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寫給新手:數位相機廠簡介
[前言]
在數位影像時代,"品牌價值"似乎已經變成不需經營,只要炒作跟宣傳就可輕易
建立的東西。隨著許多後進廠商的巧妙操弄,新手消費者越來越容易掉進這些
以廠商利益為唯一導向的假象當中。
有鑑於此,筆者決定嘗試以一己之力導正視聽,幫助DC新鮮人做出明智、且經過
深思熟慮的最佳抉擇。
這篇文章基本上是以新手為主要閱讀群設計,大致會淺談攝影歷史,
以及各在線廠商(有生產消費型數位相機的廠牌)與傳統底片相機和攝影工業的淵源。
歸為閒聊,是因為這篇文章是在一股衝動下誕生的。因此,當中資料不足或謬誤
以及個人強烈主觀意見所在多有。也希望各位先進不吝針對錯誤提出指教。
將視回應情況推出後續個別分析。
[攝影的發展]
1826 尼葉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法)成功使用白臘板與猶太瀝青將景物
凝結在平面上,被視為現代攝影術的起源。
1888 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美)以紙捲底片為基礎,發表攝影史上最重要的
相機機種之一:Kodak Mk.I,被視為攝影大眾化之濫觴。發表時的口號:
"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則深深影響往後百餘年的攝影消費界
1913 時任徠茲(Leitz)研發部主任的巴納克(Oskar Barnack)(德)研發出Leica Ur
制定24x36mm的底片規格,成為世界第一台135底片規格的相機
1935 蔡司(zeiss)公司工程師司馬庫拉博士(Dr.Alexander Smakula)成功研發
鏡片鍍膜技術,該技術使得光學鏡片的透光率提升,並大幅降低玻璃反射現象
此一技術成為所有光學工業廠必備基礎。
1954 徠卡(Leica)推出M3,永久改變了往後的相機市場。許多相機設計師坦承,
M3曾是他們最重要的參考典範。
1960 Olympus推出Auto Eye,是世界第一台具備自動曝光能力的相機。
1963 東京光學發表Topcon RE,是世界第一台TTL測光的135 SLR(單眼相機)
1965 Konica Autorex問世,是世界第一台具備自動曝光能力的135 SLR
1969 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成功將
現實影像以電子訊號方式儲存。
1977 Konica C35AF問世,是世界第一台具備自動對焦(AF)能力的相機。
1981 Sony Mavica使用動態CCD技術擷取靜態影像,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台靜態數位相機
(Digital Still Camera, DSC)
Pentax發表ME-F,是世界第一台具備自動對焦能力的135 SLR。
1985 Minolta推出7000AF,成熟的自動對焦單眼相機時代來臨。
[各大廠商簡介]
[A.傳統光學廠]
Canon(日)
1933,日本精機光學研究所成立,為今日Canon前身,最初的營業項目即為相機。
1934,日本第一台國產135RF相機"觀音Kwanon"問世,其使用的50mm f/3.5鏡頭
是由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Nikon)所代工。(代工關係至1937終止)
1935,推出以Canon為品牌名的相機。
1959,發表該公司第一款135SLR Canonflex
1968,公司改組,開始生產影印機等辦公用品。翌年成立相機事業部
與半導體製造部門,專司開發半導體機具與製造技術。
1969,發表螢石(Fluorite)鏡片技術
1971,推出FTb,為世界第一台全開光圈快門先決自動曝光的135SLR,總銷售達100萬台
1972,發表F-1 Motor,每秒九張的連拍速度是當時最快的可動反光鏡135SLR
1976,發表世界第一台在機身內裝備CPU的135SLR:AE-1
1979,發表世界第一台使用紅外線對焦系統的AF相機AF35M
1986,隨著新一代單眼相機EOS系統的開發,Ultrasonic超音波驅動技術問世
發表該廠第一台數位相機RC-701
1992,發表EOS5,為世界第一台具備瞳孔對焦(Eye Control)技術的相機
1995,發表光學防手震(Image Stablizer, IS)技術。
同年發表該廠第一台DSLR:EOS DCS3
1996,發表該廠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Power Shot600,為Power Shot系列始祖
是少數有能力自行製造感光元件的數位相機廠之一,同時也是此領域主要領導品牌。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7304.15億日幣
