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Seasonic PRIME 1200W Platinum開箱測試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XPEC)時間7年前 (2017/08/06 23:12), 7年前編輯推噓6(607)
留言1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載自XF 網頁好讀版: https://goo.gl/4sej5r -- =====================================前言===================================== 目前電源市場中,近期Seasonic海韻所推出的PRIME系列的產品。在許多討論區,大家的 關切度可以說是很高。畢竟根據上市先前所透漏的規格來看,在hold-up time(保持時間) ,擁有高達30ms以上的水準。這樣的水平目前大多數較平價的消費級PSU基本上都算是無 法達到。 並且這次新上市的PRIME系列的電源。都擁有十分長的保固年限,80PLUS鈦金系列的產品 擁有高達12年的免費保固。而白金與金牌的產品,則擁有高達十年的免費保固。 在產品線的選擇上,PRIME這款產品的產品線主打的是比較高階的玩家,因此在瓦數選擇 上由650W起跳。金牌與白金牌的產品分別有650W、750W、850W、1000W、1200W五種瓦數。 鈦金的則是有650W、750W、850W、1000W這四種瓦數供玩家選擇。 這次要介紹的海韻PRIME 1200W Platinum產品。通過了80PLUS白金驗證,意味著有著很高 的AC to DC轉換效率。標準為在115V的交流電下。20%、50%、100%的負載,必須要有90%/ 92%/89%以上的轉換效率。方可獲得80PLUS白金認證。 並且這款產品使用上了全橋LLC諧振架構+同步整流,是目前高轉換效率電源常見的手法, 並且搭載了全模組化的設計,玩家可以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線材並插上,使得機殼整線方面 更加輕鬆。 以下將介紹這款產品,並且拆解內部構造給大家看。 Seasonic PRIME 1200W Platnium 規格 尺寸標準:ATX 150 mm (W) x 170 mm (L) x 86 mm (H) 輸出功率:1200W 轉換效率:80PLUS白金 散熱風扇:135mm、液態軸承 接頭:ATX 20+4pin x1、EPS 4+4pin x 2、PCIe 6+2pin x 8、SATA x 12、Molex 4pin x 5、Floppy x 1,全模組化 保護:OPP, OVP, UVP, OCP, OTP, SCP MTBF: 25 °C / 150,000 hours ===============================外包裝與配件一覽=============================== http://i.imgur.com/4NsS8fl.jpg
↑外包裝正面,採用銀色與黑灰色的樸素印刷,看上去十分具有科技感與質感,並且左下 角標明擁有7+3年,總共10年的保固。 http://i.imgur.com/VCMOhvV.jpg
↑背面是產品特色簡介與電源外觀。並且左下角還寫著Made In Taiwan。為台灣製造的產 品,在品質上相信會比多數中國大陸製造的產品還要好。 http://i.imgur.com/Oebowa9.jpg
↑側面印有產品詳細規格、安規、保護機制、接頭數量/各組電壓的輸出功率。 http://i.imgur.com/4dV5NnC.jpg
↑產品的實際照片印在側邊,掃描QR Code可連上海韻官網查詢相關產品資料。 http://i.imgur.com/u4X62I0.jpg
↑內容物一覽。電源本體被利用絨布套包裹起來並以兩塊大海綿包覆,模組化線材也有提 供收納袋包覆,其餘的說明書和小配件還有用一個夾鏈袋裝起來,包裝可以說是十分用心 ! http://i.imgur.com/h2M9UMw.jpg
↑夾鏈袋內的配件包含使用手冊、安裝說明書、幾條束帶、組裝螺絲,以及信仰貼紙與銘 牌,對於喜歡信仰貼紙的玩家也有顧慮到呢。 http://i.imgur.com/6gBK63C.jpg
↑模組化線材一覽,在ATX 20+4pin、EPS 4+4pin、PCIe 6+2的模組化線材上有加上編織 網。在peripheral的部分則是採用了扁線設計。畢竟如果要維持機殼的乾淨,peripheral 在機殼中的位置確實比較需要更多的整線手續,因此這樣的設計算是蠻人性化的。 http://i.imgur.com/mG7QoiF.jpg
↑在此順便附上模組線材的長度,供玩家參考。 http://i.imgur.com/yCsio9h.jpg
↑電源線採用了14AWG的規格。十分的粗。 畢竟1200W的電源在110V的情況下約需要11安培左右的電流。因此使用這顆電源請記得使 用原裝或更好的電源線,並且注意插座/延長線與迴路的上限。如果可以使用220V的電力 當然會更好一些,畢竟所需的電流量只要大約一半。 =================================電源本體一覽================================== http://i.imgur.com/HMupmph.jpg
http://i.imgur.com/vUlW7YF.jpg
http://i.imgur.com/XeQ6ynH.jpg
↑本體採用全模組化設計,並且搭配黑化外殼、僅在中間放上銀色的標誌點綴。風扇散熱孔採用扁狀蜂巢式的散熱孔設計。 http://i.imgur.com/21aWwbp.jpg
↑模組化接頭一覽,標明各種用途,並且接頭沒有特別突出。 http://i.imgur.com/jGRm9IW.jpg
