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天生的整線高手 全漢FSP CUT593 白色開箱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hix020421680 (※吸喀濕※)時間1年前 (2023/11/29 22:55)推噓28(28推 0噓 7→)留言35則, 30人參與討論串1/1
打給厚
記得今年6月的時候參觀了COMPUTEX
記得那時候有2-3間廠家不約而同的推出了內置模組線的機殼
今天要來開箱的是來自全漢的CUT593P(W)
究竟內置模組線是多麼猛的事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首先介紹一下這機殼的特點
‧ 預設內建模組化線材
‧ 提供兩種面板可依照風格與需求替換
‧ 雙面強化玻璃側透
‧ 支援頂部 , 前部 360mm AIO 水冷排安裝 , 以實現最大冷卻性能
‧ 顯示卡支援長度 : 400mm
‧ CPU 散熱器支援高度 : 175mm
‧ 內建140mm ARGB 散熱風扇 x4(無控制器需與主機板聯動)
★支援主機板:ATX、mATX、ITX
☆I/O面板:USB 3.0 x 2, Type-C Gen2, HD Audio
★電供長度:最高17cm
基本SPEC介紹完就直接進入開箱環節吧!!
https://i.imgur.com/WlU4bz5.jpg
外箱正反面設計不同
一面是爆炸圖線條,另一面是正面進風口的線條圖
https://i.imgur.com/Ib0FY5N.jpg
頂端很貼心的跟使用者講要如何取出這機殼
https://i.imgur.com/vHTpiUG.jpg
打開之後可以看到本體以及一個牛皮紙盒,牛皮紙盒內容物待後面介紹
https://i.imgur.com/tkZETtA.jpg
本體取出,純白的外觀就是讚
標準塔式配置,下置電源外加前及上方360mm風扇位
後方配一個140出風口
https://i.imgur.com/qO7KjY9.jpg
前方預設六角型進風口設計,開口非常大有助於進風量的維持
進風口右下方有個FSP陰刻字樣
https://i.imgur.com/59nXfrN.jpg
背面一樣也是透側面板,這要是沒有預先安裝好模組線的話大概一堆人看了要卻步了
這邊也是這機殼最強的特色,預裝型CPU雙8P及MB的24P
讓你就算不會整線也能輕鬆得到高端整線的視覺衝擊
https://i.imgur.com/CPmJFro.jpg
機殼後方,標準七槽PCI
PCI槽旁邊有個大型的開口,這讓我覺得說不定會有推出直立顯卡套件的可能性呢!
https://i.imgur.com/Fh8tGC8.jpg
機殼前I/O,配置算是滿完整的
各插口都有防塵塞保護,只是防塵塞拿起來後要找個地方好好收著才行
https://i.imgur.com/kZbbPtb.jpg
底部有兩條偌大的橡膠防滑腳
雖然沒有預設下進風,但下方的開口也是滿大的
唯一會用到下進風的是下方的電供進風
https://i.imgur.com/Q14alTY.jpg
頂端手擰螺絲(紅圈處)旋開後
可以將上蓋打開,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水冷排夾漢堡了
https://i.imgur.com/XH3ngUu.jpg
兩側的玻璃都有一塊布,讓使用者方便拉出透側
https://i.imgur.com/q1lBhyj.jpg
這邊補充一下,紅圈處部份無任何防塵設計,但可以減低向上排風的阻力
對於用上方水冷排的使用者來說是一項利多
https://i.imgur.com/ff9RNPc.jpg
前面板打開後,藍圈處為磁鐵,將面板吸附在框架上
https://i.imgur.com/dG3ZCTP.jpg
前面板下方單純就是用個簡單的卡榫扣上,搭配上磁鐵吸附作整塊進風面板的固定
https://i.imgur.com/s6y6Krl.jpg
打開透側直接看進CUT593P的肚子到底裝了些什麼
正面除了固定的主機板位之外,下方能裝一個HDD(綠圈處)
背板出線口旁有兩個位置(紅圈處)可裝SSD
https://i.imgur.com/Wtmtt1e.jpg
電供護蓋上有三個走線處(紅圈)
HDD槽也可自由拆裝,卸下一顆螺絲即可
https://i.imgur.com/RdgQsUD.jpg
感覺卸下HHD槽位後,真的可以放個顯卡直立架試試看呢!