Fujifilm(日)
1919,大日本賽璐珞株式會社成立,為Fujifilm前身。
1934,富士寫真軟片株式會社自大日本賽璐珞株式會社分離獨立,主要營業項目為
感光材料、玻璃板的生產。
1938,新建小田原工廠,開始生產光學機械設備及各式化學原料
1944,併購(木夏)本光學精機製作所,隨後更名為富士寫真光機株式會社
開始製造相機。
1971,發表EBC(Electron Beam Coat)鍍膜技術及大型相機交換鏡頭系列
2000,世界首部裝備Super CCD的消費型數位相機FinePix 40i問世
以優秀的色彩控管及豐富感光材料製造經驗享譽業界,也是傳統攝影不可或缺的廠商。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2.67兆日幣(是"兆"沒錯)
Kodak(美)
1880,時年26歲的George Eastman創立了Eastman Co.(為Kodak前身),專門製作
當時攝影所需的玻璃乾板材料。隨後並著手開發更易於使用的紙卷式底片,
"攝影要融入日常生活當中"Eastman補充道,
"我們要製造用起來跟鉛筆一樣方便的相機"。
1888,Eastman發表了Kodak Mk.I,這是一台預裝有100格長度的紙卷式底片相機,
固定1/25快門與8ft.的超焦,發售時價為10英鎊(包含其底片的沖印費用在內)。
1889,發表世界第一款商用膠卷式透明片基底片。1891年,愛迪生使用此款底片
拍攝了世界第一支"移動照片"(Motion Picture),也就是電影。
1935,世界第一款消費型135彩色底片Kodachrome誕生。
1942,發表世界第一款原色型彩色負片Kodacolor
1975,該廠成功開發使用CCD擷取靜態影像之技術,數位相機誕生
1991,發表第一台專業級數位相機Professional Digital Camera System
1995,發表該公司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DC 40
1999,在與Sanyo合作開發後,發表世界首款Electroluminescent(OLED)顯示器
超過120年來,Kodak一直都是世界最重要的攝影相關廠商之一,同時也是許多
專業標準的制定者。包括18%中性灰濃度標準、20階灰階表、底片感光特性曲線的研究
色彩複製基準...等等,都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們相信,Kodak的地位會一直持續下去。
Konica/Minolta(日)
1903,小西六相機成立,為Konica前身,主要營業項目為相機的販售
1928,日獨寫真機商店開業,為Minolta前身,主要營業項目為相機的製造
1944,千代田光學精工(今Minolta前身)伊丹光學玻璃廠竣工,開始生產光學玻璃
1965,Konica推出Autorex,是為世界上第一台自動曝光135單眼相機
1966,Minolta推出該公司第一款手持式單體測光錶View Meter 9
Minolta SRT-101問世,為世界第一款全開光圈分割式測光的135SLR。
1968,Minolta發表1度點測光錶Auto-Spot 1,隨後在同年12月的阿波羅8號計畫中
獲得NASA採用成為科學記錄影像的曝光基準器。
1971,Minolta與Leica合作,開發新一代M型相機。
同年發表該公司第一款手持式單體入射式測光錶Auto Meter Professional。
1974,Konica推出世界首台內建電子閃光燈的相機C35EF
1977,Minolta XD問世,為第一台同時具備光圈先決與快門先決自動曝光模式的135
單眼相機。同年Konica發表世界第一台自動對焦相機C35AF
1985,Minolta發表成功整合AE/AF的全電子化SLR 7000AF,被視為現代單眼相機濫觴。
同時並發表了玻璃鏡片+光學樹脂塑形的複合式非球面鏡片技術,此一技術
成功降低了過去研磨式玻璃非球面鏡片的工時與成本,且大幅提高了
非球面鏡片的精度與良率,此法至今仍為許多光學鏡頭廠採用。
同年稍晚,發表專業級機身9000AF及可交換式的專用數位機背,
成為世界第一款數位單眼相機。
1995,Minolta的測光錶總產量達到100萬支。
2002,Minolta發表世界第一台使用潛望式鏡頭的輕便型數位相機DiMage X
2003,Minolta發表具備首創Anti-Shake (AS) CCD防手震技術的高階消費數位相機
DiMage A1
2004,Minolta與Konica交叉持股,合併成為Konica Minolta。同年11月,發表世界首台
具備AS技術的DSLR:Alpha-7 Digital
2005,伊丹光學玻璃廠關爐裁撤,結束一甲子的火熱生涯。
2006,3月31日,Sony併購Konica Minolta寫真機材事業部,Konica Minolta自此退出
攝影器材市場...
