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Sigma 10-18mm f2.8試用
※ 引述《vgann3637 (vgann3637)》之銘言:
: 機身鏡頭:
: Fujifilm XT5 & Sigma 10-18mm f2.8
: (所有照片無修圖直出)
: 心得:
: 首先,這顆鏡頭真的很輕,作為掛機鏡頭體感上跟18-50mm那顆差不多;其次,Sigma這顆新
: 這顆鏡頭應該會是接下來出國去日本的夥伴之一,茲分享給還在觀望這顆鏡頭的朋友。
: 個人IG:
: https://instagram.com/vanvangao?igshid=MzMyNGUyNmU2YQ%3D%3D&utm_source=qr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在此借用這位前輩的文章,深深感謝。
因為近期也購入10-18F2.8 X-mount,今天有空帶出去拍幾張。
就順道回覆底下推文詢問的星芒部分與自己額外使用心得。
搭配的機身為X-T4
首先,很遺憾,如果您希望是EF16-35 F2.8 II那樣的成果,您會很失望
為了確保一定參考性,這是機身直出,以下是拍攝數據與結果
18mm F13 ISO3200 快門速度1/4 色彩模式CC DR400
https://i.imgur.com/I0jELYt.jpg

我認為沒有到很差,但就不是海膽。
接下來就是額外測試與心得
1. 經過測試在關閉DIS情況下,10-18在錄影(10mm)配合AF-C會發生邊角拉伸變形的情況。
2. 變焦方向與現有XF18-55,相反,18mm為鏡頭最短焦段,實際操作其實還好,
較不習慣的反而是沒有光圈環,我一值不習慣用機身滾輪調整光圈。
3. 體積重量真的沒話講,鏡身的阻尼相當適中,鏡頭質感其實不算差
4. FB反應鏡頭有怪聲音,我在夜深人靜的情況下也注意到了,開關機時會有嘟嘟兩聲
但戶外就聽不見了,我認為不影響。
5. 鏡頭沒OIS,但機身的防手震配合後,基本上10mm端,
我可以到1/3左右,18約1/4都能穩定,作為上一代機身,我認為這樣夠用。
6. 如果沒打算長時間使用,上穩定器時,變焦可不調平,但長時間我就不建議,
測試用的穩定器為RS3。
綜觀以上
1. 如果你的富士機身有IBIS,較為推薦10-18。
2. 如果你像我一樣,沒有光圈環會卡卡的,10-24會比較好。
3. 旅遊時10-24較具優勢,內變焦配合WR,應該會10-18耐操點而且還有涵蓋泛用23端。
但前提是10-24價格別超過10-18。
4. 但論畫質、體積,10-18是較優異的,而且67mm濾鏡口徑配其他家如17-70,濾鏡能共用。
我認為對富士使用者來說是值得買的一顆鏡頭,
不然8-16真的太巨大,10-24光圈上又小一級。
另外一家11-20又抽超額富士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17.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00320828.A.359.html
推
11/19 00:20,
1年前
, 1F
11/19 00:20, 1F
→
11/19 00:20,
1年前
, 2F
11/19 00:20, 2F
推
11/19 00:27,
1年前
, 3F
11/19 00:27, 3F
→
11/19 00:27,
1年前
, 4F
11/19 00:27, 4F
推
11/19 01:40,
1年前
, 5F
11/19 01:40, 5F
推
11/19 06:44,
1年前
, 6F
11/19 06:44, 6F
推
11/19 07:26,
1年前
, 7F
11/19 07:26, 7F
→
11/19 07:26,
1年前
, 8F
11/19 07:26, 8F
→
11/19 07:26,
1年前
, 9F
11/19 07:26, 9F
→
11/19 07:26,
1年前
, 10F
11/19 07:26, 10F
推
11/19 18:29,
1年前
, 11F
11/19 18:29, 11F
推
11/19 19:50,
1年前
, 12F
11/19 19:50, 12F
推
11/19 20:17,
1年前
, 13F
11/19 20:17, 13F
→
11/19 22:42,
1年前
, 14F
11/19 22:42, 14F
→
11/20 00:23,
1年前
, 15F
11/20 00:23, 15F
→
11/20 00:23,
1年前
, 16F
11/20 00:23, 1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DSL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