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チャキ丸)時間6小時前 (2025/02/06 14:14), 編輯推噓24(24020)
留言44則, 36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本文由PC Unboxing授權轉載 網頁好讀版:https://pcunboxing.com/intel-core-ultra-5-245k-235-225/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怎麼選?處理器性能開箱評測 https://i.imgur.com/UGS23nz.png
繼 CPU 可超頻的 Intel Core Ultra 200S 處理器系列首發型號 Intel Core Ultra 9 285K、Ultra 7 265K、Ultra 5 245KF 之後,價格更加便宜但是不可以超頻的 Intel Core Ultra 200 Non-K 系列型號,也於 2025 CES 正式登場並於同年一月中左右開賣, 這次實際測試 Non-K 系列型號大家比較有可能會購買的 Intel Core Ultra 5 235 和 Intel Core Ultra 5 225 給大家參考,並把價格等級差不多的 Intel Core Ultra 5 245K 同步測試,讓大家在選擇 Intel Core Ultra 5 處理器時可以參考該如何選擇。 Intel Core Ultra 5 基本規格 245K、235、225 這次會想要測試 Intel Core Ultra 200 Non-K 系列型號,其實主要是應對過年期間即將 開賣的 NVIDIA RTX 50 系列顯示卡,RTX 5090 和 5080「聽說」有可能會限制整機組裝 販售,在開賣前有銷售通路開放早鳥專案是限綁 ICU 平台啦,後面會如何筆者無法預知 未來,接著過年期間應該也很多會想組裝新機,或許有的人會想知道 Intel Core Ultra 5 245K、Intel Core Ultra 5 235、Intel Core Ultra 5 225 性能差異有多少,所以就 寫了這篇開箱文。 Intel Core Ultra 200 Non-K 系列型號其實在 CES 2025 時同步發表了,只不過大家都 在看 NVIDIA 還有 AMD 的新品根本沒人在乎 Intel 就是了,反正首發規格有 Intel Core Ultra 9 285、Ultra 7 265、Ultra 5 245 等 65W SKU,但目前台灣銷售通路有販 售的 Non-K 系列好像只有 Intel Core Ultra 5 235 和 Intel Core Ultra 5 225(F), 其他的暫時沒看到。 這下 Intel Core Ultra 200S Series SKU 常見型號全數皆已發表到齊,接下來筆者個人 挑重點講,大多數會買不超頻 Non-K 系列的人都是為了省下一些預算,組裝性價比遊戲 機或文書機的消費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要超頻,照這個思路邏輯去選購的型號應該會是 Intel Core Ultra 5 245、235、225(F)。 Intel Core Ultra 5 245 現在沒賣,而 Intel Core Ultra 5 235 為 14 核心 (6 P- Core+8 E-Core) 和 14 執行緒 (14 threads),單核心最高頻率為 5 GHz,L3 cache 為 24 MB,基本上可以看做頻率被砍了 0.1 GHz 而內建顯示卡核心被砍了 1 GPU Gores 的 245。 更便宜的 Intel Core Ultra 5 225 為 10 核心 (6 P-Core+4 E-Core) 和 10 執行緒 ( 10 threads),單核心最高頻率為 4.9 GHz,L3 cache 為 20 MB,比起 235 來說 E-Core 被拔掉了四個,然後頻率又砍了 0.1 GHz 再追加內建顯示卡核心砍到剩下 2 GPU Gores ,大致規格介紹就到這剩下的大家可以參考下方規格表。 https://i.imgur.com/TMBzabf.jpeg
△ 無法處理器超頻的 Intel Core Ultra 200S Series SKU(Non-K) 系列。 https://i.imgur.com/sPWZwxs.jpeg
△ 詳細規格提供給大家參考。 https://i.imgur.com/CAAd4St.jpeg
△ 65W SKU 附贈的原廠風扇規格,Intel Core Ultra 9 比較高級,但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會 自行升級更好看的散熱器。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運算、渲染專業性能實測 https://i.imgur.com/M2Fa4Ud.jpeg