Leica(德)
1849,時年23歲的數學家Carl Kellner在德國Wetzlar鎮設立光學研究所
即今日Leica前身,當時的主要產品為顯微鏡與相機鏡頭。
1865,機械工程師Ernst Leitz成為該公司重要合夥人。
1869,Ernst Leitz取得經營權,公司改以Leitz為名
1913,時任Leitz研發部主任的Oskar Barnack打造出傳奇性的Ur,Ur使用電影攝影機的
35mm底片,但將格式改為電影格式的兩倍長,成為24x36mm,Ur成為世界第一台
135格式的相機。
1923,成功研發第二台135相機"0",這是第一台使用焦平面式快門的相機。
1924,接掌Leitz的Ernst Leitz II在一場關鍵性的經營會議上獨排眾議,
決定大量生產Barnack式的35mm相機
1925,發表Leica A,是世界第一款公開販售的135相機。同時Leica(LEItz CAmera)
之名誕生。
1954,發表Leica M3,其跨時代的設計影響了往後50年間大部份的相機製造。
其卓越之處包括:世界首款量產插刀接環鏡頭系統、首創上片撥桿、
首創觀景窗自動視差補償與自動框線切換,並且首開相機左右2:3的設計風氣,
M3的許多重要特徵依然留存到今天的相機設計上。
1965,發表該廠首款135SLR:Leicaflex
1966,發表Noctilux 50mm f/1.2,世界第一顆大量生產的非球面玻璃鏡頭。
1975,發表Apo-Telyt-R 180mm f/3.4,這是世界第一顆消色差(Apochromatic, APO)
設計的鏡頭。
2000,與Panasonic合作推出首款消費型數位相機Digilux 4.3
Leica之名,如雷貫耳。身為小型相機的發明者,Leica就是有辦法。
雖然與Panasonic的合作被某些老用家視為是Leica spirit的逝去,而財務困難
的風聲也時有所聞,但是在新攝影時代,Leica還是很努力的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Nikon(日)
1917,東京計器製作所光學部門與岩城硝子製造所反射鏡部門合併成為
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即日後的Nikon公司。
1932,開始生產光學鏡頭,命名為Nikkor
1946,開始生產135相機,相機系列正式定名為Nikon
1959,該公司第一款135SLR Nikon F(或稱大F)誕生
1976,開始研發半導體製造設備之一的步進機,1978年該公司第一台步進機SR-1問世
1982,橫濱工廠內新建超級積體電路製造設備完工運轉。
1988,發表該公司第一款數位相機Still Video Camera QV-1000C
在主要的傳統光學廠中,Nikon的腳步算是比較沉穩的一群(好聽的說法),
但是這樣的企業性格,也造就了同樣可靠的相機機械系統與龐大的死忠客戶群。
無論你怎麼看,Nikon絕對都是最具實力的光學工業廠商之一。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7309.43億日幣
Olympus(日)
1919,10月12日,高千穗製作所成立,即Olympus前身,以顯微鏡為主要營業項目。
1936,發表該公司第一款相機,Olympus之名問世。
1952,發表該公司第一款醫療用內視鏡GT-I
1960,世界第一台自動曝光相機Olympus Auto Eye問世
1969,發明迷你卡匣式錄音帶,並發表專用播放器
1972,發表小型化135SLR Olympus M-1(後由Leica提出抗議,於1973改名OM-1)
與OM接環Zuiko鏡頭系列
1991,Olympus μ[mju:]問世,為當時最輕的135自動相機
1996,發表該公司第一款消費型數位相機CAMEDIA C-800L/C-400L
2000,發表該公司第一款DSLR CAMEDIA E-10
2001,μ[mju:]系列輕便相機累積產量達2000萬台
2002,Olympus與Kodak合作制定了新一代數位相機規格:4/3-system(FourThird)
同時加入4/3技術聯盟的廠商包括Fujifilm,Panasonic,Sanyo及Sigma。
2003,推出世界上第一台4/3-system DSLR:E-1
雖然在近十年的攝影界是比較少看見Olympus的蹤跡了,但是其80年來製作
各式顯微鏡與醫療用光學設備的經驗,無疑的造就了Olympus卓越的微型機械工藝,
從世界最小的135SLR OM-1、最輕的135自動相機μ[mju:]身上都可獲得明證。
Olympus是真真正正的傳統光學廠,請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orz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9781.27億日圓(真多= =)
Pentax(日)
