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Vivo X100系列 宣布 11月13日發布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 (人生 歡樂易忘卻執著痛苦)時間1年前 (2023/11/08 23:38), 編輯推噓10(11110)
留言22則, 1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今天終於有照片了 就拍落日 廣告影片 (小字僅供參考 以小字為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vOO6a38LE
vivo https://m.weibo.cn/detail/4965742783758479 離譜的遠攝,vivo X100系列潛望長焦帶來長焦懸日「拍太陽」。落日大片,抬手 可得。真的離譜,也真的靠譜!11月13日發佈會見! 然後X100 以及 X100 Pro 各出兩張落日照 https://i.imgur.com/X0PWla2.jpg
https://i.imgur.com/q3ZEdWe.jpg
https://i.imgur.com/lGgcrWW.jpg
https://i.imgur.com/rzqLtkl.jpg
vivo https://m.weibo.cn/detail/4965825919060584 vivo X100系列搭載蔡司APO超級潛望長焦,幫你記錄每一次落日下的感動。 vivo韓伯嘯:每一次日落都像一次思念 Orlish:希望能夠提示一下只能拍日落,萬一有人買來拍大太陽受損,你們就有的受了 vivo韓伯嘯:謝謝 vivo韓伯嘯 https://m.weibo.cn/detail/4965742880230052 X100pro預計23年最強影像旗艦,如果說爆裂的長焦是加冕的皇冠,那一英吋主攝就是 王座的基石,沒有一英吋的手機說自己都不敢說是影像天花板。而X100pro一英吋又配 套了幾項新的針對性獨創技術,更加完美的一英吋。再說件恐怖的事情:藍廠第三次 調教這個主攝了,藍廠重複調同一顆的歷史你們都該聽過的。 (下面回覆很搞笑老實..) 九點半不微醺:啊 哪來的3次啊? vivo韓伯嘯:X90系列有兩台啊,兩個不同的平台和isp都是要重新調的 猴子請來的救兵201512:韓總啊,23年還有倆月就過完了 vivo韓伯嘯:那明年確實有更強的啊,不過那個要好久而且很貴。 vivo韓伯嘯:確實啊,頂級影像是這個行業除了折疊幾乎最貴的一種產品,所以 X100pro就是這樣給大家一次特殊體驗的產品啊,只要大杯的付出,你曬圖發圈各種 拍照極限可以騎臉各種超大杯輸出。 曠野的慰藉:自信點就說2024年數一數二的強行不行 vivo韓伯嘯:你說的對,那就2024暫排第二吧 數碼閒聊站 天璣9300測下來挺強,現在阿藍大杯短板似乎只有指紋,其它是都很強的IMX989、 OV64B 4.3X潛望長焦微距、5400mAh+100W+50W、1.5K 8T、USB 3.X、IP68 (8T 似乎是LTPO的技術) 消費者眼中的好屏幕和產品經理眼中的好屏幕是有很大區別的,接下來很多新機會陷 入這樣的取捨難題,當然也有「加個開關」 ---------------------------------------------------------------------------- 攝影師木析看到落日照 回答了 拍太陽 以及什麼是APO (似乎只有Pro版 才APO) 木析AlexanDENG https://m.weibo.cn/detail/4965766703876203 早在前幾年,拍月亮已在各家影像旗艦上實現了。雖然看起來非常酷,但是拍月亮的 難度,其實並不大。尤其是對於普通用戶最愛的滿月而言,不管天空多暗,月面實際 上非常明亮,想要用240mm前後的焦距手持拍攝,其實難度並不大。 但是相比之下,拍攝太陽就非常難了。我們可以整晚「賞月」,卻很難整天「賞日」, 可見太陽的光輝確實足夠強烈難以輕易捕捉。就算是在日出日落這兩個相對溫和的場 景裡,若無雲層遮擋,陽光也可能很耀眼。因此專業攝影師使用長焦拍攝太陽會需要 使用漸變中灰濾鏡 而大家在日常拍攝中也經常遇到太陽下的大逆光場景難以拍好的困境。 拍攝太陽的難點,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基本上有這些: 首先是強烈的陽光會在鏡筒內多次反射成像造成各種眩光鬼影發蒙等畫面瑕疵, 其次是巨大的光比,讓地面景觀欠曝的同時太陽仍然嚴重過曝,造成動態範圍不足信 息量過少的問題; 再次是主體邊緣在逆光場景下很容易出現色散,也就是常見的紫邊問題。 為了解決這三個問題,vivo下了大力氣,厚積薄發加強強聯合,在X100 Pro上做出了 這支超強的長焦。 首先做出了移動影像領域首枚APO復消色差鏡頭。這可是APO啊朋友們,要知道各家傳 統鏡頭大廠的APO鏡頭一直都是最貴最沉的皇牌產品,價格至少是同等焦段鏡頭的2-3 倍,而且光圈甚至往往會小一檔,可見APO的含金量。 其次是新一代的蔡司T*鍍膜,升級了多層鍍膜技術,有效減少鬼影和眩光,同時增加 透光率讓畫面更加清晰銳利。APO利用鏡片材質和設計來減少色散,而鍍膜在光線穿過 每一片鏡片時減少色散,vivo真的跟色散槓上了。 再次是升級vivo原像引擎,用更強的HDR多幀融合算法來面對逆光大光比,強力提升動 態範圍,提升高光暗部的細節,同時保持影調的自然協調。 總之,在拍月亮成為習慣的今天,vivo在X100上迅猛發力,希望能引領下一個拍懸日 的風潮。 另外的攝影師寧思瀟瀟 更是寫了一篇圖文介紹 什麼是APO 有興趣參考 APO能夠給手機帶來什麼? 寫在滿分產品發佈之前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9034096054092324 ============================================================================ 藍綠米影像旗艦目前都測試LYT900,DCG雙轉換增益優化版一英吋主攝,看進度是綠廠 Find最先登場 數碼閒聊站:Find X7系列確定首發LYT900,在此之前的新機都是IMX989。然後X7這代 潛望長焦是之前說過的超級大升級,標準版和Pro都很頂(僅限於硬件,實際調教以量 產機為準) (已知 X7用 D9300、 X7 Pro應該會用8Gen3 LYT900 就是IMX989升級) 隨時隨地在WB發現新dumbass:標準版和pro能一樣? 數碼閒聊站:這次不一樣 數碼閒聊站 摸了一下Find X7,這次綠廠和哈蘇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風格,影調變化和整體影像能 力提升非常大,而且加了一個全新的哈蘇功能,超光影系統也升級了。 最重要的是,Find X7系列這個硬件升級真的是拿了一套(可能)2年內沒人能打的方 案,長焦有大驚喜。標準版這次也不錯,效果追友商Pro問題不大 (站哥說看過 X7 Pro 要用四攝 有雙潛望 但是這位置會很難塞)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63.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99457939.A.F2A.html

