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些電源線的一些心得
首先感謝出借這些酷東西的朋友和商家
我只是聽聽簡單寫個心得分享一下~
免責聲明:
由於時間跨度較長外加每條線聽的時間長短不一
就當作一個大致的參考就好,和我聽感不同肯定正常
有興趣還是實際借借看吧~
1. Argento Audio Flow
幾乎沒有毛邊的細膩感、凝聚度和超強的中高頻延伸和空氣感
極黑的背景 (比加了FLUX-50還黑)
令人想到打磨的光滑明亮但又帶點溫潤感的玉石
是目前聽到整體最細緻有自然情感的線材,但是低頻不會少
缺點部分就是速度稍微慢一點,厚度稍微沒那麼飽滿 (但不到薄)
可以說是我目前DAC搭配首選,缺點我猜FMR三倍導體可以克服(?
此線的細膩溫潤的風格搭配能量感和個性強烈的線材有奇效,例如前面的Nordost之類
適合刺激度較強或是低頻偏多的系統放一條作為調音使用
另外位置上來說前端確實合適,放在串流轉盤的表現也非常好
(剛開聲高頻會偏銳利,Run一段時間後就會正常了)
https://imgur.com/SeCrPut

2. ZenSati Zorro
和Argento完全相反的走向,走的是比較蓬鬆、發散在空間中的感覺
速度感比Argento還要慢一點,不過整體的份圍表現和音樂性佳
特別是我覺得這條聽鼻音感會很明顯
對於人聲黨和小品愛好者我覺得不錯,音色溫暖舒服
然後我猜放前級那個蓬鬆感應該會收斂一點
https://imgur.com/tLXyQws

以上兩條的錄音對比
https://youtu.be/CjEhlSkfoa4
3. Swisscables Diamond
人聲細緻帶點溫潤,卻保有細節與紋理感
音場寬大、充滿蓬鬆的空氣感
更重要的是能讓整個樂器的音像舒展開來
營造出更為浩大且寬鬆的場面感
雖然單純以音響性來說不算是特別吸睛
但確實在音響性和音樂性之中抓到一個不錯的平衡,總之好聽
厲害了,瑞士萬隆 (?)
https://imgur.com/urVb4AK

4. Fuyuki Cable 密米爾Pro
現行旗艦版本,靠一句香港人常說的: "沒得投訴"
真的強,算是完整解決了之前聽plus版的些微不足之處
你說有沒有贏過梵谷?
我肯定說: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不可能梵谷聽起來那麼薄,不可能定位和分離度等素質梵谷居然輸
但梵谷在音色和一些細微的處理上還是有點優勢啦...
https://imgur.com/KCJqZuW

5. Fuyuki Cable 瑟特爾Plus
和原版一樣的走向,溫暖、厚實包圍感佳
原本以為配上密米爾Pro可能會導致整體聲音
偏向能量感或是厚度過多的感覺
但實際上不會
基本上是以密米爾的音響性為主,瑟特爾再補一點暖度的感覺,確實是相當好的搭配
https://imgur.com/4avQ2bO

6. Nordost Valhalla 2
Valhalla 2的整體表現算是Odin 2的清晰度和細節表現的弱化版
依舊保有不錯的能量感和厚度, 細膩度也是有
但和Odin 2相比那個一上機就像是換了器材的感覺就沒那麼強烈
不過音色上算是系出同門, 相當類似
若和梵谷對比, 只能說整體走向差異甚大
(特別是我是1M梵谷, 瓦2是2M, 我覺得有點不公平)
梵谷聲音更為細膩、婉約且連續感佳,此外那一點CC家的音染確實很美
瓦2聲音更為扎實、有力和更多的低頻, 但較為直白且顆粒感較為明顯
https://imgur.com/fuJ5UkL

7. Nordost Odin 1
放DAC:
細節、解析超強,但是不刺激,甚至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流動感!?
沒想到明明是和10萬左右的線材比較,細節量還可以差距這麼大,真的是嚇到
基本上三頻均衡且不會有"衝"的感覺,確實和印象中的Nordost中低階線材有不同的印
象
(低頻快而扎實,爽度十足)
不過能量感確實強,這點對於系統的寬容度有所要求
放前級:
犧牲一些細節表現換來更為能量適中和控制力更好的聲音
整個立體感特別是縱深表現、中頻的細膩度反而表現更佳
對於普通的系統來說更能夠駕馭奧丁的能量感
但奧丁確實是一條存在感很強的線,這兩個位置都能很充分的抓住系統整體的聲音走向
https://imgur.com/yC9bYa1

8. Nordost Odin 2
比起之前聽過的Odin 1
我覺得2代是在一樣的風格和聲底上帶來了更多細膩度和控制力
這次Odin 2雖然能量感一樣很強, 但是整體更有歐系線材的打磨感
在保有超強清晰度和空氣感的情況下, 高音延伸好而不刺
極佳的密度和沉穩且量多的低頻, 特別是極低頻的量感明顯多很多
簡直就是超低音開大1-2格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控制力比1代更好, 整體飽滿、厚實、力量感十足且不躁
速度感其實也沒想像中那麼快, 總之很整體是給人很強的沉穩感
https://imgur.com/QraFCe7

9. Crystal Cable Infinity
和藝術家系列一樣的聲底,和梵谷換不會有太多的音色差異
不過整體厚度和潤澤感好上不少,細節更好,包圍感更佳
相對來說梵谷更瘦、更亮,更直白一點
可能是導體夠粗的關係,確實不會有中低頻喉音比較薄的問題 (肯定是CC聲底最厚的線)
當然音場等基礎素質也都是直接提升5~10%左右
對於流行音樂表現,聲音和細節有更出來
但是整體空間感受也更大,對爛錄音的包容度意外不錯,整體相當平衡
能量感我覺得我家放DAC其實還可以,反正怎樣都沒有奧丁那麼猛啦…
不過就物主說達文西可能會更剛好一點,以放前端來說的話
沒關係,反正都買不起
P.S. 這插頭靠北大顆插不進排插,我用非專線壁插測試而已,限制了實力
https://imgur.com/RMemauJ

大概這樣
--
鍵盤美食家週記,歡迎追蹤! -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dfoodie/
-關於美食, 旅遊, 攝影與Hi-F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97.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46272276.A.65A.html
推
05/03 20:55,
19小時前
, 1F
05/03 20:55, 1F
推
05/03 21:18,
19小時前
, 2F
05/03 21:18, 2F
推
05/03 21:20,
19小時前
, 3F
05/03 21:20, 3F
推
05/04 00:02,
16小時前
, 4F
05/04 00:02, 4F
推
05/04 00:46,
15小時前
, 5F
05/04 00:46, 5F
推
05/04 01:39,
14小時前
, 6F
05/04 01:39, 6F
推
05/04 11:59,
4小時前
, 7F
05/04 11:59, 7F
→
05/04 11:59,
4小時前
, 8F
05/04 11:59, 8F
推
05/04 12:23,
4小時前
, 9F
05/04 12:23, 9F
推
05/04 12:25,
4小時前
, 10F
05/04 12:25, 10F
推
05/04 12:39,
3小時前
, 11F
05/04 12:39, 11F
Audiophi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