這次一次性測試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等 Intel Core Ultra 5 三款系 列型號處理器,會搭配更符合配單預算限制所以較為可能選擇的 B860 晶片組主機板進行 測試,顯示卡則是搭配 RTX 4060 Ti Founders Edition 進行測試讓整體配置更符合低預 算配單邏輯,畢竟萬元內的處理器誰會搭配 Z890 或是 4090 / 5090 來使用呢? 記憶體則是使用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48GB (2x24GB) 以內建的 XMP Profile 3 DDR5-6400 CL32-39-39-80 1.4V 進行測試,因為筆者手上沒有 6000 MT/s 的記憶體可以用,所以就拿手上現有記憶體套用內建比較低頻率的 Profile 參數來模擬進行測試。 平台其他設定部分,除了開啟 XMP Profile 跟手動設定風扇為全速運轉之外,其他設定 皆維持預設狀態,主機板 Power Delivery Profile 保持預設的 Intel Default Mode。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測試平台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Power Delivery Profile_Intel Default Mode) 散熱器:FSP MP7 Black(全速) 主機板:ASRock B860 Steel Legend WiFi(BIOS 版本:1.21) 記憶體: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48GB (2x24GB) / XMP Profile 3 DDR5-6400 CL32-39-39-80 1.4V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Founders Edition 8GB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24H2 系統碟:Kingston NV3 2TB 遊戲碟:XPG GAMMIX S70 PRO PCIe Gen4 x4 M.2 SSD 4TB 電源供應器:MONTECH TITAN PLA 1000W 機殼:STREACOM BC1 Benchtable V2 顯示卡驅動程式:GeForce Game Ready 566.36 首先由 CPU-Z 檢視本次的測試平台硬體資訊,Intel Core Ultra 5 245K 處理器有著 14 (6P+8E) 核心與 14 執行緒、Intel Core Ultra 5 235 處理器有著 14(6P+8E) 核心與 14 執行緒、Intel Core Ultra 5 225 處理器有著 10(6P+4E) 核心與 10 執行緒,系列 代號為 Arrow Lake 使用 TSMC 製程,主機板使用 ASRock B860 Steel Legend WiFi 支 援 PCI-E 5.0 通道,BIOS 為 1.21 版本,記憶體使用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8000MT/s 雙通道容量總計 48 GB,並以 XMP Profile 3 的 DDR5- 6400 CL32-39-39-80 1.4V 運作。 同時跑了 CPU-Z 內建測試 Version 17.01.64,各項成績提供給大家參考,多執行續成績 來看的話 245K 大概比 235 還要高出約 6%,235 則是比 225 的成績多出約 42.5 %。 https://i.imgur.com/cd7zW3l.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CPU-Z 資訊一覽以及 Version 17.01.64 內建測試跑分結果。 https://i.imgur.com/PD78vNs.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CPU-Z 資訊一覽以及 Version 17.01.64 內建測試跑分結果。 https://i.imgur.com/G8usT7j.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CPU-Z 資訊一覽以及 Version 17.01.64 內建測試跑分結果。 AIDA64 記憶體與快取測試(Cache & Memory Benchmark) 主要用於測試處理器 caches 和 RAM 的性能,讀取/寫入/複製等頻寬性能成績代表著 CPU 和記憶體之間傳輸的速率,也 就代表著資料吞吐量的效率(成績越高越好),而存取資料的時間延遲成績則表示著記憶 體系統回應能力。 這次使用 Kingston FURY Renegade DDR5 RGB Limited Edition 48GB (2x24GB) 雙通道 記憶體,開啟這款記憶體 SPD 內建的 XMP Profile 3 DDR5-6400 CL32-39-39-80 1.4V 來測試,在 B860 這張主機板上,讀取速度、寫入速度、複製速度、延遲成績如下提供參 考。 只是 CPU Type 那邊顯示是怎樣?全都變成了 Intel Core Ultra “3”,AIDA64 真的可 以再混一點沒關係。 https://i.imgur.com/B4Z6RuG.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測試。 https://i.imgur.com/1VLR7yj.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測試。 https://i.imgur.com/3MJLpHL.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AIDA64 快取與記憶體測試。 