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老黃發表RTX2050/MX570/MX550行動板顯卡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oppoR20 (發情豹紋)時間3年前 (2021/12/18 15:41)推噓22(22推 0噓 40→)留言62則, 28人參與討論串2/2 (看更多)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6790749/answer/2276043880
非量產版的出來了 結果蠻有趣的
只能說NV不愧是營銷大王,原來MX改名RTX就能把一群人忽悠得一愣一愣。
首先一個名字就讓很多人對RTX 2050的定位有了錯誤認知,為了不讓誤會加深,還是我來給
大家完整地理一遍吧。
這三張卡是共板的,沒記錯都是GB3-64封裝,從低到高開始:
https://i.imgur.com/A6alTLl.jpg

MX550,Turing架構,1024個CUDA。也就是說這一代的MX550核心是由GTX 1650 Ti砍半位寬
而來,相比於上一代MX450有所提升。NVENC我記得沒有閹割,具體記不太清,回頭再借台機
子看看。(評論說閹割了,那應該還是沒有)
VRAM方面依然是64-bit,不過不再支援GDDR5,僅支持GDDR6,且有2/4GB可選。也就是說去
年坑到極點的GDDR5 VRAM MX450不會再出現。
VRAM時脈和功耗由於是這一代MX顯卡改動最大的一個點所以在講完剩下兩張卡後一起說。
https://i.imgur.com/PlxsR3Q.jpg

MX570和RTX 2050的核心完全相同,這也是下面回答的由來。
https://i.imgur.com/T0TPjan.jpg

是的,MX570和RTX 2050都採用了RTX 3050的GA107核心,Ampere架構,2048個CUDA,有NVEN
C。
二者的區分點在於MX570為2G VRAM,RTX 2050為4G VRAM且支援光追相關功能。也就是說在
傳統光柵遊戲中,二者的理論性能沒有區別。但在MX450上已經凸顯了越來越高的核心性能
和捉襟見肘的2G VRAM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這三張卡中MX570毫無疑問是最雞肋的選擇
。
功耗方面,從這一代開始,MX顯卡不再沿用以往TDP的功耗標注,而與其他N卡一樣採用了TG
P的標注。也就是說,這一代的顯卡功耗不能直接與上一代對比。需要經過一個簡單換算,
具體表格如下:
https://i.imgur.com/PLikJco.png

所以別看這一代MX顯卡的功耗上限從28.5W漲到了45W,對於核心來說其實也就漲了6.5W而已
。
為什麼NV要更改標注,這其實與這一代顯卡的顯存VRAM有關。
我們都知道上一代MX450顯卡之間能有30%的性能差異,這主要就是因為有的OEM選擇了GDDR5
而有的廠商選擇了GDDR6。而在這一代,雖然都統一為了GDDR6,但顯卡的TGP將決定VRAM的
頻率。
20W的這三張卡VRAM頻率只有11Gbps,和RTX 3050/Ti的Max-Q相同
25W-35W之間的VRAM頻率為12Gbps,這已經是RTX 3050/Ti Max-P的水準
40W-45W的VRAM頻率為14Gbps,這是目前移動端RTX 30系顯卡的上限頻率
可以看到NV已經意識到過去三代MX顯卡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64-bit配上低頻VRAM造
成了瓶頸,所以這一代雖然還是64-bit,但是VRAM時脈大幅度提升。
當然了,雖然有所提升但是依然不能彌補它和同級別GTX/RTX顯卡128-bit之間的差距,所以
性能水平自然也是可以預見的,找NV確認了已經可以On Shelf,所以性能其實已經解禁(都
是baseline tgp 35W沒dynamic boost的成績):
https://i.imgur.com/kPylN3u.jpg

RTX2050/MX570
https://i.imgur.com/RUahvAw.jpg

MX550
當然了,作為MX顯卡的優良傳統,影像輸出功能是沒有的,所以指望MX570/RTX 2050能給個
HDMI 2.1或者獨顯直連啥的可以洗洗睡了
—
首先我必須強調一個東西:RTX 2050的核心規模遠小於RTX 2060
NV把2050和2060放在一個表上,從產品命名來說,無可厚非
但是表格中的訊息非常有迷惑性
https://i.imgur.com/vmXMwEY.jpg

