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orth Star 192MKII DAC & KingRex HQ-1
昨天非常感謝Hiin兄答應我去他那邊聽聽他的系統
行李背了上火車到台中後,又麻煩他把我載到他家、聽完又把我載到弘達
真是不好意思 ^^;
昨天在他那自己聽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因為短時間內就改變了我自己原訂的升級計劃...
(所以後來反而是閒聊、以及和他請教一些不只音響領域的事情居多 ^^)
North Star Model 192 MKII DAC
當天把自己的DAC、耳擴、線材、3隻耳機都背了下去
本來想要A/B test一下Mytek 96 DAC和North Star 192 MKII DAC的
不過當我把Audtior接上北極星,ED9插上Audtior之後,放了第一首ノーザンクロス...
我就眉頭一皺,覺得訊源並不單純 XDD
立刻開始播放其他如鼓詩、三盲鼠鋼琴錄音、魔鬼的顫音等測試曲目
聽了後我連把Mytek 96拿出來A/B test的力氣都可以省下來了
不用AB測,差異非常明顯
兩者在解析、分離度、低頻力道、密度、收放速度等有著相當的差距
北極星雖然人聲沒有Mytek 96那種豐富深情卻又自然的情緒
但是口氣的細節、尾音處理表現的更為完整
整體聲音也是頗為細膩,接上Audtior這台暴力大王,高頻不衝不刺
小提琴和Mytek 96一樣是柔順走向,雖然少了點光澤與甜味,但是更有厚度
低頻不在同一個等級上,這是兩台DAC決定性的差異
昨天讓我有一種ED9、Auditor、PRO900三者的封印終於被解開的感覺
極小動態時的低頻細節非常完整,使得低頻的解析能力大幅提升
我覺得這也是北極星192最讓我喜歡的地方
他表現解析的方法是儘量去重現出全頻段的微小動態
就算編制龐大時,各樂器的小音量細節也不會被某些龐大動態的樂器或人聲給淹沒
所以雖然解析能力優秀
但完全不會有過亮、刺激、把聲音直接灌進耳朵裡等一般所謂"過度解析"的狀態
其實之前有考慮過等Mytek 192 DAC發售,如果聲底和96一樣的話就升級成Mytek 192
不過昨天聽完後,深深覺得以Auditor和ED9的實力,他們值得更優秀的訊源...
或許等未來回台灣後牙一咬,先暫緩兩聲道喇叭的計畫,把預算投進訊源裡吧
DENON AH-D7000
這台配上我的系統並不合適,所以是用Hiin兄的系統去聽
雖說耳機和耳擴兩者應該是都還沒run開,但是我覺得高頻已經頗為漂亮
播放三盲鼠鋼琴時,能同時顯現出"琴鍵本身的重量感"與"手指輕輕敲下琴鍵的力道"
空間感在密閉式耳機中開闊自然,不像大部分密閉式耳機把空間做大時多少有些扭曲
低頻的量感比ED9少了很多
質的部分沒有細聽所以不知道下潛能力和低頻段的動態、解析能力如何 ^^;
人聲後縮我倒是沒有特別感覺
不過人聲的表現屬於比較寬鬆的類型,而非強調凝聚力以及嘴型
Corda Concerto
因為這台和Ultrasone的搭配比較不符個人喜好,所以聽的不多 XD
他的低頻屬於頗有厚度的呈現方式,但是並沒有特別強勢的控制力
配上Ultraonse的低頻量感時,要把低頻收回來有些困難
KingRex HQ-1
在Hiin兄家接受了他的招待後,還麻煩他冒著大熱天騎車把我載到了台中弘達 ^^;
到弘達主要的目的是要聽KingRex HQ-1
搭配的轉盤是DENON DCD-500AE,DAC是Mytek 96
一開始聽的是ED9
這裡我覺得HQ-1給我的感覺是高頻亮麗、中頻暖、低頻脆
第一次遇到三頻段表現方式都不同的耳擴,非常有趣
(比較常遇到的是高頻和中頻一起亮,或是中頻和低頻一起暖厚)
路續聽了中島美嘉精選集、マクロスF原聲帶、鬼束千尋精選輯、爵士鋼琴等
其三頻各自的個性配上ED9契合度非常好
人聲有厚度、耐聽卻不失細節與凝聚力,
中島美嘉的喉聲運用,以及那一點Smoky Voice表達的頗為傳神
鬼束的infection最後副歌爆發力很好,シャイン好幾個拉長的尾音都擁有完整的厚度
銅管、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的高頻帶有亮澤、延伸良好,殘響豐富
低頻聽起來包覆感不強,鼓的型體感略小,但控制力優秀
播起電子音樂收放自如、節拍令人跟著點頭
而聽炎黃第一鼓,也是Auditor後第二台讓我聽完整首鼓詩
