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Reclock - Vsync相關設定方法
目前最新版本: ReClock 1.8.7.3
下載網址:
http://sandbox.slysoft.com/beta/SetupReClock1873.exe
官方討論區:
http://forum.slysoft.com/forumdisplay.php?f=85
註:
* ReClock必須在PowerDVD或Arcsoft TMT 3安裝*之後*進行安裝
* 無論更新或重新安裝PowerDVD或Arcsoft TMT 3,ReClock也必須重新安裝
* ReClock會將TMT 3.0 Codec資料夾下的ASAudioRenderer.dll取代,並將原版本備份為
ASAudioRenderer_bak.dll.請勿刪除該檔案,它是需要的!
1.8.7.3 - 02/12/2010
* 新增: 改進內建影片格數偵測器的準確率
* 一些修正與改進
1.8.7.2 - 19/11/2010
* 新增: 增加對Arcsoft TMT 5的支援 (實驗)
* 一些修正與改進
1.8.7.1 - 22/07/2010
* 新增: 允許多個程序同時使用ReClock (實驗)
* 修正: 在Windows 7使用PowerDVD 10播放
----------------------------------------------------------
簡介:
由於螢幕更新率與影片FPS的不同步造成的Sync glitches(每過一段時間頓一下之類的)
可以由ReClock來進行修正,其原理就是透過將影音加速至與螢幕更新率相同,並且將
Vsync offset控制在安全的範圍內.
ReClock以Audio Renderer的方式作用,此軟體可以調整聲音以Kernel Streaming(XP)
或WASAPI(Vista/Win7)的方式輸出繞過kmixer(vista以前)或其他可能對聲音進行
resample的過程.
PS:在XP下,同時播放多個音源時,一般情況(DirectSound輸出)聲音會經由windows
內建的混音器kmixer(舊式)進行resample處理,此過程會導致聲音品質降低
(不好的演算法).但如果不同時播放多音源,而以單一音源進行時,並且將Wave及
播放器音量調至100%(0dB),那麼kmixer將不會對聲音處理,此時效果與Kernel
Streaming是一樣的.
那麼以下說明主要兩種ReClock Vsync修正的用法,
A. 使用EVR-CP內建Vsync方式,配合ReClock調整影音使之同步.
B. 使用ReClock的Vsync correction調整影音使之同步.
Method A
-------------
使用條件(For MPC-HC):
XP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VMR9(無轉換)或EVR-CP(推薦)
2. 轉譯器相關VSync功能全部開啟 (垂直同步,精確式垂直同步,替代式垂直同步)
Vista/Win7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VMR9(無轉換)或EVR-CP(推薦)
2. 轉譯器相關VSync功能全部開啟 (垂直同步,精確式垂直同步,替代式垂直同步)
使用方式:
MPC-HC端設定完成後,ReClock端不能將Vsync correction的功能開啟,
播放開始後,ReClock設定Media adaptation部分選為Nearest integer speed.
播放時:
按Ctrl+J可出現轉譯器資訊與圖表,注意Sync offset那一行的Avr數據即為
圖表中綠線之位置.ReClock運行時,右上角的Clock資訊會變動,由原本的100%附近
加速或減速以配合螢幕的更新.綠線的位置如果過高或過低,則會導致掉格或重複格,
即造成視覺上的頓感,可觀察Sync offset值的變化,該值有個固定的範圍,也就是說
您可以將Media adaptation選為Original speed,此時綠線會開始往上或往下墜,因為
螢幕更新率相較影片FPS而言較快或較慢導致綠線(影片的下一個呈現影格的時間位置)
逐漸追上紅線(螢幕準備刷新的時間位置)或遠離紅線到超過一次畫面更新的時間範圍,
所以我們必須將綠線控制在一個安全的Sync offset(垂直同步偏差)範圍以內,基本上
就是綠線可能達到的最高位置及最低位置的一半.
缺點:
每次轉譯器初始化時,Vsync offset的位置都不一定,必須按暫停再恢復使綠線跳至
安全範圍內.
Reclock無法直接控制Vsync處理,因此會有小小的誤差,也就是說Vsync offset
可能一小時會偏移一些.(綠線的斜率可能是微大於0或微小於0)
PS:
VMR9因為沒有需要的轉譯器資訊因此不推薦使用.
