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誠實開箱 美光P310 QLC Dramless SSD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千里)時間1周前 (2025/04/11 02:59), 1周前編輯推噓54(540125)
留言179則, 54人參與, 3天前最新討論串1/1
今天要來做一個誠實開箱,測試主角是美光的P310 PCIe gen4 QLC Dramless SSD 1. SSD外包裝 https://i.imgur.com/TQrYgyK.jpeg
首先先來打預防針 美光P310是 QLC QLC QLC、Dramless Dramless Dramless,因為以往都會先看PTT跟巴哈 上的SSD購買建議,所以我都會避開這兩種的SSD,所以這次也是我本人第一次使用這種大 家不 推薦的SSD組合。 統整我之前在購買SSD所看到的板上有關QLC SSD的留言不外乎以下這幾句: QLC=垃圾、送我都不要、QLC 1G只值100(甚至100都不值)、QLC連差屁眼的機會都沒有 Dramless的話則是因為HMB技術再加上較低的溫度則逐漸開始被大家所接受 因此我這次就是要來看看這款SSD實際情況是如何。本次開箱主要著重在一般使用者的體 驗上,主要針對這類gen4 SSD在外接硬碟上的表現。 首先先貼出GPT對QLC Dramless硬碟的說明 2. QLC Dramless特性 https://i.imgur.com/VhEAbiX.jpeg
3. 有無DRAM的差別 https://i.imgur.com/VE7EzUN.jpeg
可以很明顯看出QLC Dramless在讀寫速度、耐用性及大量寫入時的表現較差,唯一的優點 大概就是比較便宜了(但是現在這個也變成假議題) 回到產品本身,產品的背面只有標示說身為gen4的P310在讀寫上是gen3的2倍(但這只適用 於最理想的情況) 4. SSD外包裝背面 https://i.imgur.com/DD3U9M4.jpeg
SSD本體就跟其他SSD外觀差不多,2280的長度也是屬於目前主流的長度,不過P310也有出 2230的縮小版,適合筆電玩家 5. SSD本體 https://i.imgur.com/It5Ugep.jpeg
好的,整個SSD的介紹就到這邊 再來是載具的介紹,這次要把P310裝上去的外接硬碟是銀欣的MS12,這是一個支持USB 3. 2 gen2x2、最大傳輸速度為20Gbps的硬碟外接盒,相較比較常見的USB 3.2,MS12的速度 快一倍 6. 外接硬碟合 https://i.imgur.com/vhVobMC.jpeg
包裝內除了硬碟盒本體以外,還有附贈一根用於安裝的螺絲起子,以及一些備用螺絲和散 熱墊 7. 硬碟盒內部 https://i.imgur.com/75eaNQl.jpeg
拆開來可以發現內部為綠色的PCB,由於MS12出來的比較早,所以裡面M.2的固定紐市需要 用螺絲鬆懈的,而非目前主流的免工具安裝 8. 拆開來 https://i.imgur.com/F3ZKnlE.jpeg
相較於MS13,MS12安裝SSD的過程較為麻煩,需要將整塊PCB拆卸下來才能轉掉固定在背後 的螺絲,此時可以發現MS12背後也有黏貼一塊散熱墊 9. 硬碟盒背面拆解 https://i.imgur.com/JvI98iZ.jpeg
10. 安裝SSD https://i.imgur.com/GkyKwze.jpeg
11. 鎖上螺絲 https://i.imgur.com/wSrFEY5.jpeg
