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的單眼心路歷程-二(NIKON 135mm F2.0)
因為還是圖文解說比較流暢
也可以避免我再次花費時間擷取圖片網址一一轉錄到BBS上面
建議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駕到BLOG 觀賞
http://mb618.pixnet.net/blog/post/79989025 (無音樂)
-----------------------
以下為轉貼文 (純文字)
NIKON MF 版本的 135mm F2.0 與 105mm F2.0 在那個時代裡並沒有 105mm F2.5來的出名
後來就演變成NIKON出名的 135mm DC 與 105mm DC
口徑大、沉重 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拿到手時,發覺他的對焦環偏緊,並不如相近焦段來的好操控,上網大概爬了文章
,似乎這是每隻135/2.0的通病?
也因為手上這顆鏡頭的狀況很好,所以暫時就不打算送去保養了
上面這張照片是NIKON K版的135mm F2.8 (也就是我手上所有的鏡頭)
這支鏡頭有個很有趣的表現,在F2.0的時候會讓照片的顏色讓你認不出來這是用NIKON相
機所拍攝出來的。
相反的,只要把光圈縮到F2.8 就會讓NIKON的面目露出來
另外光圈2.0的時候會有紫光大爆發的情況發生,不過情況會比AIS 50/1.4 跟AIS
35/1.4 還要輕微
而在光圈全開時拿來拍人,在景深與壓縮感上不同於AIS 85/1.4 或者 AIS 105/2.5 ,或
許因為焦段比較長吧
二線性的散景情況並不會很突出,所以在散景部分也不容易讓觀賞者感覺得突兀的分心點
上面這照片的光圈 F2.0
至於耀光部分必須透過很陽春的內建遮光罩來協助,只是這個內建的遮光罩真的是裝好看
的,只能擋著用不算是很好用
但是,其實這樣拍出來的感覺卻可能讓你有更喜歡的感動。
上面這照片的光圈也是F2.0
光圈全開的可用性,的確讓我很驚艷,在以前的技術上要做到這樣的程度是必要花費較高
的開發成本與人力
不過因為以前ED鏡片過於昂貴,而鍍膜技術沒有現今如此進步
多只能依賴稀有金屬與玻璃光學來校正所遭遇的問題,例如變形、光圈、紫邊、耀光等等
上面這張照片是室內 ISO 1600 快門1/200 光圈2.0
所以光圈全開時,可用性之高可不是我隨意拿出來說嘴的。
只是容易對不到焦~哈
上面這也是F2.8
讓我在室內拍攝這樣的運動模式依然能夠保持快門與畫質的條件
有時候拍攝這樣的紀錄,太大的光圈與焦段反而不容易對焦,說實在的我深深體會到可用
的高ISO其實無法透過大光圈來取代的
不過對我來說,在口袋有限的情況之下,如何尋找自己按下快門的動力,大概就是把困難
當成磨練
只要縮光圈大概到F4,描寫能力就很優異,F5.6就可以達到高峰。 上面這張照片就可以
看出在可能會因為二線性的影響,其實影響很低並不會去干擾你看水滴的重心。
而在都市的交通道路上,因為光源算是充裕,這張照片縮然把光圈縮到了F2.8,不過可以
看照片的右上角的招牌來做為紫邊參考。
另外在畫面邊緣其畫質也不會衰退的讓你用肉眼可以輕易看出來,可以參考左右兩側的招
牌文字。
總結:
這支鏡頭是一隻很有趣的鏡頭,或許你沒有很多機會可以去發揮他,或根本不容易帶在身
上(因為重)
雖然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很容易爆紫光,但是反觀現在的新鏡頭,除非是鏡皇或者新技術
,不然光圈全開也是容易有紫光的
有時候縮光圈也是一門學問啊!
這支鏡頭如有機會可以玩看看,在我心中他的特性很獨特,儘管他讓我有甜蜜負擔。
--
周星馳: 阿麗~阿麗 你到底姓什麼...我...想和你交個朋友
阿麗:我姓邱 叫我邱阿麗就可以了
周星馳:charli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0.137.7
※ 編輯: MB618 來自: 1.170.137.7 (09/17 00:20)
推
09/17 02:01, , 1F
09/17 02:01, 1F
推
09/17 10:02, , 2F
09/17 10:02, 2F
→
09/17 10:35, , 3F
09/17 10:35, 3F
→
09/17 11:14, , 4F
09/17 11:14, 4F
→
09/17 11:15, , 5F
09/17 11:15, 5F
→
09/17 11:16, , 6F
09/17 11:16, 6F
→
09/17 16:12, , 7F
09/17 16:12, 7F
DSL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