↑背面IEC Inlet下方有貼上海韻商標的銘牌,並且旁邊有控制風扇運作模式的按鈕。按 下時進入Hybrid mode,溫度未達一定筏值時風扇將停止轉動,若溫度高於筏值,風扇才 會開始隨著溫度而變更轉速。並且後方也是採用扁狀蜂巢開孔的設計。 http://i.imgur.com/FBeIxnZ.jpg
↑風扇另一側,輸出能力銘牌位於此處。 ===================================內部拆解=================================== 拆解一覽 http://i.imgur.com/Yx9Wn5B.jpg
內部用料簡表 http://i.imgur.com/gxBO7np.jpg
↑拆卸下外殼的畫面。 初步可以看到使用了許多riser card來佈局元件。不僅能夠節省PCB的空間,並且針對散 熱方面也能夠有不錯的效果。幾乎大部分的原件都有被黃色膠紙包裹住。將元件互相隔離 開來。且整體來看佈局十分乾淨整潔。符合高階電源的風範。 http://i.imgur.com/dnA2Dkq.jpg
↑在風扇上使用鴻華HA13525H12F-Z,直徑135mm、12V/0.5A、FDB軸承扇,最高轉速 2300rpm。提供良好的散熱與低噪音的環境。 http://i.imgur.com/fgEckA7.jpg
↑初步將PCB版與外殼分離。 PCB版底部還有一層塑膠片做隔離。且用上一些固定膠固定(如圖片中白色那一坨)。另一 片灰色的導熱膠則協助位於PCB背面的+12V同步整流開關晶體導熱至外殼,降低運作的溫 度。 http://i.imgur.com/HqXXuPU.jpg
↑PCB背面一覽。做工十分精緻且整齊,完全沒有使用飛線,甚至沒看到明顯焊歪的原件 或明顯分配不均的用錫。 http://i.imgur.com/vquHvhC.jpg
↑一級EMI Filter設計在IEC Inlet後方,被以金屬罩所遮屏,因此我們無法得知內部構 造。這也是近期海韻高階產品線常用上的一種設計法。 http://i.imgur.com/GY1SPvZ.jpg
↑交流電通過一階EMI後,兩條電線經由一個磁環後再接上PCB上的交流電輸入接點。接點 採用額外站立的金屬插棒並且以熱縮套管包覆,並非傳統的直接將電線焊在PCB上的設計 。 http://i.imgur.com/gpcOcDV.jpg
↑二級EMI Filter 包含一個MOV、兩個電感、一個X電容,以及四個Y電容。並且Y電容上 都有套上磁珠。 http://i.imgur.com/as96ocT.jpg
↑兩枚橋式整流器鎖在散熱片上幫助散熱,型號由於被散熱片遮擋,故沒辦法得知。 http://i.imgur.com/bGSB5bN.jpg
http://i.imgur.com/L9rQNTD.jpg
↑主開關晶體的部分,由於採用全橋(Full Bridge)式的架構,因此主開關上需要用上四 顆Mosfet。四顆開關晶體都是採用大廠英飛凌CoolMOS系列產品線的5R199P(完整型號 IPP50R140CP)(550 V 15 A@100 °C 0.14 Ω) ,並且在gate極上都有套上磁珠;主開關 晶體驅動IC為兩枚Silicon Labs Si8230BD 位於背面。 http://i.imgur.com/xo04b2n.jpg
http://i.imgur.com/J2NOqTc.jpg
↑APFC電路區,大顆的APFC電感被以膠紙包覆。 http://i.imgur.com/cSTqAft.jpg
↑APFC開關晶體同樣採用兩枚英飛凌的6R099,同樣在gate極上都有套上磁珠;APFC升壓 二極體則是採用日系ROHM(羅姆半導體)的SCS110AG (600V 10A @ 117°C)。 http://i.imgur.com/IdXnblt.jpg
↑Relay與NTC放置於BULK電容旁邊,以抑制Inrush Current,身為一顆高階的電源幾乎不 會或缺的。 http://i.imgur.com/DrvEZG8.jpg
↑BULK電容(APFC主電容)採用兩枚日本化工(Nippon Chemi-Con) KMR系列的電容並聯,參 數分別為400V/680uf與400V/470uf。 http://i.imgur.com/e8iSlFM.jpg
↑這片被以膠紙包覆的子板上應該是APFC控制IC,但由於被遮擋住無法得知確切型號。 http://i.imgur.com/OoQbv7C.jpg
↑主變壓器與輔助變壓器特寫。 http://i.imgur.com/TSn5Sdr.jpg
↑右側子板上方。 子板 layout 分別是Advanced Analog Circuits AS393M雙電壓比較器(籃框),liteon 817光耦合器(紅框)、 以及偉詮電子(Weltrend)的WT7527V (黃框、保護監控IC) 其中LT817光耦合器用於隔離高低壓電路,避免發生故障時高低壓電路間發生電流異常, 導致高壓區元件流向低壓區而造成更大的損壞;而WT7527V保護監控IC,結合一旁的 AS393M提供OVP/UVP/OCP/SCP保護機制,並且接收來自主機板的PS-ON訊號並吐出PG訊號以 啟動系統。 http://i.imgur.com/bo0TsqO.jpg
http://i.imgur.com/A2CdMD5.jpg
http://i.imgur.com/aBFTd7A.jpg
↑+5VSB整流晶體採用意法半導體STU6N65K3 (650V / 3A @100℃ / 1.3Ω),控制IC為 Leadtrend LD7750R(位於背面),另外背面還有一枚英飛凌BSC0906NS 晶體,應該也是用 於+5VSB的。 http://i.imgur.com/cK9HLgW.jpg
↑虹冠CM6901 SLS(整合LLC/SRC+SR同步整流) IC 位於子板上,算是很常見的 LLC架構電 源的控制方案。 http://i.imgur.com/3V2jgGM.jpg
http://i.imgur.com/hhLbIR2.jpg