https://i.imgur.com/omTkReD.jpg
前面板的防塵網是用膠帶黏在上方運送的
可以看到防塵網四周都配有軟磁鐵供使用者吸附在機殼框架
這邊還滿好奇為什麼不直接吸附在框架上面就好,這操作還滿神秘的
https://i.imgur.com/N0SJt37.jpg
這邊如果要卸下前方的風扇的話,防塵網請務必拆下才能看到螺絲在哪(笑)
https://i.imgur.com/Rf0P7fE.jpg
再來是這機殼最大的賣點了,預設模組線材,並固定在背後的遮羞板上了
所有線材都是用理線梳固定,整齊度就是UPUP
https://i.imgur.com/0hvqjC5.jpg
正名一下 CUT593 Premium Edition
https://i.imgur.com/ATIOWx5.jpg
前I/O的線材有這些,除了USB2.0之外,基本上該有的都有了
https://i.imgur.com/PiN1Ek9.jpg
遮羞板下方一打開時爆出一坨風扇線
這邊如果可以事先理線好的話會更好一些
那坨線的後方可以看到雙槽的HDD位以及配件盒
https://i.imgur.com/NhVqOIQ.jpg
配件盒抽出來,就真的只有寫配件盒的英文字樣而已
https://i.imgur.com/akL3YsE.jpg
內部配件如圖所示,有理線口的橡膠擋片、魔鬼氈束帶,蜂鳴器、若干螺絲,鎖銅柱工具
以及紅圈處很特別的 “塑膠銅柱”
可以取代部份銅柱達到支撐主機板的功能(建議四周的銅註正常鎖,這個取代中間的銅柱)
https://i.imgur.com/bJHwS94.jpg
遮羞板打開後,背部的全貌
https://i.imgur.com/NS4KeMW.jpg
電源倉旁的HDD槽可以取下的
只要將手擰螺絲鬆開並將硬碟槽前面的檔片輕按便可輕鬆取下
https://i.imgur.com/wnfUd59.jpg
取下後的下方很空曠,如果不裝HDD的話各種大型電供都可以輕鬆安裝才是
https://i.imgur.com/9ugMuXT.jpg
電供位有4個橡膠減震墊
https://i.imgur.com/A2Kk5KN.jpg
電供位也有單獨可抽出清潔的防塵網,取下非常的簡單
https://i.imgur.com/IT32vpK.jpg
手癢作個基本的理線,但後來發現白作工了
因為背部空間比較小,這樣的理線就沒辦法完整的蓋上附有模組線的遮羞板了
只好含淚拆除
整體機殼介紹完了,那就來組裝一下吧
這次搭配的組裝零件為以下名單
14900K搭配女武神DL125雙塔
Z790 FORMULA
ROG 4090白卡
https://i.imgur.com/lieEP0d.jpg
特別要注意的是安裝顯卡時,紅框處的蓋板請一定要打開才能安裝顯卡
而且螺絲要鎖緊鎖實,蓋板才能順利安裝回去
https://i.imgur.com/jDSi2hW.jpg
白色主機人人愛,搭上RGB光最搖擺
https://i.imgur.com/4aRESm7.jpg
前面板除了通風良好外也是可以很好透光的
https://i.imgur.com/ECkYpQk.jpg
但是白機殼還是要搭白光才適合呢
https://i.imgur.com/Ps9oW25.jpg
白色主機的浪漫莫過於此吧,看到白色就是開心
https://i.imgur.com/JHlYbFU.jpg
前面有提到神秘的牛皮紙盒,打開是另一塊前進風面板
比較不同的是,這塊網孔的前面板是金屬材質,預裝的是塑膠材質
這塊雖然看起來網孔比較小,但側邊進風口卻是比較寬大的
https://i.imgur.com/au2BZEs.jpg
也因此開燈後的透光感不太一樣,是種光線從側邊暈開來的感覺
最後放個燒機溫度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s://i.imgur.com/DGjgE77.jpg
使用Time Spy EXTREME時的溫度表現
https://i.imgur.com/GpJ9Gif.jpg
單烤甜甜圈的溫度表現
總結:
預裝模組線對於整線苦手的人的確是個非常好的設計
但好的優點吹完了也該來談談這咖機殼在組裝時我遇到的問題點
那就是CPU電線的部份真的非常難裝,因為預裝線材的關係變成比較沒有彈性
再來就是電源倉的前方,那麼大的區塊沒有做些空間利用也是頗可惜的
例如將電供位開窗,或是增加SSD槽鎖點之類的
然後背板整線也得注意空間是有限的
要好好的整完才能將背部透側完美的蓋上
線上說明書的部份不盡完美,可以再加強安裝方法的圖解
以上是我遇到的小問題,但暇不掩瑜
這咖最大的賣點便是背部那預整線的線材
內部空間也非常的夠,裝張超肥大的4090也是很輕鬆的
https://i.imgur.com/yFRcWfP.jpg
