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心中有個疑問?

看板LCD (電腦螢幕)作者 (敗鹿)時間20年前 (2005/05/02 13: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目前業界製作HDTV的標準規範,叫做ITU BT.709, 而這套規範內的監視器色彩標準,正好就是sRGB所沿用的標準, 也就是說,螢幕色溫是6500k,Gamma=2.2,螢幕兩側的環境光色溫為6500k, 而整體環境光源為5000k。 這也就是為什麼,SONY的業務用監視器PVM系列,色溫也是訂在6500k, 這個網頁剛好有測到數據為6480k。 http://www.extremetech.com/article2/0,1558,1734432,00.asp 也就是說,一個符合規範的DVD製作流程,所採用的監視設備, 是以6500k為標準,而使用者如果想要在自己的螢幕上, 看到與當初後製過程時廠商所要傳達的效果,應該也要把螢幕調成6500k。 這裡所謂的6500k不是指OSD調成6500k。絕大多數的螢幕6500k根本就有問題, 包含EIZO的頂級CRT T965,白色嚴重偏綠,顏色淡淡的濛濛的。 就跟不同廠牌的螢幕所謂的sRGB,顏色也可以天差地遠一樣, 例如同樣是用Trinitron的G420與T965,sRGB就差了非常遠。 所以我可以想像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把螢幕設定成6500k,表列如下: 1.當已經習慣9300k的白色時,切換到6500k的瞬間,實在是太黃了,難以接受。 人眼對於色溫是會自動適應的,9300k看個半小時,瞬間換成6500k當然會覺得很怪, 除了那些有絕對色感的少數人,要用人眼在兩個色溫之間切換, 而評斷哪種顏色比較正確,是絕對辦不到的。 只有當兩台螢幕擺在一起,調成不同的色溫,在一起播放影片, 才會有比較客觀的結論。 2.螢幕的6500k和sRGB根本就沒調好,使得9300k看起來比較正常。 3.9300k的白色恰巧比較接近該使用者的環境下白紙的白法。 我相信在使用5000k日光燈管的情況下就是如此, 而指望電腦上看到的白色會跟白紙一樣白,對於校色並不是正確的作法。 4.人眼很容易因為亮度而誤判色溫,越亮的物體感覺就越白。 舉例說明,一般辦公室用的日光燈,是5000k,請問有人覺得這種燈管會黃嗎? 這就是因為當亮度夠高時,人眼對於顏色的誤判。 同樣地,CRT由於亮度不如LCD,所以同樣調成6500k時,CRT感覺就是會比較黃。 而許多螢幕,9300k亮度就是比6500k來得高,這是因為6500k, 是靠著把9300k的藍色降低而得。所以,會嚴重造成使用者為了追求所謂的純白, 而把色溫越調越高,而實際上是因為亮度變高而造成白色變白的效果, 三年前我剛買T965時就是這個樣子。 5.除了那些有THX認證過的影片DVD,在製作流程中到底色溫是不是訂在6500k, 是只有廠商自己之道的事情。有名的例子是神隱少女DVD,顏色嚴重偏紅, 在6500k的螢幕上慘不忍睹,設定成9300k雖有改善但還是很怪。 所以不可否認,確實存在許多影片,用6500k看反而會怪怪的,9300k才比較對味。 以上五點是我對於6500k與9300k之爭的一點淺見。 用哪種色溫比較爽,絕對是個人喜好問題,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標準, 例如在文書處理的狀況下,我覺得用9300k使得白紙跟螢幕顏色接近點, 是可以接受的設定。但如果是要修照片,幾乎所有的數位相機都是以6500k 作為標準,所以螢幕也應該要調成6500k。如果要預覽印刷輸出結果, 則應該把色溫調成5000k。 至於打game的話,小弟才疏學淺,並不清楚業界是否有統一的色溫標準, 這時候就真的是自己看得爽就好,我想9300k或許會比較好。 最後我想要再次強調,DVD的製作標準,也就是HDTV的製作標準ITU BT.709, 所規定的監視器標準色溫是6500k。 所以,把螢幕調到6500k,理論上會有比較大的機會, 看到和導演當初在他的監視器上,所想要呈現的效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02.189
文章代碼(AID): #12TRM9R1 (LCD)
文章代碼(AID): #12TRM9R1 (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