安裝完成後我才發現整個外接盒比MS13還要小巧很多,這個應該是我認為整體升級最有感 的地方,增加攜帶上的便利性 12. MS12與MS13 https://i.imgur.com/acUVGUd.jpeg
13. 疊疊樂 https://i.imgur.com/u8vsAOi.jpeg
準備工作都完成了,那就來開始測試P310這個QLC Dramless SSD吧 本次使用的主機板為Z690 Aorus Elite DDR4 主機板的背部有一個USB 3.2 gen2x2的Type C插槽,可以完美支援MS12 14. Z690主機板支援 USB3.2 gen2x2 https://i.imgur.com/9m4cYt7.jpeg
初始化硬碟,可使用空間為931GB 15. 初始化硬碟 https://i.imgur.com/xiVhWtY.jpeg
首先就先來用一般的硬碟測試軟體測試速度。P310輕鬆跑滿外接硬碟的最大速度溫度方面 也沒有很燙 16. 軟體測速 https://i.imgur.com/xVwhxIo.jpeg
再來就是重頭戲了,實際檔案寫入測試。 在連續讀寫方面,我弄了一個223G的壓縮檔來進行測試,最主要是想看QLC SSD在SLC模擬 快取用完之後的速度 由截圖可以發現,當檔案傳輸到 153G的時候,SLC模擬快取用盡,速度掉到60MB,比HDD 還要慢 17. 連續寫入測試(SLC模擬快取用盡) https://i.imgur.com/v36l9F9.jpeg
對比同樣都是用硬碟外接盒MS13(USB 3.2)的GM7000(TLC+DRAM),GM7000由於硬碟外接盒 的速度只有MS12的一半,因次用相對較低的速度傳輸,但兩者的差異在檔案傳輸後半段非 常明顯,QLC會掉速到非常慢的地步,相反的GM7000能以非常穩定的速度跑完全程,這一 點的優勢是無庸置疑的 18. GM7000檔案傳輸結果 https://i.imgur.com/7AMe4zv.jpeg
總結一下我個人的開箱測試美光P310,第一次使用QLC+Dramless的硬碟,說實在我在簡單 的測試下只有在非常大的檔案才有體驗到QLC以及Dramless所帶來的不便,一般使用者可 能很少會遇到這種情況,我自己一開始用50G的檔案不斷重複複製貼上,卻無法製造出SLC 快取用盡的情況,可能是我自己的測試方法還不成熟,必須要用到200G的檔案才能明顯看 出差別。 不過我覺得QLC SSD最大的問題不是只有掉速而已,而是它相對TLC甚至MLC SSD的極短壽 命,這次測試的P310(QLC) 1TB的寫入量僅約220TBW,相對GM7000(TLC) 1TB則是有足足70 0TBW,是P310的三倍之多,儘管有著五年保固,但在資料保存方面QLC SSD確實還有他必 須加油的地方(但因為是天生的可能沒辦法救了?) 第一次嘗試這麼不同的開箱風格,主要是因為手上的產品並非屬於版上推薦的類型,但也 希望能透過本次開箱讓大家理解SSD中不同NAND的特性,讓大家能在購買的時候能有更實 際的參考價值,好產品並非單純只有速度,而是要從多方面去考量。 當然QLC也是可以買 ,只是就是需要看他本身的價格與使用者對他的定位了,套句版上的老話,沒有爛產品, 只有爛價格,價格對了ICU跟QLC也會跟著香起來(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52.75.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44311563.A.5A0.html ※ 編輯: pphyy5844548 (123.252.75.84 臺灣), 04/11/2025 03:00:33

