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行動電源介紹 置頂那篇說錯了.......
您也說的不是很正確
鋰電池產品的Label上標示的3.7V
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出貨方便
這也是希望USER拿到電池時已有些微的電量能立即使用
至於要定義3.6或3.7甚至3.8
跟容量一點關係也沒有
高與低的分別只是在於Cell廠出貨時需要多花時間做預充電的動作
再扣掉Pack廠進行生產時製程的自耗能量
最後到使用者拿到時,能看到的電壓值
: -------------------------------------------------------------------------
: 我們在買行動電源都會看到 mAh 這單位(毫安時) 用來表示行動電源的電容量
: I mAh 意指此電池可以 以一固定 V 供應一 I (mA)大小的電流供應一小時
: 這單位已知 I 電流大小、h 時間
: 但並沒特定的電壓 所以我們的鋰電池上還會標示 3.7V
: 這樣假設電池的規格是 3.7V 1000 mAh
: 則此電池可以 以一固定 3.7V 供應一 1000mA 大小的電流供應一小時
: 而實際上表示電量
: 而鋰電池多用 3.7V 所以大部分行動電源都沒另外標出鋰電池的電壓
: 但因為這 mAh 並沒定義電壓,所以會有漏洞
: 鋰電池也有 3.6V 的
: 而 3.6V 、 3.7V 同為 1000 mAh 但其電量可不同
: 這時要轉成功率去看還能知道到底差了多少
: E = P*t
: P = I*V
: 而 mAh 本身已有 t、I 的單位 所以只要乘上 V
: 就可以有以 Whrs 為單位的電量單位 (筆電常用 因為筆電電池的電壓不盡相同)
: X Whrs ->可以以 X W 供應 1 小時
: (這樣大家一定很亂了 反正 mAh * V 就是這電池的電量就是了)
: 所以 (注意單位)
: 3.6V * 1000 mAh = 36 Whrs
: 3.7V * 1000 mAh = 37 Whrs
: 所以他們差了 1Whrs
: 如果今天行動裝置的耗電量是 1Whr
: 則 3.7V 的電池可多撐 1 小時
這完全大錯特錯,如果因為電壓標示增加就能增加容量
那所有的Pack廠皆可以標示成4.2V
這樣對嗎 ??
而且Whr的標示
最開始也是拿來做為一個安全性的指標
也跟容量無關
這是由IATA國際航空組織與幾家大型認識單位
所定義出來的
其算法為
(額定電壓)*(額定容量)
事實上
3.6V*1000mAh的電池
與
3.7V*1000mAh的電池
容量是相同的
: ~~~~~~~~~~~~~~~~~~~~~
: 好了 所以 mAh 、 Whrs 這單位大家應該了解了
: 而這單位棒的地方就是他很方便計算
: 假設今天有一負載 吃 3.7V 20 mA
: 電池規格是 3.7V 2000mAh
: 則電池能供應負載 100 hr (2000/20=100)
: ---------------------------------------------------------------------
: 而置頂文 後面計算方式錯了
: 因為使用 5V 充電 所以 5000mAh 的行動電源
: 5000/3.7*5=3700
: 變成 5V 3700mAh 的電池
: 3.7V 5000mAh
: 5V 3700mAh
: 這兩個的電量是相同的
: 3700mAh * 5v = 18500 mWh
: 5000mAh * 3.7v = 18500 mWh
: S2 的電池是 3.7V 1650 mWh
: 不可以用 5V 3700mAh 去除一顆 3.7V 1650 mAh 的電池
: 電壓基準不同 這樣就錯了
: 實際可衝次數應為 3.7V 的 5000/1650 = 3.03
: 約可充 3 顆 S2 電池
: ----------------------------------------------------------------
: 1A=1C/s => C=A*s,1h=3600s
: 5000mAH=5(A)*3600(s)=18000(C)
: 1650mAH=1.65(A)*3600(s)=5940(C)
: 由於將鋰電池電壓在3.7V,所以
: 代 V=W/C => W=C*V
: 供電端所擁有的能量為18000(C)*3.7(V)=66600(J)
: 電池的儲存容量為5940(C)*3.7(V)=21978(J)
: 66600/21978=3.03
: ----------------------------------------------------------------
: 所以最後!!!!
