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黑膠系統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龜龜龜)時間2月前 (2024/12/06 14:49), 1月前編輯推噓14(14013)
留言27則, 15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小弟最近踏黑膠坑,還落在收藏片子的錢坑上意猶未盡。以前剛入門的時候有聽過便 宜的唱盤,大概知道數位系統沒調整好的話跟黑膠系統比會有那些短版。所以入坑也想說 可以幫數位系統健檢並隨時調整。在批踢踢抄了一下作業來決定器材,畢竟黑膠系統好像 蠻難在店家蹭到試聽,也感謝幾位被我站內諮詢的前輩。 https://imgur.com/3skDfm1
器材: 唱盤: Technics SL-1200G silver 唱放/前級: Mytek Manhattan DAC II (Phono card + Analogue preamp) 唱頭: Nagaoka MP-110 (其他: Ortofon 2M Black/Red) 目前只有玩動磁(MM)唱頭,動圈(MC)因為單價比較高想要再抉擇一下,但目前黑膠帶 來的樂趣就相當足夠了。 但以目前的配置呢,整體的分數我覺得大多數還是數位系統好聽,黑膠是樂趣成分居 多,畢竟音響迷的本質就是喜歡調整和改變帶來的樂趣。黑膠因為片源/片況之類的限制, 我手上只有少數膠片能超越同樣收錄曲目的 CD 或是數位檔案,大多數是持平或是略略遜 於數位載體。蠻多持平的狀況,聲音的自然發散感是優點,但細節和動態就沒辦法比。至 於那一兩片聽到明顯比 CD 好聽的膠片,我其實在懷疑是不是從後製就不同了。 不過呢,因為不管是黑膠或是數位都能夠順順聽完一整張,所以好像也沒什麼大礙。 倒是黑膠那種在你眼皮底下轉動的療癒感還有更換唱頭等等的類比樂趣真的非常棒。 一個半月就收了快70張黑膠所以防潮箱又開始嫌少了...... 黑膠我用耳機跟喇叭都聽得蠻愉悅的。只是耳機的話可能要選好一點的片子,不然聽 個彩膠那種底噪本來就很大的片子會有點煩。 目前搭配黑膠系統最喜歡的組合: SuSy Dynalo (耳擴), HD800S (耳機) # 唱盤: Technics SL-1200G silver https://imgur.com/flOXFcF
該怎麼說呢,這個唱盤雖然以精準現代技術為主打,網路的評價也都很好,但我拿到 的全新唱盤似乎有一點承盤疑似些微不平的問題,網路搜尋 SL-1200G wobble 應該就能看 到相關影片。但是不是真的「品質問題」可能還有疑問,也可能只是側邊定位點的對齊沒 那麼精準,網路上有此問題的人收到的官方回覆是在誤差範圍內,老實講我也懶得折騰了 。畢竟黑膠是完全水平的機會很低,蠻多流行盤轉起來那個盤面的水平像炒麵一樣。 線材真的很難裝,端子位置放的有夠裡面的,抬機器又怕水平跑掉。 比起其他歐美皮帶盤,這台應該算是調整上很簡單的,但說明書只有日英文。 如果能回頭我大概會買 SL-1200GR吧......水貨不到五萬,畢竟1200G工藝精度好像也 沒比較高 ? # 唱盤/唱臂/唱頭調整相關: 如果用SL-1200系列唱盤,要額外購買的調整用具大概整理一下: ## 必備: 1. 氣泡水平儀: 調整唱盤水平,我用 Ortofon 跟鐵三角 (AT615a) 的體感差不多。 2. 一字起子(精密起子): 我用 4 mm 寬 ifixit 起子,唱盤調整以及唱頭螺絲會用到。 ## 非必備但可以購買: 1. 