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逐夢海景房 DarkFlash大飛 MOTI鏡之島已刪文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吸喀濕※)時間1年前 (2023/09/23 01:1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打給厚 海景房當道的現在,各家機殼廠都前撲後繼的開發(致敬)所謂的海景房概念 什麼是海景房呢? 在機殼圈中代表著一眼望去所有的設備可以一覽無遺的機殼 幾年前的海景房都還是有著A柱的存在 然後2023的現在突然間廠商都發現A柱沒有存在的必要 紛紛將A柱給拔掉,讓視野及視覺效果更加的突出 然後在前陣子屋子買大飛MOTI海景房送風扇,非常可惜的沒有跟到優惠(鎚心肝啊!) 但是在小資族組機預算不足,又需要海景MATX機殼的話 這咖還真的喊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開箱吧!! https://i.imgur.com/A5l3PxE.jpg
https://i.imgur.com/mpJL8BV.jpg
https://i.imgur.com/pJz7ROm.jpg
外箱有著這咖機殼的標語 Fly to unlimited! 以及各類參數 尺寸:455.8*235*430mm 主板兼容:MATX/ITX 顯卡限長:390mm 散熱限高:170mm 電源倉深度:270mm/390mm(無硬碟架) PCIE槽數:5 兼容360mm冷排 全機最多可同時安裝9個風扇(上下各3、側2以及後1) https://i.imgur.com/eB6p6Yb.jpg
機殼拿出來全部白色看了就是舒服 https://i.imgur.com/1Cj1P0w.jpg
通透的前面板可以直接看穿整個機箱內容 https://i.imgur.com/uk4zKbM.jpg
側板打開方式有詳細教學 順帶一題前後側板都是用卡榫固定不必任何的工具非常方便拆卸 https://i.imgur.com/Dbo9G6c.jpg
前IO(或者該說側IO)很簡單的只有開關鍵、C口*1、USB3.0*1以及一個HD AUDIO https://i.imgur.com/Mau1i1u.jpg
背板有著雙網狀開口,其中一邊是給側邊風扇好進風 另一邊開口按照位置來說應該是給主板背面以及SSD散熱用的 避免變成大悶罐,全機殼開口都非常的多 https://i.imgur.com/IrpkIzQ.jpg
機殼屁股很簡單,後IO旁邊搭一個12CM風扇 五槽的可重複拆卸式PCIE擋板 電源為ATX尺寸 https://i.imgur.com/UKxGbO3.jpg
後IO旁邊也有理線固定處,可以將後IO的線材做個整理之用 https://i.imgur.com/alpCFgc.jpg
銀色螺絲看了就是舒服 https://i.imgur.com/dftyw3v.jpg
上蓋為可拆卸式洞洞網,髒了的話建議是拿去沖一沖洗一洗 可完全不影響機殼內部進行拆卸 要記得要把手擰螺絲鬆開才能拆卸哦!! https://i.imgur.com/bxTNpn4.jpg
上方可安裝360水冷或是280水冷 https://i.imgur.com/7BU7JpN.jpg
https://i.imgur.com/pycste0.jpg
側板就用卡榫及下方嵌入固定而已 也因為如此,不建議顯卡用太硬太粗的線材免得影響側板的密合度 假如用40系顯卡內附的8P轉12VHPWR的話,要注意是否會將側板給頂開 https://i.imgur.com/uU30EYh.jpg
https://i.imgur.com/Am8BVtq.jpg
內置的三個RGB風扇 說實話如果是風流導向的風扇,只求個發光用1200轉速不吵我就滿足了 https://i.imgur.com/uPXvsjv.jpg
風扇本身是4Pin PWM以及5V ARGB,算是還有點誠意 畢竟都2023年了,還是有廠商為了省點成本全機只給3P的風扇 那個誠意還是有點差別呢! https://i.imgur.com/EtxgVOT.jpg
主板安裝處還有幾個位置需要自己安裝銅柱就是了 https://i.imgur.com/Z0sfSa1.jpg
https://i.imgur.com/9pxzYrP.jpg
https://i.imgur.com/ZT7setf.jpg
https://i.imgur.com/rZE1M8t.jpg
https://i.imgur.com/ghBN5h2.jpg
說明書中大致介紹了安裝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飛的關係應該跟華碩還不錯,顯卡安裝演示是用眼睛顯卡的圖樣 https://i.imgur.com/JchfbzU.jpg
