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Computex 2024之我的所見所聞(IC篇-完)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大胸智乃)時間1周前 (2024/06/18 14:52), 1周前編輯推噓21(2109)
留言30則, 20人參與, 5天前最新討論串1/1
身為《SSD選購指南》的作者 CPX最想拜訪的自然是各控制器廠商,切磋交流了解新產品 這裡將IC篇直接分開,主要介紹主控廠商的產品 技能樹點歪的那些也會介紹一下,剛好路過就拍 至於M.2介面+3.3V的問題都有和大一點的廠商提一遍: [閒聊] PSA:M.2接口SSD會消失可檢查+3.3V電壓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17336464.A.8FD.html 英韌、群聯、螃蟹這三間都聊過 模組廠和博帝聊過,原廠級則是Solidigm 至於SMI就忘記問== 問到的結果,大致上來說「掉盤」算是種保護手段 畢竟吃電不穩可能會影響資料完整性 當然用戶掉出ATX規格5%就不是SSD廠商的鍋,驗當然也是驗符合規格的 算是讓廠商知道有用戶因為這樣送修,有個debug方向 ================ INNOGRIT/英韌科技 新興SSD控制器廠商,核心為Marvell高手操刀 FAE直說有看我去年的文章所以認得我XD [閒聊] Computex 2023之我的所見所聞(下)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86991781.A.220.html 這次沒新貨、也沒live demo可以看實在可惜(等於來看人形立牌) 甚至本來還打算不進來展的 主推是最左邊的IG5666,已有廠商開賣 https://i.imgur.com/syrQcty.jpeg
PCIe 5.0解決方案 https://i.imgur.com/yQsSPgy.jpeg
副推則是IG5220 適合做2230這種短小精悍的SSD https://i.imgur.com/9LIK7gV.jpeg
低功耗DRAMless主控是英韌的專長,不用太擔心過熱卡彈的問題 可惜當前PCIe 4.0 2230市場以E21T較為常見 (順帶一提創見MTE310S用SM2269XT) 然後放一排企業級方案,沒ㄌ https://i.imgur.com/AzAvGt5.jpeg
這裡參考味增牌GE和G50 AIRQ: 分別是IG5666和IG5220 https://i.imgur.com/e1t33I7.jpeg
PHISON/群聯 大群聯時代一定要來看的阿 這次主打PCIe 5.0解決方案和PASCARI企業級子品牌 除此之外還有問美光T500那顆E25的細節 可惜保密關係只能透漏當前美光獨家使用 認攤位找上面這顆氣球就對了 https://i.imgur.com/Uc5beow.jpeg
PCI-E x16轉四個M.2 x4之原廠測試冶具 要能看到這種原廠級給西也只有FMS或CPX有機會了 (FMS=快閃記憶體高峰會) https://i.imgur.com/VpW6I77.jpeg
右邊為PS5026-E26 據說當初顆粒體質上不去4800MT/s才會後面再推max14um版本 https://i.imgur.com/bV7Jcrd.jpeg
左邊則是PS5031-E31T,賣點TSMC 7nm先進製程 雖然是DRAMless解決方案但還是能夠跑出10GB/s的飆速 尤其live demo是裝在筆電上面跑的,強調散熱與筆電相性更佳 https://i.imgur.com/yiK84Ne.jpeg
E31T搭配2230規格有規劃,但不是很急著出 畢竟當前掌機也就滑石Ally支援PCIe 4.0 而且新的Ally X還開始支援2280長度 目前獨家單晶片USB4 SSD解決方案=>20Gb滿速用到爽 另外也有磁吸外殼讓手機用戶也能方便攜帶 https://i.imgur.com/HGWRlS7.jpeg
這張轉卡為Apex X16,和群聯合作展示16條E26組RAID 它用的switch晶片不是Broadcom(前PLX)或Asmedia 而是Microchip PM50084,正反面裝滿16條SSD實在壯觀 https://i.imgur.com/xLgE0sN.jpeg