04/11 03:03, 1周前 , 1F
亞洲神人說得沒錯,QLC果然是垃圾中的垃
04/11 03:03, 1F

04/11 03:03, 1周前 , 2F
04/11 03:03, 2F
我記得最一開始是TLC要蒙受這個罵名 直到QLC接手 QLC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壽命跟不穩定性吧,這部分就要請比較懂的人補充了

04/11 03:19, 1周前 , 3F
耐久也低2TB440TBW又很貴美光太壞了吧
04/11 03:19, 3F
※ 編輯: pphyy5844548 (123.252.75.84 臺灣), 04/11/2025 03:42:00

04/11 03:42, 1周前 , 4F
QLC又是Dramless,我笑了
04/11 03:42, 4F
真的是集全部特色於一身.. ※ 編輯: pphyy5844548 (123.252.75.84 臺灣), 04/11/2025 03:43:05

04/11 03:45, 1周前 , 5F
QLC 4TB賣2000元以內,我會考慮看看
04/11 03:45, 5F

04/11 04:48, 1周前 , 6F
TLC直寫至少還比機械硬碟快
04/11 04:48, 6F

04/11 06:04, 1周前 , 7F
在pc使用上,沒有省電散熱需求,完全不
04/11 06:04, 7F

04/11 06:04, 1周前 , 8F
考慮這種產品
04/11 06:04, 8F

04/11 06:04, 1周前 , 9F
如果2T只要1500以下,大概也會真香吧
04/11 06:04, 9F

04/11 06:41, 1周前 , 10F
QLC問題一直都在售價跟TLC拉不開
04/11 06:41, 10F

04/11 07:02, 1周前 , 11F
SLC cache 用光,QLC dramless 就會爆
04/11 07:02, 11F

04/11 07:02, 1周前 , 12F
跌。
04/11 07:02, 12F

04/11 07:02, 1周前 , 13F
60這個速度基本就跟高速的USB隨身碟快
04/11 07:02, 13F

04/11 07:02, 1周前 , 14F
差不多了。
04/11 07:02, 14F

04/11 07:04, 1周前 , 15F
現在還有TLC dramless 能買的當下沒什
04/11 07:04, 15F

04/11 07:04, 1周前 , 16F
麼理由去選QLC dramless ,特別是兩者
04/11 07:04, 16F

04/11 07:04, 1周前 , 17F
幾乎沒什麼差價。
04/11 07:04, 17F

04/11 07:05, 1周前 , 18F
TLC dramless怎麼說速度也幾乎是QLC dr
04/11 07:05, 18F

04/11 07:05, 1周前 , 19F
amless 的一倍。
04/11 07:05, 19F

04/11 07:06, 1周前 , 20F
QLC主要的問題是不夠便宜,SSD最便宜的
04/11 07:06, 20F

04/11 07:06, 1周前 , 21F
時候雷沙克NM620 2T才2000。
04/11 07:06, 21F

04/11 07:07, 1周前 , 22F
TLC dramless 還不是一堆人買,而且還
04/11 07:07, 22F

04/11 07:07, 1周前 , 23F
是很多人嫌棄的長江顆粒+聯芸主控。
04/11 07:07, 23F

04/11 07:08, 1周前 , 24F
QLC dramless 主要的問題還是價格,沒
04/11 07:08, 24F

04/11 07:08, 1周前 , 25F
有爛產品只有爛價格。
04/11 07:08, 25F

04/11 07:10, 1周前 , 26F
P310要是能賣到1T 1000的程度,我覺得
04/11 07:10, 26F

04/11 07:10, 1周前 , 27F
買的人應該還是會不少,問題就沒辦法。
04/11 07:10, 27F

04/11 07:12, 1周前 , 28F
主控、通路、營銷的成本都是固定的,即
04/11 07:12, 28F

04/11 07:12, 1周前 , 29F
使顆粒成本變低也沒有辦法讓他價錢腰斬
04/11 07:12, 29F

04/11 07:12, 1周前 , 30F
(頂多便宜30%而已)
04/11 07:12, 30F

04/11 07:17, 1周前 , 31F
pcie 3.0 TLC SSD 原始速度 300MB,
04/11 07:17, 31F

04/11 07:17, 1周前 , 32F
QLC只有80不到,以為回到ide硬碟時
04/11 07:17, 32F

04/11 07:17, 1周前 , 33F
04/11 07:17, 33F

04/11 07:27, 1周前 , 34F
QLC問題不在於不夠便宜 在於根本就是垃
04/11 07:27, 34F

04/11 07:27, 1周前 , 35F
圾 舉個例子 路邊有屎 你會因為它不用
04/11 07:27, 35F

04/11 07:27, 1周前 , 36F
錢 就把屎放到嘴裡嗎?
04/11 07:27, 36F
還有 103 則推文
還有 5 段內文
04/11 12:56, 1周前 , 140F
外接盒的速度dramless其實也沒差多少
04/11 12:56, 140F

