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SONY Z7M2 沒有想像中的好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時間3年前 (2021/10/27 14:45), 3年前編輯推噓7(8134)
留言43則, 1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AMP Amplifier,擴大器 放在耳機就叫耳擴,通常體積不大,大概跟mac mini差不多,或大一些 放在喇叭就叫後級,就是你說的真空管、一大台機器那玩意兒 耳機比較常看到大家討論的像Drop、Topping等牌子 Amp的作用就是,將dac解出來的訊號放大,變強,輸出推力,然後去推動阻抗高的耳機 通常連接在前面提到的dac後面 例如: 電腦端輸出數位資料 -(usb線連接dac)- dac轉換資料變成波 -(RCA或平衡線連接amp)- amp加強推力 - 接耳機 amp的音訊來源也不一定要接dac,可以直接接電腦 買個3.5mm轉RCA的線,從耳機孔接出來,然後插在amp上,然後耳機插amp聽 那為什麼不使用電腦usb線接amp? 因為Amp的功能是放大類比訊號(就是波),他並沒有數位解碼轉成波的功能 所以得從耳機孔接出來 (沒錯,你學到了,耳機孔裡面有dac晶片可以解碼成波) 你可以想象一下,耳機就像一把冷兵器 耳機本身阻抗越高,兵器越重,駕馭所需要的力量(推力)就要越大 而你的駕馭力量(推力)來自於你的設備能給出多少力量(來自你插的那個耳機孔) 打個比方 有根木棍(重量10),一般人就可以揮舞(所需力量10~15) 揮的也不錯,不至於揮不動,對敵也能攻擊防守 這個就像一般的普通耳機,用手機或是電腦也能輸出 但如果今天拿的是如意金箍棒(重量100),搭配一般人的體力(最大力量15) 還是揮得動,但是揮的很爛,完全沒有發揮出原本的效果,甚至表現可能比木棍更差 這就是所謂的,推不動或推不好 很容易出現在手機或筆電去推阻抗高的耳機身上 但如果加了amp (力量+100),再搭配金箍棒(重量100) 那個揮舞的聲勢、衝擊感、攻擊力,就不是木棒可以比擬的 推力大並不只是代表聲音大 還有聲場、下潛深度、高音發散、樂器聲部分離等等等,這些都需要推力去支撐 這只是個大概,並不是每隻耳機都需要amp去推 (但是Z7M2,手機的確不好推) 也不是只要推力大就能推得好,還是要看耳朵收貨,每個amp的適性都不太一樣 ##修正## 耳機好不好推,除了"阻抗",也要看耳機的"靈敏度" 靈敏度:供給固定電量,耳機能發出的聲音大小 也就是容不容易被驅動(但與音質沒有絕對關係) 這部分移到耳機篇討論 題外話: 新的MacBook Pro with M1 pro好像搭配了可以輸出高阻抗的耳機孔 不知道實際效果如何,如果有高手買到的話,請不吝分享一下謝謝 --------- Dac/Amp 對,就是綜合dac和amp的一體機 (放在喇叭叫做綜合擴大機) ##更正## 綜合擴大機放在喇叭是前級+後級,並非dac+amp 像topping dx7 pro討論度就蠻高的,這樣就不用買兩台機器了,一次解決 不管哪台機器,買之前都要先確認一下,有沒有支援你想要的耳機接孔 因為有時候,不一定有支援你要的耳機接頭 我通常會google一下audio science review 看有沒有做過這個產品的測試(用google翻譯) 再交叉看一下網友們的評價還有Youtube,大概基本了解一下有個概念 評測報告內容看不明白? 沒關係,我到現在還是看不懂,反正看著看著慢慢會懂的 -------- 藍牙耳機 所以綜合以上的資訊,不難想象藍牙耳機的結構是什麼 首先藍牙耳機裡面要有電池 再來要有一個藍牙接收器 然後,一個dac,把收到的藍牙訊號,轉換成波 然後(可能有)小小的amp去推動耳機的單體 所以大家普遍認為藍牙耳機音質不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1.所有東西都擠在一起,訊號有可能會幹擾,有雜訊 不是指白噪音這種雜訊,應該說,聲音可能會不夠乾淨透亮 2.藍牙音樂播放,本身就是一個壓縮性破壞 串流音樂本身就已經經過一手壓縮了,透過藍牙傳輸,這時候會壓縮第二次 到藍牙耳機裡,再解壓縮,再使用不是特別大的推力去推動耳機單體,結果可想而知 實際上,就一般大眾使用的話,藍芽的效果其實並沒有想的那麼糟糕 用畫質來比喻的話,有點像介於720p跟1080p中間吧 就是,OK啊,畫質還可以,看看影片沒問題 但如果拿來跟2k或4k甚至8k比較,那他就顯得不太OK了 或類似看習慣120hz屏幕更新率,一回去60hz頓挫感就特別明顯,回不去了 有時候,無知也是一種幸福(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9.19.60.4 (加拿大)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35317122.A.783.html