新版本 Cinebench 2024 是 Maxon 針對 MAXON ONE 軟體所推出的基準測試軟體,MAXON ONE 包含了 Cinema 4D、Red Giant Complete、Redshift、ZBrush、Universe、Forger, 是製作動畫特效、動作設計、動態圖型、電影級人像、遊戲美術場景的強大工具,每個軟 體都相互契合,為創意人員提供完整的視覺解決方案。 Cinebench 2024 使用 Cinema 4D 預設的 Redshift 渲染引擎來測試 GPU 和 CPU 性能, 若是使用多張顯示卡進行 Cinebench 2024 測試,軟體則會同時使用到多卡進行渲染測試 ,與 Cinebench R23 相比,Cinebench 2024 多執行緒渲染測試中場景的運算量增加了六 倍。 這反映了 CPU 性能的改進以及多媒體工作者如今必須應對的更高硬體要求。 在這項測試中 Intel Core Ultra 5 245K 獲得了多核心 (Multi Core) 1447 pts 和單核 心 (Single Core) 132 pts,Intel Core Ultra 5 235 獲得了多核心 (Multi Core) 1150 pts 和單核心 (Single Core) 128 pts,Intel Core Ultra 5 225 獲得了多核心 ( Multi Core) 887 pts 和單核心 (Single Core) 125 pts。 單核心成績差異並不大,而多核心 (Multi Core) 來看的話,245K 比 225 高出約 63.1 % 的成績;235 則是比 225 高出約 29.6 % 的成績。 https://i.imgur.com/v6kRn8x.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Cinebench 2024。 https://i.imgur.com/ZkLcS0T.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Cinebench 2024。 https://i.imgur.com/jzk8AyQ.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Cinebench 2024。 CrystalMark Retro 1.0.2 是一款全面的基準測試軟體,可測量 CPU、硬碟、2D 圖形 ( GDI) 和 3D 圖形 (OpenGL) 性能,是由 CrystalDiskMark 與 CrystalDiskInfo 的作者 hiyohiyo 與 koinec 共同開發的,測試結果都是個別分數並沒有任何常見單位可以參考 。 https://i.imgur.com/gG2yiNK.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CrystalMark Retro 1.0.2。 https://i.imgur.com/FtfdvVx.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CrystalMark Retro 1.0.2。 https://i.imgur.com/8PvAgfr.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CrystalMark Retro 1.0.2。 PCMark 10 同樣模擬測試情境藉此得出電腦的整體性能,常用基本功能項目內包含了應用 程式啟動、網頁瀏覽以及視訊會議測試,生產力項目模擬了文檔文件、電子表格的編寫, 最後一項的影像內容創作則包含了照片編輯、影片編輯、渲染等專業測試。 https://i.imgur.com/NXbJoEd.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PCMark 10 測試。 https://i.imgur.com/13tIvJk.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PCMark 10 測試。 https://i.imgur.com/ZhB1c8e.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PCMark 10 測試。 3DMark 跑分測試 接下來使用在遊戲方面跑分最有指標性的 3DMark 系列軟體,透過一連串不同畫質與不同 GPU API 項目進行測試,對比在相同顯示卡平台搭配不同處理器時的理論成績。 3DMark CPU Profile 本項測試會分別測試 MAX、16、8、4、2、1 執行緒的性能,而 16 執行緒以上的性能更多屬於 3D 渲染或是影音專業工作才會用到,目前主流的 DirectX 12 遊戲性能大多可以參考 8 執行緒的分數,而 4 和 2 執行緒的分數則是與使用 DirectX 9 開發的老遊戲相關。 https://i.imgur.com/0a74mPw.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3DMark CPU Profile。 https://i.imgur.com/5n3CR1L.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3DMark CPU Profile。 https://i.imgur.com/vUFSXJx.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 Fire Strike 使用 DirectX 11 GPU API 包含兩項測試,一個物理測試與另一個 CPU 和 GPU 聯合測試,分別測試 1080p 畫質下的遊戲理論性能。 