1919,旭光學合資會社成立,為Pentax母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光學玻璃的生產
1952,發表日本第一台135SLR Asahiflex I
1954,發表世界第一台反光鏡自動回彈式135SLR Asahiflex II
1957,發表日本第一台裝備五稜鏡的135SLR Asahi Pentax
1964,Spotmatic問世,500萬台的銷量創下135SLR單一機種銷售世界記錄
1971,世界第一台全開光圈測光與光圈先決自動曝光的135SLR Pentax ES問世
1972,Pentax成功開發超多層鍍膜技術(Super-Multi Coating, SMC),並率先運用於
眼鏡用鏡片及相機鏡頭玻璃,成為往後30年的光學傳奇。
1981,世界第一台TTL自動對焦135SLR ME-F誕生
Pentax單眼相機總產量率先達1000萬台
1986,發表世界第一台變焦輕便相機Zoom 70
1987,發表世界第一台內建電子閃光燈的AF 135SLR:SFX
1997,發表世界第一台AF 120SLR 645N
發表該公司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EI-C90
1999,變焦型輕便相機總產量達2000萬台
2002,世界首部裝備滑動鏡片系統(Sliding Lenses)消費型數位相機Optio S問世
雖然企業規模跟其他廠牌比較起來小了一截(主要是因為沒有副業做為財源),
Pentax卻是目前日本唯一有能力自行製造光學玻璃(從原料開始熔融)的相機廠商
就憑著這點與優越的SMC鍍膜技術,Pentax始終沒有在相機工業缺席過。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1422.11億日圓
Ricoh(日)
1936,理研感光紙株式會社自理化學興業株式會社(1927)獨立,為今日Ricoh前身。
初期的主要營業項目為相紙等感光材料的生產。
同年發表日本第一台鏡間快門式135相機Super-Olympic D
1938,改名成為理研光學工業株式會社
1953,合併旭精密機器工業株式會社子公司愛光商事株式會社,此為Ricoh與Pentax
的血緣源頭。同時於東京大田區設立大森工廠,延續戰前的相機業務。
1957,成功的發展相機大量生產體制,獲頒國家表揚。
1962,外購Nikon F零件打造出外銷專用的Ricoh Singlex,為該廠第一款135SLR
1964,發表第一款自製135SLR Singlex TLS,開始使用M42接環。
1977,基於M42時代所培養的友好關係,Ricoh發表使用Pentax K系接環(1975問世)
的新一代135SLR:XR-1/XR-2,其中XR-2為光圈先決自動曝光系統。
Pentax K型接環系統後來又被稱作KPR接環。
1981,設立相機用半導體廠
1994,發表世界上最薄的135輕便相機R1
1996,以R1的設計為基礎,推出高階135輕便相機GR-1,為後世GR血統之起源。
發表該公司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DC-1S
開始生產可重覆燒錄的CD-RW光碟片
1997,發表世界第一台可同時燒錄CD-R與CD-RW光碟片的光碟機MP6200
我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聽到Ricoh時有什麼聯想,不過我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
迅速的在腦中浮現出GR-1的經典樣貌。就這麼一台小相機,卻完整的說明了
Ricoh的堅持與驕傲,我們樂見GR精神能在數位時代繼續堅持下去。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1.915兆日圓(嚇一跳吧 XD)
[B.數位廠商組]
BenQ(台)
1984,宏碁電腦(1976)子公司明碁電腦成立,為今日BenQ前身,初期生產項目為
電源供應器、電腦螢幕與工作站電腦。
1996,股票在台掛牌上市
2001,發表自創品牌BenQ
2002,公司名稱改為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推出第一款數位相機DC 1300
2003,推出世界最高速內接式DVD+RW燒錄器DW400A
2004,BenQ與Casio共同合作開發新一代數位相機
BenQ其實不能說得上有很強的光學實力,不過它挑對了一個合作夥伴:Casio
有了合作夥伴的抬轎,BenQ的相機品質得以超出自我水平,這是消費者所樂見的。
2006第一季營收約為303億新台幣
Casio(日)
1946,(木堅)尾製作所開業,即今日Casio前身,主要營業項目為小型電子計算機
1978,成立液晶螢幕廠,開始自製LCD
1987,發表該公司第一台靜態數位相機VS-101
1995,發表QV-11,為世界第一台內建彩色液晶螢幕的消費型數位相機
2002,推出EXILM EX-S1,是當時最薄的內建液晶螢幕數位相機,其體積主要
