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耳機發燒仙境的14層兔子洞 2/3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trolltrolltroll)時間6天前 (2025/03/26 13:53), 編輯推噓11(1104)
留言15則, 14人參與, 4天前最新討論串1/1
續接文章代碼(AID): #1duljeyr (Headphone) ※ 引述《pxycho (trolltrolltroll)》之銘言: : 偶然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簡單翻譯分享 : 原文: https://tinyurl.com/4s8v9haf : --- ~~~ 階段五 學習曲線 現在,你已經搞懂音質不只是耳機的問題 - 實際上複雜多了。 所以,你開始做功課。而這就是你一頭栽進規格,參數和無盡論戰的時候。 每個人都有一套說法,然後半數人的說法還跟另一半互相矛盾。 好歹一些關鍵概念還是說得通的: 阻抗 & 靈敏度 - 有些耳機需要較大功率的訊號才能好好表現。 如果你的耳機有較高的阻抗 (歐姆) 與較低的靈敏度, 沒有擴大機的話聽起來可能沒力沒力的比較虛。 頻率響應曲線 - 這些花花綠綠的圖表理論上向你描述耳機"聽起來"怎麼樣, 但是需要練習才能解讀它們。4kHz那邊的低谷是好是壞? 要看你問誰囉。 破壞性壓縮 vs. 無損音質 - MP3 捨棄部分資料以節省空間, 而 FLAC 和 WAV 之類的格式保留每個位元的細節。 你真能聽出差別? 有的戰囉。 音源 & 擴大機搭配 - 有些設備組合就是相得益彰。有些就是不行。 一個人聽感 "溫暖滑順" 在另一人耳裡可能是 "又悶又糊"。 到這地步,你瞭解了不是所有升級都有同等效益。 有些升級能讓你的聆聽體驗徹底昇華,其他的嘛...這樣說啦,你的錢包比你的耳朵還有感。 至少有件事可以確定 - 你已經在看下一項升級了。 ~~~ 階段六 勇闖社群 你現在不是聽個響的普通人了 - 你想認真搞懂聲學。 哪有比向大師們學習還好的辦法? 於是,你勇往直前進入發燒論壇,YouTube 開箱和無盡的留言區。 你註冊了 PTT 耳機板和巴哈影音試聽討論區的帳號,訂閱老燒大神的頻道, 然後很快發現一件事: 發燒圈有自成一格的語言。 一開始,你根本一頭霧水。 同一副耳機有人說它 "明亮",有人說它 "細膩",還有人說它 "穿腦魔音的拉圾"。 有些人力吹 "中性" 音質。別的人聲稱中性調音就是 "枯燥且了無生趣"。 這些人聽的是他媽同一個東西嗎? 每個測評,每條留言,每個討論串最後看起來都對不上邏輯。 接著你決定參與討論的關鍵時刻降臨了。你問了個簡單的問題: "萬元內最好的 DAC 是哪一台?" 你闖大禍了。 幾分鐘之內,水軍湧進回覆留言區。 有些推薦 ESS 晶片,有些吹捧 AKM 晶片,還有基本教義派堅決表示 R2R 才有 "靈魂"。 當然,少不了老好人補一句: "認真? 你播放器自帶的聲音不錯了啦。好好享受音樂就是了" 你離開討論的時候比加入前還更搞不清楚狀況。 至少現在,你說話聽起來像個發燒友了。 ~~~ 階段七 無限升級輪迴開始! 升級是發燒無可迴避的歷程。 不管這一套聽起來多好,總是有個念頭: 還能更好嗎? 一開始,都是些小調整 - 換個耳墊抑或試試看不同的 EQ 設定。 接著,你開始著眼更大的升級。換耳機。再換擴大機。再換 DAC。再換線。再換電源整流器。 因為有人說一句 "中音開闊了" 你就心安理得的花三萬買新 DAC。 你現在擁有的耳機數量比襪子還多。 每次升級都以為到位了吧。 然後下次出門又在門口踢到一個包裹。 這循環往復。 有些發燒友因好奇心而追尋新設備,有些人因為試聽中毒,也有人單純就是享受花錢的過程。 拋開原因不談,有件事是真的: 永遠都有下一項升級。 ~~~ 階段八 無損音質狂熱 一個發燒友遲早會停下對設備的探究,轉而對音頻檔案本身發起拷問。 MP3,曾經無可挑剔,現在根本聽不了。 你知道了它使用破壞性壓縮,捨棄 "不必要" 的資訊以縮減檔案大小。 這麼說的話,具體來說捨棄的是什麼東西? 歡迎來到無損格式 - FLAC,ALAC,WAV,以及 DSD。 這些格式理論上保存了原始錄音每個位元的細節,帶來純粹的聆聽體驗。 有些人聲稱有如天壤之別。也有人聽不出名堂。 隨之而來下一個體認: 串流服務可生而不平等。 Tidal 和 Qobuz 提供 Hi-Res 無損串流,某些平台(咳嗯嗯Spotify咳嗯)還是只有一句下次一定。 你懂得越多,越懷疑你最愛的專輯到底有沒有播放出它本來的聲音。 當然,一旦你轉用無損音質,你開始想起: 我的這套老設備該不會才是一路走來的瓶頸吧? 如此一來,你又開始想著要升級了。 ~~~ 階段九 線材大戰 你曾以為電線不就是線 - 一條把電力從 A 點送到 B 點的繩子。 然而你誤打誤撞看到論壇裡的熱議討論串,論戰線材原料是否影響音質。 有人聲稱鍍銀線高音清亮低音緊繃。 有人堅稱無氧結晶銅的音色更加溫暖厚實。 還有懷疑論者一邊翻白眼一邊說 "安慰劑效應的腦放效果而已啦"。 有趣,你開始做實驗。 也許把耳機原廠線換了或是把設備小黑線換了。聽個仔細。 有聽出差異嗎? 也許有吧。也許沒有。 但最危險的情況是你覺得你聽出差異了。 一旦那念頭進到你腦袋,就再也不會離開了。 --- 最後 10-14 晚上下班如果有空再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0.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42968402.A.8E6.html