(第一行數字的單位見題,為CUDA核心的個數)
這裡看似RTX 2050的核心規模比RTX 2060還大,輕薄本性能起飛指日可待?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完全被老黃給忽悠了
與其它20系顯卡採用圖靈架構不同,RTX 2050是與30系顯卡一樣的安培架構
實際上,RTX 2050的核心規模與RTX 3050一樣,都是2048個CUDA核心的GA107,而RTX 2050
的VRAM又被降低到64Bit;因此RTX 2050是一個比RTX 3050性能更低的顯卡。
而與RTX 3050定位相同的上代顯卡,是GTX 1650。
因此,RTX 2050與RTX 2060的核心規模還差得遠,完全沒有可比性。
(想瞭解為什麼的,請看原文cotton跳轉回答後半部分)
說完了這個問題,再來看看規格。
https://i.imgur.com/1kmC9Xf.jpg

RTX 2050是基於RTX 3050閹割下來的,對比一下規格:
主要區別就在於vram bit砍半,所以vram頻寬也比RTX 3050降低一半。但得益於vram時脈的
增加(1750MHz,MX450只有1250MHz),瓶頸沒有MX450那麼嚴重了。
最大功耗也有所降低,所以核心最大頻率也降低到45W~50W左右RTX3050的水平。
根據總體參數看,RTX 2050和MX450一樣,還是一個定位於普通輕薄本的顯卡。
而MX570、MX550又分別是什麼呢?
根據爆料,MX570就是把RTX 2050的光線追蹤和DLSS砍掉,VRAM也只有2GB。
NVENC大概率會和以往的MX系列一樣砍掉。
考慮到3050的光追性能已經很弱了,因此這兩個特性砍掉影響不大,反而是VRAM只有2GB更
容易不夠用的影響更大。
MX550則是MX450多擠一點核心規模(與GTX 1650Ti相同的TU117),定位更低。
以上就是明年NV在主流輕薄本上的顯卡佈局。
最後我還有一個疑問:這個RTX 2050,NV和各廠家究竟會對它怎麼定位?
今年MX450輕薄本和GTX 1650的輕薄本價格差已經非常小,而RTX 2050定位又比MX450略高。
根據
@金豬升級包
在回答中發佈的跑分,MX570中杯(25-30W)的版本和RTX 2050的TimeSpy圖形分只有不到3
400,和小新Pro16上的GTX1650 Max-Q差不多。
@思考未來
爆料的大杯版跑分TimeSpy圖形分倒是超過了4000,用在一些散熱較高的14寸輕薄本上倒是
不錯。
—
4000已經快摸到桌機版1066了 勉強還行
MX550已經比1050Ti強一點了
只是不得不佩服老黃刀法真的厲害 3050弱到靠北 還能砍出2050跟MX570
2050就算用上安培架構效能還是慘
老黃果然是我所熟悉的老黃啊
--
https://i.imgur.com/BnXEoL2.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8.50.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39813285.A.956.html
推
12/18 15:42,
3年前
, 1F
12/18 15:42, 1F
推
12/18 16:01,
3年前
, 2F
12/18 16:01, 2F
→
12/18 16:02,
3年前
, 3F
12/18 16:02, 3F
推
12/18 16:03,
3年前
, 4F
12/18 16:03, 4F
→
12/18 16:04,
3年前
, 5F
12/18 16:04, 5F
推
12/18 16:07,
3年前
, 6F
12/18 16:07, 6F
→
12/18 16:07,
3年前
, 7F
12/18 16:07, 7F
推
12/18 16:07,
3年前
, 8F
12/18 16:07, 8F
推
12/18 16:08,
3年前
, 9F
12/18 16:08, 9F
→
12/18 16:19,
3年前
, 10F
12/18 16:19, 10F
→
12/18 16:19,
3年前
, 11F
12/18 16:19, 11F
→
12/18 16:29,
3年前
, 12F
12/18 16:29, 12F
→
12/18 16:29,
3年前
, 13F
12/18 16:29, 13F
推
12/18 16:30,
3年前
, 14F
12/18 16:30, 14F
→
12/18 16:33,
3年前
, 15F
12/18 16:33, 15F
→
12/18 16:38,
3年前
, 16F
12/18 16:38, 16F
→
