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ogle的成敗與陰謀研究!

看板Google (谷歌Google)作者 (淡淡的天空藍)時間18年前 (2007/07/05 14:22),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iGoogle 的陰謀和成敗的可能研究! weisue | 5 July, 2007 12:51 以下是看了關於iGoogle注定會失敗這篇文的小小感想 首先我猜測啦 因為我也不是Google的人,也不曉得他未來的方向 所以一切皆屬個人的看法 iGoogle推出,對台灣網路使用者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我先粗淺的把台灣網路使用者做一些區分 1.網路科技愛好者 (就是什麼新東西都想嘗試,都想『測試』的人.........) 2.略具網路知識的使用者 (大概知道網路上有哪些東西,但是不深入的人............) 3.一般使用者 (就是會上上YAHOO首頁,看看新聞,部落格,寫寫郵件,參加網拍的這些人........) 分的不好就請見諒 比率應該不用調查 第三類遠大於第二類,第二類又大於第一類 iGoogle對第三類人來說 沒什麼特別的興趣,因為要設定,設定了之後,我可能看不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千萬別以為第三類人上往事有某種特定目的喔 基本上只是沒事幹,看看網路上有沒什麼有趣的事情,或參加網拍 iGoogle只會對第一類和第二類產生吸引力 第二類人會開始想說,我該怎麼去設定我的iGoogle 裡面有好多東西可以試喔,真的功能強大,然後內心又膜拜起GOOGLE大神了 設定好之後 跟友人炫耀一下自己的首頁多麼好用,多麼精彩 之後~還是乖乖把首頁移回YAHOO 為什麼呢 已經習慣了YAHOO的新聞,拍賣,購物 那第一類的人呢 就會開始想一些陰謀之類的 如Google想取代Microsoft之類的,然後化身正義的超人來對抗邪惡的蓋茲大帝 並期許Google這把神劍可以斬除惡龍 第三類和第二類的使用者對iGoogle也沒什麼好談的 反正就是一種新服務 我個人應該介於第二類和第一類之間的使用者(比較接近第二類啦) 我認為iGoogle根本不會是要針對一般絕大多數的使用者設計的 絕大多數的使用者是希望有人告訴你些什麼 我也許想看洋基隊最近怎麼老是打不好,王建民手指又有傷勢 但是忽然有篇『小薰低胸跳豔舞』的娛樂新聞,我會排斥嗎? 我對『小薰低胸跳豔舞』也忽然有興趣起來了,本來是看體育新聞的 馬上轉到看娛樂新聞,最後可能上網搜尋『小薰』說不定會有什麼裸照在無名小站出現也 說不定 這個是一般使用者的習慣(或說我個人認知的一般使用者的習慣) iGoogle提供所謂自選的資訊,也就是非自選的你看不到 PS: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家公司導入了所謂Anti-Spam的系統 忽然間,很多色情廣告,大補帖,美女光碟的廣告信消失了,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居然有人還真的想看那些垃圾信(對這些人來說,應該是娛樂信件 吧!) 大部分的人喜歡逛街,很少人出門逛街只選定說,我這次出門只要去買一雙NIKE的球鞋 其他的我一律都不看,有如此堅定信念的應該很少吧! 這點也指出了iGoogle的問題,同時也點出了iGoogle可能的企圖 iGoogle可能是要去做一些專賣店的生意 我可以提供很多很多的專賣店的店面(iGoogle的小工具)讓特定的內容供應者『租用』 然後累積了一大堆專賣店(iGoogle的小工具)他就變成了百貨公司『房東』 是一家你(USER)可以自己規劃攤位的百貨公司 然後你會習慣去熟悉的百貨公司 這是消費者端的想法 對企業端的想法(這個我比較不熟,論點可能會比較模糊) 每一個(iGoogle的小工具)可以是一項企業內部的應用系統 當以後很多開發商或是企業提供這模式的應用系統(這應該有個標準規則吧) 那我以後所有東西都可以在iGoogle上面使用了 再來呢 如果有硬體可以內嵌瀏覽器(ex:機上盒,遊戲機,行動電話),那我就可以用這個平台 那~我幹嘛還買什麼作業系統或是OFFICE呢 那~GOOGLE就統一天下了.....想太多了 這難怪microsoft會那麼討厭google了 -- ---------------------------------- 淡淡的天空藍 http://blog.pixnet.net/weisue 歡迎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17.190

07/05 14:49, , 1F
上網的模式分析得不錯,igoogle可視為blog的轉型
07/05 14:49, 1F

07/05 15:54, , 2F
樓上igoogle跟blog差得還蠻多的吧...
07/05 15:54, 2F

07/05 15:55, , 3F
啊我把blogger跟blog reader搞錯了orz 不要理我
07/05 15:55, 3F

07/05 16:27, , 4F
推 從角度來分析滿能引發思考的
07/05 16:27, 4F

08/20 16:45, , 5F
推這篇...論點不錯
08/20 16:45, 5F
文章代碼(AID): #16Z8uPEB (Goog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Z8uPEB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