沒有因為中途糊掉而不需要再聽下去的耳擴
解析能力與分離度算是中規中矩,音場橫寬稍窄,動態略嫌不夠犀利
第二支聽的是PRO900,這裡先跳過,聊聊最後聽的ATH-W2002
我對W2002的要求是人聲儘量挖掘出所有的情感,但又要輕鬆耐聽
樂器部份只求不要唐突到把我的情緒從主唱的聲音中拉出來就好
試了數首中島、鬼束、May'n的歌
HA5000在人聲部分是讓W2002在不同曲目中分別呈現鐵家濃郁與清甜的女毒
(可以濃郁又可以清甜?這到底怎麼做到的...orz)
HQ-1則是能在保有W2002自己人聲個性的同時又更添溫暖
雖然單就人聲而言我還是比較喜歡HA5000的表現,但是低頻的部份控制力HQ-1較HA5000好
不會有那種抒情慢歌、R&B的低頻出來時讓我心內點點點的缺憾
然後,是PRO900
基本上還是維持高頻亮麗、中頻暖、低頻脆的特質
但是低頻量感少了很多,聽マクロスF原聲帶、電音時都很明顯
這是個我無法理解的現象
為何聽ED9、W2002時不覺得低頻量感有被動手腳,聽PRO900時卻如此明顯 orz
途中有想說換條MIT電源線增加低頻量感試試看,不過因為時間關係而作罷
後來回家查了一下這台耳擴,發現他的響頻在200Hz之後就下降的很快
但神奇的是我用他驅動ED9時卻沒有低頻量感被減少的感覺
暫時想不太出原因,或許是我木耳吧 XD
不過因為PRO900目前還是用Auditor去驅動他最滿意
所以HQ-1以同時驅動ED9、W2002這兩支風格迴異的耳機來說
是至今我聽過最喜歡的耳擴
加上價格和體積(有帶出國的可能)的優勢,目前也是考慮中的購買名單之一
--
似乎店家環境改變了不少,所以移除文中對於店家的討論 :P
--
ACG、J-POP、日劇日影、偶像、聲優、音響耳機
My blog:http://www.wretch.cc/blog/bf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75.155
推
06/08 15:43, , 1F
06/08 15:43, 1F
推
06/08 15:45, , 2F
06/08 15:45, 2F
推
06/08 15:54, , 3F
06/08 15:54, 3F
推
06/08 19:25, , 4F
06/08 19:25, 4F
推
06/08 20:26, , 5F
06/08 20:26, 5F
推
06/08 21:46, , 6F
06/08 21:46, 6F
推
06/08 21:58, , 7F
06/08 21:58, 7F
推
06/08 22:35, , 8F
06/08 22:35, 8F
→
06/08 22:35, , 9F
06/08 22:35, 9F
→
06/08 22:36, , 10F
06/08 22:36, 10F
→
06/08 22:38, , 11F
06/08 22:38, 11F
→
06/08 22:41, , 12F
06/08 22:41, 12F
→
06/08 22:43, , 13F
06/08 22:43, 13F
→
06/08 22:44, , 14F
06/08 22:44, 14F
→
06/08 22:44, , 15F
06/08 22:44, 15F
→
06/08 22:50, , 16F
06/08 22:50, 16F
→
06/08 22:51, , 17F
06/08 22:51, 17F
→
06/08 22:51, , 18F
06/08 22:51, 18F
→
06/08 22:51, , 19F
06/08 22:51, 19F
→
06/08 22:52, , 20F
06/08 22:52, 20F
→
06/08 22:52, , 21F
06/08 22:52, 21F
→
06/08 22:53, , 22F
06/08 22:53, 22F
→
06/08 22:54, , 23F
06/08 22:54, 23F
→
06/08 23:06, , 24F
06/08 23:06, 24F
推
06/09 01:09, , 25F
06/09 01:09, 25F
→
06/09 02:38, , 26F
06/09 02:38, 26F
※ 編輯: AKawashima 來自: 111.243.133.108 (03/09 23:50)
Headphon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