https://i.imgur.com/HSPjcOL.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DirectX 11 Fire Strike。 https://i.imgur.com/14EmXdP.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DirectX 11 Fire Strike。 https://i.imgur.com/WLM0EUw.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DirectX 11 Fire Strike。 3DMark Time Spy 為 DirectX 12 GPU API 同樣也是遊戲取向基準測試,測試解析度為 2K 1440p。 https://i.imgur.com/R4LEQ7g.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DirectX 12 Time Spy。 https://i.imgur.com/PxPJuQ8.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DirectX 12 Time Spy。 https://i.imgur.com/2sZROWq.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DirectX 12 Time Spy。 UL Procyon 影片剪輯與圖片編輯測試 UL Procyon 中使用兩種 benchmark 進行測試,Video Editing Benchmark 影片剪輯測試 與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圖片編輯測試,這兩種測試皆使用 Adobe 軟體來進行基準 測試。 Video Editing Benchmark 影片剪輯測試使用電腦內的 Adobe Premiere Pro 進行測試, 對於剪輯媒體工作者來說 Adobe Pr 一直都沒有統一的測試參考,而這項基準測試中會先 導入兩個影片檔經過剪輯、調整與設定特效後,再以 H.264 (Youtube 1080P) / H.265 ( 4K) 輸出測試獲得總分,開啟顯示卡加速進行測試。 在影片剪輯測試中,三款處理器的成績雖然隨著型號規格高低成績也因次從高至低,但成 績差異基本上是 1% 不到。 https://i.imgur.com/La5kfcx.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 影片編輯分數。 https://i.imgur.com/E7ZdJxe.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 影片編輯分數。 https://i.imgur.com/li2qNJB.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UL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 影片編輯分數。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圖片編輯測試第一項目會把數位負片(Digital Negative)匯 入至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後,將 DNG 圖片裁切、拉伸與修改進行測試,第二項目 則會使用 Adobe Photoshop 套用多個圖層編輯效果後導出,藉此來得出圖片修飾分數 / 批次處理分數。 圖片編輯測試中,245K 比 225 高出約 5 % 的成績;235 則是比 225 高出約 3.8 % 的 成績,規格上的差異所帶來成績成長幅度至少是比影片編輯還要明顯。 https://i.imgur.com/jSmDNNx.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圖片編輯分數。 https://i.imgur.com/MkQj9jF.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圖片編輯分數。 https://i.imgur.com/h8wYuzP.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圖片編輯分數。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三款 FPS 類型電競遊戲性能測試 FPS 電競類型選擇了三款比較標誌性的遊戲進行實測,分別是《鬥陣特攻 2_Overwatch 2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_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以及《Apex Legends》 ,並將貼圖品質相關設定設定為遊戲內「最高」的設定檔,另外 APEX 由於遊戲預設限制 幀數上限為 144 fps,因此手動輸入程式碼更改到最高至 300 fps。 並統一把解析度設定為 Full HD 1920×1080,讓處理器壓力較大能夠橫向對比處理器性 能,測試過程透過 NVIDIA GeForce 的免費 FrameView 軟體收集平均 (AVG) fps 還有 1 % Low fps。