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otebook經驗歸納成11點,與大家分享一 …
看板hardware (電腦硬體)作者WRlTERT1NA (小妹( ̄⊿ ̄"盛夏之年)時間16年前 (2009/07/13 02:02)推噓11(11推 0噓 12→)留言23則, 19人參與討論串1/1
my.dongua.com/neo/blog!entry/950.entry
1、關於筆記本CPU的區別:購買筆記本,首先最需要了解的是CPU,目前常見的筆記本CPU由低到高分為以下幾種:
Intel奔騰雙核系列:即Pentium Dual Core T2xxx系列,是32位的CPU,性價比較高,對於一般只是上網、文書處理的人來說,足夠有餘。
Intel酷睿2雙核T5系列:即Core 2 Duo T5xxx系列,是64位的CPU,緩存比上一系列高,同主頻下,性能更強。
Intel酷睿2雙核T7系列:即Core 2 Duo T7xxx系列,與上一系列相比,在運行複雜程序的時候,會有優勢。
Intel酷睿2雙核T8/T9系列:即Core 2 Duo
T8xxx或T9xxx系列,採用45nm技術,性能更強,發熱更小更省電。在雙核系列之前,還有賽揚M系列、奔騰M系列與AMD系列,當中以賽揚M次之,而AMD筆記本選擇較少,我就不考慮了。目前還有低價的筆記本採用賽揚M與奔騰M系列的CPU,前者在瀏覽網頁還勉強湊合,可能打開幾個淘寶頁面或pconline的頁面就很痛苦了,不要考慮。如果出於資金問題,奔騰M系列已經能滿足大多數的上網、文書處理要求,但畢竟已經是淘汰產品,如果是買新品,否則都要雙核以上系列。至於具體是雙核什麼版本的,就要看你的具體需求而定了,繼續往下看。
2、XP還是Vista:裝什麼操作系統也是你的另一個取決因素。XP是32位的操作系統,Vista是64位的操作系統。對於一般人而言,你無法感覺到當中的區別,但Vista會耗費更多的系統資源,這是肯定的。所以,如果是出於效率優先的原則,應該選擇XP。如果選擇了XP,那麼其實T2x的CPU已經能勝任大部分的工作,上T5以上的,多少是有點浪費的。當然,同樣是XP系統,高一個檔次CPU還是會比低一個檔次跑得要快。如果是意屬Vista,至少要選T5系列的,否則會很痛苦。
3、1G還是2G:這裡說的是內存,如果是一般辦公或家用,1G即可,如果是跑Vista,或者是要跑大程序,加到2G吧,現在筆記本內存還是很便宜的。
4、獨顯還是集顯:這個問題好解決,取決於你是否玩遊戲,玩遊戲的話選獨顯,不玩就集顯。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的是集顯是否能滿足需要。集顯主要分 GMA950和X3100兩個系列,後者較新,性能也強一些。GMA950看高清電影就非常勉強了,會占較大的CPU資源,也就會導致發熱增大。如果是奔騰M系列,配合GMA950顯卡,還需要關閉一些系統程序,才能勉強保證播放流暢。而X3100系列的,看高清片是沒問題的,配合雙核CPU更是綽綽有餘。至於玩遊戲,GMA950就基本不考慮,X3100玩魔獸,最低畫質也能有25幀以上,還不太壞,但別的,新的遊戲,就基本不考慮了。
5、屏幕尺寸:這個跟筆記本重量是相關的,一般情況下,屏幕越小,重量越輕。如果是12寸的,目前一般能在1.8KG以下;如果是13寸的,一般在2KG 以下;如果是14寸的,一般在2.4KG以下。如果筆記本不需要經常移動,而且你也不用背著走,例如自己開車,那麼還是選在14寸以上的筆記本吧。畢竟屏幕大一點,越接近台式機,對眼睛也好一點。如果是12寸,就適合背著到處走。13寸是比較適中的。我就是屬於要背著筆記本到處走的人,所以選擇了12寸。至於小於12寸的,我覺得太小了,用起來很累。大於14寸的……不如買台式機,那重量不是人背的。
6、寬屏還是正常屏:目前新出的筆記本,大多數是寬屏的。寬屏(16:9)方便看電影,正常屏(4:3)方便辦公(尤其是做編程開發的兄弟)。個人喜歡正常屏的,實用一些。看電影不如去台式機的大屏幕看,22寸的才叫爽。再說,有些人買寬屏,是為了用類似Vista的側邊欄。我說啊,這個側邊欄的東西,又費資源,又分散了你的注意力,還是別用為好。
7、鏡面還是磨砂面:鏡面給人的感覺更靚麗,很多人都喜歡鏡面。但鏡面是很容易反光的,如果長期在固定的而且沒有反光光源的地方使用筆記本,可以考慮鏡面。如果是商務使用,需要筆記本到處挪,還是選擇磨砂面的好,否則你會很抓狂的。另外,磨砂面還與個好處,就是屏幕的可視角度較窄,旁邊的人不容易看清你在做什麼,有一定的保密性。選擇鏡面還是磨砂面,就看你的需要了。
8、要不要光驅:如果是選擇了12寸或以下的筆記本,可能會面臨一個是否需要光驅的抉擇。本人就選擇了不要,因為除非是要重裝系統,實際上目前的光驅使用率已經很低,啥不能下載呢?
