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HDMI VS AV端子
看板Digitalhome (數位家庭)作者emj7077 (自由的國家叫台灣)時間18年前 (2007/04/18 08:54)推噓3(3推 0噓 4→)留言7則, 3人參與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emoissac (羅德昂)》之銘言:
: ※ 引述《emj7077 (自由的國家叫台灣)》之銘言:
: : 其實這跟線材禍端子沒關係,主要是內部的處理晶片
: 內部處理晶片重要是必然的 但是線材與晶片的關係是唇亡齒寒的
: 否則就不會有有人願意買一公尺1500元的高級進口線材了
舉例來說,SONY X2500,D端子能吃1080P的訊號
這時不管你是用1m要150元的色差線,或是說用
1m要15000元的色差線,都是能上1080P
同樣的VITO C3703,這是一台1080P的顯示器,但
只有VGA跟DVI吃1080P的訊號,色差最多1080i,
這是不管你是用1m要150元的色差線,或是說用
1m要15000元的色差線,他都上不了1080P
: : 能不能處理1080P,有時廠商是將HDMI用一顆晶片,
: : 色差或是VGA等又是另一顆晶片
: 嗯 沒錯,每家廠商的做法各有不同
: 所以挑選的時候可以麻煩店家轉換不用訊號連接方式來測試影像效果
: : 沒有576i這個解析度吧!有525i不過其實就是480i
: DV NTSC then is represented by a grid of 720x480 pixels at 29.97 frames
: per second for NTSC and 720x576 at 25 fps for PAL.
: form
: http://www.sonyhdvinfo.com/article.php?filename=High-Definition-vs-Standard-Definition
原來你只的是PAL規格,這是歐規的顯示器
但這在NTSC規格的顯示器之下,並沒有576i
這個解析度或是說,這個顯示規範,在NTSC
下,不論用AV或是用S端子就是720 x 480
: : DVD其實本來就是480i,只不過影片的流量大小不同
: : 所能帶來的畫質也不同
: 沒錯 標準DVD規格就是480i 所以能呈現的畫面效果有限
: 在DVD每秒流量的大小 也能影響畫面的品質
: 就如同樣一部影片 台灣三區可能發行DVD-5 但是美國一區發行DVD-9
: 畫質就會有差 也會有一些玩家專門收集一區片(外包裝也是因素之一)
: sony則有推出所謂superbite版本DVD 高畫質的影像流量與DTS聲道等等
唉!美版或日版片,字夾是一個大問題阿!不是沒部影片都有字夾
: : 看DVD能否跟看出差異,除了顯示器以外,播放器更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 : 換一台高級一點的播放器,馬上就能讓HDMI跟AV高下立判
: 這道理跟音響是一樣的
: 用Sennheiser的HD-650來聆聽卡拉楊指揮柏林愛樂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SACD
: 如果用sony的CD player + MK II 來聆聽
: 與用onix CD5 + MK II
: 會覺得前者好像聽到盜版的劣質CD........-_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3.119
推
04/18 17:53, , 1F
04/18 17:53, 1F
→
04/18 17:54, , 2F
04/18 17:54, 2F
推
04/18 18:32, , 3F
04/18 18:32, 3F
→
04/18 18:33, , 4F
04/18 18:33, 4F
→
04/18 18:34, , 5F
04/18 18:34, 5F
推
04/19 00:37, , 6F
04/19 00:37, 6F
→
04/19 00:37, , 7F
04/19 00:37, 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5 篇):
Digitalhom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