12/18 16:38,
3年前
, 17F
12/18 16:38, 17F
推
12/18 16:42,
3年前
, 18F
12/18 16:42, 18F
→
12/18 16:42,
3年前
, 19F
12/18 16:42, 19F
→
12/18 16:47,
3年前
, 20F
12/18 16:47, 20F
→
12/18 16:47,
3年前
, 21F
12/18 16:47, 21F
推
12/18 16:57,
3年前
, 22F
12/18 16:57, 22F
→
12/18 17:05,
3年前
, 23F
12/18 17:05, 23F
→
12/18 17:11,
3年前
, 24F
12/18 17:11, 24F
推
12/18 18:56,
3年前
, 25F
12/18 18:56, 25F
推
12/18 19:18,
3年前
, 26F
12/18 19:18, 26F
→
12/18 19:45,
3年前
, 27F
12/18 19:45, 27F
→
12/18 19:45,
3年前
, 28F
12/18 19:45, 28F
→
12/18 19:45,
3年前
, 29F
12/18 19:45, 29F
→
12/18 19:45,
3年前
, 30F
12/18 19:45, 30F
→
12/18 19:47,
3年前
, 31F
12/18 19:47, 31F
→
12/18 19:47,
3年前
, 32F
12/18 19:47, 32F
→
12/18 19:56,
3年前
, 33F
12/18 19:56, 33F
→
12/18 19:57,
3年前
, 34F
12/18 19:57, 34F
→
12/18 20:09,
3年前
, 35F
12/18 20:09, 35F
→
12/18 20:09,
3年前
, 36F
12/18 20:09, 36F
→
12/18 20:36,
3年前
, 37F
12/18 20:36, 37F
推
12/18 20:49,
3年前
, 38F
12/18 20:49, 38F
→
12/18 21:05,
3年前
, 39F
12/18 21:05, 39F
→
12/18 21:05,
3年前
, 40F
12/18 21:05, 40F
→
12/18 21:10,
3年前
, 41F
12/18 21:10, 41F
推
12/18 22:35,
3年前
, 42F
12/18 22:35, 42F
→
12/18 22:35,
3年前
, 43F
12/18 22:35, 43F
推
12/18 23:38,
3年前
, 44F
12/18 23:38, 44F
→
12/18 23:51,
3年前
, 45F
12/18 23:51, 45F
→
12/18 23:51,
3年前
, 46F
12/18 23:51, 46F
→
12/18 23:52,
3年前
, 47F
12/18 23:52, 47F
推
12/19 00:42,
3年前
, 48F
12/19 00:42, 48F
推
12/19 01:48,
3年前
, 49F
12/19 01:48, 49F
推
12/19 03:36,
3年前
, 50F
12/19 03:36, 50F
→
12/19 03:36,
3年前
, 51F
12/19 03:36, 51F
推
12/19 05:19,
3年前
, 52F
12/19 05:19, 52F
推
12/19 07:36,
3年前
, 53F
12/19 07:36, 53F
→
12/19 07:39,
3年前
, 54F
12/19 07:39, 54F
→
12/19 07:40,
3年前
, 55F
12/19 07:40, 55F
→
12/19 09:09,
3年前
, 56F
12/19 09:09, 56F
→
12/19 09:10,
3年前
, 57F
12/19 09:10, 57F
→
12/19 09:11,
3年前
, 58F
12/19 09:11, 58F
→
12/19 09:13,
3年前
, 59F
12/19 09:13, 59F
推
12/19 10:59,
3年前
, 60F
12/19 10:59, 60F
推
12/19 18:42,
3年前
, 61F
12/19 18:42, 61F
推
12/21 07:48,
3年前
, 62F
12/21 07:48, 6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PC_Shopp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