PASCARI是全新企業級子品牌,黑科技都在這邊 X200是最頂級的型號,高耐用度、高性能並搭載類似SAS的Dual port https://i.imgur.com/OL1Jdaw.jpeg
另一邊就比較低階一點,包含SATA也有(給舊系統升級) 右下方有款AI系列支援aiDAPTIV+,就是技嘉AI SSD所用的技術 特色在軟體配合下可以達到「擴充」VRAM的效果 也是群聯support AI的方式 https://i.imgur.com/ZfpM1Ef.jpeg
近年越來越常提到的浸沒式冷卻也有支援,live demo就泡進去 很喜歡用假冰塊營造的效果,可惜沒問清楚是用哪種液體 看起來不是油類,但沒加蓋又不太可能用電子工程液 https://i.imgur.com/XcZXZ42.jpeg
Realtek/瑞昱(螃蟹),技能樹點歪的design house 展場和去年一樣租同一間大會議室 去年 https://i.imgur.com/2NKtD42.jpeg
今年 https://i.imgur.com/FsxSAb9.jpeg
SSD區 旁邊都一堆人在看但沒太多人關注的SSD方案區,PM+FAE兩人晾在那== 我有詢問一些定位問題,還有最靈魂的「用戶會覺得螃蟹SSD不夠成熟」 答案當然是螃蟹自家很有信心XD 後面那點只能說螃蟹進場較晚,這是可以理解的疑慮 既然業務包山包海,我也很好奇為什麼不自己開PMIC來用 螃蟹表示以前有這個安排,但後來沒成案 有料的東西看我就對,路線圖拍給你看 PCIe 5.0開發中,但還沒推出(DRAMless都優先) 預計2025Q1有樣品,等量產可能都要明年CPX了 https://i.imgur.com/1OH34Yr.jpeg
路線圖SATA只有DRAMless(DL)方案,完全是當入門取向了 和大眾認知不同,畢竟便宜中的便宜 裝機市場用低階DRAMless SSD還是很常見 https://i.imgur.com/mAegEPU.jpeg
RTS5736DL展示品主打超低功耗(直接插USB供電) https://i.imgur.com/R1xGN9Q.jpeg
這其實就SATA轉USB-C設計,雖然極限比不上10Gbps或20Gbps方案 但iPhone外接USB-C SSD展示可支援4K ProRes最高規格 8T容量直接顯示可錄影590分鐘,用到爽 下面還接一個USB-C電壓計,直接demo給你看超低功耗設計 https://i.imgur.com/4nwdXME.jpeg
這方案瞄準荷包不夠深的重度玩家 但這是原廠驗過可用的,且性能夠用 PCIe 4.0是RTS5772DL(DramLess) 來的有夠晚,但總比沒到好 就前面來看螃蟹完全針對成本取向,都優先做DL款式 https://i.imgur.com/d7TXmF9.jpeg
最靠近的RM1220是20Gbps單晶片USB SSD方案,這款有料! https://i.imgur.com/hI9fMWa.jpeg
有料在螃蟹多部門技術力整合,並支援: 指紋解鎖、加密、ARGB、NFC、USB CC等功能 一顆晶片滿足你的所有願望,內部還在驗但PM表示目前驗起來不會掉速 https://i.imgur.com/iRq4dRq.jpeg
SSD級USB外接硬碟:RTS5766DL+RM1209 當大家還在用JMicron或ASMedia晶片組的時候... 螃蟹也自己生出M.2 NVMe轉USB的方案,肥水不落外人田! https://i.imgur.com/iqevWKa.jpeg
上圖銀色的是RTS5766DL控制器,另一邊就是RM1209橋接晶片了 https://i.imgur.com/EW1d6Rm.jpeg
網通產品最重要的大概就交換器了吧,高整合度2.5G方案 PHY整合起來直接殺翻2.5G市場,讓multi-Gig交換器價格跌到2K有找 感恩螃蟹、讚嘆螃蟹 https://i.imgur.com/Thu5wXw.jpeg
每片主機板都會有的螃蟹音效有什麼特別的? 我只能說展場人員超級熱情,對自家產品很有信心 也表示螃蟹超缺人才 ALC5575是車用規格的音效晶片 很自豪說獲得CPX的best choice獎項,指定我一定要拍這個獎牌 https://i.imgur.com/DD00DRY.jpeg