To summarize, ReClock調整影音速率使綠線維持平行.
Method B
-------------
使用條件(For MPC-HC):
視訊轉譯器必須為有覆蓋特性(Overlay)或D3D界面的轉譯器,
XP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覆蓋混合器Overlay mixer (可使用,但不穩定), VMR7(視窗式)
或 VMR9(無轉換)與EVR-CP(EVR自訂呈現)兩者的D3D Fullscreen(D3D全螢幕)模式.
2. 轉譯器相關VSync功能全部關閉 (垂直同步,精確式垂直同步,替代式垂直同步,
GPU控制選項)
Vista/Win7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EVR-CP(EVR自訂呈現),並且開啟D3D Fullsreen模式或開啟Aero功能
(不勾選停用Desktop composition).
或 視訊轉譯器為VMR7(視窗式),並且關閉Aero功能 (需手動調整為Basic主題).
2. 轉譯器相關VSync功能全部關閉 (垂直同步,精確式垂直同步,替代式垂直同步,
GPU控制選項)
簡易判別是否為覆蓋特性轉譯器
1. 播放影片時,對著播放視窗按PrintScreen貼到小畫家等繪圖軟體,
如果貼出來是一片黑或可穿透之畫面區域即為Overlay.
2. 將播放器的影像視窗快速托移,如果感覺影像與視窗些微分離即為Overlay.
使用條件(For PowerDVD/TMT3):
XP使用者-
1. 以 "Disc mode" (光碟模式) 播放影片. (如果直接開啟m2ts檔將會以檔案模式進行)
光碟模式包括 開啟DVD,開啟BD,開啟BD資料夾 (TMT3 only).
Vista/Win7使用者-
1. 以 "Disc mode" (光碟模式) 播放影片. (如果直接開啟m2ts檔將會以檔案模式進行)
光碟模式包括 開啟DVD,開啟BD,開啟BD資料夾 (TMT3 only).
2. 播放時,Aero功能必須開啟.
使用TMT3播放如果遇到跳出Aero變成Basic模式的狀況,請使用下面的修正檔.
http://tinyurl.com/2e3t87e
使用條件(For KMPlayer):
XP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 VMR7(視窗化).
Vista/Win7使用者-
無法使用
使用條件(For PotPlayer 1.5以後):
XP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 VMR7(視窗化).
Vista/Win7使用者-
1. 視訊轉譯器為 VMR9(無渲染).
2. Aero模式開啟或開啟D3D全屏獨佔功能.
3. 轉譯器設定-防撕裂功能不勾選.
或
1. 視訊轉譯器為 VMR7(視窗化).
2. Aero模式關閉.
使用方式:
播放器設定完成後,ReClock端請將Vsync correction的功能開啟,
播放開始後,ReClock設定Media adaptation部分選為Nearest integer speed.
播放時:
按"Show Vsync on screen",此時會看到畫面左側有 " = " 與 上下移動的" - ",
使用"Move Vsync window up"或"Move Vsync window down"來調整Vsync offset.
" = "即為Target Vsync offset(目標垂直同步偏移)," - "為目前的Vsync offset
avr. , 如同Method A,將Target Vsync offset設定在安全的範圍之內即可,
(一般來說,大概在畫面中間偏上的位置) (以上端為0-下端為100來說,25-50之間較安全)
此時ReClock會對影音做適當的加速或減速來達到該Target,不同於Method A的是,
Vsync offset的安全範圍必須自己摸索,可以使用Ctrl+T叫出移動的紅條線,觀察
在哪個Vsync offset位置時,紅條線會不規律跳動,然後盡量將Target位置設定遠離
該處即可.(如使用VMR7視窗式或沒有抖動測試的播放器,可使用ReClock內建的
"Tearing test",就可以叫出移動的白條線.)
如果" - "沒有隨著 " = "移動並維持在那附近,表示使用中的轉譯器並沒有將
Vsync控制釋放給ReClock使用.
如果欲使用在DXVA狀態下,必須先在非DXVA狀態時,將Target Vsync offset設定完成,
因為DXVA狀態下,ReClock無法將Vsync資訊印出來.
如果要測試Vsync offset位置時,建議使用30p(如果螢幕更新率為60hz)
影片,60i或24p皆不建議,60i狀態下,無法找到Vsync offset的最大值,
24p狀態下,因為Scheduling vsync glitches(也就是24p -> 60hz會有的
"規律"重複影格)會使得Target Vsync offset難以找到.
