空間受限的小型機殼而言,雙槽厚度有利於機殼空間配置與安裝彈性 ,不需過度擔心相容性問題。 https://i.imgur.com/nyNRbs4.jpeg
擋板輸出介面包含 3 個 DisplayPort 2.1b 及 1 個 HDMI 2.1b https://i.imgur.com/MdCX11E.jpeg
金屬背板,並在多個區域貼上導熱墊,具備一定的輔助散熱效果。 從拆解圖可以看到,背板與 PCB 接觸的位置主要針對供電模組與記憶體背面進行導熱處理 ,藉此幫助降低高負載下的熱能累積。 https://i.imgur.com/QV9qOWr.jpeg
https://i.imgur.com/8wwhZ17.jpeg
這組散熱器採用了六根 6mm 鍍鎳純銅熱導管,搭配大面積的鋁製鰭片堆疊,提供良好的熱 傳導效率。GPU 核心則透過鍍鎳銅底進行直接接觸,確保關鍵部位的導熱效果穩定。 至於供電模組(VRM)與顯示記憶體,則是透過一體式鋁合金底座覆蓋,再搭配導熱墊進行 熱能傳遞,使這些溫度敏感元件在長時間運作下仍能維持在合理範圍,整體設計偏向實用取 向。 https://i.imgur.com/9XdYq1P.jpeg
https://i.imgur.com/qwawleG.jpeg
PCB 本體採用標準 AIC 公版設計,整體佈局與元件配置清晰。接點部分使用鍍金處理,確 保長期插拔下仍具備良好的導電性與耐久性。在供電設計上,採用 14+3 相供電結構,對應 核心與記憶體的穩定性需求,屬於中高階顯示卡常見的配置,用料維持在合理水準,沒有過 度堆疊,也沒有明顯刪減。 https://i.imgur.com/3jjGFsl.jpeg
核心代號為GB203-300-A1。 https://i.imgur.com/BMpY9Rl.jpeg
記憶體為三星的GDDR7 K4VAF325ZC-SC28 共8顆 單顆容量為2GB(16Gb)的顆粒 組成總共16GB的容量 記憶體速率為28Gbps https://i.imgur.com/ysnOyVC.jpeg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散熱器:ROG Ryujin III 360 ARGB 主機板:ASUS ROG X870-A Gaming WiFi 硬碟:MSI SPATIUM M570 2T PCIe 5.0 記憶體:T-FORCE XTREEM ARGB DDR5-7200 16GBx2 CL34-42-42-84 機殼:Phanteks Evolv X2 白 顯示卡:INNO3D GeForce RTX 5070 Ti X3 OC WHITE 電源供應器:海韻VERTEX GX-1000 櫻花版 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1 Pro 24H2(26100.2161) \ 電源模式 最高效能 螢幕:GIGABYTE M27Q (2K) https://i.imgur.com/ZGO19ah.png
Speed Way https://i.imgur.com/gJ161Ni.png
Steel Nomad https://i.imgur.com/H7nV7cZ.png
Steel Nomad Light https://i.imgur.com/tzS6pqI.png
Port Royal https://i.imgur.com/URXIusQ.png
Time Spy Extreme https://i.imgur.com/wAXExRU.png
Time Spy https://i.imgur.com/tPZwClR.png
Fire Strike Ultra https://i.imgur.com/0IjaYrL.png
Fire Strike Extreme https://i.imgur.com/YMvNzkL.png
Fire Strike https://i.imgur.com/CCHBdML.png
DirectX 光線追蹤功能測試 https://i.imgur.com/ZportpV.png
網格著色器功能測試 分數 https://i.imgur.com/LQkmRZE.png
採樣器反應功能測試 https://i.imgur.com/HL1cy0y.png
VRS功能測試 https://i.imgur.com/2PFcgfa.png
NVIDIA DLSS 功能測試 https://i.imgur.com/AAQ19lo.jpeg
溫度測試 全預設 核心溫度最高75度 記憶體溫度最高72度 功耗限制為300W https://i.imgur.com/gc2z8Jg.jpeg
INNO3D RTX 5070 Ti X3 OC White 不屬於強調極致效能或追求浮誇外觀的產品,但在實用 面與設計細節上,仍能看出它所呈現的平衡取向。 三風扇與純雙槽的設計,讓它在保有足夠散熱效能的同時,也具備良好的空間相容性,適合 用於一般中塔甚至部分小型機殼;配上簡潔的白色拉絲外殼與金屬背板,在同級產品中算是 辨識度較高的款式之一。 不過在整體視覺表現上,這張卡給人的感覺依然偏向保守。 若是玩家想要在中塔或全塔式機殼中打造具備更強烈風格或展示感的主機,這張卡在造型上 的存在感相對有限。 尤其是在白色系產品線中,若希望更進一步延伸到高階市場,目前 INNO3D 並未推出 iCHIL L 系列的白化版本,對於偏好高質感、高保固與強化用料的用戶而言,少了一項可選擇的旗 艦級替代方案。 以 INNO3D 自家產品來說,iCHILL 系列過去在用料與風扇設計上確實更具強度,若加上五 年保固對部分使用者也更有吸引力。 可惜目前該系列不僅尚未在台灣市場開賣,白色款更是尚未出現,否則在外觀、結構與品牌 辨識度上都能帶來更進一步的補強。 整體而言,X3 OC White 是一張穩妥且實用的中高階顯卡,適合重視空間、散熱與搭配性的 人使用;但若你對機殼外觀或整體風格有較高的視覺要求,這張卡的設計調性可能不會是最 優先的選擇。 希望未來 INNO3D 能針對不同市場需求推出更多樣的產品線配置,給予消費者更完整的選擇 空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94.1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55663430.A.AEA.html