歸功於成功簡化影像處理電路板及壓縮液晶螢幕厚度。
2003,與Pentax開始合作代工關係,由Pentax製造鏡頭,Casio負責組裝。
Casio並非光學大廠,它的強項在於電子電路的設計開發,以及優質的液晶螢幕。
這些特點加上強大的Pentax光學技術加持有如虎添翼之勢,
也使Casio成為新數位時代不可忽視的一支勁旅。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5803.59億日圓
Digimaster(台)
2002,6月 台灣超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超軟XD)成立,
為今日華研國際電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主要營業項目為消費性3C商品。
7月 推出首款數位相機DG370
...我實在想不出什麼話來形容這家公司了,各位看公司簡歷應該就可以了解我的難處
如果有強者時間太多,想知道這家公司的詳細情形,請自便...orz
Panasonic(日)
1918,3月7日,時年23歲的松下幸之助創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
為今日Panasonic的前身。初期營業項目為家用電氣製品的零件生產。
1931,發表首台自製收音機
1933,成立電動機事業部,開始電動機的開發及生產工作。
1939,日本首台電視機公開試驗成功
1952,開始與Philips的合作關係,成立日光燈管工廠。
1955,外銷產品線開始使用Panasonic為商標
1977,與RCA公司合作,生產VHS錄放影機
1996,發表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VZ-XP1,稍後與Konica合作改良成為NV-DCF1
為Panasonic第一台正式量產的數位相機
1998,開始生產數位電視
2000,推出PV-DC3000,是世界第一台使用SD作為儲存媒介的數位相機
跟Leica開始技術合作關係。
2001,同時發表DMC-F7及DMC-LC5,為Panasonic首批使用Leica鏡頭設計的數位相機
Lumix系列誕生
2002,發表DMC-FZ1,搭載Mega O.I.S(Optical Image Stablizer)系統,
為該廠第一台具有光學防手震功能的數位相機
2006,發表採用4/3系統的L1,為該廠第一台DSLR
令人驚訝的,Panasonic在數位影像領域的起步並沒有想像中的晚,
而與Leica的合作關係,以及過去在家電市場打下的大片江山,更成了Lumix一飛沖天
的關鍵因素。Panasonic以自製CCD之姿,強勢挑戰Sony及各大光學廠商,
後續情勢實在值得消費者們多加留意。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8.89兆日圓
Premier(台)
1983,普立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營業項目為相機的代工與光學模組生產
1986,開始銷售135系統自動輕便相機
1987,開始生產自動對焦相機
1995,推出該公司第一款變焦相機M959
1999,開始生產數位相機
普立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台灣市場掛牌上市
2000,合併數位相機製造廠普麗光電
2004,開發並自行生產鏡頭模組
深入了解之後,會發現Premier其實沒有普遍認為的那麼不堪,拜相機代工業務之賜,
Premier算得上是走在相機潮流的尖端。當然,它的自製及研發能力尚不及日系大廠,
但是以台灣而言,它絕對是最有實力的數位相機廠商。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369.98億新台幣
Sanyo(日)
1947,三洋電機製作所創立,即今日Sanyo,主要營業項目為電動機相關設備。
1953,發表日本第一台噴射水流式洗衣機SW-53,日本媒體形容該機型讓日本
進入了"電化元年"
1960,開始研發以鎳鎘為主材質的蓄電池
1964,世界第一款商業生產的AA規格可充電式鎳鎘電池SV-40誕生
1965,彩色電視機的生產量率先達到1000萬台。
1975,領先全球進行鋰電池的開發,並於1978年進行量產。
1979,開始研發世界首款使用非晶矽核心的太陽能板
1981,開始研發藍光發光二極體(LED)
1990,美國"尋日者"號太陽能飛機使用Sanyo太陽能板為動力,成功橫越北美。
1996,開始生產低溫多晶矽液晶螢幕(TFT-LCD)
1997,發表該公司第一款數位相機DSC-V1
2000,世界第一款密閉型可充電式鎳鎘電池Cadnica系列累計生產量達50億顆
2001,鎳氫電池累計生產量達10億顆
2002,發表世界第一款上開滾筒式的洗脫烘一體洗衣機AWD-A845Z
2005,發表超低自放電鎳氫充電電池eneloop