11/08 23:54, 1年前 , 1F

11/08 23:54, 1年前 , 2F
用iPhone拍的夕陽
11/08 23:54, 2F

11/09 00:01, 1年前 , 3F
樓上這幾倍?
11/09 00:01, 3F

11/09 00:13, 1年前 , 4F

11/09 00:14, 1年前 , 5F
OPPO在巴黎宣布新一代光影影像系統會下放 1+12 reno
11/09 00:14, 5F

11/09 00:16, 1年前 , 6F
不過用 OPPO折疊機N3拍的影調 就蠻強的了
11/09 00:16, 6F

11/09 00:16, 1年前 , 7F

11/09 00:25, 1年前 , 8F
iQOO 12早上解禁不過可以發拍照了
11/09 00:25, 8F

11/09 00:26, 1年前 , 9F

11/09 00:43, 1年前 , 10F
我買手機是來拍太陽的?
11/09 00:43, 10F

11/09 01:25, 1年前 , 11F
垃圾曲面退散
11/09 01:25, 11F

11/09 07:28, 1年前 , 12F
有人逼10樓一定要拍太陽嗎,笑死
11/09 07:28, 12F

11/09 08:45, 1年前 , 13F
我知道你買手機是拿來拍OO的
11/09 08:45, 13F

11/09 08:47, 1年前 , 14F
無意義照片
11/09 08:47, 14F

11/09 13:01, 1年前 , 15F
花這麼多心力跟成本,為了拍不到幾次的太陽? 笑死
11/09 13:01, 15F

11/09 13:03, 1年前 , 16F
回3樓 五倍 然後裁切
11/09 13:03, 16F

11/09 13:22, 1年前 , 17F

11/09 13:22, 1年前 , 18F
分享一下x90pro+ 的日出
11/09 13:22, 18F

11/09 14:08, 1年前 , 19F
一樓那個鬼影太嚴重了吧慘不忍睹
11/09 14:08, 19F

11/09 14:20, 1年前 , 20F
氛圍感?霧霾?
11/09 14:20, 20F

11/09 17:52, 1年前 , 21F
我在車內拍攝 隔著一面擋風玻璃
11/09 17:52, 21F

11/09 22:59, 1年前 , 22F
其實不太能理解,這種夕陽哪支旗艦機拍不出來?
11/09 22:59, 22F
文章代碼(AID): #1bIwkJyg (MobileCom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IwkJyg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