04/11 12:57, 1周前 , 141F
常見的10Gbps外接盒速度在900多MB/s而已
04/11 12:57, 141F

04/11 13:01, 1周前 , 142F
220TBW QQ 好少
04/11 13:01, 142F

04/11 13:01, 1周前 , 143F
畢竟這不是實質寫入 還要考量加速讀
04/11 13:01, 143F

04/11 13:01, 1周前 , 144F
寫的寫入放大
04/11 13:01, 144F

04/11 14:05, 1周前 , 145F
不是速度問題XD
04/11 14:05, 145F

04/11 14:11, 1周前 , 146F
主要用途應該是小容量密集讀的場景
04/11 14:11, 146F

04/11 14:13, 1周前 , 147F
搞清楚使用場景其實可以不用太過抱怨
04/11 14:13, 147F

04/11 14:16, 1周前 , 148F
其實不是不好 是不夠便宜 不然還是堪用
04/11 14:16, 148F

04/11 15:36, 1周前 , 149F
推誠實開箱
04/11 15:36, 149F

04/11 15:46, 1周前 , 150F
主要是TBW給太少 就連低階的P2 1T都
04/11 15:46, 150F

04/11 15:46, 1周前 , 151F
有300TBW了 更不要說其他模組廠
04/11 15:46, 151F

04/11 17:00, 1周前 , 152F
60MB = =
04/11 17:00, 152F

04/11 17:13, 1周前 , 153F
其它四個開箱的都被噴爛,這篇誠實推一下
04/11 17:13, 153F

04/11 18:03, 6天前 , 154F
聰明的就不要發在PTT跟巴哈了 例如我XD 價
04/11 18:03, 154F

04/11 18:03, 6天前 , 155F
格是最勸退的點
04/11 18:03, 155F

04/11 18:59, 6天前 , 156F
2D TLC剛出來確實是買到撞到 到3D TLC
04/11 18:59, 156F

04/11 18:59, 6天前 , 157F
克服了一些缺點 就算還能接受了
04/11 18:59, 157F

04/12 13:53, 6天前 , 158F
外接盒是不支持HMB的吧,dramless 那個
04/12 13:53, 158F

04/12 13:53, 6天前 , 159F
SLC cache 用完爆跌的問題會很明顯。
04/12 13:53, 159F

04/12 13:53, 6天前 , 160F
可能這支裝外接盒的速度還沒有Gen3的鎧
04/12 13:53, 160F

04/12 13:53, 6天前 , 161F
俠G2快-.-
04/12 13:53, 161F

04/12 16:06, 6天前 , 162F
我的P5-1T年初也是讀不到,送回捷元,
04/12 16:06, 162F

04/12 16:06, 6天前 , 163F
因為手賤撕過貼紙,送回原廠判定是否
04/12 16:06, 163F

04/12 16:06, 6天前 , 164F
人損
04/12 16:06, 164F

04/12 16:06, 6天前 , 165F
說要等兩個月
04/12 16:06, 165F

04/12 16:07, 6天前 , 166F
也變成WD就糗了
04/12 16:07, 166F

04/12 17:14, 6天前 , 167F
推推
04/12 17:14, 167F

04/13 00:55, 5天前 , 168F
買到撞到XD
04/13 00:55, 168F

04/13 13:13, 5天前 , 169F
其實真的只是TLC跟QLC的價格幾乎相同的問題
04/13 13:13, 169F

04/13 13:13, 5天前 , 170F
而已
04/13 13:13, 170F

04/13 13:13, 5天前 , 171F
論效能哪怕是用SATA的SSD差距也不只在1-4秒
04/13 13:13, 171F

04/13 13:13, 5天前 , 172F
內的差距
04/13 13:13, 172F

04/13 13:14, 5天前 , 173F
只不過是在1-4秒的差距(修正上面)
04/13 13:14, 173F

04/13 13:16, 5天前 , 174F
至於壽命,相信低於90%前早就換更大容量的
04/13 13:16, 174F

04/13 13:16, 5天前 , 175F
04/13 13:16, 175F

04/15 02:50, 3天前 , 176F
我記得不是前些年有些媒體還在洗
04/15 02:50, 176F

04/15 02:50, 3天前 , 177F
洗QLC是最新科技多好多棒
04/15 02:50, 177F

04/15 02:50, 3天前 , 178F
呵呵
04/15 02:50, 178F

04/15 02:50, 3天前 , 179F
推測試
04/15 02:50, 179F
文章代碼(AID): #1d-1KBMW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d-1KBMW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