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HomePlug AV2的電力線網路產品開箱

看板Network作者時間10年前 (2015/09/06 00:35),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完整圖文版 http://blog.leezhenyu.com/2015/09/sineoji-homeplug-pl1800ep-openbox.html ******* 現在住的是樓中樓形式的組屋,在二樓的位置網路收訊不好。 電信商送的路由器是華碩的AC56S,雖然是802.11n的規格。 但是表現非常不理想,型號後面是S,應該還是降級的版本。 這個基地台是AC1200的規格,實際上是浪費了1G規格的FTTH。 因為無線的部分,理論最高速度也不過867M。 實際使用的表現肯定更差,要達到900M以上的水準不可能。 只有用路由器上的LAN接孔才有稍微正常的表現。 這陣子常常要在家裡用WebEx開會,無線網路不理想實在不爽。 我曾經考慮換好一點的路由器,AC1900以上,甚至3200的規格。 這樣1G的網路絕對不會浪費,而且收訊更好。 AC56S的無天線設計,不若其他2T2R、3T3R的網路產品。 遇到有牆壁阻擋效能大打折扣,尤其是5GHz頻道。 另一方面,如果看到這樣的無線網路掃描清單。 換路由器也不能保證一定有效果,因為干擾太大。 新加坡這邊很多人習慣不在家就關路由器。 但是晚上回家遇到尖峰時刻,基地台訊號到處都是。 干擾加上蓋台的問題絕對是災難。 你又不可能協調每家把使用的Wifi Channel錯開。 所以高檔無線基地台的投資可能付諸流水。 換算C/P值,AC1900以上的基地台目前都不便宜。 本地售價普遍都要6000台幣以上,真的買不下手。 網通產品跌價速度很快,無線產品進步更快。 基於這個理由,我還是走回有線的老路。 畢竟花錢就是要有效果,有線網路的變數肯定比無線少。 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拉一條CAT.6的網路線到路由器。 但是現實不允許我這麼做,於是我採用了過去我鄙視的方案: 電力線網路 HomePlug Network 電力線網路的技術並不算新,早在2001年就有在推HomePlug 1.0。 (另外還有另一個陣營推出G.hn的標準) 但是當時的技術並不理想,第一個版本的產品只有14M的速度。 在那個年代,100M的網路早已非常普及,14M真的是個笑話。 而且這還是理論值,加上干擾等因素絕對非常不理想。 基於這個刻板印象,我後來幾乎沒有考慮過這個方案。 直到最近,被無線網路表現不佳感到苦惱: WebEx開會不順暢,特別是我都是在晚上尖峰時間開會。 NAS之間的傳檔速度慢,枉費我用Synology中高階的產品。 遠端寫程式常斷線或延遲,工作效率受影響、心情很不爽。 諸如此類的問題,讓我想要改善家中網路的問題。 簡單研究一下,剛好新加坡有電腦展,所以選了HomePlug的方案。 現在電力線網路最新的標準是HomePlug AV2。 主要針對影音串流的應用,提供Gigabit等級以上的產品。 其實之前就有很多HomePlug AV規格的產品。 從200M、500M到800M都有,已經符合多數人的需要。 (HomePlug 1.0發展到後來也有80M左右的產品。) 新加坡的網路普遍都是1G的FTTH了, 當然要買HomePlug AV2的產品。 目前早就有很多廠商在做,而且符合HomePlug的規範。 已經不是過去那種「不同品牌不互通」的不相容。 小品牌到大品牌都有,重點是也沒有過去那麼貴。 不然這種又貴又慢的東西實在不值得投資。 就這樣,我買了一個新加坡本地的品牌SINEOJI。 應該是從韓文翻譯的,也許是新加坡的韓國人開的。 他們的HomePlug AV2產品,據說是全世界最快的。 電力線內的傳輸可達1800M,透過Gigabit的網路接出來。 這樣聽起來沒什麼意義,但是重點是如果理論值打折。 1800M內部傳輸速度打折後也可以有不錯的水準。 買的型號是PL1800EP的套裝,電力線產品都是至少要買兩個。 目前新版的產品已經經由韌體升級達到2000M的水準。 包裝背面介紹了規格還有安裝方式。 基本上就是像平常插電一樣使用,在同一個迴路內就好。 講的比較通俗一點:在同一個電錶下用。 以一般一個家庭一個電錶的情況,理論上都沒有問題。 PL1800EP是英規的插頭,相對於PL1800E上面多了插孔。 多一個插座可以用,這樣其他家電還可以插在上面。 不要小看這東西,多了這插孔得加上雜訊過濾的功能。 (雜訊過濾的功能在一些高檔延長線、UPS已經很普遍) 不然家電插上去可能會干擾網路的運作。 產品包裝簡單,除了HomePlug本體,還有說明書跟網路線。 附的網路線算是一般,只有CAT.5E,也許是基於成本考量。 但是已經符合一般Gigabit的基本需求。 HomePlug的側面有一個同步按鈕。 可以用來重置,或是建立多網路節點的環境。(如果你有很多個) 底部的照片忘記拍,就是一個Gigabit的網路線孔。 這產品可惜只有一個LAN,市面上有不少支援好幾個LAN孔的產品。 ******* 先簡單介紹一下開箱,下一篇來介紹實際安裝使用。 要不是我堅持有線比較穩,事實上SINEOJI有結合Wifi的產品。 一個HomePlug裝置接在WAN,另一個HomePlug則支援Wifi基地台。 這樣幾乎可以打造沒有死角的網路環境。 -- http://blog.leezhenyu.com Technology, Study, Food, Trave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56.9.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etwork/M.1441470929.A.D52.html

09/06 01:09, , 1F
MIMO 一定要三線, 所以這種產品在台灣應該是行不通
09/06 01:09, 1F

09/06 11:08, , 2F
好想噓呢。。一大堆錯誤觀念
09/06 11:08, 2F

09/08 13:46, , 3F
看完第一段我已經笑了w
09/08 13:46, 3F
文章代碼(AID): #1LwndHrI (Network)
文章代碼(AID): #1LwndHrI (Network)