上面的ALC1320是新的amp晶片,特異功能可多了 不過主要定位給高階筆電(例如Razer那種) 聽到最屌的大概是de-rattle技術,好東西沒簽NDA就無法透漏太多XD (螃蟹表示上面的東西是好學生的上課筆記,不建議入鏡) 只能說螃蟹技能樹全點又能在CP值前提給好貨真的厲害 Privacy Mode支援硬體級關麥,對隱私很注重的需求可參考 相較於webcam可以遮住,這邊總不能把音效晶片直接拔起來 https://i.imgur.com/ZSRHE6R.jpeg
去年看到的USB 5GbE方案已進入量產階段 之前都只有AQC111方案,現在終於多一個選項 群X NAS表示:2.5G是啥? 能吃嗎? https://i.imgur.com/d42SKjC.jpeg
酷斃啦喜歡這些(指) 左上為多口5GbE PCI-E網卡,右下則是2.5GbE DASH網卡 右上角便是上面提到的USB轉5GbE市售樣品 https://i.imgur.com/q2qXzDj.jpeg
SMI/慧榮 和上次一樣以為是擺算命攤,近看了解才知道是獨立會議室 要預約但好在我表示用意後有允許進場(「窩是KOL」),感謝慧榮科技協助 https://i.imgur.com/7lzg44z.jpeg
關鍵就是看這條SM2508 PCIe 5.0方案,這條沒看整間白看 這是整個CPX唯一live demo,亮點是走先進製程6nm(群聯E26走12nm) https://i.imgur.com/wCiQUyN.jpeg
實際測速是首次曝光喔!! 連創見都只有靜態展示 讀取直逼15GB/s,寫入則是超越13GB/s https://i.imgur.com/xs7ICuV.jpeg
根據SMI表示這耗電量僅有競品70%,所以展場demo沒有加散熱片 當然實際賣到市場還是會讓廠商改裝散熱(當賣點) 我鏡頭直接貼到側板拍,證明真的沒有魔改散熱 https://i.imgur.com/f7whmNW.jpeg
SM2268XT2,其實已經出到SM2269XT了但展的就是這款 https://i.imgur.com/WH0almE.jpeg
樣品也是沒有魔改散熱 https://i.imgur.com/4VL0xbD.jpeg
車用解決方案 我一直很好奇為何要主打SRIOV硬體虛擬化方案 車用應該不用那麼強的SSD吧? https://i.imgur.com/OQbxtHN.jpeg
詢問之後才得知車用各種部件都能算一台小電腦 單主機虛擬化可以解決集中管理的問題 使用單個SSD做SRIOV直通VF除了免去虛擬化overhead以外 直通VF還有能跑bootcode的優勢,算很底層的東西我就沒深入了解 (沒記錯SMI表示可以開8個VF) 也因此開namespace(block device)並不能和SRIOV的功能性劃上等號 再來自然是車用級的溫度條件比一般的工控還要嚴苛 還要過一堆有的沒的車用安規,例如ISO 21434 上面的展示用SM2264F,看沒有DRAM應該是韌體層開成XT https://i.imgur.com/IPFus9Y.jpeg
SM2322是單晶片U3G2 SSD接決方案 直接列出市面上那些產品都是他們家的,有需求可參考 https://i.imgur.com/z7LenCh.jpeg
(想買創見的來玩) https://i.imgur.com/mhsV1GI.jpeg
MonTitan產品線,算SMI旗艦企業級規格 支援SR-IOV、dual port、可程式化設計(讓我想到open-channel SSD) https://i.imgur.com/vAc96Ky.jpeg
使用SM8366控制器,比上面的SM2508還要高階 在今年當然就算support AI的方式了 https://i.imgur.com/8BgF9gQ.jpeg
FerriSSD都是設計成單晶片解決方案,NAND+控制器裝一起 市面俗稱BGA SSD https://i.imgur.com/h56HEMz.jpeg
酷斃啦喜歡這個(指) SM770顯示晶片 沒錯,真的就是顯示晶片(這東西是給USB dock使用的) https://i.imgur.com/8y7q54C.jpeg
其實也是類似DisplayLink的技術,但有獨家CAT引擎讓效果更好 支援三個4K60螢幕,現場展示就是外接三台 https://i.imgur.com/KqUgSD6.jpeg