9、散熱與噪音:在選擇13寸或以下的筆記本的時候,要慎重考慮筆記本的散熱問題,因為筆記本在高度集成的環境下,機器越小,散熱難度越大。如果選擇了一個散熱不好的機器,手放在筆記本上面,不要說燙著,就算是溫著也很不舒服的。至於噪音,是與風扇有關,一般筆記本都是用溫控風扇,即溫度越高,風扇轉得越快,噪音也會越大。讓筆記本在大型程序下跑一跑,測試一下,看你是否能接受。
10、其他細節:其他要考慮的細節如:出風口,如果你是右手拿鼠標,則不要考慮出風口在右側的筆記本。USB分布,盡可能的選擇在左右後三面都有USB接口的筆記本,而且接口盡可能不要並排。鍵盤,是否舒適,是否習慣Fn鍵與CTRL鍵的位置(有些筆記本這兩個鍵的位置是互換的,例如IBM的與HP的就不一樣)。電池,如果經常外出使用,電池是你的首要考慮因素之一,有些筆記本會有加芯的電池可選購,而Sony則是在逐航能力方面做得最好的。
基本上要考慮的細節就是這些。綜合起來,還是要看你買筆記本來是幹嘛的。如果是為了一般上網,文字處理,就選擇T2系列的CPU,配1G內存,集顯,屏幕尺寸就看你的喜好了。如果是商務型,需要背著筆記本到處走,就選12或13寸的。如果體力好,或者是筆記本不用到處背的,選14寸的。需要玩遊戲的,就一定要買獨顯,而T5系列CPU配合獨顯已經能玩大部分的遊戲,再高端的,你還是買台式機吧。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品牌的選擇。支持國貨的,用神州,價錢也便宜,但可能你要買個筆記本貼把招牌蓋住;追求性價比的,可以選擇Dell,但我對
Dell的造工實在不敢恭維;追求時尚的,選Sony,而且性能也是超強的,但要確保口袋有足夠的錢;追求輕薄的,可以看富士通的,但貴,東芝也是相同的情況。中性一點的,可以選三星,但我不喜歡他的右側風口。商務型的,可以選擇惠普,設計大氣,也很實用。還有追求高品質的,選擇聯想的Thinkpad,雖然現在已經不是IBM的牌子,但Thinkpad的T系列與X系列,真是商務機中的經典,那種質量,那種造工,真是讓人愛不釋手,而且虛榮心也能得到大大的滿足,所以我現在用的也是X61。如果追求小資,想吸引眼球,買蘋果的筆記本,最新的MBA據說薄得可以當菜刀砍人ꄊA但舊款比別的電腦重一個級別,很不爽。
最後是第11點:行貨、水貨還是二手:
行貨:就是指內地能買到的正貨,有保修。
水貨:是指內地以外的正貨,常見的是港行、新加波行等,價錢會便宜一截。麻煩是保修,要送出去。如果選擇本身質量不錯的筆記本,例如ThinkPad,返修率是極低的,一般電腦有問題,往往是你使用不當。而且商家一般都承諾代送修,可以放心選購。
二手:就不用解釋了。個人建議選擇一些質量好的品牌,例如ThinkPad、HP、Sony,即使是二手,都能再用上好長一段時間,這些機器的二手都是值得優先考慮的。當中以ThinkPad的二手最常見,因為質量實在是好。而Sony的二手不常見,有也很快給人搶了。基本上,二手的奔騰M系列,與T2系列的機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夠用有餘,花費又低,是值得優先考慮的。當然了,購買水貨或二手,更重要的是要選擇可靠的商家。這方面我也有一些經驗,但為免有廣告之嫌,就不在這裡公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我。
最後最後補充補充一點:購買筆記本,要見實物為準,只是看網上的圖片,是看不出問題的,尤其是一些造工上的問題。一定要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00.235.215
※ 編輯: WRlTERT1NA 來自: 122.100.235.215 (07/13 02:02)
→
07/13 02:12, , 1F
07/13 02:12, 1F
推
07/13 03:36, , 2F
07/13 03:36, 2F
推
07/13 03:40, , 3F
07/13 03:40, 3F
推
07/13 03:41, , 4F
07/13 03:41, 4F
→
07/13 03:43, , 5F
07/13 03:43, 5F
→
07/13 03:45, , 6F
07/13 03:45, 6F
→
07/13 05:53, , 7F
07/13 05:53, 7F
推
07/13 05:56, , 8F
07/13 05:56, 8F
推
07/13 07:14, , 9F
07/13 07:14, 9F
推
07/13 07:31, , 10F
07/13 07:31, 10F
推
07/13 09:06, , 11F
07/13 09:06, 11F
→
07/13 10:53, , 12F
07/13 10:53, 12F
推
07/13 11:28, , 13F
07/13 11:28, 13F
推
07/13 13:44, , 14F
07/13 13:44, 14F
→
07/13 15:11, , 15F
07/13 15:11, 15F
→
07/13 16:57, , 16F
07/13 16:57, 16F
→
07/13 16:59, , 17F
07/13 16:59, 17F
推
07/13 17:41, , 18F
07/13 17:41, 18F
→
07/13 19:56, , 19F
07/13 19:56, 19F
→
07/13 20:35, , 20F
07/13 20:35, 20F
推
07/13 20:53, , 21F
07/13 20:53, 21F
→
07/14 15:44, , 22F
07/14 15:44, 22F
→
07/14 15:52, , 23F
07/14 15:52, 23F
hardwa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