背板一樣用卡榫方式固定,也因為如此建議整線要小小的用點心 不要讓所有線材擠成一團免得側板不好關上 https://i.imgur.com/dHe9Y67.jpg
機殼背部打開後的模樣 https://i.imgur.com/KCMd1Wm.jpg
螺絲盒放在HDD/SSD安裝位這邊 https://i.imgur.com/SYbAUiA.jpg
背部有著一堆理線固定處,這邊私心希望能多附個魔鬼氈將主要線材固定在中間會更加分 理線開口也是給得不少,但能夠多個白色橡膠擋片應該會更好 https://i.imgur.com/8fYCT0Y.jpg
可拆式SSD安裝位,位於主板後方 https://i.imgur.com/OajJsLz.jpg
機殼底部的PSU安裝位 大飛主打底部全開網孔可將冷空氣由此吸入 https://i.imgur.com/Vi1axv9.jpg
底部的濾網是磁吸式的,拆卸方便 畢竟底部的濾網是最容易髒的 磁吸可以增加使用者清潔的方便性 https://i.imgur.com/1KC5XnB.jpg
終於讓我發現這機殼中唯一一個黑的地方 IO的介面板 https://i.imgur.com/YD1S5Yl.jpg
https://i.imgur.com/LsmgaTg.jpg
螺絲給好給滿,而且都有獨立包裝 不會因為運輸過程的路途巔簸造成螺絲去住到別人家 https://i.imgur.com/g4Cavrx.jpg
表定最長39cm的顯卡,但這邊量了一下應該到40cm都沒問題 這邊也能看到底部理線口開的十分足夠,顯卡電源處那個開口真的太重要了 https://i.imgur.com/WZcwhuU.jpg
最多能用到17cm高的塔散應該是完全沒問題的!! https://i.imgur.com/251E90a.jpg
誠意處+1,IO的杜邦頭都是全白色的呢 未組裝狀態已介紹完畢,那就來試著裝機一下吧 此次搭配的硬體為B760-G ROG白卡以及女武神DL125 並搭配聯力發光線 https://i.imgur.com/YVtCnJJ.jpg
https://i.imgur.com/ASUufEq.jpg
未開燈狀態先拍一張 純海景房就是很適合放一隻喜愛的妹子在裡面 https://i.imgur.com/AQpSzyg.jpg
背部的87理線,電源線可以隨便亂塞都很輕鬆 整線苦手的人也能輕鬆的利用機殼背部的理線固定處讓線材不紊亂 https://i.imgur.com/LmkaTgY.jpg
不管哪邊都有理線固定處真的要給它一個大大的讚!!!! https://i.imgur.com/ecRQnyN.jpg
初開燈,請各位忽視左上角風扇的線 RGB燈在白機殼內是一種風味 https://i.imgur.com/3aJVDPT.jpg
但白機殼最適合的其實還是白光 https://i.imgur.com/6f436HJ.jpg
白光可以有效的將模型打亮,賞心悅目呢!! https://i.imgur.com/BnZK7A2.jpg
顯卡下方的洞洞其實也能安裝共3個12CM風扇 但因為我窮買不起便作罷 https://i.imgur.com/H9i9j4H.jpg
https://i.imgur.com/q4h9E3P.jpg
不同色溫色調的光在白機殼內的感覺都不太一樣 白機殼就真的比黑的更適合玩RGB燈 最後來一張明日香顯卡結束這回合 https://i.imgur.com/nOc4Cll.jpg
總結: 近期開了不少MATX機殼,其中就屬MOTI這咖最適合放模型在裡面展示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近期海景房特別盛行的原因 打開電腦看著心愛的角色駐立在主機,看了就是開心 總和組裝時的體驗給這機殼幾個優缺點分析 優點 1.海景 2.價格親民 3.高階硬體安裝便利 缺點 1.理線口多個橡膠擋片能讓背部的線材不露出會更好 2.側邊IO給的偏少 3.側板固定的結構跟快速拆卸必須作個取捨 但以上缺點,念在他只賣2390以及可以裝載各種高階硬體的份上 算是可以忽視的呢!! 以上開箱希望各位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22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95402621.A.EF0.html
文章代碼(AID): #1b3Sfzxm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b3Sfzxm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