↑+12V Mosfet採用八枚 Vishay SIR638DP (40 V, 100 A @ 25 °C, 0.88mΩ),並且藉 由外殼上的導熱膠接觸外殼和PCB二次側輸出濾波電容上方的散熱片來加強散熱。 http://i.imgur.com/V1BVaFw.jpg
↑二次側輸出濾波電容陣列,同樣採用常見的 C-L-C 型配置,其中的固態電容為 Nippon Chemi-Con PSG系列製品,電解電容同樣也是NCC的KZH、KZE系列製品。 http://i.imgur.com/D8RvhOS.jpg
↑+12V to 5V&3.3V轉換子板 ,上方固態電容同樣採用日系 FPCAP與NCC所生產的。另一 側還有DC to DC 控制IC與Mosfet,被黏在散熱片上以增加散熱。由於被散熱片遮擋住, 故我們無法得知實際型號;而下方子板則是風扇連接的子板。 http://i.imgur.com/pFzVqM8.jpg
↑模組接線板上亦有放上電容來增進輸出品質。不論固態還是電解電容,廠牌也是分別均 由日系FPCAP與NCC所提供。 ===================================性能測試=================================== http://i.imgur.com/dEE4xJR.jpg
↑測試平台一覽。 CPU: Intel G3220 RAM: DDR3 4Gx2 MB: GIGIBYTE Z87X-D3H VGA: ASUS STRIX RX470 4G x2 MSI gaming Rx470 4G x1 撼訊 reddragon Rx470 4G x1 ASUS rx480 雪原豹 4G x1 MSI Rx480 ARMOR 8G x1 SSD: ADATA SP920 256G PSU: 海韻PRIME 1200W Platinum OS: Win10 x64 Pro MONITOR: LG 27MP35 AC input:220V@60Hz http://i.imgur.com/rW9WDlQ.jpg
由於我的智慧型插座最高只能承受10A的電力(MAX. 250V/10A 2500W),單純以110V要供應 1250W的電力可能超過電流上限,因此使用舜紅110V->220V 3000W變壓器,先將電壓變換 成220V之後,連接智慧插座再連接電源線進行測試。 http://i.imgur.com/t73dail.jpg
量測使用优立得UT61-E電表,並使用其附帶的RS232 Data logging功能於另一台筆電上記 錄數據,以Excel來製作折線圖表並以小畫家編輯。 測試使用以上配備,並使用Claymore's Dual Ethereum+Decred_Siacoin_Lbry_Pascal AMD+NVIDIA GPU Miner V9.5進行挖礦(只單挖ETH)附載測試; 一開始先以待機狀態量測2分鐘,之後運行上述程式6分鐘,再關閉2分鐘。每次測試總共 約10分鐘,以觀察電壓變化。 http://i.imgur.com/MDUYoQK.jpg
↑測試時220V AC端耗電約907W。 http://i.imgur.com/YONSplq.jpg
↑挖礦速率約131-132Mh/s(有些卡是借來的,不方便刷BIOS,不然其挖礦速度還能更高) 。 測試結果如下圖 http://i.imgur.com/wUfJJmt.jpg
↑CPU EPS 4+4Pin +12V量測結果 http://i.imgur.com/2UupvRG.jpg
↑PCI-E 6+2Pin +12V量測結果 http://i.imgur.com/j66u1ct.jpg
↑ATX 20+4Pin +3.3V量測結果 http://i.imgur.com/4WF4A1k.jpg
↑MOLEX +12V量測結果 http://i.imgur.com/u4sO8Ml.jpg
↑MOLEX 4Pin +5V量測結果 ===================================心得結論=================================== 這款海韻的PRIME 1200W Platinum電源供應器,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排名大概前幾名的電 源了。內部在作工與用料上幾乎無可挑剔。沒有見到什麼作工不良的地方,十分的乾淨。 像是大型電感、等等的原件,也被利用膠紙包覆,避免其他意外。像是EMI的部分還特別 使用上金屬來隔離一級EMI。對於電氣性能方面相信多少有幫助。 在用料/元件選用上,當然也是用上頂級供應商的產品。無論是固態還是電解電容,使用 的都是出自日系大廠(NCC、Rubycon、FPCAP)這樣的供應商之手。Mosfet上,以二次側 +12V同步整流的MOSFET來說,也是用上美商威世科技VISHAY的TrenchFET®Gen IV系列的 高檔用料。 而保固方面,提供長達十二年保固。可見海韻對該產品的信心程度是十分有自信的。畢竟 如果使用廉價的爛料或是PCB設計不良的PSU,如果提供太長的保固也會導致反修率暴增。 不僅墊高日後處理維修的成本,還可能近一步使自己的產品評價受到影響。 相較於目前市場上它廠所推出的另一顆日製的高端產品,雖然不得不說該產品在許多方面 同樣也是表現得非常好,但是在入手價格上確實相較之下還是高上不少。 如果玩家在預算方面不太想要花上特別高,但是又希望買到擁有一流品質與特長的保固的 高階電源了話,相信近期海韻所推出的一系列PRIME的產品線能夠滿足不管是中瓦數還是 大瓦數玩家的需求 http://i.imgur.com/XeQ6ynH.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11.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02032300.A.BE2.html ※ 編輯: qxxrbull (106.105.11.138), 08/06/2017 23:13:13