針壓計: 基本上如果說明書步驟沒做錯,唱盤內的類比調整已經相當精準,我實際測量 針壓大概差0.1g左右而已。不過我覺得SL-1200G那個唱臂負重偶爾會搞錯轉錯內外 環,所以誤差可能會增加,預算夠還是建議買一下。 2. Azimuth / VTA alignment tool (水平方位角調整工具): 我有買一個 elvon 牌的,相當便宜,大約 200 台幣,可以確認一下唱頭蓋有 沒有水平。SL-1200G 說明書已經有對應的唱頭高-唱臂高度調整對照表,所以有照 說明書操作的話不一定要買這個,而且S型唱臂我覺得也有點不太好觀察。 ## 不必購買: 1. 唱盤超距尺: 比如Ortofon Cartridge Alignment Tool/Protractor 這類平擺在唱盤上看唱 頭/唱臂的超距(Overhang)有沒有問題的工具,在SL-1200G上就不太有必要,唱盤已 經有內附的超距調整工具。我有試過Ortofon這組對齊工具,但發現它和唱盤內附的 超距工具調整起來落差很大,後來查資料才發現好像是超距的對齊標準不同(尚未細 讀),所以用SL-1200系列真的不用買。 # 唱放/前級: Mytek Manhattan DAC II (Phono card + Analogue preamp) 挾著 DAC 本身電源很講究的優勢,這個唱放我覺得應該是物有所值啦 (大概 NT$ 45,000),能調整的選項也不少。剛開始玩用 Ortofon 2M Red 唱頭的時候覺得聲音 不太優,一度還懷疑是不是在中間被轉成 Digital ,但看了說明書是一路純類比過去, 減少了一個除錯的環節。 我是寫信去 Mytek 原廠購買的,台灣代理已經不進貨了,我問完官網就擺上Phono card 可以購買,有需要的曼哈頓用戶可以去買一張。不過目前出貨的都是無序號,也許跟 HEM 製造分家有關。Mytek 可以直寄台灣。 我手邊有一個 Audio Technica AT-PEQ30 唱放,跟 Mytek Manhattan 內建的唱放 有一段不小的差距,我覺得可能是電源品質的差異。 # 唱頭: Nagaoka MP-110 (推薦! 只要入門價格!) https://imgur.com/bndTKMK
Ortofon 2M Red Ortofon 2M Black 一開始用很好買到的 Ortofon 2M 系列,Red 真心覺得不好聽,Black 比 Red 好不 少但還是有一點問題,感覺細節和中高頻的流暢度不太好。或許跟我調教經驗不夠有關。 換上了入門價格的 Nagaoka MP-110 非常驚豔,飽滿富有細節的聲音,直接讓我回不 去 Ortofon 了,價格便宜也不怕亂搞或是手殘失誤弄壞唱頭。 唱頭是很纖細的東西,諷刺的是最容易撞到唱頭的是那個保護他的唱頭蓋,所以我後 來都用唱頭刷和清潔液每次撥放時保養來取代蓋上唱頭蓋。 # 唱頭保養相關: 1. Ortofon 唱頭刷: 乾式的,我不知道實際使用後唱頭的變化,等我買顯微鏡寄到了再來分享。 2. Nagaoka 濕式唱頭刷+保養液: 濕式的,含酒精,我不知道實際使用後唱頭的變化,等我買顯微鏡寄到了再來分享。 3. 唱頭收納: 我目前是丟進防靜電的夾鏈袋裡面...... # 唱片保養相關: 1. HumminGuru NOVA (超音波洗片機) 參考了友板前輩的文章,每次聽完丟進去洗其實蠻順手方便的。 實際使用發現多數狀況要設定風乾6分鐘才能全乾 (預設3分鐘)。風乾完再收進內袋。 我有試過拿來洗有很多黴斑的老唱片,NOVA 比較沒那麼夠力,洗完10分鐘還需要再額外用 手擦加強才能完全清除黴斑。 網路資料大部分是支持超音波洗片機不會損壞唱片,所以我是放心用。但要留意使用 太長的時間會增加洗片水的溫度,雖然洗片機有安全保護,我想可能還是要留意一下。 最尊爵不凡的好像是 Degritter 洗片機 ? 一台10萬上下,價格太尊爵了我還是乖乖 用嗡嗡咕嚕牌就好...... (註: HG官網可以直寄台灣也能留中文資料) 2. 鵝頸燈 https://imgur.com/KQncii4
