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等效光圈

看板DSLR (單眼相機)作者 (Fervent Apprentice)時間8年前 (2017/03/09 14:17), 8年前編輯推噓12(12047)
留言5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前一陣子Tony Northrup推出了一個影片 "Focus Breathing: TEST & FIX IT" https://youtu.be/XP5-e4Q01Ac
像是Nikon的小黑六 70-200 f/2.8在200mm端拍人像的時候實際只有約135mm;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廠商在設計鏡頭時,當鏡頭調整到最近對焦距離時, 鏡片遠離感光元件時會移動到變焦的區間,壓縮了實際的焦段。 Tony Northrup的解決方法是利用加入接寫環,使得鏡頭雖處於對焦接近無窮遠的位置, 但因為接寫環使得鏡片離感光元件距離變遠達到對焦到近處的效果, 讓鏡頭維持在200mm的焦段。 但我好奇的是,原本的鏡頭設計是在200mm端時,對焦在近處實際焦段只有135mm, 而光圈的直徑是固定的(若以f/2.8為例,直徑應該是接近48.214mm), 但如果我用接寫還讓小黑六實際的焦段從60-135mm變成70-200mm, 那等效上的光圈還是f/2.8嗎?還是變成了f/4.14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150.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489040233.A.77F.html

03/09 14:21, , 1F
沒變
03/09 14:21, 1F

03/09 15:16, , 2F
視角歸視角,焦距歸焦距,視角會隨著像距改變,焦距可不會
03/09 15:16, 2F

03/09 15:18, , 3F
綠色的光路會變,焦距f不會變
03/09 15:18, 3F

03/09 15:18, , 4F
影片根本胡說八道
03/09 15:18, 4F
在小黑六的例子裡,f棕線離鏡片的距離不會變嗎?

03/09 16:03, , 5F
感覺這個問題跟微距鏡 在最近對焦時光圈變小一樣
03/09 16:03, 5F

03/09 16:06, , 6F
因為實際上f-number只在 接近無限遠對焦的時候是準確的
03/09 16:06, 6F
感謝分享

03/09 16:11, , 8F
實際上再算的時候應該是用 光圈大小/物距 (!=焦距)
03/09 16:11, 8F

03/09 16:15, , 9F
這個問題很微妙 因為要看Nikon再報最近對焦距離的時候
03/09 16:15, 9F

03/09 16:16, , 10F
是指200mm 的 f/2.8 還是實際上 135mm 的f/2.8
03/09 16:16, 10F

03/09 16:22, , 11F
如果是前者的話 那就是f number不變 但是因為接近微微
03/09 16:22, 11F

03/09 16:23, , 12F
距的狀況 effective f-number回比實際上小 但是不是
03/09 16:23, 12F

03/09 16:23, , 13F
用135mm跟200mm比例算出來的 是看你最近到底對焦距離
03/09 16:23, 13F

03/09 16:26, , 14F
後者的話也是一樣會變小 要先用你說的比例再加上微距
03/09 16:26, 14F

03/09 16:27, , 15F
等校f-number的修正
03/09 16:27, 15F

03/09 16:27, , 16F
總之...就是會變小
03/09 16:27, 16F
意思是f-number (N) 會等效成 Nm = (1-m)N? (m為透鏡對特定物的放大倍數) 不過要如何知道小黑六的m也是一個難題,恐怕是直接鏡頭拿來量測才能倒推回去 ※ 編輯: ferrinatice (140.113.150.120), 03/09/2017 16:47:22