10/27 14:51, 3年前 , 1F
ok新板標get
10/27 14:51, 1F
冥冥之中天道暗合

10/27 14:54, 3年前 , 2F
你可以打在同一篇
10/27 14:54, 2F
sorry啦,下次下次

10/27 14:55, 3年前 , 3F
你的耳機線也斷了嗎
10/27 14:55, 3F
別這麼說,我的二手clear還在半路上,我會怕的

10/27 15:01, 3年前 , 4F
無情發文 無情分篇
10/27 15:01, 4F
但板眾有情

10/27 15:04, 3年前 , 5F
系列文開始
10/27 15:04, 5F

10/27 15:09, 3年前 , 6F
原來現在流行這樣發文 我下次拉麵一篇耳機一篇(X
10/27 15:09, 6F

10/27 15:11, 3年前 , 7F
真的要打成一篇嗎 我覺得很多誒 會不會太長?
10/27 15:11, 7F

10/27 15:12, 3年前 , 8F
你ptt上少了 很多板置底說明文都比你這個長
10/27 15:12, 8F

10/27 15:13, 3年前 , 9F
欸不是兩千多次比我還老 怎麼會覺得這樣太長XD
10/27 15:13, 9F

10/27 15:14, 3年前 , 10F
因為在下不喜歡看長篇 所以就想說拆開好了
10/27 15:14, 10F

10/27 15:15, 3年前 , 11F
那改標題ㄅ 就耳機篇 訊源篇 之類的這樣
10/27 15:15, 11F

10/27 15:20, 3年前 , 12F
你這樣子寫的跟低阻不需要耳擴一樣,那是不對的。耳擴
10/27 15:20, 12F

10/27 15:20, 3年前 , 13F
是讓聲音變好,而不是一定變大力,每個耳擴設計提供放
10/27 15:20, 13F

10/27 15:20, 3年前 , 14F
大倍數跟電流不同,造成有時候適合耳機也會有所不同
10/27 15:20, 14F

10/27 15:22, 3年前 , 15F
受教了~~ 果然有寫有檢討有收穫
10/27 15:22, 15F

10/27 15:32, 3年前 , 16F
綜合擴大機也不是合併DAC跟AMP的東西,是前級+後級 ...
10/27 15:32, 16F
感謝指正

10/27 18:09, 3年前 , 17F
耳機在擴方面比較特別好像粗分有分高阻高靈敏度和
10/27 18:09, 17F

10/27 18:09, 3年前 , 18F
低阻低靈敏度兩種,但綜合來看每個耳機都有不同需要加強
10/27 18:09, 18F

10/27 18:09, 3年前 , 19F
的地方,所以比較靈活的玩法是先確立標靶耳機再去每台擴
10/27 18:09, 19F

10/27 18:09, 3年前 , 20F
都桶桶看
10/27 18:09, 20F

10/27 19:18, 3年前 , 21F
DAC+AMP叫一體機
10/27 19:18, 21F

10/27 19:22, 3年前 , 22F
dac 耳擴 訊源 加前後級也可以叫一體機(O
10/27 19:22, 22F

10/27 19:39, 3年前 , 23F
原PO中國人嗎?怎麼有簡轉繁的痕跡
10/27 19:39, 23F
呃?哪裡啊 俺很local啊

10/27 21:08, 3年前 , 24F
AMP 可不是只推阻抗高的 一堆阻抗低的根本吃電怪物 /.\;;;
10/27 21:08, 24F

10/27 21:55, 3年前 , 25F
阻抗跟靈敏度要一起看,不然我手上之前有一千多歐的
10/27 21:55, 25F

10/27 21:55, 3年前 , 26F
不就直接死去,然而現實是筆電捅上去也有足夠的音壓
10/27 21:55, 26F

10/27 21:59, 3年前 , 27F
耳機的靈壓.....消失了 (瞳孔放大
10/27 21:59, 27F

10/27 22:03, 3年前 , 28F
靈壓...怕
10/27 22:03, 28F
這...這股靈壓是!!!? ※ 編輯: door1002 (199.19.60.7 加拿大), 10/27/2021 23:03:40

10/28 22:03, 3年前 , 29F
其實不是放大,是縮小
10/28 22:03, 29F

10/29 01:38, 3年前 , 30F
我比較喜歡說給予力度的能力 因為變化擴大訊號的過程還會
10/29 01:38, 30F

10/29 01:38, 3年前 , 31F
有相對應的阻抗要突破 太差的擴大機沒辦法推好 會軟腳而要
10/29 01:38, 31F

10/29 01:38, 3年前 , 32F
加大音量 好的擴大在小聲狀態也能支撐住聲音變化 而不失真
10/29 01:38, 32F

10/29 01:38, 3年前 , 33F
含糊 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10/29 01:38, 33F

10/29 02:00, 3年前 , 34F
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自己聽耳機用的電量是多少
10/29 02:00, 34F

10/29 02:00, 3年前 , 35F
你就不會覺得是力量15去推重量100
10/29 02:00, 35F

10/29 02:01, 3年前 , 36F
比較像是木棍(重量10) 狼牙木棍(重量15) vs一般人
10/29 02:01, 36F

10/29 02:02, 3年前 , 37F
AMP還是力量100沒錯 那就是給你看我力量很大很猛喔
10/29 02:02, 37F

10/29 02:03, 3年前 , 38F
當然我覺得高阻抗耳機配高電壓輸出還是有其效果,但
10/29 02:03, 38F

10/29 02:03, 3年前 , 39F
看到現在我覺得最重要的部份可能不在力量上
10/29 02:03, 39F

10/29 02:04, 3年前 , 40F
有點像楓之谷你點完力量屬性沒有去升技能 那還是0
10/29 02:04, 40F

10/29 02:04, 3年前 , 41F
實際上 我聽25歐姆的TH900 用的電量還比我聽600歐姆
10/29 02:04, 41F

10/29 02:05, 3年前 , 42F
的拜耳還多
10/29 02:05, 42F

10/29 09:55, 3年前 , 43F
th900 太耗電了 我幫你聽就好
10/29 09:55, 43F
文章代碼(AID): #1XUFM2U3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XUFM2U3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