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65nm製程P4單核vs雙核詳細測試

看板hardware (電腦硬體)作者 ( )時間18年前 (2006/08/09 22:46), 編輯推噓18(1806)
留言24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言: intel從90nm進化到65nm之後,所帶來的優點並不如想像中的明顯 雖然die size這方面有立即性的改善 (單核135mm2-->81mm2) 不過65nm B1製程卻有極高核心溫度,據我的測試大約比90nm E0製程高了10~15度 這兩個因素總和下來 (die size與核心溫度) 9系列在初期的耗電量不但沒有比8系列還少 反而比8系列多了一些,這是相當不尋常的一個現象 P-D 820 vs 920耗電量測試 (itmedia) http://plusd.itmedia.co.jp/pcupdate/articles/0601/06/news003_2.html 到了C1製程以後,65nm的核心溫度有減少了一部分,不過還是高於90nm的E0製程 藉由die size明顯的優勢,到這個時候65nm的耗電量才明顯少於90nm的晶片 至於效能與價格方面,9系列在目前的價格看起來與6系列相比划算許多 不過俗話說的好:用不到的就是浪費 如果花錢買到了另一個核心,卻沒有去使用它,這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浪費 畢竟現在支援多執行緒的軟體還是少數, 現在買雙核心的cpu,大多應該是未雨綢繆的準備心態 本篇測試將詳細分析目前P4單核心與雙核心的特色 測試共通平台: 主機板:ASUS P5LD2 v1.02 記憶體:創見DDR2-667 512Mx2 顯示卡:NV Quadro NVS280 PCI-E HDD:日立80G 2M IDE POWER:全漢藍色350W 散熱裝置:intel盒裝原廠風扇,5000RPM小風扇吹北橋散熱片 UPS:台達500VA 1.單核與雙核耗電量與核心溫度測試: CPU:P4 651 3.4G C1製程 (TDP:86W/預設電壓=1.3V) 測試時室溫=26度 P-D 940 3.2G C1製程 (TDP:95W/預設電壓=1.3V) 測試時室溫=32度 很遺憾的,我當時在6月的時候因為經濟能力不夠,只能購入940作測試 已經忘了當時跑的倍頻為啥設15倍,就把它當一顆930看待好了 如果使用950的話,也許測試結果會更完美 預設時脈/電壓測試 核心溫度 系統耗電量 P4 651 P-D 930 P4 651 P-D 930 CPU idle 42c 47c 108w 111w CPU idle EIST 36c 46c 93w 96w SP2004 x1 55c 52c 153w 147w SP2004 x2 58c 60c 159w 177w 預設時脈/降壓=1.2v測試 核心溫度 系統耗電量 P4 651 P-D 930 P4 651 P-D 930 CPU idle EIST 35c 45c 87w 93w SP2004 x1 47c 51c 129w 132w SP2004 x2 51c 54c 135w 156w 1.2v 3.5G SP2004 x1 54c 141w SP2004 x2 55c 168w 小結: 扣除掉最主要的氣溫,與次要的時脈影響因素 在相同狀況之下,事實上9系列的核心溫度是比6系列還要低一點 這也比較能解釋9系列的TDP未明顯高於6系列的原因 否則在直觀的想法中,雙核心的耗電量應該也是兩倍左右才對 而930在降壓1.2v同時超頻至3.5G,這個時候的耗電量其實和預設時脈/電壓差不多 建議以此參數進行超頻,以獲得額外的效能又不多付出消費電力 2.單核心 vs 單核心HT vs 雙核心效能測試 CPU:P4 661 D0製程 (設定倍頻=15) P-D 940 C1製程 (設定倍頻=15) 測試在標準狀態下的: 單核3.0G,單核3.0G+HT,雙核3.0G的效能 測試程式全為支援多執行緒的軟體 單3.0G無HT 單3.0G有HT 雙3.0G HT效能增益 雙核效能增益 3DMARK06 CPU 760 893 1413 1.18x 1.86x cinebench 261 312 490 1.20x 1.86x Mandelbrot 67.875sec 38.016sec 35.953sec 1.79x 1.89x PCMARK05 3548 3818 4985 1.08x 1.40x WINRAR 467KB/s 653KB/s 689KB/s 1.40x 1.48x 音訊轉檔 (WME) 18sec 17sec 16sec 1.06x 1.13x 視訊轉檔 (WME) 55sec 45sec 32sec 1.22x 1.72x AVG= 1.276x 1.620x 以下為sandra測試成績,我認為比較偏重理論效能 不太符合實際使用情況 arithmetic 6653 7351 13306 1.11x 2.00x 5524 9254 11055 1.68x 2.00x multimedia 17087 21922 34151 1.28x 2.00x 19550 28424 39074 1.45x 2.00x 小結: HT是個很神奇且難以預測的東西,依照不同的程式來測試,其中效能的差異性相當明顯 像是這次的測試當中有選用了Mandelbrot這個應用軟體, 屬於數學/向量繪圖等方面的用途 這個程式也是HT效能增益當中最為極端的例子,竟然達到了1.79x 另外雙核心在某些應用程式也是遠低於理論的效能, 例如winrar檔案壓縮工作的效能增益不到1.5倍等等 平均下來,單核心因為藉助HT技術的加持, 與雙核心的效能差距並沒有理論上與想像中的這麼大 換句話說,intel現在把9系列賣這麼便宜,詳細分析以後可以發現其來有自 因此在netbrust架構之下,每個軟體在支援多執行緒也許有不同的特色 這時只能針對某個程式來進行實測以選擇最適合的cpu 要選擇雙核心還是單核+HT確實令人頭痛的一件事情 總結: netbrust這個特殊的cpu架構,終於在65nm的cedarmill核心劃下句點 這個核心溫度高以及die size過大的架構,如果要拿來作成雙核心, 的確讓當時的intel頭痛許久 因此intel只好把單核心降低頻率和工作電流,以滿足雙核心的需要 這也可以從以上的核心溫度測試來了解, 為何相同電壓 相同時脈之下,雙核心的功耗卻沒有暴增?? 個人的推論是intel在cpu底部電容與電阻上動了手腳 在相同電壓下流經晶片的電流降低, 讓雙核心的溫度不要像單核心這麼高,否則系統絕對無法負荷發熱量 這也可以順便解釋雙核心較不易超頻的原因, 畢竟每顆晶片的電流供應就比單核心少了,使雙核心不容易拉昇時脈 這點也可以在cpu底部外觀上得到證實 至於效能方面,我認為HT技術對於netbrust架構的確是一個重要的東西 它能盡量把cpu閒置的資源給塞滿 現今HT技術只存在單核中,雙核心卻沒有HT技術 這也令人相當難以選擇與下決定 總和以上,我認為雙核心選擇P-D 9系列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即使現在的價格已經相當低廉 平價的C2D主機板現今已陸續上市,因此9系列退休的時間大概不遠了 至於6系列的價格現今已經跌到相當低的水位 我認為在conroe核心賽揚上市之前,6系列在中低價位的電腦之中仍有它的角色 借助HT技術,基本的多工效能已經有了,而且整顆cpu的效能都可以被完整利用 溫度方面也因為D0製程而有相當大幅度的改善 (下篇會有詳細測試) 而預算不多的超頻使用者也適合6系列,超頻幅度較9系列為高 唯一可惜一點的就是,台灣店家好像都把6系列下架了?? 只能在網拍有比較多的機會能購入工程版 這兩顆CPU適合以下的使用者: 9系列:預算還不夠買C2D的影音轉檔工作 6系列:中低價位的遊戲與一般使用者,或是買電腦來短暫撐一兩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32.86

