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時代發展快:MicroLED螢幕會成iPhone標配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 (O_o)時間8年前 (2016/08/30 13:20), 編輯推噓12(12066)
留言78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MicroLED 除了可以達到現在 OLED 的純黑省電高解析度外,亮度更高、且沒有烙印隱憂, 若蘋果真能在以後的新 iPhone 率先其他家用上的話,或許終於能在螢幕這塊扳回一城吧 話說先前收購的 LinX 雙鏡頭技術終於在今年要修成正果(參見:http://goo.gl/Oqkry4 這家 LuxVue 收成似乎也不會太遠,現在看來最不可能在近期見到的大概就是 Energous 的真·無線充電了吧。 總之今年的 iPhone 似乎就剩相機可期待了, 希望明年傳說中的大改可以加入更多「黑科技」啊~ -- iPhone現在在使用LCD,傳言明年要用OLED,然而再過兩年可能就變成Micro LED了。 Micro LED 並不算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因為之前我們不時聽到這項新技術的消息。最近一 次來自 6 月份,當時有傳聞稱蘋果正在佈局比 OLED 更為先進的Micro LED 技術。而且, 美國專利商標局公佈的文件也顯示,蘋果的確有意開發這種新技術,意味著未來的 iPhone 、iPad 以及 Apple Watch 都有可能會配備微 LED 螢幕。 那麼未來會是多久呢?根據 TrendForce 旗下研究所 LEDinside 的報告,2018 年 Micro LED 將在智慧穿戴裝置的顯示器上實現量產,預估 2020 年可以導入智慧手機顯示器應用 。報告稱,近來隨著蘋果、SONY兩大廠商對 Micro LED 的日益重視,已吸引業者紛紛投入 ,進而加速 Micro LED 商業化量產時程。 據了解,Micro LED 不僅具有亮度高、超省電及反應速度快等特性,更可滿足高 PPI(像 素密度)及可撓、透明等產品設計需求,一舉突破了傳統 LCD、OLED 的技術限制。儘管 Micro LED 技術進入顯示器領域尚有許多技術挑戰,但實現量產已是指日可待。需要說明 的是,蘋果早在 2014 年就已經收購了專門研發 Micro LED 的LuxVue 公司。 蘋果優先把 LED 縮小,做高畫質顯示,但只做用於穿戴式裝置的小尺寸顯示器,避免因累 計良率過低,價格無法達商業化水平,日前蘋果的龍潭廠已實驗性點亮了 6 吋的 Micro LED 顯示器。蘋果藉購併 LuxVue、投資台灣龍潭廠,和策略夥伴們的開發,已讓高 PPI 全彩 Micro LED 研發進程更為推進,對比已販售 Apple Watch 的規格,畫質還能做更高 。張嘉弘表示,以目前的技術水準和蘋果的計畫來看,2018 年搭載 Micro LED 的穿戴裝 置問世的可能性很高,然用於如 iPhone 等需要高畫素的手機產品得再等等到2020年。 -- 原文:http://goo.gl/7u4eN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64.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472563224.A.8DB.html