大多數的人應該都不會認為Sanyo是一間光學相關廠商吧
(該廠最自傲的其實是他們的洗衣機事業)
不過照許多網站都樂於承認Sanyo的數位相機確實是數位相機看來(好爛的一句話),
我想還是有必要介紹一下這間公司。
Sanyo的目前DC產品線主力,是以具備強大動態攝影功能(就DC而言)的Xacti系列為主
Xacti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在錄影中途直接拍照。就市場反應看來,
這項功能確實抓住不少消費者的心。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2.4兆日幣
Sony(日)
1946,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成立,為今日Sony前身,初期產品為電話等通訊器材。
1950,G-Type Tape Recoder問世,是日本第一款商業生產的盤式磁帶錄音機
1955,註冊商標為Sony,其意取自Sound跟Sonic的簡化。
發表世界第一台可攜式收音機TR-55
1965,世界第一台家用錄影機CV-2000問世
1979,發表世界第一台卡帶隨身聽TPS-L2,首創"Walkman"一詞。
1981,發表以動態CCD技術擷取靜態影像的試作機Mavica,
是世界第一台商業化的數位相機。
1984,發表D-50,世界第一台可攜式CD播放器。
1988,發表該公司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MVC-C1
1992,世界第一台MD播放器MZ-1問世。
1996,發表DSC-F1,Cyber-Shot系列問世。
發表DCR-PC7,為當時使用標準DV帶的最小體積攝影機。
1997,發表VAIO筆記型電腦
世界第一台高解析攝影機(High-Difinition Camcorder, HDCAM)HDW-700問世。
1999,發表AI電子寵物狗AIBO ERS-110
2000,發表二足自律步行機器人試驗品SDR-3X
2001,成立子公司Sony銀行株式會社(這什麼鬼啊)
2003,DSC-F828問世,是世界第一台使用四原色CCD的消費型數位相機。
發表世界第一台藍光(Blu-Ray)錄放影機BDZ-S77
2004,推出世界第一台消費型1080iHD攝影機HDR-FX1
2006,併購Konica-Minolta寫真機材事業部
發表該廠第一款數位單眼相機Alpha-100
沒錯,世界第一台數位相機正是Sony的傑作。雖然這間公司在往後的大約10年間
專注在動態攝影機跟其他商品的精力遠多過數位相機,但是其長久以來
對於光電方面的投注絕不遜於任何一家傳統光學廠。而當2000年DSC-F505問世,
業界莫不感到震驚,雖然決心要進入相機界的Sony缺乏機械工業基礎而走得有點
跌跌撞撞(初期良率偏低、機瘟、電子系統不穩等),不過近期的產品倒也算得上是
水準之作了。併購硬底子的Konica-Minolta寫真機材事業部,對電子研發與行銷能力
超群的Sony而言無異是如虎添翼。我們十分樂見這兩大集團日後擦出的耀眼火花。
2005年度營業額(至Mar. 2006)約為7.475兆日圓(蛤 開銀行還賺得比Panasonic少喔)
[結語與後記]
經過一個禮拜不斷的讀取與複寫暫存檔,我想這篇文章差不多寫到這邊也就夠了。
在編寫本文的當中,筆者幾乎是跑遍了各大廠的官方與私人俱樂部網站,
雖然有過去跑圖書館所整理的筆記以及家中藏書作為輔助參考,
但是我想這篇文章當中大部分的資訊在網路上就找得到,厲害一點的可能連Google
都不需要就看的比這篇文章還多了。
因此,再有人沒爬文,或是宣稱自己做了功課,卻問出這篇文章早已有答案的問題,
我保證我會第一個開砲。
[附錄1:關於本文的FAQ]
年表的資料部份,以原廠網站為準,小道消息或其他刊物為參考。
至於冒出什麼收音機洗衣機的啦,那是為了傳達個別廠商在各領域的成就,
有些可能跟攝影有關,有些可能八竿子打不著,不過冷知識多了解一點也無妨:P
幾經思量但未將其列入的廠牌:
Agfa,Contax/Kyocera/Yashica,Epson,HP,Praktica,Samsung未列入原因如下:
Agfa:產品線過少,且該公司已結束數位相機業務,故捨去。
Contax/Kyocera/Yashica:三位一體的同一廠商,該集團已結束數位相機業務,故捨去。
Epson:已退出消費型數位相機市場,高階DRF RD-1雖然不錯,但離一般大眾太遠
(比Leica還遠),且產品線薄弱,故捨去。
HP:你有多久沒在台灣看過HP的數位相機了? 捨去。
Praktica:雖然是德系老牌,但是該廠在台灣數位相機市場實力不足為道,故捨去。
Samsung:我並不完全是因為討厭韓貨才剔除samsung,但是當我尋找到Samsung的
英文官方網站http://www.samsung.com卻遍尋不著數位相機產品線的介紹時,
我對這家玩弄分隔地區市場兩面手法的廠商便一點好感也沒有。 出局。
幾經思量但仍將其列入的廠牌:
Konica Minolta,Digimaster,Sanyo其列入理由如下:
Konica Minolta:雖然已經結束所有相機業務,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Minolta的
血緣將在Sony的DSLR發展下去,基於此事實,故列入。
Digimaster:不想再有人被騙了,列入。
Sanyo:算是消費型數位相機的先驅之一,且雖然其產品線較為單薄,但其原廠
首頁仍驕傲的為其Xacti系列留了一個專區,可明顯感受到其耕耘這塊市場
的誠意(特別是相較某S牌而言),故列入。
[附錄2:參考書目及網路資源]
書目:
新現代攝影中譯本(影像視覺藝術,2001)
The Techniques Of Photography攝影的技術中譯本(TIME International Publish,1978)
Minolta Mook(日)([木世]出版社,2003)
Minolta Lens Spirit(日)(Minolta Co.,Ltd. 1999)
攝影網路雜誌
中國攝影期刊
相機世界期刊
網路資源:
http://canon.jp
http://www.fujifilm.co.jp
http://www.konicaminolta.co.jp
http://www.minolta.club.tw/phpBB2/index.php
http://www.nikon.co.jp
http://www.pentax.co.jp
http://www.olympus.co.jp
http://www.leica.de
http://www.leicafanclub.org/
http://www.kodak.com
http://www.casio.co.jp
http://www.ricoh.co.jp
http://www.sony.co.jp
http://www.panasonic.co.jp
http://www.sanyo.co.jp
http://www.benq.com.tw
http://www.digimaster.com.tw
http://www.him.com.tw
http://www.premierimage.com.tw
http://www.samsung.com(基本上完全沒用到這個網站)
http://www.4-3system.com/modules/news/
http://if.npsphoto.com/blog/?postid=45
http://www.dpreview.com
(我不逛DCView跟手札的)
--
「如果人的今生是為了彌補前世的一切,
那我的上輩子大概長的像金城武或林志玲;而且肯定比吳宗憲還花心個100倍。」
http://www.wretch.cc/album/hitachi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5.61
推
07/22 02:25, , 1F
07/22 02:25, 1F
推
07/22 02:27, , 2F
07/22 02:27, 2F
推
07/22 02:27, , 3F
07/22 02:27, 3F
推
07/22 02:29, , 4F
07/22 02:29, 4F
推
07/22 02:29, , 5F
07/22 02:29, 5F
推
07/22 02:34, , 6F
07/22 02:34, 6F
推
07/22 02:35, , 7F
07/22 02:35, 7F
→
07/22 02:36, , 8F
07/22 02:36, 8F
推
07/22 02:38, , 9F
07/22 02:38, 9F
推
07/22 02:44, , 10F
07/22 02:44, 10F
推
07/22 03:06, , 11F
07/22 03:06, 11F
推
07/22 03:09, , 12F
07/22 03:09, 12F
推
07/22 03:10, , 13F
07/22 03:10, 13F
推
07/22 03:11, , 14F
07/22 03:11, 14F
→
07/22 03:11, , 15F
07/22 03:11, 15F
推
07/22 03:16, , 16F
07/22 03:16, 16F
→
07/22 03:17, , 17F
07/22 03:17, 17F
推
07/22 03:19, , 18F
07/22 03:19, 18F
推
07/22 03:20, , 19F
07/22 03:20, 19F
推
07/22 03:22, , 20F
07/22 03:22, 20F
推
07/22 03:37, , 21F
07/22 03:37, 21F
推
07/22 03:39, , 22F
07/22 03:39, 22F
推
07/22 03:46, , 23F
07/22 03:46, 23F
推
07/22 03:58, , 24F
07/22 03:58, 24F
推
07/22 06:30, , 25F
07/22 06:30, 25F
推
07/22 06:46, , 26F