03/26 14:00, 6天前 , 1F
耳機1至無限,聽動圈正宗 柏林牌
03/26 14:00, 1F

03/26 14:07, 6天前 , 2F
翻譯得真道地 英文論壇改成台灣兩大討論區XD
03/26 14:07, 2F

03/26 17:45, 6天前 , 3F
辛苦了 翻的真道地XD
03/26 17:45, 3F

03/26 18:34, 6天前 , 4F
翻得真有感覺!
03/26 18:34, 4F

03/26 20:51, 5天前 , 5F
真是辛苦了
03/26 20:51, 5F

03/26 20:51, 5天前 , 6F
"認真? 你播放器自帶的聲音不錯了啦。好好享受音樂就
03/26 20:51, 6F

03/26 20:51, 5天前 , 7F
是了"
03/26 20:51, 7F

03/26 22:59, 5天前 , 8F
翻譯的超棒 特地登入來推文哈哈
03/26 22:59, 8F

03/26 23:14, 5天前 , 9F
越看笑話就會發現自己越是在聽器材的道路上前進
03/26 23:14, 9F

03/26 23:47, 5天前 , 10F
苦海
03/26 23:47, 10F

03/26 23:50, 5天前 , 11F
翻的很在地化 推推
03/26 23:50, 11F

03/27 07:54, 5天前 , 12F
笑死,大推錢包比耳朵有感、離開比加入時還搞不清楚
03/27 07:54, 12F

03/27 07:57, 5天前 , 13F
感謝,非常有感
03/27 07:57, 13F

03/27 10:24, 5天前 , 14F
03/27 10:24, 14F

03/28 14:29, 4天前 , 15F
我蠻喜歡看綠壇那些沒甚麼營養的討論的w
03/28 14:29, 15F
文章代碼(AID): #1duvPIZc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duvPIZc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