08/30 21:26, , 1F
阿不是傳好幾年說iphone要改用的oled螢幕
08/30 21:26, 1F

08/30 21:27, , 2F
原來有這種螢幕喔 那希望oled快點掰掰
08/30 21:27, 2F

08/30 21:29, , 3F
沒聽過 大概是新公司要炒股?
08/30 21:29, 3F

08/30 21:29, , 4F
這螢幕真的量產,三星的Amoled應該會掛
08/30 21:29, 4F

08/30 21:30, , 5F
上一頁的新聞 政府力推千億AMOLED國家隊
08/30 21:30, 5F

08/30 21:30, , 6F
國家隊: 哈哈哈 終於幹掉三星啦 蘋果:已轉單MLED
08/30 21:30, 6F

08/30 21:31, , 7F
iPhone成本很便宜的
08/30 21:31, 7F

08/30 21:32, , 8F
2020 想想都...歲月不饒人
08/30 21:32, 8F

08/30 21:33, , 9F
這螢幕技術已經有人說比較新,反而不要投入OLED,
08/30 21:33, 9F

08/30 21:33, , 10F
畢竟已經落後太多了
08/30 21:33, 10F

08/30 21:45, , 11F
這螢幕成本是oled 3倍以上啊 要超多超多超多的控
08/30 21:45, 11F

08/30 21:45, , 12F
制ic
08/30 21:45, 12F

08/30 21:47, , 13F
一大堆紅綠藍小led然後要調教控制 目前定位超級尷
08/30 21:47, 13F

08/30 21:47, , 14F
尬 顯示效果沒有oled好 價格是3倍以上良率不高
08/30 21:47, 14F

08/30 21:51, , 15F
是一條新路 對台廠跟日廠oled沒跟上的 就可以開發
08/30 21:51, 15F

08/30 21:51, , 16F
這條路
08/30 21:51, 16F

08/30 21:54, , 17F
重新定義就好啦~
08/30 21:54, 17F

08/30 21:57, , 18F
目前這項技術卡在oled目前以每年20%提升耐久度速度
08/30 21:57, 18F

08/30 21:57, , 19F
飆上來 目前7.8000小時才烙印 提升到15000左右微le
08/30 21:57, 19F

08/30 21:57, , 20F
d就只剩亮度高的優勢
08/30 21:57, 20F

08/30 22:00, , 21F
總體來說 個人淺見oled還是主流 微led要等重大突破
08/30 22:00, 21F

08/30 22:00, , 22F
讓成本大幅下降
08/30 22:00, 22F

08/30 22:04, , 23F
MLed....至少要2020年後的事啦
08/30 22:04, 23F

08/30 22:05, , 24F
不過這項技術就不知道三星本身有沒有想也搞一下
08/30 22:05, 24F

08/30 22:06, , 25F
兩三年後iPhone就要用....根本不可能就是了
08/30 22:06, 25F

08/30 22:07, , 26F
其實專注在oled 像我說的把耐久提升到10000以上不
08/30 22:07, 26F

08/30 22:07, , 27F
難 用成本優勢還是能勝過微led
08/30 22:07, 27F

08/30 22:08, , 28F
OLED的藍光材料還是大問題就是了啦 耐久度....XDDD
08/30 22:08, 28F

08/30 22:29, , 29F
不過說真的,三星的AMOLED已趨於成熟,技術也到位
08/30 22:29, 29F

08/30 22:29, , 30F
要再往下發展MicroLED也只是時程的問題吧
08/30 22:29, 30F

08/30 22:29, , 31F
看起來MicroLED的未來展望,應該比AMOLED還要好
08/30 22:29, 31F

08/30 22:31, , 32F
OLED卡耐久度,MicroLED卡成本
08/30 22:31, 32F

08/30 22:31, , 33F
前者短期內會繼續提昇,後者還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解決
08/30 22:31, 33F