這看起來跟唱片完全無關的東西超級實用,我用 ikea夾式鵝頸燈夾在唱盤旁邊,強光 下能看到許多一般燈光下無法察覺的灰塵跟刮痕細紋在唱片上,可以增加清理的龜毛程度 。 3. Ortofon 唱片刷 (碳纖維刷毛) 使用了一陣子覺得這種唱片刷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除靜電,而不是除灰塵。 唱片蠻容易產生靜電的,尤其是在撥放後唱針摩擦後,用手拿起唱片可以感受到靜電 ,如果沒有先用除靜電刷,唱片的第二面就會吸滿灰塵......。使用碳纖維後灰塵會被推 到某一處集中,但不會離開唱片。 4. Audio Technica AT6018a 乾/溼唱片刷 唱片刷本身有濕面跟乾面的天鵝絨刷面,濕面有沾附灰塵離開唱片的功能,個人覺得 相當好用,搭配鵝頸燈其實可以在撥放前/後把唱片清理的蠻乾淨的。 5. Nagaoka 唱片擦拭布 + 唱片清潔液 手動保養其實也不會很麻煩,如果沒有預算買超音波清洗機,買一組手擦的也可。 要留意擦拭的方向和CD不同,CD是沿半徑直線擦拭,LP是要順著圓周方向。 6. 唱片替換內袋 + 唱片封面外套 可以隨時替換掉髒的唱片內袋。一般的唱片我用台製的,好一點的唱片我用Nagaoka。 唱片封面外套我用 THT 加厚的無封口,蠻好裝的,可以保護美美的封面,也不怕唱片 掉出來。 7. 防潮箱 存放唱片。 會無性繁殖之物,也考驗房間的大小。 # 其他: 黑膠我覺得最困難的不是機器,而是那些經典盤或是好的片源,一份錄音又常有好幾 個壓制版本,水真的很深 XD 如果只收偶像盤也需要常常 Update 跟上最新消息,否則常 常限量第一批沒訂到就要等黃牛價或是數年再版。認真玩的話買唱片的錢應該很容易就追 上機器的價格...... 如果回頭看我大概會勸未來有一點想要玩黑膠的話,現在就慢慢開始收片! 不然等未來空有機器沒有這個年代的片子也沒用,就像我不知道張雨生跟孫盛希之前 的黑膠要等幾年才會再版 QQ 有的比較冷門的作品或是某些藝人特別的專輯只會發行黑膠版本,多一個音樂載體媒 介其實很不錯。 # 總結一下,像我這種從零到建立一個黑膠系統購買的東西 (建議): 1. 唱盤 (比較好的唱盤不會附唱頭! 我超菜當初不知道! XD) 2. 唱頭 3. 氣泡水平儀 4. 精密一字起子 5. 針壓計(看狀況,預算不夠可以先跳過) 6. Azimuth / VTA alignment tool(看狀況,可買可不買,雖然很便宜) 7. 唱頭刷 8. 唱片刷(乾式或濕式皆可,但建議至少要有一個來去除唱片靜電) 9. 唱片清潔液+專用布 或 超音波清洗機 10. 唱片替換內袋 11. 唱片外套 12. 防潮箱 13. (未來打算購買的) 自製蒸餾水機: 洗唱片用 14. (未來打算購買的) 顯微鏡: 觀察唱針用 * 我看了一些網路資料,觀察唱針老化好像有一點學問,要念點書。 * 如果不小心摔/撞到唱頭使唱針出現明顯的凹折,顯微鏡能幫忙快速斷捨離, 避免刮傷唱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33467747.A.C00.html ※ 編輯: ultimatevic (111.71.2.37 臺灣), 12/06/2024 14:50:23