03/09 16:54, , 17F
其實那個(1-m)*N的公式 = N*f/像距 不過實際上也沒人
03/09 16:54, 17F

03/09 16:54, , 18F
知道像距是多少就是了 XD
03/09 16:54, 18F

03/09 16:55, , 19F
最快的方法就是用小黑六照尺 然後可以算出m lol
03/09 16:55, 19F

03/09 16:56, , 20F
這太功夫了 我相信只有真的超專業攝影師才會用這種方法
03/09 16:56, 20F

03/09 16:56, , 21F
it 一般人照起來放大率變了就回去裁就好了 又不是動態
03/09 16:56, 21F

03/09 16:56, , 22F
^fix
03/09 16:56, 22F

03/09 17:30, , 23F
基本上,鏡頭有呼吸效應是很正常的
03/09 17:30, 23F

03/09 17:30, , 24F
要去除鏡頭的呼吸效應,需要在設計時再特別修正
03/09 17:30, 24F

03/09 17:31, , 25F
parfocal lens 也類似,變焦的同時就要把鏡組前後移去修正
03/09 17:31, 25F

03/09 19:44, , 26F
Tony大叔有時候見解滿驚嚇,有時候又中規中矩。
03/09 19:44, 26F

03/09 23:54, , 27F
人家說的很清楚,呼吸效應是因為對焦鏡組移動而改變
03/09 23:54, 27F

03/09 23:54, , 28F
實體焦長,而鏡頭上標示的焦長是對焦無限遠時的實體
03/09 23:54, 28F

03/09 23:54, , 29F
焦長。影片也提到一般的鏡組設計越長焦就需要越大的
03/09 23:54, 29F

03/09 23:54, , 30F
鏡組間距,對焦越近也需要越多間距,但在內變焦設計
03/09 23:54, 30F

03/09 23:54, , 31F
上不得已只好在近距離對焦時犧牲實體焦長。
03/09 23:54, 31F

03/10 00:13, , 32F
然後NA的概念比較偏向測量端(numirical就是數值話的
03/10 00:13, 32F

03/10 00:13, , 33F
意思)也就是我不管鏡組怎麼設計,我就是用這組公式
03/10 00:13, 33F

03/10 00:13, , 34F
去測量光圈(入射角度,折射率都是物理上可測的),我
03/10 00:13, 34F

03/10 00:13, , 35F
知道洗鏡光前輩的部落格有用這個公式去算近拍掉光圈
03/10 00:13, 35F

03/10 00:13, , 36F
,但他中間有用sin~tan近似,我覺得從數值方法反推
03/10 00:13, 36F

03/10 00:13, , 37F
原理有點本末倒置,其實wiki英文版就有推導,從理想
03/10 00:13, 37F

03/10 00:13, , 38F
透鏡公式一路等號就能算出 視角a 滿足tan a =(d/2(1
03/10 00:13, 38F

03/10 00:13, , 39F
+M/p)f), f是實體焦長,所以其實f(1+M/p)才是比較能
03/10 00:13, 39F

03/10 00:13, , 40F
代表視角的值,另外能代表總近光量的物理量是入瞳孔
03/10 00:13, 40F

03/10 00:13, , 41F
半徑,所以"等效光圈值N"=f(1+M/p)/e ,然後"鏡頭上
03/10 00:13, 41F

03/10 00:13, , 42F
標示的N"=鏡頭上標示的焦距/e, 如果你碰巧上面都看
03/10 00:13, 42F

03/10 00:13, , 43F
得懂,代一代會得到等效光圈N=鏡頭標示的N*實體焦長
03/10 00:13, 43F

03/10 00:13, , 44F
f*(1+M/p)/鏡頭標示的焦長,拿影片的例子,你的有效
03/10 00:13, 44F

03/10 00:13, , 45F
光圈就是N=2.8*135(1+M/p)/200
03/10 00:13, 45F

03/10 00:15, , 46F
阿p是瞳孔放大率,不想理解就把它當成1,不過望遠鏡
03/10 00:15, 46F

03/10 00:15, , 47F
頭常常會小於1
03/10 00:15, 47F
恩,一時之間還是似懂非懂,我利用週末思考一下,感謝 ※ 編輯: ferrinatice (140.113.150.120), 03/10/2017 01:31:31

03/10 01:33, , 48F
如果是早期蛇腹照相機,鏡心是在鏡頭上沒錯
03/10 01:33, 48F

03/10 01:33, , 49F
現代的多鏡組鏡頭,鏡心是有可能移到鏡頭外的
03/10 01:33, 49F

03/10 01:34, , 50F
焦段200mm的鏡頭,不代表鏡頭長度就要超過20cm以上
03/10 01:34, 50F

03/10 02:08, , 51F
焦距長也未必須拉長鏡筒 http://i.imgur.com/mxdQ1Iv.png
03/10 02:08, 51F

03/10 02:11, , 52F
除非用儀器去精密測量視角,再換算出等效焦長,不然都空談
03/10 02:11, 52F

03/10 02:14, , 53F
更何況拿A家的出來就說是真200,說B家的是假200,只有135
03/10 02:14, 53F

03/10 02:17, , 54F
我都不知道原來A家才是公定標準
03/10 02:17, 54F

03/10 09:30, , 55F
影片是沒說他怎麼測的,但他也沒說c家是真200,只是
03/10 09:30, 55F

03/10 09:30, , 56F
比較兩者呼吸效應誰比較嚴重而已
03/10 09:30, 56F

03/10 09:36, , 57F
另外焦距長要拉長鏡筒他也沒說一定,很多雙鏡組變焦
03/10 09:36, 57F

03/10 09:36, , 58F
的kit也是先縮短再變長,只是望遠端變焦的設計才比
03/10 09:36, 58F

03/10 09:36, , 59F
較多是伸長
03/10 09:36, 59F
文章代碼(AID): #1OmFDfT_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mFDfT_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