07/22 06:46, 26F
→
07/22 06:48, , 27F
07/22 06:48, 27F
推
07/22 06:56, , 28F
07/22 06:56, 28F
推
07/22 09:42, , 29F
07/22 09:42, 29F
推
07/22 09:56, , 30F
07/22 09:56, 30F
推
07/22 10:18, , 31F
07/22 10:18, 31F
推
07/22 10:34, , 32F
07/22 10:34, 32F
推
07/22 10:36, , 33F
07/22 10:36, 33F
推
07/22 10:43, , 34F
07/22 10:43, 34F
推
07/22 11:02, , 35F
07/22 11:02, 35F
推
07/22 11:05, , 36F
07/22 11:05, 36F
推
07/22 11:06, , 37F
07/22 11:06, 37F
推
07/22 11:11, , 38F
07/22 11:11, 38F
推
07/22 11:12, , 39F
07/22 11:12, 39F
還有 195 則推文
還有 2 段內文
推
01/17 12:10, , 235F
01/17 12:10, 235F
推
01/25 21:34, , 236F
01/25 21:34, 236F
推
01/25 21:42, , 237F
01/25 21:42, 237F
推
01/29 13:26, , 238F
01/29 13:26, 238F
推
02/04 22:42, , 239F
02/04 22:42, 239F
→
02/05 01:19, , 240F
02/05 01:19, 240F
推
02/11 21:48, , 241F
02/11 21:48, 241F
推
02/15 01:09, , 242F
02/15 01:09, 242F
推
02/18 21:02, , 243F
02/18 21:02, 243F
推
02/19 14:56, , 244F
02/19 14:56, 244F
推
02/27 04:51, , 245F
02/27 04:51, 245F
推
03/13 03:28, , 246F
03/13 03:28, 246F
噓
03/13 13:49, , 247F
03/13 13:49, 247F
推
03/15 01:04, , 248F
03/15 01:04, 248F
推
03/16 21:19, , 249F
03/16 21:19, 249F
推
04/16 18:55, , 250F
04/16 18:55, 250F
推
04/21 03:07, , 251F
04/21 03:07, 251F
推
04/23 10:57, , 252F
04/23 10:57, 252F
→
04/23 10:57, , 253F
04/23 10:57, 253F
推
05/03 16:13, , 254F
05/03 16:13, 254F
推
05/14 15:00, , 255F
05/14 15:00, 255F
推
05/15 17:34, , 256F
05/15 17:34, 256F
推
05/16 21:25, , 257F
05/16 21:25, 257F
推
05/23 12:39, , 258F
05/23 12:39, 258F
推
05/25 00:24, , 259F
05/25 00:24, 259F
推
05/28 01:02, , 260F
05/28 01:02, 260F
推
05/29 21:53, , 261F
05/29 21:53, 261F
推
06/01 23:44, , 262F
06/01 23:44, 262F
推
06/03 23:09, , 263F
06/03 23:09, 263F
噓
06/13 15:55, , 264F
06/13 15:55, 264F
推
06/13 15:56, , 265F
06/13 15:56, 265F
推
06/18 03:58, , 266F
06/18 03:58, 266F
推
06/22 14:53, , 267F
06/22 14:53, 267F
推
06/24 11:55, , 268F
06/24 11:55, 268F
推
07/06 01:28, , 269F
07/06 01:28, 269F
推
07/13 23:08, , 270F
07/13 23:08, 270F
→
07/13 23:09, , 271F
07/13 23:09, 271F
推
07/19 15:41, , 272F
07/19 15:41, 272F
※ 編輯: Sunicer 來自: 59.120.158.204 (07/23 17:30)
推
07/24 20:31, , 273F
07/24 20:31, 273F
DC 近期熱門文章
3
10
4
15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