壓縮引擎是獨家CAT 2.0降低CPU overhead 傳輸用一張一張傳輸的JPEG,而非H.264這類參考前後禎的encoder 關鍵在於影像品質更好、更穩定 https://i.imgur.com/hIRNXbC.jpeg
它廠使用encoder壓縮率是比較好 但更吃CPU使用率,而且圖像品質容易受到打折 晶片內建硬體加速自然是有的 我覺得可惜在SMI都沒打廣告 不像DisplayLink都會學Intel inside貼一張logo可以辨識 https://i.imgur.com/njB69z4.jpg
廠商也不會刻意指出他們的晶片是那種 也推薦SMI可以做一張InstantView*的貼紙給廠商用 畢竟LOGO早就有了阿! https://i.imgur.com/VQuolI4.png
*SMI InstantView原理是USB dock連上去會顯示類似光碟機的設備 裡面會有基本驅動,讓用戶沒網路的時候起碼有畫面可以動 當然最新驅動還是得自己上網抓(有些USB網卡也是這樣) 偷偷說上面車用SSD demo顯示輸出就是接了前一代SM768 看SM770聊得起勁PM才表示這台也是用SMI的顯示晶片,推廣不遺餘力! (看沒有VRAM對吧? 因為MCP封裝裡面有塞DRAM了) https://i.imgur.com/4YcOKSO.jpeg
有興趣的可參考Amazon賣的Accell Air(U240B-002K) 這款dock就是內建SM768,而且頁面也標上InstantView 下面這兩間是USB-IF區域 VLI/威鋒電子 USB hub一哥,也有做一大堆USB轉接方案 最近主打PD和USB4解決方案 https://i.imgur.com/NrnFeWY.jpeg
個人認為最屌的是VL671這顆晶片,可惜沒展示 https://www.via-labs.com/product_show.php?id=96 VL671是唯一能將USB2轉換USB3協議的晶片 非常屌,因為完全不符合USB-IF規範 據說是真的有客戶開出這需求 USB3會相容USB2完全是因為pin和USB2相同,外加USB3的pin 所以設備抓到是USB2,而不是USB3 Genesys Logic/創惟科技 USB hub和讀卡機晶片一哥 現場展示魚眼鏡頭校正方案GL3004,點錯技能樹== https://i.imgur.com/WraqZld.jpeg
當前USB4還沒有新東西,但有訊號處理的re-driver https://i.imgur.com/L0pjfSD.jpeg
================ CPX四部曲終於發完了,這邊就一些幕後花絮 依舊要有從電扶梯俯望的CPX2024 https://i.imgur.com/6tszY84.jpeg
當然也不僅僅有這些大廠,其實外圈也很多小廠 無論是做接頭或簡單的線材,因為大家的參與才有這個產業鏈 也才能讓CPX辦起來 https://i.imgur.com/e5MBOMH.jpeg
捕捉到野生LTT拍Noctua攤位 https://i.imgur.com/gy0TjtI.jpeg
有始有終,收攤也是電腦展的必經過程 根據業內人士說法當天結束就幾乎會整個剷平了(準備下一批展覽入場) 也因此有不少廠商在最後一天早早就開始收攤 https://i.imgur.com/H7sqWju.jpeg
https://i.imgur.com/8CRw5Rp.jpeg
https://i.imgur.com/6hxCGbX.jpeg
下班時間整個捷運路線塞爛,水洩不通 https://i.imgur.com/JFnHNfJ.jpeg
這張照片我取名為「擂台」 https://i.imgur.com/EOa7BSu.jpeg
我看攤位都說「我算消費市場SSD的KOL,這樣方便看嗎?」 不知道有沒有用==,各位覺得我有資格自稱KOL嗎? 就這樣,希望明年再見! -- 姊姊 姊姊 我們好像變成簽名檔了 雷姆 雷姆 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9.2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18693533.A.7CA.html

