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用什麼片子燒cd比較不會挑片..
※ 引述《coolhao (?)》之銘言:
: ※ 引述《kkevin (芋頭)》之銘言:
: :   只是不好的地方肉眼看不出來,一般音響聽不出來吧..
:     on-the-fly的確不好  不過不是燒錄方面的問題  而是資料正確性的問題
:     audio cd沒有非常嚴謹的糾錯碼  on-the-fly抓了就燒的行為
:     很有可能將錯誤讀取的資料直接燒錄  最常見的就是產生jitter  用聽的就是有爆音
  不是有jitter就會有爆音,我想先釐清jitter所代表的意義,再來說明比較好,
  基本上jitter跟data error是兩個不相同的觀念,
  jitter有人翻譯做時基誤差,這是音響玩家所帶出來的觀念..
  舉個例子,就像是拿尺量一隻長度11公分的筆,每個人所量的精確值應該都是11,
  如果你量出來的精確值是10或是12的時候,那就是讀取錯誤,也就是data error
 但是再更精準的要取估計值的時候,你可能估計是0.4我的估計是0.6..
  每個人的估計都不盡相同,這才是jitter所要表達的概念..
  將這樣的概念套用到燒音樂上,用不同的機器來讀取來源片,
  來源片就是那隻筆,而不同的讀取機器就像是不同的人,而那隻尺就是被制定的規格,
 對於精確值,是沒有問題可以準確的定義0跟1的不同~
  不過在data mode2上因為不夠嚴謹的糾錯碼所致,有些讀取錯誤是沒辦法做修正的,
  對於資料錯誤,所造成的聲音改變是這樣的...
  如果某個位置的0跟1代表高八度跟低八度的差別,那麼很明顯的可以被區別出來,
 如果某個位置的0跟1代表的是升降1/8度音,我想有時候並不是很容易分辨的..
  以上兩種狀況,都是所謂的音爆,只是每個人所能接受的程度不同~
  而jitter的產生則是在燒錄時,讀寫頭所射出的雷射燒蝕染料產生pit,
 要來模仿來源片的時候,所產生的pit形狀不夠漂亮所致...
  越是漂亮的pit,在player讀取的時候,會越接近來源片的讀取情形..
  如果燒錄速度越快,有一些情形會造成染料變質程度不足或是過度,
  在染料變質程度不足的時候,jitter就會更明顯,
 當jitter明顯到一定程度使人耳足以分辨的時候,才會會產生音爆~
  當然變質程度的差異所照成的jitter,就看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了..
  越是靈敏的耳朵,分辨的能力就越好,不夠靈敏的耳朵,
 即使一定程度的jitter都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這時候要不要算是音爆就看人啦..
:     事實上就算不是on-the-fly也一樣有這個問題
:     只是一旦on-the-fly  就等於立刻浪費一張片子
:     如果不在乎浪費一點時間  燒audio cd最好的方法
:     就是先用EAC將整張CD用secure的方式抓出影像檔  再用燒錄軟體燒錄
  基本上EAC最被人所稱道的地方是 software jitter correction
  其實抓音軌的軟體大致上都不會有data error的問題..
  只是jitter的部分就很難說了..
  這也是早期為什麼plextor的光碟機會那麼搶手的原因之一
 因為當時的光碟機當中,只有plextor可以做到hardware jitter correction
  (以下比較牽涉到主觀感覺,討論起來意義不太大,所以就略過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55.65
※ 編輯: kkevin          來自: 61.228.55.65         (09/27 12:57)
CD-R 近期熱門文章
                            16
                        
                            53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