12/06 15:20, 2月前 , 1F
所以我說那個房子呢
12/06 15:20, 1F
不要去想什麼房子,我們要把握當下

12/06 15:38, 2月前 , 2F
推 入坑即燒爆
12/06 15:38, 2F

12/06 16:06, 2月前 , 3F
這個是很精打細算的組合,光是找到長岡唱頭就不簡單
12/06 16:06, 3F
這顆真的是個驚喜

12/06 16:26, 2月前 , 4F
推心得~黑膠滿滿的儀式感超讚的
12/06 16:26, 4F
CD 其實也有儀式感,但沒有在眼前轉那麼療癒,對載體的依賴性也低

12/06 16:29, 2月前 , 5F
推 前幾天第一次在店家聽黑膠也有想入坑
12/06 16:29, 5F
來啦 你看這唱頭這麼便宜

12/06 17:48, 2月前 , 6F

12/06 17:50, 2月前 , 7F
可以聽看看這張黑膠,還沒聽過數位系統的人聲比聽這張
12/06 17:50, 7F

12/06 17:50, 2月前 , 8F
黑膠毒的
12/06 17:50, 8F
讚哦,來買看看(又買 ! 你又買 !)

12/06 18:18, 2月前 , 9F
最近在看要買哪個入門唱盤,以為這篇很適合參考,差點
12/06 18:18, 9F

12/06 18:18, 2月前 , 10F
就被你騙了XDD
12/06 18:18, 10F
XDD 一開始也覺得貴,買完唱片覺得這機器的價格好像還算入門

12/06 18:19, 2月前 , 11F
坑中坑你也跳…..
12/06 18:19, 11F
跳進來還沒踩到底

12/06 18:19, 2月前 , 12F
怕,水太深
12/06 18:19, 12F

12/06 20:21, 2月前 , 13F
房子買了過幾年賣了你有買不完黑膠的錢 不好嗎
12/06 20:21, 13F
這獨眼龍都知道的技巧,但就是不敢 XD

12/06 21:51, 2月前 , 14F
炒麵XDDD 黑膠坑看起來好可怕!
12/06 21:51, 14F

12/06 22:11, 2月前 , 15F
好險已入CD坑,黑膠真的不敢
12/06 22:11, 15F
想當初我也是黑膠不太敢碰 但近年黑膠復興,有些冷門作品只有發行黑膠,多一個載體/媒介來放音樂也是不錯 現在有點後悔沒有當下收藏喜歡的作品

12/07 10:15, 2月前 , 16F
如果有聽古典的話 有很多片況佳的二手可以考慮畢竟當年
12/07 10:15, 16F
有哦,最近在注意這一塊,但感覺有點開盲盒 ? ※ 編輯: ultimatevic (60.248.53.79 臺灣), 12/07/2024 14:05:47 ※ 編輯: ultimatevic (60.248.53.79 臺灣), 12/07/2024 17:46:24 ※ 編輯: ultimatevic (60.248.53.79 臺灣), 12/07/2024 17:48:10

12/07 20:09, 2月前 , 17F
都花這麼多了怎麼不考慮使用 MC 唱頭
12/07 20:09, 17F

12/07 20:12, 2月前 , 18F
一些賣二手片的店都有試聽 買多了就知道怎麼看片況
12/07 20:12, 18F
因為好的MC價格幾乎等於旗艦/超旗艦耳機價格 已經超過不然買來玩看看的甜蜜點了 y大有推薦的嗎?

12/07 22:33, 2月前 , 19F
一萬多的MC就很好了吧
12/07 22:33, 19F

12/07 22:57, 2月前 , 20F
audio technica, ortofon, denon, benz micro,
12/07 22:57, 20F

12/07 22:59, 2月前 , 21F
Lyra, ZYX, 光悅, Hana
12/07 22:59, 21F
恩恩,我先買幾個日系的來玩看看 ※ 編輯: ultimatevic (1.173.197.31 臺灣), 12/07/2024 23:41:01

12/08 08:38, 1月前 , 22F
dl-103r也算是滿多人推薦的入門mc,我也有有考慮之後入手
12/08 08:38, 22F
列入候選清單,感謝 ※ 編輯: ultimatevic (1.173.197.31 臺灣), 12/08/2024 15:56:16

12/10 12:44, 1月前 , 23F
有看的有人出售parasound jc3+唱放趕緊搶,你會懷
12/10 12:44, 23F

12/10 12:44, 1月前 , 24F
疑你現在唱放聽的是什麼? 然後買一些二手片況好的
12/10 12:44, 24F

12/10 12:44, 1月前 , 25F
1970-80的黑膠,你會發現同張專輯CD轉錄的什麼鬼,
12/10 12:44, 25F

12/10 12:44, 1月前 , 26F
新發行的彩膠真的是騙死忠沒有黑膠唱盤歌迷的,聲
12/10 12:44, 26F

12/10 12:44, 1月前 , 27F
音雷的超級多,刻片品質參差不齊
12/10 12:44, 27F
彩膠雷的真的蠻多的,有遇到好的但比例不高。 但我買黑膠大概有一半是抱著收藏的心態 XD 所以如果喜歡的只出彩膠還是會買 ※ 編輯: ultimatevic (60.248.53.79 臺灣), 12/10/2024 14:30:07 ※ 編輯: ultimatevic (1.173.197.31 臺灣), 12/11/2024 01:16:54 ※ 編輯: ultimatevic (1.173.197.31 臺灣), 12/11/2024 01:23:15 ※ 編輯: ultimatevic (1.173.197.31 臺灣), 12/11/2024 02:50:08
文章代碼(AID): #1dKfvZm0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dKfvZm0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