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Vera-Fi SSZ(Snub Station Zero)簡評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Byron)時間3小時前 (2025/08/26 21:3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2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 個人理解是: 早期產品 (並聯型): SnubWay → 高頻 hash (數百 kHz) MainStream → 中頻 EMI (10–20 kHz) 新產品 (串聯型): LNBH → 更廣域且深入的 EMI/RFI 降噪 SSZ → 對應中低頻 EMI + DC Block + Soft Start - 串聯型需再準備一條電源線。新舊產品同系統不建議混用。如果同時插 SnubWay + LNBH,等於對高頻 hash 做二次衰減,可能導致聲音「冷、 乾、舞台後縮」。如果 MainStream + SSZ 一起用,低頻與中頻能量可 能被過度壓制,失去活力。 - LNBH (以及 SnubWay) 針對開關電源(SMPS)產生的 10Hz–2Hz 頻段 EMI/RFI雜訊進行衝擊吸收。一插上使用後立即可感,但約一週後效果 最穩定。除了噪訊消除帶來的背景黑化效果,最直接的是動態壓縮感的 明顯改善,聲音細節在提升後的動態範圍內更加清晰可聞,結像精準度 大幅提升,但不會改變原有音色特性與系統走向。 - SSZ (以及 MainStream) 主要是濾除交流電中來自其它家電設備的噪音 。SSZ 針對 DC Block (交流電源理論上應該是純淨的50/60Hz正弦波, 但實際上常因家中其它電器造成波形不對稱而產生或上或下的偏移而有 直流分量 DC Offset),採 4個高級EPCOS 22,000μF電容,以及音響級 分立式TO-220整流器進行 DC Block。 SSZ 在音場與空間定位的端正化、有形化方面改善顯著。這種「有形化」 讓低頻與中低頻呈現更加醇厚但不厚重,動態瞬態的釋放更趨自然流暢。 整體音場呈現3D立體感擴展,音量感知提升,中頻存在感與中低頻質感 更加豐富,系統展現出更強的感知動態表現力。(個人以為,低頻下潛量 感只是音響性的基本指標,下潛過程中的紋理起伏,特別是弱音的控制 力,以及強弱音轉化之間除了流暢度,還需保持著呼吸般自然的喜怒哀 樂微動態。SSZ在此方面表現可圈可點。) - 個人不專業的土砲測試,LNBH 接在排插之前,和壁插之間建議用銅材質 電源線 (我從莫內試到 DPS4,最後選擇後者),其影響對數位端 (訊源; DAC) 較明顯。SSZ 則使用在排插和設備之間,SSZ 三個輸出給數位或類 比設備皆可。 LNBH/SSZ皆可透過前端電源線進行音色微調,效果明顯且 目前未發現負面副作用,為系統最終調音提供了額外的靈活性。 LNBH 與 SSZ 在電源處理上的表現,不僅具備優異的抗干擾能力與聽感加分 效果,更以極高的 C/P 值提供了無副作用的穩定選項。無論是初燒新手、 攻略組(如德大與阿七大),甚至是高階氪金組的資深燒友,都會在這兩款 產品中發現實質可聽、可感、可控的優化體驗,值得一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25.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56215127.A.D93.html

08/26 21:36, 3小時前 , 1F
客觀,推推
08/26 21:36, 1F

08/26 21:59, 2小時前 , 2F
推有功有略
08/26 21:59, 2F
文章代碼(AID): #1ehRTNsJ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ehRTNsJ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