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市售DSLR可用動態範圍統計】

看板DC (數位相機)作者 (靜水深流)時間18年前 (2007/01/03 02:53), 編輯推噓20(20023)
留言43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DPREVIEW http://www.dpreview.com/ 大約從去年第一季開始在 DSLR Review 中增加 Dynamic Range 測試, 測試內容包括不同數位單眼於各 ISO 值時的亮、暗部細節保存程度, 計算出可用的動態範圍值。 明暗部細節保留會隨加減 EV 值改變, 因此「可用動態範圍值」較有參考價值。 小弟將該站於去年測試過的 DSLR 可用範圍值整理為為下表, 希望對有興趣的網友有幫助。 註:空白代表該相機不提供該ISO,N/A 代表該站沒測或沒正式公佈。 沒列入的機種則是當年評測時,尚未有動態範圍測試。 據說正片的動態範圍為 10.5EV 左右,黑白底片則再更高一點點。 Canon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400D 8.4EV 8.4EV 8.4EV 8.4EV 7.8EV 30D 8.4EV 8.4EV 8.4EV 8.2EV 8.0EV 7.3EV 5D 8.2EV N/A N/A N/A 7.8EV 1Ds MKII 8.1EV N/A N/A N/A N/A Nikon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D40 7.9EV 7.9EV 7.6EV 6.8EV 4.9EV D80 8.0EV 8.0EV 7.9EV 7.8EV 7.8EV 6.1EV D200 8.2EV 8.2EV 8.1EV 7.2EV 6.9EV 6.2EV D2X 8.2EV N/A N/A N/A N/A N/A Olympus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E-330 7.9EV 7.9EV 7.1EV 6.7EV 6.0EV Pentax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K100D 7.5EV 7.9EV 7.4EV 6.8EV 6.1EV K10D 7.3EV 7.3EV 7.2EV 6.8EV 6.5EV Sony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α-100 8.1EV 8.1EV 8.1EV 7.0EV 6.2EV -- http://www.wretch.cc/blog/oscar210 淚水一乾成了繁星,引導天堂的方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68.153 oscar210:轉錄至看板 DC_Shopping 01/03 03:39

01/03 03:47, , 1F
這個… K100D應該是沒有ISO100的吧?
01/03 03:47, 1F
※ 編輯: oscar210 來自: 218.170.68.153 (01/03 03:56)

01/03 03:58, , 2F
抱歉,已修正,若大家發現有打錯也懇請指點!! ^^"
01/03 03:58, 2F

01/03 04:43, , 3F
之前聽過 正片動態範圍很小 拍攝時須要很精準的測光 難度高
01/03 04:43, 3F

01/03 04:44, , 4F
這種說法… 想不到動態範圍還是比dslr高一點啊…
01/03 04:44, 4F

01/03 08:48, , 5F
動態範圍等於底片寬容度嗎?
01/03 08:48, 5F

01/03 09:14, , 6F
這裡都是jpg吧 k10d的jpg才會這麼低.....
01/03 09:14, 6F

01/03 10:13, , 7F
第一行打錯了
01/03 10:13, 7F

01/03 10:33, , 8F
曾經看過一個討論..動態範圍不等於寬容度..
01/03 10:33, 8F

01/03 10:40, , 9F
我一直以為動態範圍就是底片寬容度 @_@"
01/03 10:40, 9F

01/03 11:34, , 10F
可以上PFC打關鍵字K1OD去找看看..之前那裡都討論過了
01/03 11:34, 10F

01/03 13:23, , 11F
有E-1的嗎 @_@
01/03 13:23, 11F

01/03 13:27, , 12F
寬容度和動態範圍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01/03 13:27, 12F

