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X70 v.s. GRII 01對決文

看板DC (數位相機)作者 (騙人不=相機商)時間9年前 (2016/04/15 11:19), 編輯推噓6(6011)
留言1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ef1986 (303)》之銘言: : : 看得好過癮啊! 恕刪... : 推 Nintendou : 關於富士的ISO問題,有點好奇,目前沒有公定的標準嗎? 04/13 22:53 : → Nintendou : 另外,猜想會不會感光元件的關係,是從X-Trans開始的? 04/13 22:56 : 推 hehehaha : GR的wifi就當作沒有吧 04/14 15:47 : → frog20605 : DSLR板有人解說過 但太專業看不懂 04/14 17:33 這個問題也是長年玩攝影的一個謎題,我了解的也不透徹,看看是否可以討論看看 iso可以當作是汽車的馬力一樣,衡量方式是公定的 在完全不考慮技術只有重踩油門的情況下 同引擎不同廠牌的車子還是會出現不同的速度 因為設計車子的時候有考慮很多其他像是爬坡扭力,舒適性,耐用性... 那設計相機的時候除了考慮雜訊,也還要考慮動態範圍,偽色... 所以當感光元件用iso 400吃進了光線..........(這裡我就不要再扯光圈快門) fuji和Ricoh吃的光量是一樣的 但是想要保留動態範圍,還是提升亮度....blabla大家就各有考量了 所以看到fuji的亮度比較低的情形 更別說fuji用的感光元件跟人家不一樣 感光特性也不同,更會影響他對於最終照片呈現效果的取捨 最終使用者不用管這麼多,知道Fuji就是比人家暗這樣就可以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58.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C/M.1460690372.A.F00.html

04/15 11:36, , 1F
哦, 原來如此, 感謝解答, 這還真是很技術方面的問題
04/15 11:36, 1F

04/15 11:39, , 2F
確實只要知道大概原因就好, 有時太深入會更看不懂吧
04/15 11:39, 2F

04/15 20:27, , 3F
話說, 好像也只有富士的相機才有"動態範圍包圍"功能
04/15 20:27, 3F

04/15 20:31, , 4F
咦, 等等...GR 好像也有
04/15 20:31, 4F

04/15 20:36, , 5F
光線進入鏡頭後就是後製的開始
04/15 20:36, 5F

04/15 20:37, , 6F
查了一下沒錯, GR 在功能上的細節也是滿完整的
04/15 20:37, 6F

04/15 20:42, , 7F
所以這樣說來,在ISO的標準上,並沒有規定亮度就是了
04/15 20:42, 7F

04/15 21:59, , 8F
富士不用跟別人比,自己iso200比自己iso6400就好
04/15 21:59, 8F

04/15 22:00, , 9F
其它光圈快門設相同,拍出來亮度差不到5檔就是灌水
04/15 22:00, 9F

04/15 22:06, , 10F
這樣的話, 請問每一檔的差距應該多少才算標準呢?
04/15 22:06, 10F

04/15 22:08, , 11F
亮度差一倍就是1EV,ISO也是有標準的
04/15 22:08, 11F

04/15 22:08, , 12F
04/15 22:08, 12F

04/15 22:32, , 13F
感謝說明, 剛試了一下手邊的富士相機, 沒問題耶
04/15 22:32, 13F

04/15 22:32, , 14F
真的是一檔升1EV, 很有趣, 以前沒這樣測試過
04/15 22:32, 14F

04/15 22:58, , 15F
或者應該說沒想過會有需要做這種檢查的狀況
04/15 22:58, 15F

04/15 23:00, , 16F
大家平常買相機都會做各式各樣的詳細測試嗎?
04/15 23:00, 16F

04/16 21:59, , 17F
結論滿中肯的哈
04/16 21:59, 17F
文章代碼(AID): #1N45t4y0 (D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文章代碼(AID): #1N45t4y0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