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_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NVIDIA Reflex 開啟+強化 、整體品質_超高 《Apex Legends》:DirectX 12、NVIDIA Reflex 啟動+強化、紋理串流預算_終極(8GB VRAM) 《鬥陣特攻 2_Overwatch 2》:NVIDIA Reflex 開啟+BOOTS、NVIDIA DLSS 超解析度 在三款 FPS 類型電競遊戲中除了《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有內建性能測試 外,另外兩款遊戲都是在靶場內進行幀數的收集。 ·平均 fps:紀錄測試遊玩過程中所有生成的影格數量,並除上記錄總時間得出該平均值。 ·1% Low fps:代表著測試時影格生成時間(Frametime) 最久的那 1% 部分幀數值去加以計 算成平均值,該數值若越接近測量到的平均 fps,就代表該遊戲並沒有大幅度掉幀的問題 ,換言之講 1% Low fps 就是低幀數的波動情況。 https://i.imgur.com/q91qlOa.jpeg
△ 三款 FPS 類型電競遊戲測試:貼圖特效最高、FHD 1080×1920 解析度。 https://i.imgur.com/ByKPRUU.jpeg
△ 三款 FPS 類型電競遊戲測試的總平均 fps 對比。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十款 AAA 大作遊戲性能測試 著重在體驗畫面表現以及劇情故事性的 AAA 類型遊戲測試,筆者選擇了《碧血狂殺2_Red Dead Redemption 2》、《對馬戰鬼_Ghost of Tsushima》、《電馭叛客 2077_ Cyberpunk 2077》、《四海兄弟:決定版_Mafia: Definitive Edition》、《地平線: 西域禁地_Horizon Forbidden West》、《巫師 3:狂獵_The Witcher 3: Wild Hunt》、 《黑神話:悟空_Black Myth: Wukong》、《看門狗:自由軍團_Watch Dogs: Legion》、 《極地戰嚎 6_Far Cry 6》、《刺客教條:幻象_Assassin’s Creed Mirage》等十款 3A 大作進行遊戲實測。 《碧血狂殺2_Red Dead Redemption 2》:品質預設值(品質為重)、NVIDIA DLSS 品質、 DirectX 12 《對馬戰鬼_Ghost of Tsushima》:預設設定_非常高、提升方式_DLSS、提升品質_品質、 影格生成_DLSS影格生成 《Cyberpunk 2077》:DLSS 超解析度預設_品質 / Transforner 模型、DLSS 畫格生成開 啟、材質品質_高、光線追蹤_瘋狂 《四海兄弟:決定版_Mafia: Definitive Edition》:總體品質預設_最佳 《地平線: 西域禁地_Horizon Forbidden West》:DLSS 畫質、DLSS 畫格生成開啟、預 設_非常高 《巫師 3:狂獵_The Witcher 3: Wild Hunt》:DirectX 12、預設影像_光追:極致、DLSS 品質、DLSS 畫格生成_開啟 《黑神話:悟空_Black Myth: Wukong》:DLSS 質量、幀數產生器_開啟、全景光線追蹤_ 開啟/超高、畫質等級_影視級 《看門狗:自由軍團_Watch Dogs: Legion》:DirectX 12、畫面品質_高、光線追蹤反射 效果_最高、DLSS_畫質模式 《極地戰嚎 6_Far Cry 6》:畫質_極高、DXR 光線追蹤反射_開啟、DXR 光線追蹤陰影_開 啟、FSR 1.0_品質 《刺客教條:幻象_Assassin’s Creed Mirage》:世界細節_極高、上採樣類型_NVIDIA DLSS 考量到絕大多數玩家遊玩 3A 大作遊戲時,追求最美的畫面表現;而非最高的幀數性能, 因此筆者在 AAA 類型遊戲測試同樣設定遊戲內建「最高/高」的貼圖特效選項,光線追蹤 設定同樣選擇「最高」以及 DLSS 3 品質畫質模式,獲得一定程度的幀數提升同時盡可能 保持畫面表現,幀數收集同樣使用軟體紀錄平均 (AVG) 還有 1% Low fps。 ·平均 fps:紀錄測試遊玩過程中所有生成的影格數量,並除上記錄總時間得出該平均值。 ·1% Low fps:代表著測試時影格生成時間(Frametime) 最久的那 1% 部分幀數值去加以計 算成平均值,該數值若越接近測量到的平均 fps,就代表該遊戲並沒有大幅度掉幀的問題 ,換言之講 1% Low fps 就是低幀數的波動情況。 https://i.imgur.com/dOQ7SXQ.jpeg
△ 十款 AAA 類型遊戲測試:貼圖特效最高、FHD 1080×1920 解析度。 https://i.imgur.com/weeB8u7.jpeg