相關功能的按鍵,可在ReClock的設置方塊中自行設定.
缺點:
少部分的電腦似乎無論Vsync offset在任何位置都無法使畫面穩定,目前
本人還在尋找原因.這些不能使用Method B的個案可以嘗試使用Method A.
優點:
相較於Method A,只要設定一次Target Vsync offset, ReClock會自動將
Vsync offset移動並保持在指定位置,因此不用每次都要手動將Vsync offset
按暫停再按播放直到它移動到安全的位置.使用此方法,可以數小時(理論上
可以永遠)都不會有Frame drops/repeats.
To summarize, ReClock調整影音速率使綠線保持在指定高度(與紅線保持適當距離).
另外幾點在這裡說一下
1. 使用ReClock功能時,由於影音做了微加速或減速處理,所以無法bitstream源碼輸出
音訊(實際上還是可以的,利用drop封包或repeat封包的方式,換句話說,原本是
影像會drop/repeat frames,現在換成由聲音drop/repeat, 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
使用這方法看能不能聽出聲音的drop/repeat,當然這樣子就不能算是Bit-perfect
的源碼輸出了),要做到bit-perfect,建議使用多聲道LPCM直接輸出.如果不介意
音質上的差異,可以選擇ReClock內附的"Use AC-3 encoding"功能將加減速後的音訊
即時編碼為AC3再作SPDIF輸出.
2. 使用Method B的時候,Ctrl+J的紅綠線請無視,在該狀態下VSync控制是由Reclock處理,
因此無論如何該狀態下的圖表永遠都會是兩條水平的紅線與綠線,無參考意義.
(包括24p狀態下也會是兩條水平線)
3. 24p影片在60hz螢幕呈現,Method A的轉譯器資訊(Ctrl+J)看起來會是規律上下抖動的
紅線與綠線,那個是正常的現象,因為24p映到60hz時,必須1 1 1 2 2 3 3 3 4 4
重複影格的方式來達到60個畫面,因此會感覺到規律的跳動感.
如果要享受如同電影院膠捲放送般的流暢,可以使用24hz及其倍數的螢幕更新率,
目前市面上可以直接接受24hz輸入訊號的電腦LCD,就我所知應該不多,因此通常嘗試
72hz成功機率比較高.一般螢幕最大支援如果到1920x1080 60hz的話,要呈現72hz
螢幕解析度就必須降低一些.
(PS:如果您的螢幕支援120hz更新率,建議使用120hz來做播放,120hz為24與30fps的
公倍數,因此無論24p或30p影片都能完美對應)
當您在72hz狀態下運行ReClock顯示24p影片時(動畫/電影大多為此規格),Method A
的轉譯器資訊應該就會呈現為兩條水平線,如同30p在60hz狀態般.此時24個frame可以
各repeat 3次達到1:1穩定流暢的影像輸出,而不是24p在60hz時的3:2 pattern
重複三次再重複兩次的形式.
下次文章更新預定(日期未定):
1. ReClock基本設定教學更新
2. 播放器安裝設定文 (For HTPC)
如果版友有使用上的心得或經驗歡迎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33.33
推
11/13 02:04, , 1F
11/13 02:04, 1F
→
11/13 02:05, , 2F
11/13 02:05, 2F
→
11/13 02:26, , 3F
11/13 02:26, 3F
→
11/13 04:09, , 4F
11/13 04:09, 4F
→
11/13 04:11, , 5F
11/13 04:11, 5F
→
11/13 04:11, , 6F
11/13 04:11, 6F
→
11/13 04:12, , 7F
11/13 04:12, 7F
推
11/13 10:53, , 8F
11/13 10:53, 8F
→
11/13 12:53, , 9F
11/13 12:53, 9F
→
11/13 13:18, , 10F
11/13 13:18, 10F
※ 編輯: web2312 來自: 114.32.133.33 (11/21 11:39)
→
11/21 18:26, , 11F
11/21 18:26, 11F
→
11/21 22:38, , 12F
11/21 22:38, 12F
※ 編輯: web2312 來自: 114.32.133.33 (11/21 23:01)
※ 編輯: web2312 來自: 114.32.133.33 (12/12 23:43)
AVEncod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