: 5000-3700=1300
: 那1300是因為上一級電壓定義的不同導致
有點懶的看~抱歉
實際上power bank的設計
輸出能到5V
是因為OUTPUT端有增壓和穩壓IC
(我不是RD 無法說明的太仔細)
目前幾間大廠的鋰電池能看到的MAX voltage還沒有大於4.4V的
所以那5V的輸出電壓,根本不是鋰電池本身的
還是必須要經過轉換
: 別再錯嚕 :D
: 根本沒必要做轉換~
: 最後提醒大家
: 鋰電池怕高溫、低電量
: 怕高溫-
: 所以充電時盡量不要開遊戲去玩,最好就是放著給他充都別動他
這說法也是大錯特錯
正常電池operation的溫昇約為10~15 degree C
根本不到所誤的高溫
現在鋰電池的包裝方式
圓筒型,角型,Polymer
最耐溫的是Polymer
其餘兩種也都幾乎能達到100 degree C以上
但鋰電池內部有溫昇保護裝置PTC or breaker
也都是設計在約70~80間就會啟動
但為了避免太頻繁的維修動作
事實上這些保護元件都是可恢復型
意即現在雖然"保護了"..等到降完溫
仍可以"正常使用"
只不過鋰電芯內部是否已造成損壞
這要請更專業的來說明了
我個人是如果發現電池已進過保護 , 通常就別再使用會"比較好"
: 低電量-
: 因為鋰電池的特性,千萬不可以用到電量剩很低才去充電當你將電量用至很低時再去充電,這叫做深度充放電
: 而鋰電池對於深度充放電的限制大概是 500 次這就是他的壽命
: 但是對於用一點充一點倒是沒什麼影響
: 對於鎳氫電池則有 ( 記憶效應 )
: 所以在使用時別將電量用至很低才去充電,對於鋰電池的壽命是很傷的
: 所以鎳氫電池跟鋰電池 剛好反過來ddddddd
這也是亂說一通
現在鋰電池的品質已經做到非常完美的地步
500 cycle life已是N年前的要求
且據我個人經驗 , 即使經過500次的cycle life
仍能維持超過90%容量的壽命
現在所有測試的標準幾乎都已經提高到800次cycle life
所以沒有低電量很傷這種說法
你只有記憶效應這部份說的是對的
請問原PO真的很了解鋰電池嗎??
P.S 我任職於HTC原廠鋰電池供應商公司4年
現今為鋰電池安規測試實驗室主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245.106
推
01/20 12:21, , 1F
01/20 12:21, 1F
推
01/20 12:23, , 2F
01/20 12:23, 2F
→
01/20 12:23, , 3F
01/20 12:23, 3F
→
01/20 12:24, , 4F
01/20 12:24, 4F
推
01/20 12:27, , 5F
01/20 12:27, 5F
→
01/20 12:33, , 6F
01/20 12:33, 6F
→
01/20 12:33, , 7F
01/20 12:33, 7F
→
01/20 12:33, , 8F
01/20 12:33, 8F
推
01/20 12:35, , 9F
01/20 12:35, 9F
推
01/20 12:37, , 10F
01/20 12:37, 10F
→
01/20 12:37, , 11F
01/20 12:37, 11F
→
01/20 12:38, , 12F
01/20 12:38, 12F
→
01/20 12:46, , 13F
01/20 12:46, 13F
→
01/20 12:46, , 14F
01/20 12:46, 14F
→
01/20 12:47, , 15F
01/20 12:47, 15F
→
01/20 12:48, , 16F
01/20 12:48, 16F
→
01/20 12:48, , 17F
01/20 12:48, 17F
推
01/20 12:50, , 18F
01/20 12:50, 18F
→
01/20 12:50, , 19F
01/20 12:50, 19F
推
01/20 12:52, , 20F
01/20 12:52, 20F
推
01/20 12:55, , 21F
01/20 12:55, 21F
→
01/20 12:55, , 22F
01/20 12:55, 22F
→
01/20 12:57, , 23F
01/20 12:57, 23F
→
01/20 12:57, , 24F
01/20 12:57, 24F
→
01/20 12:58, , 25F
01/20 12:58, 25F
推
01/20 13:02, , 26F
01/20 13:02, 26F
→
01/20 13:03, , 27F
01/20 13:03, 27F
推
01/20 13:06, , 28F
01/20 13:06, 28F
→
01/20 13:06, , 29F
01/20 13:06, 29F
推
01/20 13:36, , 30F
01/20 13:36, 30F
→
01/20 13:38, , 31F
01/20 13:38, 31F
→
01/20 13:38, , 32F
01/20 13:38, 32F
→
01/20 15:33, , 33F
01/20 15:33, 33F
→
01/20 15:33, , 34F
01/20 15:33, 34F
→
01/20 15:34, , 35F
01/20 15:34, 35F
→
01/20 15:34, , 36F
01/20 15:34, 36F
推
01/20 16:12, , 37F
01/20 16:12, 37F
推
01/20 16:14, , 38F
01/20 16:14, 38F
推
01/20 16:16, , 39F
01/20 16:16, 39F
推
01/20 17:34, , 40F
01/20 17:34, 40F
推
01/20 17:38, , 41F
01/20 17:38, 41F
推
01/20 17:53, , 42F
01/20 17:53, 42F
推
01/20 18:40, , 43F
01/20 18:40, 43F
→
01/20 19:20, , 44F
01/20 19:20, 44F
推
01/20 22:10, , 45F
01/20 22:10, 45F
→
01/20 23:46, , 46F
01/20 23:46, 46F
→
01/20 23:46, , 47F
01/20 23:46, 47F
→
01/20 23:47, , 48F
01/20 23:47, 48F
推
01/21 17:12, , 49F
01/21 17:12, 49F
推
01/22 13:47, , 50F
01/22 13:47, 50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9 篇):
Android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