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X3的後繼者 MONTECH君主 X5 塔式機殼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吸喀濕※)時間3小時前 (2025/08/04 00:06), 3小時前編輯推噓1(108)
留言9則, 4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i.imgur.com/DiPDtTP.png
打給厚 當初有著玻璃及MESH雙版本可選擇的X3已屆滿3年 在2025的現在推出了後繼者,X5 目前來說X5及X3最大的不同處為X5的預裝風扇RGB終於是可隨主機板調整的ARGB了 相較當年的X3定光RGB扇多了燈光自由調控的功能 而通風則是承接了MESH版的高進風,減少悶罐發生的機率 外觀增加了碳纖維轉印紋理,以及硬體兼容度更高 上市的版本有著ATX適用的X5及mATX適用的X5M 那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機殼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吧! 按照慣例先來看一下這個機殼的spec 主板支援:iTX、mATX、ATX(X5M不支援ATX主板) 塔散支援:最高165mm 水冷支援:前方最高支援280/360冷排,頂端最高支援280/360冷排,後方可支援120冷排 風扇支援:前方120*3/140*2、頂端120*3/140*3(預裝140風扇*3)、底部120*2、後方 120*1(預裝120風扇*1) 顯卡支援:最高410mm 硬碟支援:3.5*2,2.5*2 電供支援:230mm以內的應該都進得去 https://i.imgur.com/4JXNTu5.jpg
https://i.imgur.com/GgO8UGD.jpg
牛皮紙外箱印刷X5機殼的線條 這次除了風扇的改進外還有內容量的進化 https://i.imgur.com/6PdLG3a.jpg
機殼本體整個是純白色的,沒有其它的雜色 https://i.imgur.com/wTJLpUK.jpg
MONTECH DESIGN,這個是想致敬誰呢?! https://i.imgur.com/lP3N7Sa.jpg
https://i.imgur.com/EQSXNq2.jpg
前方網孔通風非常地好,下方有碳纖維轉印設計 內建3顆140 MM風扇,ARGB可調整(但風量無法) https://i.imgur.com/lK8OaGk.jpg
沒有做另外的防塵網,只能直接拆前面板下來洗 https://i.imgur.com/18dOPXr.jpg
因為是做傳統的塔式機殼背面沒有做任何的通風設計 漆面整個平整沒有凹凸不平。 https://i.imgur.com/WOcCvFl.jpg
傳統塔式設計,內建7個PCIE檔片 後方預裝一個120 MM風扇 https://i.imgur.com/AZLWz1o.jpg
https://i.imgur.com/YpVPL8d.jpg
機殼頂部有做磁吸式防塵網 前I/O非常齊全,有開關、燈光變換鍵、usb2.0、音源複合孔、usb3.0以及一個Type-C https://i.imgur.com/8AFiFrB.jpg
機殼底部這邊可以看到四邊的增高腳有做防震處理 另外電源供應器的底部有一個可拆卸式的防塵網,可以拆下來清洗 https://i.imgur.com/WNUWGvs.jpg
玻璃側板不用任何的工具就可以直接拆下來 https://i.imgur.com/KHF3Zo9.jpg
內部空間十分的寬敞,高階的零件都可以裝的上 https://i.imgur.com/DEdPBSh.jpg
X5本身有為了mATX另外做下方的過線圈 https://i.imgur.com/IGmQaAt.jpg
電源供應器的上方這邊還可以另外裝兩顆進風扇 也同時為了顯示卡有拉一個電源線穿過的過線孔 https://i.imgur.com/FNlRWqq.jpg
機殼的前方預裝了3顆ARGB的定速風扇 型號為X5-X141200-WFRGB 從型號上可得知這風扇最高轉速應該是1200轉 https://i.imgur.com/0vj5PLw.jpg
機殼的後方也預裝了一顆120MM的風扇 型號為:X5-X121400-WFRGB 顧名思義就是一顆最高1400轉的風扇 https://i.imgur.com/nqcuYst.jpg
上方有做120及140 MM的安裝軌道 https://i.imgur.com/sGc0K5X.jpg
機殼背板的打開就需要擰開手擰螺絲 這個螺絲是防脫落的手擰螺絲,不怕掉下來 https://i.imgur.com/sWtF9yA.jpg
https://i.imgur.com/5Kcp8br.jpg
https://i.imgur.com/PDnJFPq.jpg
配件內含銅柱套筒、束帶以及一些螺絲 說明書的內容就蠻簡單的就是一些基本的入門安裝過程 https://i.imgur.com/XmsKMSz.jpg
打開背後,線材都有做白化處理 https://i.imgur.com/oFSzpOA.jpg
https://i.imgur.com/gnvG9RV.jpg
https://i.imgur.com/LYH5aic.jpg
線材是還蠻齊全的,可惜的是都已經2025年了卻沒有做F_panel https://i.imgur.com/cp7APRv.jpg
風扇本身的供電是用SATA供電 另外發光可以跟主機板用5V的ARGB同步 https://i.imgur.com/Vwf7ren.jpg
https://i.imgur.com/a2apmXe.jpg
如果發光不要跟主機板同步的話 也可以用機殼上面的按鈕去做切換 https://i.imgur.com/Mj314mq.jpg
可以幫助整線的機構還蠻多的 有君主MARK的白色魔鬼氈束帶以及束線鉤 https://i.imgur.com/HjMQA5S.jpg
這邊有做一個2.5吋硬碟的安裝孔位 以及旁邊有顯示卡的支撐架 https://i.imgur.com/3e6Eu7J.jpg
內建的硬碟架可以同時安裝2.5及3.5寸的硬碟 底部也有另外開3.5吋硬碟用的固定口 如果不用硬碟架的話可以單獨鎖硬碟在底板上 https://i.imgur.com/smHO4BM.jpg
機殼尾端到硬碟架之間有25公分,所以官方宣稱可以安裝23公分的電源供應器 如果要安裝更長的電源供應器則只要捨棄硬碟架就可以了 接下來是安裝過程此次搭配的硬體如下 CPU:14900K feat.曜越 MAGfloe 360 ultra MB:ROG Z790 FORMULA RAM:KINGSTON D5 FURY Beast VGA:ROG STRIX 4080 WHITE PSU:海韻白電供 feat. 白色編織線 https://i.imgur.com/opfh6gL.jpg
後風扇本身是比較貼近主機板的 所以在安裝這些厚盔甲的主機板 要記得先把風扇拆下來 https://i.imgur.com/OhqZkDV.jpg
安裝完主機板後主機板與頂端的空間剩下5.5公分 所以為了保險請直接安裝50mm以內的水冷(最高不要超過53mm) 也會比較建議先把主機板上方的線材先接好,例如CPU的供電線以及CPU的風扇線 https://i.imgur.com/DIHMeKG.jpg
安裝完水冷之後上面幾乎是沒有什麼空間可以把手伸進去的 https://i.imgur.com/xfbRZNh.jpg
背部的理線勾可以把線材通通整理好 https://i.imgur.com/QvnbkIY.jpg
PCIE檔片之間沒有橫桿 所以安裝顯示卡直立套件會輕鬆得多 https://i.imgur.com/kvt0dMf.jpg
這個顯示卡支撐架其實還蠻殘念的 他的長度不夠長,頂不到顯示卡 如果長度再多個2公分可能會更好 https://i.imgur.com/PUd6AHN.jpg
如果安裝這些比較頂級的顯示卡 那線材距離玻璃板的空間會比較少一點 可能得注意不要讓線材過度的凹折 https://i.imgur.com/czr2IYY.jpg
用了87整線法把背部稍微整理一下 https://i.imgur.com/tTI8eqX.jpg
全部組裝好還沒有開機先看一下 https://i.imgur.com/kTZs171.jpg
https://i.imgur.com/NOfdYwg.jpg
主機板以及前風扇中間的空間沒有被完整的利用到覺得有點可惜 其實可以的話在上面多弄一些2.5吋硬碟的安裝孔位也不錯 https://i.imgur.com/Zrc1G1C.jpg
如果想要加強對顯示卡的通風會很建議在電源供應器上方多安裝2個風扇 https://i.imgur.com/EmgKcey.jpg
開機點亮一下 https://i.imgur.com/XpYtosQ.jpg
https://i.imgur.com/qLUYab8.jpg
https://i.imgur.com/dHdnEEo.jpg
經典的白色機殼搭配白色光線 https://i.imgur.com/xxcjld7.jpg
https://i.imgur.com/E5eloia.jpg
https://i.imgur.com/2yBXjCu.jpg
如果喜歡彩虹RGB派的也可以用彩虹光 https://i.imgur.com/Zf8QXP3.jpg
RGB變換鈕上面其實是硬碟的指示燈 這邊補充一下如果用主機板的RGB控制模式可以把LED switch安裝在reset針腳上面 這樣RGB變換鈕就可以充當reset鍵 <總結> 俗話說便宜治百病 X5機殼其實就價格打1500元這個區間 主打的預裝四風扇是優點也是缺點 主要是風扇本身無法調整轉速 而原裝的風扇風切聲略大 另外RGB變換只能機殼控制或主板控制擇一 如果要選主板控制的話就得把LED SW拔起來看是要改成RESET用或是乾脆不插也可以 不然同時都插上的話燈光會亂跑(同時機殼及主板控制) 顯卡支架本身也是偏雞肋,支架本身碰不太到顯卡感覺就可有可無 主板及前風扇中間夾的地方沒有作更多的空間利用也是頗可惜 看日後會不會改板上面加個2.5寸硬碟鎖孔 壞的講完了,還是得講點好的 首先是高通風 有測試14900K鎖250W放機殼內跟裸測 實際上溫度差不到2度 烤FPU時(26度冷氣房),E-CORE最高分別為85度(機殼內)84度(裸測) 算是都有把外面新鮮冷風送進機殼內 總的來說,我是認為如果能改進預裝風扇的噪音 它會是個物有所值的機殼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22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54237216.A.CF2.html

