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目前市面上硬碟介面淺釋 (PATA SATA SC …
硬碟按傳輸介面不同,大致分為ATA和SATA以及SCSI和SAS
● ATA,全稱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一般業介說法為IDE),
特徵是需外接40pin排線以及源線(有自己組裝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要
「紅線與紅線相靠」是用傳統的40 pin 並列數據線連接主板與硬碟的
,外部介面速度最大為133MB/s,因為並列傳輸的抗干擾性太差,且排
線佔空間,不利電腦散熱,將逐漸被SATA所取代。
● SATA,全稱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序列傳輸的ATA介面,因抗干擾性強
且對數據線的長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熱插拔等功能,已越來越為人
所接受。SATA-I的外部介面速度已達到150MB/s,SATA-II更將升至300MB/s
;預計SATA-III會提升至600MB/s。而SATA的傳輸線比ATA的細很多,有利於
機箱內的空氣流通。
● SCSI,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歷經多世代的發展,從早
期的SCSI-II,至目前的Ultra320 SCSI以及Fiber-Channel (光纖通道),接頭
型式也有多種。SCSI硬碟廣為工作站級個人電腦以伺服器所使用,因為它的轉
速快,可達15000rpm,且資料傳輸時佔用CPU運算資源較低,但是單價也比同樣
容量的ATA及SATA硬碟昂貴。
● SAS,全稱為 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SATA硬碟相同,
都是採取序列式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可達到3Gb/s (SAS 1.0版)。此外
也透過縮小連接線改善系統內部空間等。此外,由於SAS硬碟可以與SATA硬碟共
享同樣的背板,因此在同一個SAS儲存系統中,可以用SATA硬碟來取代部份昂貴的
SAS硬碟,節省整體的儲存成本。
以上供大家參考,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146.95
→
06/18 13:10, , 1F
06/18 13:10, 1F
※ 編輯: mylabu 來自: 59.120.146.95 (06/18 13:11)
→
06/18 13:12, , 2F
06/18 13:12, 2F
推
06/18 21:36, , 3F
06/18 21:36, 3F
Storage_Zon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