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是否該用Industrial I/O架構 ?
由於kernel裏面附的adc driver大部份都是使用Industrial I/O架構
所以我稍微看了一下
http://wiki.analog.com/software/linux/docs/iio/iio
感覺上蠻方便的,目前只用過兩個
- dht11:失敗率極高,看了一下沒有重試機制
(dht11用的1-wire protocol本來就容易失敗)
- mcp3008:rpi沒有內建dt-overlay,要自己寫,不過使用算簡單。
手上有一塊MPU-6050要寫driver(走i2c,六個數據)給四軸用
(因為kernel裏面沒有可用的driver)
不知用iio架構會比較好還是普通的platform_device/driver會比較好
(用platform_device的話可以拿i2c-rtc的module直接改)
不知板上有無熟悉platform_device的人可以給點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6.200.216.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nuxDev/M.1436538745.A.5E2.html
→
07/11 11:33, , 1F
07/11 11:33, 1F
→
07/11 16:56, , 2F
07/11 16:56, 2F
※ 編輯: wtchen (90.27.152.170), 07/20/2015 17:11:45
※ 編輯: wtchen (90.27.152.170), 07/20/2015 22:04:36
LinuxDev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