08/10 02:00, , 1F
推用心!!!
08/10 02:00, 1F

08/10 02:04, , 2F
08/10 02:04, 2F

08/10 02:10, , 3F
08/10 02:10, 3F

08/10 02:10, , 4F
推測試,有測試報告看是幸福的
08/10 02:10, 4F

08/10 02:14, , 5F
推樓上的說詞 這麼用心一定要推一下
08/10 02:14, 5F

08/10 02:27, , 6F
真的是太用心了~推!
08/10 02:27, 6F

08/10 02:42, , 7F
推推
08/10 02:42, 7F

08/10 02:46, , 8F
08/10 02:46, 8F

08/10 04:29, , 9F
推~不過PentiumEE 955、965是雙核+HT喔
08/10 04:29, 9F

08/10 07:12, , 10F
雙核心如果好好設計耗電可不會到2x,pad數量還是一樣的
08/10 07:12, 10F

08/10 07:15, , 11F
而所需耗的電完全是看cpu有改過多少,如果只是1+1,是不會
08/10 07:15, 11F

08/10 07:16, , 12F
有很大增益,尤其是cache溝通問題,當然intel也不會再抱著
08/10 07:16, 12F

08/10 07:18, , 13F
人定勝天的想法用製程硬幹,在考慮pm的前提下設計cpu,而
08/10 07:18, 13F

08/10 07:20, , 14F
不是看cpu底部電阻的多寡吧。封裝法會影響pad的特性,但要
08/10 07:20, 14F

08/10 07:21, , 15F
真正解決問題還是要從rtl來改。
08/10 07:21, 15F

08/10 09:39, , 16F
推推推!不過有個小錯誤:NetBurst
08/10 09:39, 16F

08/10 12:26, , 17F
推測試,有測試報告看是幸福的
08/10 12:26, 17F

08/10 13:18, , 18F
所以就算MP3 BBS MSN 遊戲一起使用還是不推P-D系列就是
08/10 13:18, 18F

08/10 13:19, , 19F
了~不知道P-4 661現在價錢多少~^^"
08/10 13:19, 19F

08/10 14:11, , 20F
看完覺得PD比P4HT增進的效益比K8變X2還少啊..
08/10 14:11, 20F

08/10 14:13, , 21F
INTEL還是能讓PD這種產品賣這麼多棵..行銷也夠強了XD
08/10 14:13, 21F

08/10 16:59, , 22F
PD的架構本來就是硬幹出來的 怎可能比的上X2..
08/10 16:59, 22F

08/10 17:05, , 23F
感謝您的測試
08/10 17:05, 23F

08/12 10:01, , 24F
感謝測試!!! 剛入手一顆661....3350元 價錢算OK嗎?
08/12 10:01, 24F
patiger:轉錄至看板 GUNDAM 03/06 16:57
文章代碼(AID): #14sVL486 (hardware)
文章代碼(AID): #14sVL486 (hard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