08/06 23:38, , 1F
先推 再看
08/06 23:38, 1F

08/07 00:23, , 2F
看了開箱之後有機會可以收到脫手價了(誤
08/07 00:23, 2F

08/07 00:34, , 3F
還是很好奇有什麼主機需要用到1200瓦的power嗎.....
08/07 00:34, 3F

08/07 00:34, , 4F
.
08/07 00:34, 4F

08/07 00:39, , 5F
多卡很容易啊
08/07 00:39, 5F

08/07 00:52, , 6F
VEGA+X399啊
08/07 00:52, 6F

08/07 01:03, , 7F
挖礦就會用到了 當時六月那時候市場上這種高瓦數的
08/07 01:03, 7F

08/07 01:03, , 8F
電源都被掃光
08/07 01:03, 8F

08/07 04:24, , 9F
12年保固,不知道幾年免費
08/07 04:24, 9F

08/07 06:58, , 10F
需要真實原音會用到
08/07 06:58, 10F

08/07 14:24, , 11F
08/07 14:24, 11F

08/07 21:58, , 12F
手邊就有顆750白金 但自己用不到想脫手 我有潮到出
08/07 21:58, 12F

08/07 21:58, , 13F
水的酷媽了啊啊啊
08/07 21:58, 13F
文章代碼(AID): #1PXp7elY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PXp7elY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