01/03 13:27, , 13F
正片是寬容度極低,動態範圍極高!
01/03 13:27, 13F

01/03 13:28, , 14F
寬容度似乎是指後製(暗房或數位暗房)時增減格來救回或
01/03 13:28, 14F

01/03 13:29, , 15F
營造特殊效果的可能性。動態範圍則是一張照片從最亮到最
01/03 13:29, 15F

01/03 13:30, , 16F
暗部所能呈現的範圍能到幾EV..
01/03 13:30, 16F

01/03 13:35, , 17F
這些數據都是JPEG的結果,若用RAW加上ACR Best處理,
01/03 13:35, 17F

01/03 13:36, , 18F
會有很多相機立刻翻盤。
01/03 13:36, 18F

01/03 13:37, , 19F
不過由於JPEG多多少少能看出影像處理器的用的好不好,
01/03 13:37, 19F

01/03 13:38, , 20F
故暫時沒將ACR或NX Best之類的數值放上來。
01/03 13:38, 20F

01/03 13:45, , 21F
感謝說明~~獲益良多!!
01/03 13:45, 21F

01/03 13:52, , 22F
要說明的是,目前DSLR動態範圍做最好應是富士的S系列,
01/03 13:52, 22F

01/03 13:54, , 23F
補充
01/03 13:54, 23F

01/03 13:54, , 24F
可惜目前還沒辦法找到S3Pro的動態範圍測試,不過將推出的
01/03 13:54, 24F

01/03 13:55, , 25F
S5Pro應該很有機會被測到,還滿期待效果會好到什麼程度:)
01/03 13:55, 25F

01/03 14:03, , 26F
我還以為CMOS的動態還是遜於CCD 果然不能相信沒有根據的事
01/03 14:03, 26F

01/03 14:05, , 27F
不過樓上的說法好像也有人說過 富士還是有一套的
01/03 14:05, 27F

01/03 14:06, , 28F
還有似乎用同片CCD的測出來的結果還是有不同
01/03 14:06, 28F

01/03 14:13, , 29F
同片CCD在不同廠商手上,被掌握和發揮的程度會不太一樣:)
01/03 14:13, 29F

01/03 14:14, , 30F
富士感光元件是自產自用又有自家獨門秘方,和C一樣..XD
01/03 14:14, 30F

01/03 14:28, , 31F
感謝oscar210兄的解說, 據說a100細節較多, 但雜訊較高
01/03 14:28, 31F

01/03 14:28, , 32F
D80雜訊低但細節較少, 如果真是用同一片CCD, 測試結果也是
01/03 14:28, 32F

01/03 14:29, , 33F
與此傳聞相符合哩~~
01/03 14:29, 33F

01/03 17:24, , 34F
用心,一定得推
01/03 17:24, 34F

01/03 20:31, , 35F
推 不知道有沒有DC的動態範圍測試?
01/03 20:31, 35F

01/03 20:40, , 36F
DC測動態範圍好像比較沒意義,因為感光元件時時通電
01/03 20:40, 36F

01/03 20:40, , 37F
所造成的雜訊會造成動態範圍滿大的損失..
01/03 20:40, 37F

01/03 20:42, , 38F
不過在DPREVIEW評測時,會把高光細節表現不佳的機種
01/03 20:42, 38F

01/03 20:42, , 39F
在conclusion的缺點部份提出 Highlight clipping
01/03 20:42, 39F

01/03 20:45, , 40F
例如Canon G7前陣子就被評測者嫌這點 XD
01/03 20:45, 40F

01/03 21:41, , 41F
那普遍來說 DC的動態範圍約多少EV呢?人人都說DSLR動態範圍高
01/03 21:41, 41F

01/03 21:42, , 42F
但如果數據化下去比 不知道平均是比DC高多少?一直蠻好奇@@
01/03 21:42, 42F
※ 編輯: oscar210 來自: 140.128.6.177 (01/04 10:49)

01/04 21:11, , 43F
有意思,我有空也來找找看DC的動態範圍的資訊..
01/04 21:11, 43F
文章代碼(AID): #15cgeq5i (DC)
文章代碼(AID): #15cgeq5i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