△ 十款 AAA 類型遊戲測試的總平均 fps 對比。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處理器溫度與功耗測試 將測試平台搭建在室內的裸測平台上,測試場景為 20~22 °C 密閉房間內進行實際測試 ,因普通房間的環境溫度難以控制所以僅供參考。 並把散熱器設定全速運轉來進行 CPU 的溫度與功耗測試,筆者使用 Cinebench 2024( Multi Core_one round)、AIDA64 FPU、AIDA64 CPU、《黑神話:悟空_Black Myth: Wukong》等不同情境進行實測,而數據收集則使用 HWiFO64 收集並紀錄最高溫度,並將 資訊轉換為圖表提供給玩家們參考。 1.AIDA64 FPU_30 Minute 2.AIDA64 CPU_30 Minute 3.黑色神話:悟空(Black Myth: Wukong)》1920 x 1080(FHD)_性能測試工具 1 Round 4.Cinebench 2024 Multi Core_1 Round ·CPU 溫度是由插槽中的二極體測量內部(核心)或外部(外殼)溫度,但無法準確知道測 量到的是內部還是外部溫度,大多數監控軟體都是以該項目來顯示 CPU 溫度。 ·CPU Package 溫度是由封裝內所有數位溫度感測器(DTS),以最高溫度在 256 毫秒內的 平均值所記錄,是 HWiNFO64 推薦的 CPU 溫度觀察值,處理器是否會過熱降頻也是以這 個數值為基準點。 https://i.imgur.com/8KNZJNV.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45K_散熱性能測試以及功耗表現。 https://i.imgur.com/Xsrltbx.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35_散熱性能測試以及功耗表現。 https://i.imgur.com/lVe3EZ5.jpeg
△ Intel Core Ultra 5 225_散熱性能測試以及功耗表現。 總結 首先從價格先來說說這幾款處理器,會選購 Intel Core Ultra 200 Non-K 系列型號的人 ,大多數都是因為不需要超頻而且價格比起 K 系列還要便宜,為了追求更實惠的裝機配 單所以才會考慮,但筆者這次測試的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目前價格分 別是:9999、9300、8750 元,要看最便宜就是拿掉內建顯示卡的 Intel Core Ultra 5 225F 是 8200 元, 以全新品價格來去對標當代競品 AMD 的話大約是 R5 9600X,價格比 9600X 便宜一百元的 Intel Core Ultra 5 225 在 Cinebench 2024 多核心 (Multi Core) 輸給了價格同級競品;Ultra 5 235 多核心性能則是小贏一些但是貴了四百五十元 。 除了當代競品之外我們也回頭看看前一代型號,實際上現在通路中還有 Ryzen 7 7700 MPK 可以考慮,它的 Cinebench 2024 成績跟 R5 9600X 基本上差不多,性能也是夾在 Intel Core Ultra 5 235 還有 225 之間,但是 R7 7700 MPK 的價格甚至比 Intel Core Ultra 5 225F 還要便宜約一千兩百元,再考量到 AMD 產品線生命週期可以不斷穢土轉 生,過幾年還可以同板子更新 BIOS 升級 CPU,以及前一代 AMD 600 系列晶片組主機板 出清價格等優勢,恩…答案很明顯了我想,Intel Core Ultra 5 Non-K SKU 太貴了啦! 看完競品比較之後我們回到 Intel Core Ultra 5 245K、235、225 這三個處理器在 B860 主機板上的性能對比,我們一樣從 Cinebench 2024 渲染測試當作對比項目的話,三個 處理器單核心成績差異並不大,而多核心 (Multi Core) 來看的話,245K 比 225 高出約 63.1 % 的成績;235 則是比 225 高出約 29.6 % 的成績。 如果是為了影音剪輯而組裝的電腦,在使用 UL Procyon 並支援顯示卡加速的 Adobe Premiere Pro 測試中,三款處理器的成績雖然隨著型號規格高低成績也因次從高至低, 但成績差異基本上是 1% 不到,所以可以選最便宜的 Intel Core Ultra 5 225(F) 然後 多投資一些預算在顯示卡上,畢竟是你的吃飯設備。 UL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 圖片編輯測試所使用的 Adobe Lightroom Classic 和 Adobe Photoshop,245K 比 225 高出約 5 % 的成績;235 則是比 225 高出 約 3.8 % 的成績,規格上的差異所帶來成績成長幅度至少是比影片編輯還要明顯,但這 個提升是否值得你多花一千多塊就見仁見智了。 遊戲性能的部分這次搭配 RTX 4060 Ti 進行測試,在 RTX 5060 等級顯示卡出來以前這 個預算區塊的消費者頂多選到這個型號了,如果是筆者測試的這三款 FPS 電競類型遊戲 中,Intel Core Ultra 5 225 就已經能帶的動 4060 Ti 了,245K 的總平均 fps 比 225 多出約 2.5%;總平均 1% Low fps 則是 8.8%,追求畫面品質的十款 3A 大作(AAA 類 型)遊戲在大多數項目中基本上沒差異,僅在《看門狗:自由軍團_Watch Dogs: Legion 》和《刺客教條:幻象_Assassin’s Creed Mirage》上有較大差異,筆者猜測是我個人 會玩的這幾款 3A 大作更多壓力是在顯示卡上,所以 4060 Ti 搭配 Intel Core Ultra 5 225 就已經足夠了。 散熱溫度功耗等測試下來三款處理器最高頂多 154W 而已,花個一千塊左右選擇雙塔六熱 管風冷塔散就已經非常夠用了,反正我是不想用 Intel 的原廠散熱器啦,抱歉但外觀上 真的吸引不到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232.1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38822467.A.356.html

