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MSI N260GTX-T2D896-OCSP 雙風扇特仕版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小支)時間15年前 (2009/11/07 12:13), 編輯推噓5(506)
留言1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午了...來個開箱文吧! 網頁好讀版: http://starburyx.pixnet.net/blog/post/28753069 ~~~DX10時代最後的光榮~~~ ATi前陣子已經推出5800系列的顯示卡,正式宣布PC Game進入DX11的時代, nVidia下一世代的GT300也會隨後跟進. 市面上DX10的遊戲老實說並不算太多, 因為家用遊戲機目前最高只支援到DX9.0c, 遊戲廠商為了讓遊戲能夠跨平台, 加上Windows Vista推行的並不太順利, 導致目前主流的遊戲還是以DX9.0c為主. 雖然如此,我們依然可以經由部分遊戲來看到DX10驚人的特效, 例如在電腦遊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Crysis(Crysis Warhead) 其耗硬體資源的程度,在兩年後的今天還是無人能出其右. ~~~效能與功耗的平衡~~~ 在nvidia的產品線由最高開始依序是GTX295、GTX285、GTX280、GTX275, 再來才是這次的主角GTX260+. 引用至底文整理的資料,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09955#pictop 我們可以注意到GTX260+和GTX275的耗電量相差達48W, 效能提高的幅度卻沒有相對的高, 而耗電量控制得宜的GTX285卻因驚人的售價讓人卻步, 換句話說,普通玩家會選擇的極限也大概是GTX260+, 畢竟在往上的功耗增加的幅度遠大於效能. 廢話不多說,來看看這次的主角吧!!! ~~~基本規格~~~ 型號:MSI N260GTX-T2D896-OCSP 俗稱:雙風扇特仕板 核心時脈:655Mhz Shader時脈:1408Mhz 記憶體時脈:2100Mhz ~~~外表賣相好不好,決定售價的高低~~~ 好久不見!! 豬頭先生...!! (ASUS:看看我這精美的櫻花妹)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081#pictop 216 Cores,提醒玩家不要買到舊版本了 (192SP,不過現在也買不到了) 記憶體為896MB GDDR3,對除了GTA4以外的遊戲來說夠用了.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104#pictop 雙風扇的貼紙在盒子右下方,另外也有標示這張卡為OC的版本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115 打開盒子囉!顯示卡包裝的非常紮實,除了靜電袋外,還有另外一層防撞的泡棉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10393#pictop 顯卡的配件,一些TV-OUT(音源)的線材,以及DVI->D-Sub及DVI->HDMI的轉接頭,相當豐富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10420#pictop ~~~驚人的長度~~~ 嗯!第一次摸到真的覺得好長,會怕說放不進去怎麼辦? 不要想歪,我說的是機殼...XD 顯示卡本體照,散熱器外表為金屬髮絲紋,很有質感, 整體長度達26.5公分,也就是比9800GT或4870還要長, 小機殼可能要注意裝不裝得下 筆者的雜牌七盟機殼剛剛好裝得下...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193#pictop 輸出端子: TV-OUT DVIx2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141#pictop V117 rev2.1 MIT!!!!! 不過這年頭全部台灣製造應該是不太可能,只能說PCB版的確是MIT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10621#pictop 驚人的五根熱導管,從外表就可以知道散熱效果非常好,拿在手上感覺非常的沉重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156#pictop 兩個6Pin供電,這裡設計插槽是向上,我覺得在整線的時候很方便, 尤其機殼很小的時候,Good!! 風扇是4pin,可以控制轉速!供電端都被散熱片覆蓋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227#pictop 記憶體的部分也被散熱片覆蓋,換句話說,它能蓋的都蓋了...XD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263#pictop 支援3-Way SLI,不過會用的人我想寥寥可數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10754#pictop 顯示卡背面,可以注意到,MSI這款顯示卡採用4+2供電,GPU 4相,記憶體 2相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10820#pictop 硬體的部分看完了,接下來就是直接上機測試效能囉!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296054#pictop ~~~測試環境~~~ 處理器:Intel i5-750 2.66Ghz 主機板:ASUS P7P55D 記憶體:ADATA DDR3-1600 2Gx2 Gaming series Power:海韻 S12II 430W 系統:Windows 7 64bit Enterprise Driver:ForceWare 195.39 Beta 先來張GPU-Z照,驗明正身! 晶片:GT200b1 55nm製程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10870#pictop ~~~效能?笑能?3DMark見分曉~~~ 這個部分,筆者偷懶只比較與公版的差距,畢竟網路上GTX260+的測試已經一狗票了! 這裡我們使用3DMark Vantage 1.01來做為標準, 分數的圖片我想不是重點,來張圖表最實際! 因為Shader時脈是隨著核心時脈連動,所以我們就暫時忽略Shader. 至於超頻的幅度是參考市面上GTX260+時脈最高的技嘉GA-N26OS-896i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09952#pictop 看分數沒什麼感覺,我們接下來把公版當作基準,來比較成長的幅度 http://starburyx.pixnet.net/album/photo/135309953#pictop 可以看到微星雙風扇特仕版預設就已經比公版快10%左右了.. 如果OC下去的話甚至可以到達20%之譜,幾乎跟GTX275一樣了 很明顯看到,記憶體時脈的提升比核心時脈的提升還有效果 ~~~好的硬體也要有軟體的支援~~~ 效能的部分我們經由測試已經很清楚的知道了, 配合上MSI Afterburner更是如虎添翼. ( http://event.msi.com/vga/afterburner/ ) 原廠風扇預設的轉速是40%,即使放在機殼內還是可以聽到風扇的聲音(還不小), 筆者認為至少要到25%左右才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配合Afterburner可以讓風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提升轉速, 以這次的測試,GPU的溫度全程都在70度以下,是很令人滿意的. ~~~結論:功耗 效能 散熱完美的平衡~~~ 優點:1. 優異的預設效能 2. 保留不小的超頻空間 3. 散熱效能佳 缺點:1. 預設風扇轉速噪音不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86.77 StarburyX:轉錄至看板 VideoCard 11/07 12:36

11/07 13:02, , 1F
有開有推@@
11/07 13:02, 1F

11/07 14:04, , 2F
11/07 14:04, 2F

11/07 14:11, , 3F
DX10哪有甚麼驚人的特效= =
11/07 14:11, 3F

11/07 14:11, , 4F
CRYSIS還是算DX9遊戲
11/07 14:11, 4F

11/07 14:12, , 5F
因為大部分看到的驚人特效都還是開DX9 XD
11/07 14:12, 5F

11/07 15:58, , 6F
這麼多圖其實可以開一篇網誌
11/07 15:58, 6F

11/07 16:20, , 7F
驚人的五根熱導短 qq
11/07 16:20, 7F
※ 編輯: StarburyX 來自: 123.204.86.77 (11/07 16:44)

11/07 16:44, , 8F
文章前面一開始有網頁版的連結喔~
11/07 16:44, 8F

11/07 21:01, , 9F
看來我還是去把9800GX2拿回來玩好了
11/07 21:01, 9F

11/08 00:01, , 10F
有看有推
11/08 00:01, 10F

11/08 10:14, , 11F
驚人的熱量!~
11/08 10:14, 11F
文章代碼(AID): #1AzFFpCm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AzFFpCm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