08/30 22:34, , 34F
明後年買oled壞掉的時候mled有可能第一批能出來XD
08/30 22:34, 34F

08/30 22:37, , 35F
第一批出來的時間應該沒到那麼久啦
08/30 22:37, 35F

08/30 22:37, , 36F
不過到那時候..相信成本還是很高就是了XD
08/30 22:37, 36F

08/30 22:38, , 37F
如果Apple真的有心想發展...AppleWatch就是白老鼠了
08/30 22:38, 37F

08/30 22:39, , 38F
之前有看到三星要推自己的自發光QLED
08/30 22:39, 38F

08/30 22:42, , 39F
蘋果下去搞電容觸控時 也被視為是貴爆了的實驗室技
08/30 22:42, 39F

08/30 22:42, , 40F
08/30 22:42, 40F

08/30 22:46, , 41F
但是電容跟電阻有根本上明顯差異 不過螢幕差異不大
08/30 22:46, 41F

08/30 22:46, , 42F
oled已經有純黑跟高色準
08/30 22:46, 42F

08/30 22:47, , 43F
效果差不多情況下 廠商會選擇成本低的材料
08/30 22:47, 43F

08/30 22:48, , 44F
Qled應該也要3-5年 2020年感覺就是新一波螢幕技術
08/30 22:48, 44F

08/30 22:48, , 45F
的大比拼
08/30 22:48, 45F

08/30 22:57, , 46F
台灣目前....背光led面臨淘汰 oled跟太慢 mled需
08/30 22:57, 46F

08/30 22:57, , 47F
要突破性技術 qled專利在三星跟tlc手上
08/30 22:57, 47F

08/30 22:57, , 48F
藍寶石螢幕都吹多久,還肖想mLED螢幕?
08/30 22:57, 48F

08/30 23:03, , 49F
反正我確定的是,AMOLED不可能這樣繼續走下去
08/30 23:03, 49F

08/30 23:03, , 50F
新技術整體拉上來後,三星肯定會有新動作的
08/30 23:03, 50F

08/30 23:04, , 51F
不過我不知道...三星原來是想玩QLED啊 XD
08/30 23:04, 51F

08/30 23:09, , 52F
有機發光二極體改成無機發光二極體 比較穩定而且
08/30 23:09, 52F

08/30 23:09, , 53F
高耐久 沒有不同發光材料壽命不同問題 靠電去激光
08/30 23:09, 53F

08/30 23:13, , 54F
雙曲面 下一個新技術期待
08/30 23:13, 54F

08/30 23:18, , 55F
這不知道多久後才能低價量產,而且三星估計也在研發
08/30 23:18, 55F

08/30 23:18, , 56F
這貨……
08/30 23:18, 56F

08/30 23:20, , 57F
mled無法做成曲面 第一波應該先應用在手錶或運動
08/30 23:20, 57F

08/30 23:20, , 58F
顯示器那種小螢幕而已
08/30 23:20, 58F

08/30 23:20, , 59F
QLED目前看起來的優勢滿大,沒有什麼耐久性的問題
08/30 23:20, 59F

08/30 23:20, , 60F
成本看起來如果技術成熟後可能也比較低
08/30 23:20, 60F

08/30 23:20, , 61F
也可以直接發純色(OLED要校正)
08/30 23:20, 61F

08/30 23:22, , 62F
所以以後大概就是MLED vs QLED的戰爭了吧
08/30 23:22, 62F

08/30 23:24, , 63F
不管怎樣,已經沒有發展性的LCD勢必要淘汰的
08/30 23:24, 63F

08/30 23:25, , 64F
電腦螢幕還沒有OLED的 想買的說
08/30 23:25, 64F

08/31 11:50, , 65F
有oled的電腦螢幕 只是台灣沒進 而且國外也是天價
08/31 11:50, 65F

08/31 15:58, , 66F
Sony 大尺 有類mled產品了 蠻殺手級
08/31 15:58, 66F

08/31 15:58, , 67F
大概會打趴LG 大尺
08/31 15:58, 67F

09/01 00:55, , 68F
sony電視先確保自己不要收掉就好了...姨父可是有這
09/01 00:55, 68F

09/01 00:55, , 69F
個意願的
09/01 00:55, 69F

09/01 01:01, , 70F
sony只是比一般lcd電視放更多燈而已 能夠比一般lcd
09/01 01:01, 70F

09/01 01:01, , 71F
電視更接近oled
09/01 01:01, 71F

09/01 01:02, , 72F
但要價20萬以上 且達不到oled像素控制級別水準...
09/01 01:02, 72F

09/01 01:02, , 73F
用頂規電視不會管耐用度他們只要最好的畫質
09/01 01:02, 73F

09/05 08:04, , 74F
自發光QLED 製程溫度很難超過150度
09/05 08:04, 74F

09/05 08:04, , 75F
甚至120度以上就劣化,製程上很惡夢
09/05 08:04, 75F

10/03 05:18, , 76F
看起來QLED還是比MicroLED優勢大很多呀!!
10/03 05:18, 76F

10/03 05:19, , 77F
QLED應該能有2460ppi的表現,MicroLED為1500ppi
10/03 05:19, 77F

10/03 05:20, , 78F
看資料,製程方面也是QLED感覺比較低成本~
10/03 05:20, 78F
文章代碼(AID): #1NnOWOZR (MobileComm)
文章代碼(AID): #1NnOWOZR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