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不能賣OS,也要學寫OS打下基礎:從程式뤠…
※ 引述《FredLu.bbs@bbs.ntu.edu.tw (神之造物必有其因)》之銘言:
: 很多人都知道近代個人電腦是 IBM 創造出x86品牌跟價值,
: 所以後來才有 Intel 跟 Microsoft 兩個超級大企業主宰全球科技大事,
: 從 IBM 這個全球性的 "電腦成品" 超級通路商扮演的角色來看,
: IBM 把 Intel 跟 Microsoft 的產品推廣到全世界,
: 而且 IBM 讓軟體跟硬體分工各司其職,讓硬體公司不用為了軟體傷腦筋,
: IBM 為了讓企業永續發展,把販賣電腦的部分利潤用來培養 Microsoft,
: 所以真正創造出軟體價值的並不是軟體製造商,而是通路商 IBM,
====
IBM 的品牌與全球布署的通路能力才是讓客戶肯付錢買 IBM PC 軟硬體的關鍵.
這個 "價值" 道道地地是 IBM 用本身的 "信譽" "創造出來" 的.
若要請台灣的大廠商們做這麼一件類似的事, 那多數是一碰上這種事是知難而退,
如果還要碰上這種對手, 必然是魂飛魄散 ! 對企業家言, 這無可厚非, 投資人的
錢不是這樣硬對幹的.
台灣的 IBM 相容 PC 卻是硬生生的坐上了 原裝 IBM PC 的順風船.
1.這不是大公司, 是一群中小企業.
2.初期是廠價 1/2 , 國外直銷商 1/2 , 終價仍然是 IBM 原裝的 1/2 . 通路是
靠 "讓利" 打出來的.
3.內外銷都靠 中文電腦與終端機 為創新與創意的賣點, 如果沒有中文的創新護
身, 單靠先銷專校與政策推動, 還是不足以頂住的. 這裡面那個違反政策的
BIG5 中文碼發揮了一點點誤敵作用.
說這件事, 是要強調當時的 "創新與創意". IBM 不僅不想讓台灣搭這個船, 除
了 Mornitor 是以收買方式找東元與大同代工並堵住不准造 PC 外, 當時一點都
沒有找台灣其他廠商代工生產的意圖. 當時, 也沒有 DELL Compaq/HP 這種通路
商. 能外銷就是打破電子產品三三制的慣例, 以各 1/2 直銷, 所以當年有很多
華人在美國當個體戶賣電腦, 後來就是外國人集資當 BUYER 到台灣訂貨.
看來像是微不足道的創新與創意, 但那才是突破到全世界為市場的關鍵:
1.中文與終端機的代用品.
2.讓利直銷, 給通道銷路商對半分的高利.
3.後來就是 PC-LAN 與相容網路卡.
IBM 的 MicroChannel, OS/2 甚至後來的 Power CPU 都不是那麼對 MicroSoft
與 Intel 心甘情願. 反而才是台灣的 PC 組裝商扮演了分工培養他們的角色.
: Intel 創造出硬體 >> IBM 販賣 >> Microsoft 持續成長 >> Intel 獨占市場,
: 科技產業並非只是單方面的市場機制與供需平衡而已,
: 如果沒有科技"成品"通路商,科技產業無法維持良好的經濟循環,
: 台灣最大的問題也就是沒有可以把"成品"推銷到全世界的推手.
初期的 PC 軟體就是中文, 但做中文軟體的永遠無法接受一台 5 萬元的電腦與
us$5-10元的DOS 搭配下, 她的軟體該賣多少才能擴大與佔有市場. 此外, 能做
中文卻不去做多國語文.
軟體終究是要靠 "創意" 與 "創新"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
推
06/19 21:31, , 1F
06/19 21:31, 1F
噓
06/19 21:45, , 2F
06/19 21:45, 2F
推
06/19 22:14, , 3F
06/19 22:14, 3F
→
06/19 22:14, , 4F
06/19 22:14, 4F
推
06/19 23:29, , 5F
06/19 23:29, 5F
推
06/19 23:33, , 6F
06/19 23:33, 6F
推
06/19 23:44, , 7F
06/19 23:44, 7F
→
06/19 23:53, , 8F
06/19 23:53, 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rogramm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