02/06 14:15, 6小時前 , 1F
不選
02/06 14:15, 1F

02/06 14:18, 5小時前 , 2F
不要選 沒現在也沒未來的平台
02/06 14:18, 2F

02/06 14:19, 5小時前 , 3F
這代可以跳過
02/06 14:19, 3F

02/06 14:19, 5小時前 , 4F
除非它賣4990元, 才有人願意買
02/06 14:19, 4F

02/06 14:19, 5小時前 , 5F
辣雞裡面挑不辣的
02/06 14:19, 5F

02/06 14:20, 5小時前 , 6F
德國人都不買 台灣人會買
02/06 14:20, 6F

02/06 14:20, 5小時前 , 7F
遊戲/生產力都一般般
02/06 14:20, 7F

02/06 14:22, 5小時前 , 8F
245K只值6990 / 245KF 6490
02/06 14:22, 8F

02/06 14:24, 5小時前 , 9F
就算賣6990也不如買7700
02/06 14:24, 9F

02/06 14:24, 5小時前 , 10F
u5-235 = 5490 / u5-225 = 4990
02/06 14:24, 10F

02/06 14:24, 5小時前 , 11F
6990元前提是非純遊戲用, 純遊戲當然7700
02/06 14:24, 11F

02/06 14:29, 5小時前 , 12F
大小核還是算了吧 送我都不要
02/06 14:29, 12F

02/06 14:31, 5小時前 , 13F
選AMD
02/06 14:31, 13F

02/06 14:33, 5小時前 , 14F
AM5還能戰未來 誰要用一代的垃圾板
02/06 14:33, 14F

02/06 14:36, 5小時前 , 15F
我不行 樓下先買
02/06 14:36, 15F

02/06 14:44, 5小時前 , 16F
INTEL是什麼
02/06 14:44, 16F

02/06 14:45, 5小時前 , 17F
呼叫I皇護法三大天王(聽說在抱老黃大腿)
02/06 14:45, 17F

02/06 14:46, 5小時前 , 18F
不用選
02/06 14:46, 18F

02/06 14:50, 5小時前 , 19F
墊底的..異度神劍X https://t.ly/fob_N
02/06 14:50, 19F

02/06 14:52, 5小時前 , 20F
用沒有核顯的剪片?笑了吧intel沒核顯
02/06 14:52, 20F

02/06 14:52, 5小時前 , 21F
我怎麼不直接買amd就好
02/06 14:52, 21F

02/06 14:53, 5小時前 , 22F
Ultra 3 中肯
02/06 14:53, 22F

02/06 15:15, 5小時前 , 23F
謝謝,跳過
02/06 15:15, 23F

02/06 15:19, 4小時前 , 24F
垃圾選個78 直接買AMD了
02/06 15:19, 24F

02/06 15:19, 4小時前 , 25F
這題我會! 都不選才是正解
02/06 15:19, 25F

02/06 15:26, 4小時前 , 26F
看完測試選X3D
02/06 15:26, 26F

02/06 15:42, 4小時前 , 27F
為何要選進ICU的呢?
02/06 15:42, 27F

02/06 15:43, 4小時前 , 28F
專業寫手文
02/06 15:43, 28F

02/06 15:47, 4小時前 , 29F
垃圾文
02/06 15:47, 29F

02/06 15:59, 4小時前 , 30F
逆風測試辛苦了,但icu真的挺不下去
02/06 15:59, 30F

02/06 16:00, 4小時前 , 31F
拜託大家買一下ICU
02/06 16:00, 31F

02/06 16:08, 4小時前 , 32F
買一送一我會考慮
02/06 16:08, 32F

02/06 16:15, 4小時前 , 33F
便宜治百病,降個5千就香的不行
02/06 16:15, 33F

02/06 16:21, 3小時前 , 34F
沒人在意
02/06 16:21, 34F

02/06 17:10, 3小時前 , 35F
蛋雕
02/06 17:10, 35F

02/06 17:19, 2小時前 , 36F
跟AMD的對比呢?
02/06 17:19, 36F

02/06 17:24, 2小時前 , 37F
便宜的話還是能買,問題是還不夠便宜
02/06 17:24, 37F

02/06 17:31, 2小時前 , 38F
查了下, 兩邊都新bios下, U5-245K 1.2%險
02/06 17:31, 38F

02/06 17:32, 2小時前 , 39F
勝7600X, 其他非K輸很多
02/06 17:32, 39F

02/06 17:32, 2小時前 , 40F
(補充 : 全預設下)
02/06 17:32, 40F

02/06 17:38, 2小時前 , 41F
寫了一堆 結論是太貴XD
02/06 17:38, 41F

02/06 17:47, 2小時前 , 42F
幫忙看完了 結論:垃圾。
02/06 17:47, 42F

02/06 18:00, 2小時前 , 43F
ICU 進ICU
02/06 18:00, 43F

02/06 18:07, 2小時前 , 44F
電子拉機結案
02/06 18:07, 44F
文章代碼(AID): #1df5D3DM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df5D3DM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