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lx10 及G7xm2 錄影問題

看板DC (數位相機)作者 (調適生活)時間8年前 (2017/10/21 10:23), 編輯推噓11(11036)
留言47則, 11人參與, 8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找到了一些資料: 1. LX10 4K與Full HD的AF比較: https://youtu.be/JmDaBxyIsDE
2. LX10 Full HD: 電子防手震開啟關閉差別 https://youtu.be/PCoUFYSMUJ4
3. LX10 vs G7X mark II https://youtu.be/m8q-PW7e4Ew
AF的部分,4K與Full HD差異不小,AF上有疑惑可以先確認是4K還是Full HD 防手震的部分,預設電子防手震是關閉的,這是另外的選項,不是把防手震打開它就會跟 著開 為什麼?上面的影片可以看到,開了電子防手震後畫面會裁切不少,視角會縮水 跟G7X Mark II的比較影片更是明顯,G7X Mark II裁切得比LX10更多,視角更窄,換到的 是比較穩定的畫面 電子防手震就是這樣的運算,而LX10的4K是直接取感光元件中央的800萬畫素,已經先裁 切了,沒有多餘的可以讓電子防手震再裁切 所以LX10這個功能在4K下是沒有用的 == 不過即使打完這篇,以後應該還是會看到同樣的問題一再出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0.216.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C/M.1508552588.A.885.html

10/21 11:16, 8年前 , 1F
推解釋
10/21 11:16, 1F

10/21 11:25, 8年前 , 2F
10/21 11:25, 2F

10/21 14:27, 8年前 , 3F
了解器材才能善用,推一把.
10/21 14:27, 3F

10/21 17:22, 8年前 , 4F
10/21 17:22, 4F

10/21 18:58, 8年前 , 5F
下次會有人再問推
10/21 18:58, 5F

10/21 19:23, 8年前 , 6F
最後一句推
10/21 19:23, 6F

10/21 23:06, 8年前 , 7F
請問電子防手震除了視野變小畫質會有影響嗎?
10/21 23:06, 7F

10/21 23:23, 8年前 , 8F
其實會,因為實際上是以周圍的影像做插點運算後再
10/21 23:23, 8F

10/21 23:23, 8年前 , 9F
把它裁切掉
10/21 23:23, 9F

10/22 00:46, 8年前 , 10F
所以SONY超強的防手震也是建立在同樣的技術底下嗎??
10/22 00:46, 10F

10/22 03:55, 8年前 , 11F
sony有進一步在感光元件裡面安裝陀螺儀 紀錄感光元
10/22 03:55, 11F

10/22 03:55, 8年前 , 12F
見的動作 增加軟體計算的準確度
10/22 03:55, 12F

10/22 03:56, 8年前 , 13F
另外sony強的不僅僅是電子防手震 他在電子防守震
10/22 03:56, 13F

10/22 03:57, 8年前 , 14F
和光學防手震之間的整合能力也很強
10/22 03:57, 14F

10/22 03:58, 8年前 , 15F
早期很多機器同時使用光學和電子防手震反而會讓
10/22 03:58, 15F

10/22 03:58, 8年前 , 16F
整體防手震的效果降低 特別是在有背景震動的狀況下
10/22 03:58, 16F

10/22 03:59, 8年前 , 17F
但sony之前解決的這個問題
10/22 03:59, 17F

10/22 04:01, 8年前 , 18F
解決的方法似乎就是靠同時在機身和感光元件上各自
10/22 04:01, 18F

10/22 04:01, 8年前 , 19F
安裝陀螺儀解決
10/22 04:01, 19F

10/22 09:45, 8年前 , 20F
呃...Sony要看你是說DV還是相機,相機還要分是DC還
10/22 09:45, 20F

10/22 09:46, 8年前 , 21F
是可換鏡
10/22 09:46, 21F

10/22 09:47, 8年前 , 22F
基本上Sony一些比較強的防手震技術只適用於DV,DC上
10/22 09:47, 22F

10/22 09:47, 8年前 , 23F
並沒有上述的那些作法
10/22 09:47, 23F

10/22 09:51, 8年前 , 24F
而近年Sony DV上用的Balanced Optical Steadyshot是
10/22 09:51, 24F

10/22 09:51, 8年前 , 25F
把感光元件與鏡頭綁住一起移動
10/22 09:51, 25F

10/22 09:54, 8年前 , 26F
這基本上是個只能實現在小片幅的方式,仔細看一下
10/22 09:54, 26F

10/22 09:54, 8年前 , 27F
它的移動幅度與所需的空間就知道了
10/22 09:54, 27F

10/22 09:56, 8年前 , 28F
在DC上Sony的防手震不如DV上強勢,很多DV上的經驗無
10/22 09:56, 28F

10/22 09:56, 8年前 , 29F
法應用在DC上,像RX10的防手震不如Pana的FZ1000
10/22 09:56, 29F

10/22 09:59, 8年前 , 30F
另外Sony後來的DC採用1吋片幅也是原因,片幅變大了
10/22 09:59, 30F

10/22 09:59, 8年前 , 31F
很多技術反而受限機身大小塞不進去
10/22 09:59, 31F

10/23 01:02, 8年前 , 32F
推專業!
10/23 01:02, 32F

10/23 03:18, 8年前 , 33F
有興趣的自己看,電子防震 http://bit.ly/2yJ4yE2
10/23 03:18, 33F

10/23 03:19, 8年前 , 34F
電子防震的罩門就在慢速快門
10/23 03:19, 34F

10/23 03:20, 8年前 , 35F
快門在 1/250 以下時,畫面會有明顯的動態模糊
10/23 03:20, 35F

10/23 03:21, 8年前 , 36F
這時再怎麼裁切都是糊的
10/23 03:21, 36F

10/23 03:25, 8年前 , 37F
目前大部分的影片剪接軟體都有這類防震功能
10/23 03:25, 37F

10/23 03:26, 8年前 , 38F
相機本身的電子防震效果,通常還比不上軟體運算
10/23 03:26, 38F

10/23 10:04, 8年前 , 39F
試問剪接軟體也是用保留中央的方式來防震嗎??這樣
10/23 10:04, 39F

10/23 10:04, 8年前 , 40F
解析度就會下降不是.
10/23 10:04, 40F

10/23 10:26, 8年前 , 41F
是,所以如果要保留原來的解析度,軟體還要再做Scal
10/23 10:26, 41F

10/23 10:26, 8年前 , 42F
e-up。不想影響畫質太多下,一般常用的情況多為以4K
10/23 10:26, 42F

10/23 10:27, 8年前 , 43F
降轉Full HD,但有些時候成品不會在大螢幕上播放,
10/23 10:27, 43F

10/23 10:27, 8年前 , 44F
在減損的狀況可接受下還是會用一下
10/23 10:27, 44F

10/23 12:42, 8年前 , 45F
只是4K目前大部分消費機種防震策略還不太理想,但
10/23 12:42, 45F

10/23 12:42, 8年前 , 46F
看Hero6似乎不錯,跟小感光應該有關係.
10/23 12:42, 46F

10/23 12:49, 8年前 , 47F
推 感謝解釋
10/23 12:49, 47F
文章代碼(AID): #1Pwg-CY5 (DC)
文章代碼(AID): #1Pwg-CY5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