最後雷姆跟大家說掰掰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會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22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01269740.A.40C.html
推
11/29 23:01,
1年前
, 1F
11/29 23:01, 1F
推
11/29 23:01,
1年前
, 2F
11/29 23:01, 2F
以傳統塔式來說這咖算是非常有特色的
推
11/29 23:18,
1年前
, 3F
11/29 23:18, 3F
推
11/29 23:26,
1年前
, 4F
11/29 23:26, 4F
推
11/29 23:34,
1年前
, 5F
11/29 23:34, 5F
整線苦手的人,可以將線全都塞電源倉內
背部遮羞板蓋起來,完美整線捨我其誰
推
11/29 23:46,
1年前
, 6F
11/29 23:46, 6F
可4瑞凡,我喜歡組ITX時折騰的感覺,如果有預裝線組我就覺得少了點味
推
11/29 23:51,
1年前
, 7F
11/29 23:51, 7F
就我自己的體驗,這兩年全漢機殼一直都有在作各方的嘗試
相信他們應該有得到滿多使用者的回饋才是
也期待明年COMPUTEX看到他們除了電源外的新品
推
11/30 00:13,
1年前
, 8F
11/30 00:13, 8F
→
11/30 00:13,
1年前
, 9F
11/30 00:13, 9F
→
11/30 00:13,
1年前
, 10F
11/30 00:13, 10F
預裝的模組線那邊要多花點心思將線給塞好
推
11/30 00:45,
1年前
, 11F
11/30 00:45, 11F
我比較期待次世代機殼是東西放著會自己組裝好的那種
推
11/30 00:46,
1年前
, 12F
11/30 00:46, 12F
→
11/30 00:46,
1年前
, 13F
11/30 00:46, 13F
其實就少掉那塊模組線預裝板而已
推
11/30 00:54,
1年前
, 14F
11/30 00:54, 14F
我也很期待,是覺得應該有機會上市
推
11/30 01:02,
1年前
, 15F
11/30 01:02, 15F
滿有特色的
推
11/30 01:30,
1年前
, 16F
11/30 01:30, 16F
見仁見智啊
推
11/30 01:33,
1年前
, 17F
11/30 01:33, 17F
冰山美人雷姆
推
11/30 02:38,
1年前
, 18F
11/30 02:38, 18F
還有地方覺得沒拍好,持續改進中
推
11/30 06:19,
1年前
, 19F
11/30 06:19, 19F
我也喜歡金屬的那塊
推
11/30 07:53,
1年前
, 20F
11/30 07:53, 20F
你需要得是一塊紙板
→
11/30 08:28,
1年前
, 21F
11/30 08:28, 21F
→
11/30 08:28,
1年前
, 22F
11/30 08:28, 22F
填滿的話適必犧牲掉通風性,塔型機殼通風差的話變大悶罐機率不低呢
推
11/30 08:40,
1年前
, 23F
11/30 08:40, 23F
細網孔喜歡+1
推
11/30 08:53,
1年前
, 24F
11/30 08:53, 24F
好像近期的都這樣
→
11/30 11:43,
1年前
, 25F
11/30 11:43, 25F
抱歉窩不4狼大QQ
推
11/30 12:09,
1年前
, 26F
11/30 12:09, 26F
其實是做得不錯,但小細節還是有改進的空間在
推
11/30 14:00,
1年前
, 27F
11/30 14:00, 27F
你說的是顯卡不插線的那塊MB對吧
推
11/30 14:07,
1年前
, 28F
11/30 14:07, 28F
要用巧勁
推
11/30 14:42,
1年前
, 29F
11/30 14:42, 29F
是真的不難看,我覺得外型其實有ALIENWARE的感覺
推
11/30 15:02,
1年前
, 30F
11/30 15:02, 30F
我發現這咖機殼還滿吸睛的,不少人說好看
推
11/30 18:13,
1年前
, 31F
11/30 18:13, 31F
→
11/30 18:13,
1年前
, 32F
11/30 18:13, 32F
白色機殼搭白光似乎是唯一解?
※ 編輯: hix020421680 (220.135.221.17 臺灣), 12/01/2023 00:03:36
推
12/01 00:47,
1年前
, 33F
12/01 00:47, 33F
推
12/01 21:13,
1年前
, 34F
12/01 21:13, 34F
推
12/02 21:16,
1年前
, 35F
12/02 21:16, 35F
PC_Shopp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