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兩大RSS閱讀器比較

看板iPod作者 (星宿喵)時間14年前 (2010/05/23 00:5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iPhone 看板]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看板: iPhone 標題: [心得] 兩大RSS閱讀器比較 時間: Sun May 23 00:53:05 2010 網誌圖文版:http://lordmi.memory-off.org/wordpress/archives/5096 能夠跟 Google reader同步RSS文章的閱讀器在iPhone上是非常必要的,畢竟你不可能在 捷運上整天上ptt看BBS,而且目前的3G環境上BBS還是不穩定居多。 而目前在各國App Store,評價普遍較高的有這兩套 ・「Byline」 ・「MobileRSS forGoogle RSS Reader」 以下就根據我個人使用的經驗來評價這兩套iPhone RSS reader -目錄畫面- 左上是「MobileRSS forGoogle RSS Reader」、右上是「Byline」。 以「新知」這個資料夾為例,在MobileRSS點選後,會打開資料夾,如果你要閱讀全部的 「新知」必須再按一次它。要看某個資料夾的全部文章要按兩次。而Byline只需要一次, 按下某個資料夾中間就會開始閱讀。 整體而言,介面的簡單和直覺度是Byline較優。 -本文畫面- 兩者排版能力目前已沒有太大差異,都是標準輸出,可以忽視。 遇到有「繼續閱讀」標籤的RSS摘要文章,Byline可以預先在背景讀入文章全文(要先設 定),MobileRSS不會。這就造成兩者速度上最大的不同之處 有一個Byline愛好者經常提到的說法就是「當你預先打開 Byline,並且將它放著,它會 自己去抓文章摘要(跟可能的全文版)=兩份cache,所以當你下載完之後就可以關掉網 路出門看了」 由這點可以看出Byline離線功能非常強大,但是這也造成了下載中程式運行速度緩慢,因 為程式同時在處理你正在看的文章和其他資料夾的文章,還有可能會出現的全文,三者分 享運算能力。 而MobileRSS可說是取巧,當你處在「新知」這個資料夾,它只會更新同一個資料夾的其 他文章摘要,不會試著去讀全文。 非常明顯的,如果你是在一個到處都有網路的環境,MobileRSS點到哪裡抓到哪裡的方法 ,其實是比較類似Google reader的原本設計:輕快、即時,但是不是給你離線使用的App 。 -外部網頁/全文畫面- MobileRSS的排版明顯優於Byline。不僅是 layout較為清爽,在人多時,MobileRSS比較 不容易操作出錯。 Byline的翻頁是左右翻,但是打開全文頁面也是左右翻(看上面那個白色三角指示) MobileRSS的翻頁是上下翻,打開全文頁面是左右翻 好,這有什麼差別呢? 最大的差別在Byline在瀏覽網頁時只要左右動作大一點,就翻到 下一則「本文」了,如果你想翻回來看完得要:往左翻回上一則本文,往右打開外部網頁 ,然後小心!別再翻太大力了!否則又要再來... MobileRSS由於方向不同,用單手操作時沒有這樣的顧慮。 -總結- 實際上Byline進入3.0版之後速度有明顯的變快。這可以從關掉所有預載cache時看某篇 RSS驗證,反覆測試後Byline 3.0讀入一則完整圖文的時間會比MobileRSS 2.6.1短。而且 有預載cache時,還是Byline比較快。 Byline設計的代價就是背景cache載入期間程式執行起來頓頓的。 MobileRSS則相反,它無論何時都很輕快,但是只要沒有網路就只能看舊文章。 因此,就我個人的習慣,大多數短程或零碎閱讀時間,MobileRSS的設計較適合我。但是 長途移動時,Byline會方便許多。 -- Google lordmi.com_███████████████ 搜尋 進階搜尋 | 使用偏好  ̄ ̄ ̄ ̄  ̄ ̄ ̄ ̄ 您是不是要查:「紳士(ㄅㄧㄢˋㄊㄞˋ)與淑女(ㄈㄨˇ ㄋㄩˇ)的優良社交場所?」 (c)2010 - 星宿喵的萌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6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61.8

05/23 16:17, , 1F
我還是習慣直接用gReader啊
05/23 16:17, 1F

05/24 15:44, , 2F
文章開頭為什麼要先講BBS/PTT?也可以被RSS嗎?
05/24 15:44, 2F

05/24 19:56, , 3F
ptt確實是可以的,不過問題在3g的特性會讓BBS掉封包
05/24 19:56, 3F
文章代碼(AID): #1B-0mFbd (iPod)
文章代碼(AID): #1B-0mFbd (i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