08/20 12:18, 3小時前 , 1F
這個雙槽厚度看了真舒服
08/20 12:18, 1F

08/20 12:18, 3小時前 , 2F
終於又看到版主開箱這家了
08/20 12:18, 2F

08/20 12:19, 3小時前 , 3F
沒有把顯卡做出磚頭 業界良心
08/20 12:19, 3F

08/20 12:19, 3小時前 , 4F
要是可以改成雙風扇就好了
08/20 12:19, 4F

08/20 12:19, 3小時前 , 5F
很喜歡Inno3D的外觀
08/20 12:19, 5F

08/20 12:21, 3小時前 , 6F
板主的這機殼好殺
08/20 12:21, 6F

08/20 12:23, 3小時前 , 7F
但在台灣定價沒比御三家基本款便宜啊?
08/20 12:23, 7F
一點點而已 但只有四年保固 ※ 編輯: AreLies (223.138.94.104 臺灣), 08/20/2025 12:26:00

08/20 12:26, 3小時前 , 8F
比同樣是雙槽的zotac 5070Ti solid SFF
08/20 12:26, 8F

08/20 12:26, 3小時前 , 9F
多一根熱管,散熱可能比較好?
08/20 12:26, 9F

08/20 12:41, 3小時前 , 10F
08/20 12:41, 10F

08/20 12:59, 3小時前 , 11F
推板主開箱
08/20 12:59, 11F

08/20 13:12, 2小時前 , 12F
兩槽耶 最近想組itx 列入考慮
08/20 13:12, 12F

08/20 13:15, 2小時前 , 13F
08/20 13:15, 13F

08/20 13:27, 2小時前 , 14F
推板主開箱 看起來挺可以的
08/20 13:27, 14F

08/20 13:29, 2小時前 , 15F
08/20 13:29, 15F

08/20 13:30, 2小時前 , 16F
這張好看
08/20 13:30, 16F

08/20 13:31, 2小時前 , 17F
至少這白 比XFX好看多了
08/20 13:31, 17F

08/20 13:33, 2小時前 , 18F
有點丐 但溫度基本也算沒問題
08/20 13:33, 18F

08/20 13:33, 2小時前 , 19F
厚度我覺得這樣很剛好
08/20 13:33, 19F

08/20 13:36, 2小時前 , 20F
終於有願意出雙槽的廠商了
08/20 13:36, 20F

08/20 13:39, 2小時前 , 21F
不過最近我也拆了pny的70ti,電供方面好
08/20 13:39, 21F

08/20 13:39, 2小時前 , 22F
像pny更差一些(?
08/20 13:39, 22F

08/20 13:39, 2小時前 , 23F

08/20 13:39, 2小時前 , 24F
如果之後70ti super 是24g的話,可以買
08/20 13:39, 24F

08/20 13:39, 2小時前 , 25F
兩張來跑雙顯卡
08/20 13:39, 25F

08/20 13:43, 2小時前 , 26F
inno這張的電感是不是沒有導熱墊 不知道
08/20 13:43, 26F

08/20 13:43, 2小時前 , 27F
會不會增加嘯叫的機率
08/20 13:43, 27F

08/20 13:47, 2小時前 , 28F
網版小機機用戶表示完美
08/20 13:47, 28F

08/20 13:48, 2小時前 , 29F
除了這張,我只能選技嘉的SFF OC那兩張
08/20 13:48, 29F

08/20 14:09, 1小時前 , 30F
娘子快出來看全白顯卡笑rgb燈只注重
08/20 14:09, 30F

08/20 14:09, 1小時前 , 31F
外觀
08/20 14:09, 31F

08/20 14:31, 1小時前 , 32F
這張服役中 雙槽塞itx真舒服
08/20 14:31, 32F

08/20 15:09, 56分鐘前 , 33F
inno3d跟zotac背後都是栢能不是?不過inno
08/20 15:09, 33F

08/20 15:09, 56分鐘前 , 34F
3d好點,那個熱管是直的
08/20 15:09, 34F

08/20 15:14, 51分鐘前 , 35F
元件怎麼焊的這麼歪? 是對的嗎
08/20 15:14, 35F
文章代碼(AID): #1efKn6hg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efKn6hg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