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Google 新服務 Web History

看板Google (谷歌Google)作者 (就一定要實現)時間18年前 (2007/05/29 20:0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Honesty37 (就一定要實現)》之銘言: : 標題: Re: [分享] Google 新服務 Web History : 時間: Tue May 29 12:14:39 2007 : : ※ 引述《Zerachiel (Up)》之銘言: : : 我在 igoogle 畫面上看到一個新連結 Web History : : 點進去後發現了原來我的網頁瀏覽紀錄被google悄悄的記錄下來了~~ : : 包含哪個時間做了什麼事.. 真是有夠可怕的~~~ : : 不過他有提供一個 Pause 的功能, 可以暫時停止記錄. : : 突然有種被 Google 大神隨時監控的感覺 ~_~~~~~~ : : 圖文: http://ghoster-net.blogspot.com/2007/05/google-web-history-is-out.html : : 短網址 : http://0rz.tw/4e2Jt : 推文網址擠不下,又不想縮網址...XD :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05/04/from-lost-to-found.html : From lost to found - Official Google Blog : 其實從 2005/04 開始,沒有去 pause 的話, : 在登入帳號的情況下搜尋,早就一直被監控著了... : 只是那時是叫做 Search History, : 最近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07/04/your-slice-of-web.html : 才改稱為 Web History... : 當然是有一些不一樣,但若要說被監控(且可以照日期查找),從 2005 就開始了... : (或者應該說,只是從 2005 明確知道被監控,但搞不好從開始有帳號就有監控了 XD) 又想了一下,其實原 po 才是對的......XD 2007/04 的 Web History 有「網頁瀏覽記錄」及「搜尋關鍵字記錄」兩種記錄; 而我舉的 2005/04 的 Search History 其實只有「搜尋關鍵字記錄」, 這樣說起來,「網頁瀏覽記錄」真的是最近改成 Web History 才有的... 我早上只是一股腦想強調 Google 對我們的「監控」可以溯及 2005/04, Google 就已經以個別帳號作區分,記錄我們所使用的搜尋關鍵字,也可以查找, 但若真要講「網頁瀏覽記錄」,那真的是要 2007/04 的 Web History 才有... Search History: http://www.google.com/searchhistory/ Web History: http://www.google.com/history/ 可能我 Firefox 語言選項有不同, 這兩個網址在我的 Firefox 開會不一樣, 但在我的 IE 開則都導向 http://www.google.com/searchhistory/ ,看不出差別 要使用 http://www.google.com/history/?hl=zh 才能看到所謂 Web History...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59.112.86.207 : ※ 編輯: Honesty37 來自: 59.112.86.207 (05/29 13:07) : 推 Supasizeit:這要裝pagerank才有吧?我的history是空的 05/29 17:08 我自己以有裝 Google Toolbar 的 Firefox 和沒有裝的 IE 實驗的結果是... 如果是「搜尋關鍵字記錄」,那只要有登入帳號,作搜尋,搜尋關鍵字就會被記錄, 不管沒有裝 Google Toolbar、有沒有開 pagerank meter... 但如果要有「網頁瀏覽記錄」那除了要登入帳號, 另外還得要有裝 Google Toolbar、有開 pagerank meter 才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6.207 ※ 編輯: Honesty37 來自: 59.112.86.207 (05/29 20:09)

05/29 23:39, , 1F
原來是Web History 那要快去停掉.... 免的看壞壞網被發現
05/29 23:39, 1F

05/30 23:00, , 2F
原來如此
05/30 23:00, 2F
文章代碼(AID): #16N1Q8Xb (Goog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N1Q8Xb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