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IFI GO POD MAX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暴雷一聲)時間12小時前 (2025/11/11 03:4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這是個意外的購物 其實已經退燒好一陣子了 所有隨身設備耳機線材幾乎全都售出 自己進行了一場很大的斷捨離 雖然依舊有雙聲道系統在聆聽 但也幾乎定型沒再更動了 私膜是一個屬於自己的記號 專屬於自身的耳型 無法簡單的轉售與他人結緣 每當我整理空間看到這對UE18+ 就覺得很可惜明明是個好東西 因為自己使用習慣而沒好好使用 覺得挺浪費的 就在某一天 突然看到有人分享了這個神奇的小東西!! 今天的主角:IFI GO POD MAX 我先前其實完全沒接觸過這樣的產品 簡單看了介紹爬了一下文 了解它大概暫時是藍芽耳掛模組的天花板 直接腦衝盲狙! 既然可以支援Aptx Lossless 我搭配了一個聲海的BTD700一起使用 我的用法是將BTD700接在 LUMIN U2串流機上使用 播放軟體是Audiravana 連線穩定度在我使用的環境 都與BTD700運作的很好 很少遇到斷線的情況 配戴感我自己是完全感受不到耳掛的重量 很自然舒服的最長連續使用4小時也沒有不舒服的情況再加上私膜本身配戴感就很好 聲音的部分已無線產品來說 這已經很厲害了我覺得 首先在我的耳機上我聽不到底噪 這我覺得很重要!! 動態挺大的 低頻有勁是有力道的 中頻人聲的位置比較靠前 本身還自帶一個K2HD濾波 我簡單看了一下介紹 感覺跟索尼的DSEE挺像的透過算法升頻 可以想像成機器自帶DSP 我已經對有線時是什麼聲音沒有印象了 但整體是讓我很滿意的狀態 躺在床上也能享受一個音樂世界 無線無束縛感走到哪裡都是音樂廳 最後是一個換線的小小心得 翻出舊物的過程看到了十多年前 那是我第一份打工薪水買的耳機線 管迷金銀合金線 這條線歷經波折 我記得我把它改了好多次各式各樣插針 最後我再次請友人 幫我把它做成連接UE18+的轉接線 在這個金價貴的不行的現在 做成這樣單邊8股的金銀合金線 應該也是不便宜吧 對比原線的中規中矩 甚至我覺得比較白開水的調音 人聲的位置與樂器拉開了距離 低頻的凝聚力收緊 可以依稀聽到一些低頻細節 同時人聲染上了一層染毒的不行 過了10年以上這線依舊挺有趣的 這是一場有意義的重逢 高中時第一份打工薪水買的線材 出社會第一份薪水買的私膜 透過一個連結產品重新回到我的生活 這是一次良好的購物體驗 很久沒打心得文了廢話很多 謝謝大家 https://i.imgur.com/RK1u7Jd.jpe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97.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62803919.A.B2B.html

11/11 13:08, 3小時前 , 1F
剛出來的時候還有搭配套裝賣 感謝心得~
11/11 13:08, 1F

11/11 14:01, 2小時前 , 2F
go pod+mest JB用戶 無線真的爽
11/11 14:01, 2F
文章代碼(AID): #1f4a3Fih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f4a3Fih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