08/04 00:22, 3小時前 , 1F
定速風扇 什麼垃圾= =
08/04 00:22, 1F
它吵了點QQ

08/04 00:31, 3小時前 , 2F
機殼是純白色的 沒有任何雜色
08/04 00:31, 2F

08/04 00:32, 3小時前 , 3F
我知道 前面版下半部的花紋是我業障中
08/04 00:32, 3F

08/04 00:32, 3小時前 , 4F
08/04 00:32, 4F
我自己覺得碳纖轉印看起來不會突兀 至少不是夾個黑色的線在上面

08/04 00:33, 3小時前 , 5F
這咖各大yt的共識就是 吵
08/04 00:33, 5F
是真的有大聲 ※ 編輯: hix020421680 (220.135.221.17 臺灣), 08/04/2025 00:36:43

08/04 01:49, 1小時前 , 6F
這咖沒有前濾網吧
08/04 01:49, 6F

08/04 01:50, 1小時前 , 7F
其實現在風扇便宜得很,給個PWM ARGB
08/04 01:50, 7F

08/04 01:50, 1小時前 , 8F
成本多不了幾塊錢。
08/04 01:50, 8F

08/04 02:17, 1小時前 , 9F
卷價格君主卷不過視博通、大飛。
08/04 02:17, 9F
文章代碼(AID): #1eZuaWpo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eZuaWpo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