06/18 15:00, 1周前 , 1F
帝王蟹好歹也算是台灣一線IC廠
06/18 15:00, 1F

06/18 15:00, 1周前 , 2F
SSD卻沒啥存在感
06/18 15:00, 2F
真的太少,反而山寨品有吃到SMI的豆腐

06/18 15:02, 1周前 , 3F
有資格啊
06/18 15:02, 3F
感謝認可

06/18 15:03, 1周前 , 4F
有5G轉5GbE 那10G轉10GbE也不遠了
06/18 15:03, 4F
熱的問題能解決都好說,AQC111就容易過熱

06/18 15:56, 1周前 , 5F
很認真寫啊我覺得很好啊,不過叫自己K
06/18 15:56, 5F

06/18 15:56, 1周前 , 6F
OL確實有點怪,翻成中文就是我是關鍵
06/18 15:56, 6F

06/18 15:56, 1周前 , 7F
意見領袖,方便看展嗎?
06/18 15:56, 7F
有些會問是在哪間上班,或是哪家媒體 而我只是業餘玩家+沒名片,怕被打發就盡量表達我在玩家社群算SSD界的KOL

06/18 16:22, 1周前 , 8F
推個。用心+專業介紹
06/18 16:22, 8F

06/18 17:10, 1周前 , 9F
螃蟹新的5G卡比AQC111涼很多 問題在
06/18 17:10, 9F

06/18 17:10, 1周前 , 10F
於市面上消費級電口10G multi-gig的
06/18 17:10, 10F

06/18 17:10, 1周前 , 11F
選擇很少 一般消費者還得看哪時候5G
06/18 17:10, 11F

06/18 17:10, 1周前 , 12F
會和現在2.5G一樣稍微普及 才有機會
06/18 17:10, 12F

06/18 17:10, 1周前 , 13F
體驗到全速
06/18 17:10, 13F

06/18 19:08, 1周前 , 14F
感謝分享
06/18 19:08, 14F

06/18 20:05, 1周前 , 15F
買SSD誰沒看過選購指南
06/18 20:05, 15F
八年耕耘還是有用ㄉ

06/18 20:06, 1周前 , 16F
感謝
06/18 20:06, 16F

06/18 21:05, 1周前 , 17F
推消費市場SSD的KOL
06/18 21:05, 17F

06/18 22:30, 1周前 , 18F
這遊記超詳細的阿,好用心
06/18 22:30, 18F

06/18 23:04, 1周前 , 19F
完全外行還是跪著看完,感謝推
06/18 23:04, 19F

06/18 23:28, 1周前 , 20F
推用心介紹~優質
06/18 23:28, 20F
感謝各位支持

06/18 23:59, 1周前 , 21F
感謝分享,這幾篇都有看,寫的很棒~
06/18 23:59, 21F

06/19 00:01, 1周前 , 22F
是說總覺得SMI在SATA時代明明滿猛的,
06/19 00:01, 22F

06/19 00:01, 1周前 , 23F
結果到了nvme時代直接被phison超車…
06/19 00:01, 23F
群聯在Turnkey方案做得太強,真正做到貼牌賣就好 但翻車也會一鍋翻,上次E12+Toshiba 96L TLC停產一狗票廠商偷換 ※ 編輯: Cubelia (111.255.19.247 臺灣), 06/19/2024 00:27:24

06/19 08:10, 1周前 , 24F
06/19 08:10, 24F

06/19 08:30, 1周前 , 25F
推用心
06/19 08:30, 25F

06/19 12:49, 1周前 , 26F
推用心
06/19 12:49, 26F

06/20 13:47, 6天前 , 27F
懂很多也不吝嗇分享 句句要領很可以
06/20 13:47, 27F

06/20 13:47, 6天前 , 28F
當KOL
06/20 13:47, 28F

06/21 15:20, 5天前 , 29F
專業推
06/21 15:20, 29F

06/21 20:33, 5天前 , 30F
推推推
06/21 20:33, 30F
文章代碼(AID): #1cSIwTVA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cSIwTVA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